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作曲家留苏时期音乐创作作曲技法的理论体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819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 论

本论文主要对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论证。虽然,作曲家在留学期间共创作了 30 余首专业音乐作品。从创作的绝对数量来看,他们在归国以后显然更为多产。但是,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作曲家在苏联学习阶段的音乐创作,对于进一步认知作曲家归国以后的音乐创作,乃至整个创作生涯的音乐风格及音乐语言的思维模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苏联学习阶段是对这些音乐家成长为成熟专业作曲家不可或缺的锤炼过程。这一阶段更是他们扎实全面地吸收西方作曲技术理论,深切感受苏俄音乐创作理念与文化传统,并将这些元素渗透进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时期。正像朱践耳回忆说:“留苏的五年对我是所写的东西有没有章法这一点上。”[1]上世纪 50 年代留学苏联的作曲家为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过贡献,也因有历史和社会条件的限制而留有一些遗憾,作为后辈,有义务以历史的眼光和负责的态度,客观记录他们为中国音乐事业奋斗的艰难足迹,铭记他们为中国音乐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并且通过对作曲家留苏生活及其音乐创作的分析与研究,从中获取审美经验,为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提供必要的启示与借鉴。

第二章 作曲家留学苏联的历史背景、特点与过程

一、留苏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战结束后,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及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尖锐对立,国际政治格局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双方处于冷战的状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结束了自 1911 年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长期遭受的战争和动乱的岁月。西方以欧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封锁,面对冷战的严峻的国际形势,向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东欧国家学习成为当时仅存的条件。1949 年 6 月 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新中国外交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即“一边倒”的战略。他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制定使得新中国将开放的矛头指向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特别是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头号强国的苏联,更是凝聚了当时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初定、百废待兴,国家面临着恢复战争创伤,整治社会秩序,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建设的关键阶段,而建设所急需的,在各个领域的各种接受过一定专门训练人才却严重匮乏。

在这种国内的客观情况下,1949 年 7 月 10 日至 8 月 4 日,刘少奇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访问苏联,其间明确表示了建国之后希望得到苏联科技援助的设想,特别提到了苏联专家的派遣,同时也阐述了希望派遣考察团或者留学生赴苏学习的强烈愿望。1950 年 2 月 14 日新中国与苏联正式签订了第一个新型的双边关系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该条约加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的友好与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条约中规定了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苏新型国家关系的建立,使两国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3]“以苏为师”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口号和奋斗目标,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上世纪 50 年代的最强音。

二、留苏运动的特点

从 1872 年 8 月 11 日,首批 30 名晚清幼童从上海乘船驶向美国旧金山,开启了近代中国留学国外的先河直至现今,已有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留学生始终把国外发达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最先带回祖国,毋庸置疑,留学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的引领者和开拓者。[4]纵观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的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的留学运动与其它的历次留学运动相比有以下三方面显著特点:

(一)国家颁布严格明确的选拔规定为了有效地派遣及选拔优秀人才能够赴苏联学习,从 1952 年初开始,国家明确了规定了选拔留苏学生的目的、指导原则,以及严格细化了留苏预备生的选拔方法。从 1953 年开始,关于留苏学生的选拔办法也有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全国各地开始统一执行教育部制定的《1953 年留苏预备生选拔办法》,明确了包括政治、文化、外语水平和身体条件的具体标准。严格、明确的选拔规定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忠诚积极,思想进步、品质优良、纪律性强、有钻研精神及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能够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

(二)坚实的物质基础1952 年,中苏两国签署了《中苏两国政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苏联高等学校(军事学校除外)学习之协定》,条约明确规定了苏联应中国的要求,同意接受中国公民作为大学生和研究生赴苏各高校留学。协定中详细规定了中苏双方关于中国留学生的管理细则,特别是中国留苏大学生及研究生的生活条件,及苏联所给予的学习条件等方面内容。[6]苏联方面特别强调了中国留学生的待遇完全等同于苏联方面同等程度的在校生。苏方每月支付给中国留苏大学生每人 500 卢布津贴;研究生每人 700 卢布津贴。对于苏方支付中国留苏学生在苏联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中国政府每年分两次偿还其中的 50%。正式留学协议的签订,为新中国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7]虽然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的财政经济状况还相当困难,但对派遣留学生却十分重视,尽一切可能满足出国的需求。留学生的个人生活物资完全由国家统一配给,供给水平之高,涉及范围之广,都是非常罕见的。当时留苏学生的生活标准普遍超过了新中国部长的生活待遇,一度甚至超过了国家领导人待遇。“送一个留学生到苏联学习的费用相当于当时国内 25至 30 个大学生的费用。”[8]在吴祖强纪念李德伦先生的文中回忆到:“那时公派留学生行前都由国家统一置装,衣物规模一样。记得男装中每人一件皮夹克,我和德伦兄一小一大,一瘦一胖,在学校又常常走在一起,同一穿着甚至构成了引人注目,被人询问的兄弟形象… …”[9]坚实的物质基础,解决了后顾之忧,成为作曲家能在苏联全力以赴地学习的重要前提。


