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也经历了较长的积累与沉淀,最终成为国家的文化底蕴,其中政治文化是一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是在过去和当代的经济、政治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同该时期的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历史与现实作用形成的政治文化对各个时期的政治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实现我国建成一个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同加强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进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定律的摸索,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从而推动我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进步是分不开的。[2]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着重强调了如何促进政治文化为政治发展服务的具体化的方式,从而迅速促进当代文化制度的建设与繁荣。[3]习近平总书记 2014 年到曲阜市访问,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希望学者能清楚地了解我国国情和政治规划的特点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相关的重大问题。总书记的视察工作旨在引导我们正确的将传统的政治文化尤其是儒家政治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相结合。随着国家执政党对政治文化的重视,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时代政治文化已经形成,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也在积极地发挥着其作用,影响着我国的特有的政治制度下党和国民的行为模式。[4]由此可见,政治文化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尤其在当代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以及西方政治文化发展理论已经成为普世价值的全球大政治文化背景下,如何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发展目标,如何结合我国当代新型的政治关系,结合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条件,如何打破旧的传统政治的束缚,吸收儒家政治文化等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已经成为当代一个十分热门的政治课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地球上无论是在黄皮肤的亚洲还是在白加黑的欧洲世界里,儒家思想有关内容已经跨越几大洋,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人们对儒家思想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儒家的言论及其文化功用已被广泛传播,为许多国家政治建设所运用。如 19世纪末期朝鲜国内的文化运动兴起,引起诸多朝鲜爱国知识份子的支持拥护。那段时期被编写的“儒家文化更新”为主题的书著层出不穷,皆为朝鲜的思想家们对儒家政治思想现代化内容探究的理论。[9]20 世纪中期开始,儒家政治文化推动东亚地区尤其是日本的政治发展作用逐渐凸显。儒家政治文化中“大和、尊师重教”等思维方式和观念,与日本当代的政治特征结合,形成了如今重视发展教育的核心治国之略。日本在世界上一直以国民的高素质闻名,这为日本外向型的发展和人才现代化,为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下凝聚国民的向心力做了准备,儒家政治文化在日本的转型从 20 世纪末开始研究起。《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中提到,日本学者皆认为传统的儒家思想作用是有限的,应该使其与近代化的内容的探讨相联系,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联系起来。[10]笔者于 2016 年 6 月到访日本东京大学,在与日本的各个专业的研究生聊到了伊田喜家的《日中两国的现代化和儒学》,也多次提到了儒家政治文化应在中日两国进行现代化转型。[11]此次交流中表达了对孔子的至高无上的尊重和崇敬,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日本的国民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产生的巨大影响。对日本此类文献的阅读和同日本研究生的交流总结发现,儒家思想在日本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把日本也推向了现代化的进程。韩国政治长期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高丽王朝曾来中国学习儒学,从那时起儒家思想已成为其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韩国儒教与传统韩国》书中指出韩国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儒家文化圈的优秀国家,在韩国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对其影响根深蒂固,几乎到了国家治理和国民意识似乎已经为儒家思想所主导。[13]三星创始人李炳哲称对他影响最大的不是别的,正是孔子的论语。[12]从不同角度观察韩国政治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儒家政治文化潜移默化的渗入了韩国政治的各个方面,转化为韩国的中央集权思想、整体高于个人思想以及政治协作精神等等。
........
第二章 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理论
政治文化在社会政治建设中有独特的效用,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备特殊意义。政治文化创新和发展对于国家的政治制度推动和政策施行是是十分重要的,而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讨论要以政治文化的和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为基础。并析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转型方向和要求。
2.1 政治文化的内涵、功能及转型
政治文化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可以分为很多个层次,通观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特定的政治制度下成员的行为模式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政治行为不单单只因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等其他因素也会成为其影响因素,这些价值观及思维模式构成政治文化。[20]政治文化是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全部成员的政治心理价值标准以及政治取向,其核心是政治思想理论。事实上,国内外关于政治文化的定义有一个普遍的认知来源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20 世纪中期,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是一定的时间,一整套国民的精神理念、民族情感以及评价尺度。政治文化由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形成,一方面是一国的发展经历,另一方面是一国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等活动。[21]另一个观点来自于《政治分析词典》,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作为个体的产物也是一个个人作为个体的产物,它包括各种国民行为所带有的信仰、评价标准等,同样也是政府和社会的行为对国民思想观念的渗透。[22]从我国的理论探索的视角来看,对政治文化看法观点繁多又复杂。以其中一个观念来说,政治文化是由政治公民的思想以及态度构成的,这也是是公丕祥为代表的综合派的观点。政治文化是在社会的政治规范,国家、民族、阶级和制度和体系中被组织建立,它还代表着国民精神思想态度即国家成员对社会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态度,感觉,情绪和习惯等。政治文化的内涵结构是多样的、复杂的,主要从政治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出发,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即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评价标准。
.........
