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安全政治治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01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导致一些不和谐的音符逐渐显现,社会不稳定因素层出不穷,公共安全问题日渐复杂。无论是在传统安全领域,还是在公共空间、网络虚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是我国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各类安全问题在农村地区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农村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诸如黑恶势力、农民群体性事件、农村公共空间安全等,明显增多,严重危害着农村公共安全的稳定,给农村公共安全治理带来巨大挑战。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1]公共安全,作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对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地区其显得尤为重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脱贫攻坚冲刺阶段的工作重心仍在农村。农村的稳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责任、有义务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一直以来不受基层政府的重视,用以保障农村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安全供给质量差。因此,针对当前农村公共安全存在的隐患,迫切需要反思我国农村公共安全治理中的不足,提出适合我国农村公共安全治理的相关对策,为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保障,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公共安全”在作为学术上的专业词汇进入广大学者视野之前,一直伴随着另一个基础性词汇—“公共危机”来加以阐述。约瑟塔尔(Rosenthal)认为,安全危机对一个社会运行体系内的基本价值和行为约束准则,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造成威胁并且要采取措施的各类事件。[1]赫耳曼(Herman)认为,安全危机是在一个特定社会情境下所形成的综合状态,当决策主体的目标利益受到威胁和改变决策可获得的反应时间极为有限时,后续可能出现的状况或趋势变化往往会超越决策者的预估预判范围。[2]薛澜等人提出,安全危机一般是指决策者核心价值思想遇到严重的挑战,同时辅助参考的信息资料又不是那么完备充分的情形下,而对未来安全事态发展不确定性情境的总体混杂集合。同时,一些学者尝试通过对“公共安全”概念的分析对公共安全危机与公共安全治理之间的内在密切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和范围界定。郭济认为广义的公共安全是国家范畴内的社会安全和社会中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是指受到自然界的灾害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和违法犯罪等三个方面侵害的公共安全问题。吴爱明认为,公共安全是社会主体所应享有的平安和谐的良好工作生活氛围,稳定的公共安全秩序,公民的生命、财产、健康与发展完善得到有效保障。[3]邓国良认为,公共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自然事件、灾害事故、人为损害和社会冲突矛盾纠纷所引起触发的事件等类别。[4]张维平在深入研析公共安全的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安全是社会公众所应获得和共享的一种平安和谐的正常秩序。[5]认为公共安全可被视为一门科学、一种伦理、一种道德、一种文化、一门综合科学和技术手段。安全问题是由自然生态、公共卫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信息通讯等多个要素构成。

.........

第二章 农村公共安全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政策相关理论公共政策

随着公共权力机关的产生而产生,是公共权力机关用来掌握市场秩序、实现公共利益和配置社会公共资源的一种政策性方案。公共政策的发展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演进、社会形态和国家形态的变迁决定。其实施的主要目标与诉求需要经过权威性的科层体制或组织加之实施。有关公共政策的涵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学者探讨、分析,根据公共政策概念界定的不同侧重点,只要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类别:1.侧重政策主体的学者以政府为出发点来界定概念。例如戴伊的界定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府选择要做或者不做的任何事情,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政府为主导。邓恩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系列由政府机关和官员制定的与其利益相关联的政策选择。2.侧重政策方案的学者将其界定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目标或计划。例如拉斯韦尔与卡普兰将公共政策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实施且具有重大目标、价值和策略的一种计划。也有学者围绕政府工作计划展开研究,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有效管理而制定的具有一定价值取向的管理计划。3.侧重公共政策结果的研究理论。侧重公共政策结果的学者对公共政策实施后对社会利益分配、社会关系协调的实施程度进行分析,通过社会因政策实施后的影响和效果是受益或受损进行定义。综合以上各侧重点,有学者将其综合归纳后得出一个全面具体的公共政策涵义,其中以国内学者宁骚的概念界定最具代表性。我们可以将此作为参考,将其作为公共政策的涵义:公共政策是经由公共权力机关通过政治过程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实现社会利益与资源分配而制定的政策方案。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治统治,是为了推动经济和社会自身的发展。公共政策通过规范、引导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社会行为,有效将自然的和社会的各种稀有资源分配至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

..........