(三)留苏预备部的设立

为了使选派的留学生能够更符合政治上的条件及克服语言上的困难,1952 年初,经国务院批准,在北京俄语专科学校设立专门的留苏预备部,准备派往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都要集中到留苏预备部培训学习一年,主要是学习俄语和政治理论课。1953 年 5 月,高等教育部、人事部联合专门发布了《关于 1953年选拔留苏预备生的指示》,国家明确了留学预备生在必须在留苏预备部集中进行一年学习的规定。每年选拔的留苏预备生都要集中到留苏预备部进行近一年高强度的俄语学习;并且通过忠诚老实运动配合学校的政治审查,综合评定留学生的出国资格。政治审查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当时留苏预备部有一种说法:“够入党条件,不一定够出国条件。”[10]经过近一年严格审查和考试后,最终的合格者才能出国学习。总而言之,上世纪 50 年代留学运动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统一选派的公费留学,为了保证当时最优秀的专业人才能够出国深造,国家在选拔留学预备生等组织环节上严格要求、层层选拔,政治审查和业务水平均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优秀人才能够入选。

三、国家选派作曲专业留苏学生的过程

从 1951 年至 1959 年间,中央政府共计派出了 7455 名[11]大学生、研究生和进修教师留学苏联,分布在苏联 20 多个城市的 200 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中,所学专业涉及机械、水电、石油、钢铁、航空等 40 多个国内奇缺人才的专业。其中工科专业5086 人,约占留学总人数的四分之三,而国家派出学习音乐、美术、雕塑、舞蹈、电影等艺术领域的总人数为 77 人[12]其中学习作曲专业的有吴祖强(1927—)、杜鸣心(1928—)、朱践耳(1922—)、瞿维(1917—2002)、邹鲁(1927—1972)、美丽其格(1928—)等 6 人。由于他们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被各自所在的工作单位及学校推荐,在“严格选拔,宁少毋滥”指导方针的指导下,通过严格的专业考试以及政治审查考取了留苏预备生,在北京俄专留苏预备部进行了近一年的俄语培训及政治学习后,赴前苏联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深造。

第二章 作曲家留学苏联的历史背景、特点与过程 ..........5

一、留苏运动的历史背景..........5

二、留苏运动的特点..........6

第三章 留苏作曲家的成长历程及音乐创作..........13

(一)书香门第润璞玉——吴祖强..........13

第四章 作曲家留苏时期音乐创作技法..........36

一、留苏习作的和声风格与技法..........36

(一)音乐主题创作中对调式材料鲜明风格的追求..........36

(二)和声材料运用中对和弦结构的风格化处理..........40

结 论


通过对六位作曲家留苏期间的音乐创作进行微观分析,可以凸现他们在全面、深入借鉴与学习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力求在创作中对中华民族气质与精神及华夏神韵的深入展现,这是留苏作曲家所共同追求的艺术目标。
从留苏习作的分析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声乐作品、器乐独奏作品、重奏作品还是交响音乐的创作,其中的每一部音乐创作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元素,每一首作品都着力于中国人民族气质的表现。在这些琴弦与心弦相连,笔管与血管相通的作品中,作曲家所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即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他们敏锐地感觉到,要想使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植入世界音乐创作之林,这是一条必由之路,因为“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此作曲家选择了一条足迹坚实的道路——他们的创作是在学习、借鉴西方传统、经典的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力求与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并不断地开拓与创新。完全可以说,留苏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所追求与强调的“尝试结合中外,探索融汇东西”的创作主旨与理念正是始自他们在莫斯科的留学时代。

参考文献

1 苏夏 .和声的技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3

2 李西安,军驰 .中国民族曲式(民歌、器乐部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2

3 刘福安 .民族化复调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7

4 朱世瑞 .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5

5 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4.4

6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6

7 瞿维.瞿维文选.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0

8 汪毓和.音乐史论新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11
9 吴祖强.吴祖强选集“霞晖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1997.6

10 黄晓和.苏联音乐史(上卷). 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