第一章:引言
一、 本论文的写作依据
新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交响音乐逐渐进入到大家的视野,成为都市人们生活中的精神盛宴。辽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其发展的脚步也是紧合时代的节拍。每逢节假日,辽宁职业交响乐团每每都为辽沈市民提供多场精彩的交响音乐会。如今众多的音乐会中也出现许多民办自发成立交响乐团的身影。2015 年 8 月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组织,首次举办了“市民交响音乐周”。其突出亮点是集中展示了省内 6 座城市民办交响乐团演出的实力与水平,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2016 年 9 月,第二届辽宁省市民交响音乐周如期举行,此次在之前六大交响乐团基础上又增加了三个城市的民办交响乐团。而这些民办自发组织的交响乐团为何在近几年间不断建立?这种由个人或社会企业出资,既不同于国有职业交响乐团,也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新团体生存状态如何?而这种新现象和新尝试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前景,这是本论文选题的动因。从海内外研究近况来看,分以下几个部分:1、新世纪以来交响乐团发展的研究,大多指向公立的、职业化的交响乐团,如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方向研究生武力强的硕士学位论文《山西交响乐表演市场调查与营销战略研究》等。上述文章对本论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然而两者都是以本市公立交响乐团为对象,其研究的重心大多落在市场化进程。2、针对民办、民办乐团的相关文献,以贵阳交响乐团为例的较多。如卜大炜发表在《中国艺术报》上的《民营资本催生贵阳交响乐团》、陈正府发表在《当代贵州》文改专栏下的《贵阳交响乐团:民营资本催生“文改”新模式》以及万佳欢发表在《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个贵阳商人的交响音乐梦》等。贵阳交响乐团作为国内首家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交响乐团,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乐团管理体制比较相似。以上文献为本论文对辽宁民办交响乐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参考之处。
..........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新世纪社会背景下民办交响乐团发展总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对辽宁民办乐团现状进行深入地调查以及结合国内外民办乐团发展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从而得出客观并相对全面的结论。
.......
三、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以下几种研究方法为论文的写作提供详实的基础材料。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并梳理了关于新世纪以来交响乐在中国发展等各方面内容。2、实证调查法:如现场观看“辽宁省市民交响音乐周”各市民办交响乐团的演出情况。为了能使论文有更加充分地理论依据,笔者设计了辽宁民办交响乐团调查问卷,共分为团长版、团员版、市民版三种,各问卷有其不同针对性的问题。并对各乐团团长及团员进行访谈记录。3、交叉学科研究法:由于本论文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并且也涉及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以及艺术管理等学科,需要用运用不同学科的交叉性知识。
...........
第二章:新时代背景下民办乐团的不断兴起
一、大众审美的改变是民办乐团兴起的群众基础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也波及到了大众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大众生活中的消费与审美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新时期教育的深化普及使文化已经被大众所掌握,曾经文化中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化于当代而言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接受,越来越被大众认可。而曾经的大众文化也不再是庸俗的代名词了。文化中的阶层色彩逐渐被模糊和淡化,传统的文化分类方法已经被瓦解,雅俗文化的界线也越来越的模糊。因此,在当代审美的构建可以说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多元化取代了一元化或是二元论。也正如周宪在其《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所说的:“它不是一种特殊文化群体或地位群体所特有的亚文化,它一定具备了某些超越不同文化群体差别、分歧甚至利益冲突,进而变成了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文化。”1这正是对当代审美大众化的最好解读。而这种审美大众化的改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们对于曾经被束之高阁的所谓高雅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与欣赏这些曾经不敢触碰或是很难接触到的艺术形式。甚至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纯粹的欣赏,而是要参与到其中,体会高雅艺术的创作与表演过程。这样,就使高雅艺术的受众群体与参与者进一步增加,为高雅艺术在群众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笔者通过对辽宁省九支民办交响乐团的采访,对上文中这种大众审美的改变有着切身的体会。在这些乐团中,很多团员其本身都不是专业出身。很多团员都是在边学边演,最初正是出于对交响音乐的热爱走进乐团,并为之不断的努力。正如笔者采访过的其中一位 50 后团员所说:“交响乐对我们这代的普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更是听不懂的。如果不是现在这个时代有更多机会和途径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接触到,并学习到像交响乐这样的高雅艺术,我们很难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参与到其中。”正是这种大众审美的改变,才促生了辽宁地区民办交响乐团的蓬勃发展。因此,可以说大众审美的改变是这些民办交响乐团产生与发展的重要的群众基础。
..........