2.2 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发展
儒家政治文化在原有的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将儒家文化与一定时期的政治制度、关系和经济基础相结合,从而形成的适应当代政治发展的政治文化。儒家文化是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影响和沉淀下来的政治文化。从古至今,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主导思想,儒家一直提倡仁爱的民本之意,提倡以匡时救世为己任,提倡格物致之的修身理论等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进而形成了儒家政治文化体系。儒家政治文化是一个由儒家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的政治文化体系,其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随着我国的学者近些年对儒家相关理论和价值体系的研究,为后来者研究儒家政治现代化的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参照性。总的来说,儒家政治文化广博丰富,全部阐述说明几乎不可能。根据研究需求,本文主要讨论由大一统、民本、经世致用和廉政思想几个核心方面构成。大一统观念演变至今,已成为我国维系国家团结融合的一条重要丝带。大一统意味着国家与人民的联合,意味着政治制度与社会关系的联合。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注重家庭的哲学,它以家庭宗族为基础,从而建立“礼仪”框架,同时又用礼仪的规范来维护整个家庭宗族的存续,一个“和”字便是家庭宗族的核心。董仲舒提到春秋时称统一是从古至今一直恒久相通的真理。总而言之,儒家大一统对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国家疆域安全、民族联合统一、国民思想价值观念的融合都起了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30]儒家民本思想体现了对百姓的看重和对君德的注重两层内涵。首先,儒家学说是一个讲“人”的学说,在儒学理论中“民”是重于“君”的,孔子就曾经提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君以民存,亦以民忘。”一个君王只有心里装着人民,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前面,人民也会记得君主的恩德,并拥护这个君主,愿意为他效劳,“民”是国家能够兴旺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荀子则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观念中无处不体现着民才是一国的基本这一观念,没有认同君主的百姓那么君主也不复存在了。
........
第三章 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历程及影响..........16
3.1 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历程.....16
3.2 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积极影响...........21
3.3 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消极影响...........23
3.4 本章小结........25
第四章 儒家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转型的经验启示.......26
4.1 儒家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的传入与发展.....26
4.2 儒家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的现代化转型及作用...........28
4.3 儒家政治文化在新加坡现代化转型经验的借鉴.......29
4.4 本章小结........31
第五章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现代化转型的依据、原则与路径分析..........32
5.1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现代化转型的依据.......32
5.2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现代化转型的原则.......34
5.3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现代化转型的路径分析........37
第五章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现代化转型的依据、原则与路径分析
5.1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现代化转型的依据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至今,我国在 21 世纪取得了物质文明的极大进步的同时,政治实践中相对应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人与社会生活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自身精神的矛盾等等。要想使其得到根本的解决仅依靠现代的科技实力是不够的,儒家政治文化发展至今留下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观念,但其中不免存在着一些与 21 世纪的现代化社会不兼容的思想内容和思维模式,这就对儒家政治文化的的进一步转型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3 年 3 月 17 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讲到,我们中华民族是具备非常杰出的创新力和发明力的民族,我们发明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当然也具备持续扩展和探索基于我国特色的实践道路的自信和能力。首先,执政需要从儒家思想中汲取力量,治理国家需要从文化中寻找强有力的支撑。习近平曾经对此发表了一系列的经典论述,其中的很多内容都体现出了同样的一种认知,他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并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我们号召广大群众弘扬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引导群众共同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更需要对儒家政治文化与和社会主义谐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次,从党情看,我们共产党需要从传统文明中汲取力量。自秦朝以来,我国便实现了国土和文化的大一统,至今已经历了两千余年。儒家政治文化的发展也经历的两千余年,在世界文明史中,这是绝无仅有的。这两千年的历史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念,也提供了足够多的历史经验和血泪教训。因此,对于执政党而言,儒家政治文化需要进一步转型从而继续从中汲取思想和精神力量。再次,从国情看,治理国家需要文化支撑。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物质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经济总量甚至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的国民道德素养也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状态。我们在高举民族复兴旗帜的同时,也应当重视精神文明的重建。[61]这就需要我们回顾历史,从中寻找强大的价值观支撑。并且要使其与当代的社会情况相统一,给予治理国家具有时代意义的借鉴,也就需要我们对儒家政治文化实行进一步现代化转型。
..........
结论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不论是任何时期的政治文化建设都不能割断历史。脱离社会发展条件和社会关系,以一个独立的内容谈论儒家政治文化是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悖的。在儒家政治文化构建今日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体系过程中,我们应当仔细甄别,进行科学的取舍。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才能把传统同当代完美联系起来,做到除旧更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首先,儒家政治文化的进一步转型过程中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应当在这一指导下对儒家政治文化的历史性加以尊重和重视,要发现其在每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性和表现形式。应当保持较为理性的态度,批判性地继承并发扬其中的精华,梳理清晰历史传统与现代化的之间的契合关系。其次,涵盖我国政治文化在内的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核心理论基础。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现代化进一步转型过程中,应该坚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任务相结合。儒家政治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是我们宝贵的精祌财富,值得研究和继承。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儒家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中注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联系,从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汲取养分,并结合时代的特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运用。最后,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就是将儒家政治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与我国的国情进行了有机联合。在我国的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涵,在指导社会进步的过程里,他又将文本知识逐渐变为实际的国家建设经验。从本质上来看,这正是儒家政治文化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不断被继承和弘扬的过程。坚持的真正含义,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和儒家政治文化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刻板应用。这个过程,应当是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新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在原有的基础理论上升华,能够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实践当中。关于“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实质上契合了儒家政治文化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各种外在形式,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中华民族的鲜明特点,也包含了中国源于历史的作风和习惯等等。在我国实现中国作风和气派的过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核心的儒家政治文化并未受到冷落,而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观念实现了相辅相成,更好的促进国际实力的提升。因此,即便在当代,如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将儒家政治文化运用到中国的社会实践当中,是 21 世纪儒家政治文化进一步转型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