第二节 公共安全基本理论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人们生产生活、社会稳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在《汉语词典》中,“安全”一词被解释为“没有危险;免于事故”,它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公私财产和所处环境的安全。安全既是个体本身的需求,也是社会整体的需求。[1]《国家安全学》中对安全的涵义界定是经过对危险识别与管理之后,将风险降至最低的一种状态。本文认为,“安全”是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公众生命健康与财产资本不受威胁和损失,能够正常有序的生存发展。而公共安全则是从个体延伸到社会整体,甚至全球的一种安全状态。按照国际惯例,公共安全可划分为广义的公共安全和狭义的公共安全。广义的公共安全指的是社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安全。它包括每个公民和整个国家,乃至社会一切方面的安全。而狭义的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来自自然灾害、环境卫生和社会治安等事故侵害方面的安全问题。公共安全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重大问题,是对公民个人、群体和社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安全事件。总而言之,“公共安全”的落脚点是安全,视野范围是“公共”。所谓“公共”,即大家的、共同的意思,公共安全即大家共同的安全。从公共安全的实践来看,传统的公共安全具有以下两大特征:一、公共安全是社会发展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前提。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它关系着社会公众的人身财产能否得到保障,关系着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公共利益影响着公众生活的质量与内容,公共安全得不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必将受到冲击,社会发展必将受到阻碍。二、公共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可变性。长期性是指公共安全问题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矛盾激化形成且在较短时间内无法消除的。可变性是指公共安全问题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事件被解决的同时可能又出现其他事件,一个领域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领域又可能出现问题。

............

第三章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安全隐患 ......10

第一节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安全隐患.......10

第二节 我国农村公共安全问题分析.......17

第四章 国内外公共安全治理经验及启示 ..........22

第一节 发达国家乡村公共安全治理经验.......22

第二节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经验.......24

第三节 国内外治理经验对我国农村公共安全治理的启示...........25

第五章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 ..........28

第一节 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结构.......28

第二节 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保障.......32

第三节 培育公共安全文化.......35

第五章 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安全治理的水平与城市地区的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不断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安全治理,提高治理能力与水平,是当前农村发展与公共安全治理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任务。本章将针对上述出现的隐患问题,从我国农村公共安全及其治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分别从治理水平、治理保障和培育公共安全文化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优化公共安全治理结构

首先,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重新确定基层政府职能定位,简化乡镇政府组织层级结构,立足辖区现状,优化配置乡村资源,把更多的资源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全辖区的公共安全网。另一方面,政府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供给主体的模式,重视市场与社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制创新培育社会组织,把能够进行自我管理的事务归还给社会组织,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把社会力量纳入到公共治理的框架中来。[1]促进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形成,实现公共产品的分层次供给。其次,发挥“互联网+”优势,将政务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优化服务流程,推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模式。有效整合政府内部的政务服务资源和社会公共服务资源,完善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实现对内协同、对外公开、互联共享的政务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互联网+”公共服务数据库,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对农民群众的需求进行数据整合与挖掘,对分布在不同地理空间的公共服务,根据供给需要重新进行规划与调整,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搭建互联网+智慧化服务平台,实现农村医疗、教育、治安等领域的智慧化服务,实现农村“互联网+”公共服务多领域融合。四是推动基层线下服务网点与线上服务平台的无缝对接。乡镇政府要充分利用共享的网上政务服务资源,贴近需求做好基层群众政策咨询和办事服务。

.........

结语

农村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是衡量农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事关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农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安全问题严峻,面对各类公共安全威胁,如何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和治理保障,探索出更加有效的农村公共安全问题战略规划,己成为政府和农民群众自身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农村公共安全问题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工程,治理农村公共安全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治理农村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要任务在于因地制宜,及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预警排解安全隐患。因此,在面对农村公共安全问题治理时我们应该积极应对,对照农村现有公共安全治理水平,运用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从提高农村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治理保障和健全农村公共安全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治理对策,完善农村公共安全治理保障,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为美好乡村建设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在新形势下,农民群众期盼更平安的社会环境,我们要充分估计农村公共安全治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尽快消除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