二、大众文艺与精英文艺的融合是民办乐团发展的重要原因
如上所述,新世纪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融入全球化的速度日益加快。大众传媒技术和手段的迅猛发展以及急剧的社会转型与变革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上的转型与变革,使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同一领域中并存,构成了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文化格局。在辽宁地区亦是存在着这样的文化格局,一面是不断提高的大众审美需求,另一面是诸如交响乐等精英文艺形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审美受众的需要。正是在这样既有广泛的审美受众基础又有专业人士参与的背景下,才使得辽宁民办交响乐团的创建与兴起成为可能。并且,随着大众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高雅艺术需求的不断增强更加促使了辽宁地区民办交响乐团的蓬勃发展。作为精英文化的交响音乐,在新世纪的大背景下,其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特质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在当代,当高科技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网络、电视、智能手机都成为大众媒介的传播主体,使大众文化以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并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社会的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使大众文化迅速蔓延、全面渗透,并且以灵活变异性和时尚流行性给传统艺术观念、传统的音乐审美理念、传统的音乐审美习惯和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作为精英文化的交响乐要在当代中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就需要得到广大群众的审美认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 年 8 月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组织,首次举办了“市民交响音乐周”,其中包括沈阳交响乐团、葫芦岛城市交响乐团、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鞍山交响乐团、本溪交响乐团以及丹东城市交响乐团。他们相继在辽宁沈阳盛京大剧院音乐厅、沈水湾公园举办了七场音乐会,7000 余名观众积极参与音乐周。在各场音乐会的现场观察到音乐会现场氛围热烈,观众随着节奏鼓掌,乐手与观众共同感动,从显示出交响乐在辽宁的发展潜力。在之后的“辽宁交响音乐周研讨会”中各乐团的团长、指挥以及多位学者与专家针对辽宁交响的作品乐创作与乐团发展,交响乐究竟是面向哪些人群等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中交响乐的普及这一问题受到了各位专家的重点研讨题目。参会人员均认为,不能把交响音乐与大众分隔开。要让交响乐走进大众,让大众走进音乐厅,一同去欣赏这种高雅艺术形式。每个人都有欣赏音乐的权利,最重要的是他用怎样的审美视角去感受交响音乐,而交响乐如何被大众所接受。由此可见,无论是政府还是专业的音乐从事者,都看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融合的时代需求,并且为之积极努力,这对辽宁民办交响乐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第三章:辽宁省民办交响乐团的调研分析.......7
一、 辽宁省九支民办交响乐团现状简介..........7
(一) 困境中发展起来的民办交响乐团..........7
(二) 以推广高雅艺术为己任的民办交响乐团.....9
二、对辽宁省各民办交响乐团的调研与分析.........10
(一)实现梦想创建乐团.........10
(二) 丰富生活参加乐团......13
(三)自筹经费进行高雅文化传播.........15
(四)对于民办交响乐团今后运营发展的思考.....17
第四章 :从受众群体的调查探索辽宁民办交响乐团的现实困境........19
一、 音乐社会学视域下对音乐受众的阐释............19
(一) 音乐受众的定义...........19
(二) 音乐受众的特点...........20
(三)城市音乐受众的分类..............20
二、问卷调查过程.............21
(一)问卷内容设计.........21
(二)调查研究过程.........21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21
四、对于受众群体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28
第四章:从受众群体的调查探索辽宁民办交响乐团的现实困境
作为高雅音乐艺术或者说精英音乐艺术,交响乐由于其本身艺术形式的特殊性,与流行音乐相比较其受众程度相对较低。交响乐的受众群体也是辽宁各民间乐团发展中必须考量的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交响乐团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增加交响乐团听众、如何使交响乐的受众面扩大、如何更好的传承优秀交响乐作品,都是当今各民间交响乐团需要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以沈阳为例,辽宁大剧院、盛京大剧院交响音乐会数量有所增加,听众数量也随之上升,走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逐渐被更多地市民所追求。但乐团在交响乐受众群体方面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缺少关注。本章试从音乐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沈阳交响乐受众群体的特点,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沈阳地区为例去了解交响乐普及情况,并进行总结分析。再从实际出发,以沈阳为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一、音乐社会学视域下对音乐受众的阐释
我们一直以来,习惯的将音乐的接受者称之为“听众”或“欣赏者”,这是基于音乐最基本的感知行为“听”上而造成的。的确,在过去的音乐欣赏过程中,作为音乐接授者或是审美主体来说,更多的是在音乐厅里面来完成对音乐的欣赏的。但今时今日再以这样的标准来概括和探讨音乐的审美主体则显然是不全面的。当今社会,随着音乐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人们接受音乐的方式、审美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音乐欣赏不仅仅局限于现场聆听,而是可以以多种方式来进行欣赏。因此对于音乐接受者的定义与内涵也发生了变化。“音乐受众”是指在社会音乐生活中,与音乐文化发生接受性联系的各种群体,或可以简单归纳为音乐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其包括观看音乐现场的观众、收看电视音乐节目的观众、收听广播中音乐节目的观众以及通过各种声音载体欣赏音乐的听众和阅读印刷乐谱的读者与有意无意中接触到音乐信息的群众。3显然,“音乐受众”要比之前“听众”所涵盖的音乐接受者更为广泛,也更加确切。笔者在通过对沈阳交响乐受众群体的调查后,对这一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结论
交响乐的普及方式有很多形式,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市民能充分的了解当今交响音乐会与传统交响音乐会的不同,使其能更好地接受交响乐。而听众的培养也是使辽宁各民办交响乐团得到更好发展的前提之一。辽宁各民办交响乐团普及活动是从近几年才开始陆续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两年,连续两届的市民交响音乐周以及各种主题交响音乐会的举办,大大增强了交响乐的普及活动,并且有着多种多样的普及形式。但在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普及活动的范围和程度仍然有限,其尚未真正深入到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当中,对于交响音乐会,市民仍处于“门外汉”的状态。这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普及活动举办数量很有限,尽管和以往相比已经有所增多,但由于音乐厅的容纳程度有限,举办活动次数有限,而市民的需求程度却日益增大,这就产生了一定的需求差距。如沈阳交响乐团近几年开展的讲解音乐会,视听音乐会,使市民对交响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场次有限,每年平均仅有 1-2 场,市民的精神享受得不到最大的满足。另一方面是由于交响乐这一高雅严肃的音乐形式,普及的形式也存在着单一性。因此,如何能使普及活动有质量、有数量并且丰富多样的开展,成为培养听众以及各乐团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考察沈阳交响乐团及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在高雅音乐方面的普及活动,总结出以下几种普及方式。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