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凡作曲的《雷雨》的几点发展建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816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脚本


1、话剧

2、歌剧

莫凡(1949—)作曲家。1949年生于浙江杭州。从小也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只是比较喜欢唱歌。中学毕业以后,正好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他来到东北农村学习、劳动。为了在枯燥的生活之余充实自己,莫凡写了一首歌颂当时知识青年的歌曲,并把它寄给了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指挥家李德伦先生。后来,李德伦把他介绍给著名作曲家田风,由此奠定了他对音乐创作的热爱。从这以后,莫凡开始与田风等作曲家通信,在这些著名音乐家的悉心指导下,莫凡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在东北农村他写出了许多歌曲,被广大知青传唱。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莫凡回到杭州,在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在学校他教学生唱歌,还组织学校的文艺宣传队,在这期间他又写出了许多弦乐作品、合唱作品。1979年,30岁的莫凡和他的学生一起参加高考,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并被上海音乐学院破格录取。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以后,莫凡来到北京,在中国广播艺术团担任专业作曲。多年来莫凡致力于严肃音乐创作,涉猎领域广泛,先后创作了合唱音乐诗《昭君出塞》、琵琶协奏曲《长恨歌》、舞剧《二泉映月》、清唱剧《洛神赋》、交响诗《松、竹、梅》、歌剧《雷雨》等上百部不同类型的作品。

二、创作动机

1、话剧

曹禺,从小就爱看戏,戏剧的种子从小就在他的心底萌发。1922年,曹禺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他参加了学校里的“南开新剧团”,这又进一步的培养了他的舞台感觉,并初步打下了他的编剧基础。1928年从南开中学毕业以后,他又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学习。为了攻读西洋文学,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那段时间他认真地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名著,尤其是剧本。将这位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一步一步地引进了戏剧艺术的大门。更重要的是,他具有充分的生活与思想准备。他非常熟悉《雷雨》那样的生活,“我生长在一个曾经阔绰过,后来又没落了的家庭里。少爷们有自己的佣人,自己的书房。住的相当舒服,但是闷得很。整个家庭都是郁闷的。每天都可以听到和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对周朴园逼繁漪吃药那类事情,从我的亲戚、朋友的口里经常可以听到”。他在封建家庭里受到压抑,他恨那个罪恶的家庭和社会,渴望来一场“大雷雨”摧毁它。生活的“诱惑”,“情感的迫切需要”,越来越强烈地激起他的创作欲望,迫使他写出了这部著作。在他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的时候,便开始对《雷雨》进行酝酿和构思,并在1933年,即他清华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内夜以继日的写作《雷雨》。在经过了五次修改之后,他终于完成了这部他构思五年之久的艺术巨作—《雷雨》。

2、歌剧

歌剧《雷雨》是作曲家莫凡根据中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同名话剧改编而成的二幕歌剧,从1998年起,在周小燕先生和著名指挥家郑小瑛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莫凡开始了歌剧《雷雨》的改编,从编剧到唱词再到音乐创作都是由他亲自执笔精心完成的。《雷雨》从最初的五人室内剧到音乐会歌剧,再到舞台歌剧,莫凡在8年内6易其稿,从台词到戏剧结构再到音乐都精益求精,不断修改、琢磨、完善。剧中大量采用多形式的独唱、对唱和重唱来揭示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充分发挥了合唱和交响乐的功能。不过莫凡说这并不仅仅是这几年创作的成果,他认为他自己曾经写过的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独唱、合唱、重唱以及各种器乐作品,好像都是在为歌剧((雷雨》做准备,((雷雨》的问世应该说是他多年来的心血的结晶。他说:“实际上我是一直为写歌剧做准备,歌剧不是你想写就能写的。《雷雨》是我当学生的时候就萌发这个想法,但那个时候肯定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它是需要积累的。《雷雨》确实是一个世纪经典,它提供了一个特别良好的基础,它里面的人物复杂的心态,特别的适合用歌剧来咏唱。”

第二章人物..........10

一、繁漪..........11

二、周朴园..........12

三、周萍..........12

四、鲁妈(梅侍萍)..........15

五、四凤..........17

第三章语言和音乐语言..........25

一、莫凡对台词的改编..........27

1、繁漪的咏叹调—多么烦闷的夏日..........30

2、周冲的咏叹调----它在海面上飞..........33

第四章歌剧《雷雨》的发展建议..........55

一、语言..........56

1、我被骗进周府—我被骗进周家..........56

2、我和他已经有了..........57

二、音乐..........60

结论

在最后己近高潮处,戏剧冲突的发展至此,应该非常激烈而紧凑,高潮需要推上去,对台上每一个人都是雷雨交加、五雷轰顶,面对生死的抉择。在这样重大激情的戏剧冲突中,让繁漪和周萍一人来一段咏叹调,再加一个二重唱,好像跟此时人物的行为会不太符合,首先,周朴园是个专制的家长,在他让繁漪喝药的时候就是一步一步紧逼,直到达到目的为止。而这个时候他要周萍认母遭到拒绝,他更不会善罢甘休,他应该是继续向周萍发难,怎么可能安静的站在一边看繁漪发疯,听周萍忏悔?其次,在周朴园宣布了这样一个消息后,对四凤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她和自己亲生哥哥有了乱伦的关系还有了孩子,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消息,她也不可能还有脸呆在这里听他们一直说下去。所以我们觉得将繁漪和周萍的独唱与重唱拿掉,直接接到周朴园叫周萍跪下认母,会更贴合剧情发展。

参考文献

l、曹禺:《雷雨》

2、曹禺:《雷雨》序》

3、《曹禺谈(雷雨)》

4、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5、曹禺:《(雷雨)之前)}6、《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

7、钱谷融:(《雷雨》人物谈)

8、胡受昌:《就(雷雨)访曹禺同志》

9、曹禺:《怎样写旧出》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