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错配及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851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利用 2005-2017 年的农业科研机构的数据,对行业结构、隶属单位结构、地区结构错配下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程度进行测算。基于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模型,测算不同行业、不同地区 2006—2017 年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比较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人力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参考韩剑和郑秋玲的计量模型,运用 2005-2017 年中国 27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自变量对滞后一期因变量回归,考察农业科技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人员投入情况、技术引进和吸收和产业结构对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影响作用。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农村制度创新、农业技术进步、农产品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生产力投入,在促进中国农业增长、农业发展、农业改革上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一直促进中国农业的增长,在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仍然十分关键。据测算,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2019 年达到 59.2%,充分说明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科技的发展,这也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从以资源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转向为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集约型增长。中国农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为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传统的科研体制分散,个体的科研组织,个体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难以满足现代农业“批量生产”的需要,难以适应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交叉融合。因此,解决农业科技资源配置错配问题,解决农业科技资源重复使用以及科学技术的“两张皮”问题已经十分重要。


................................

1.2 研究意义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特征为:不合理且不科学的配置结构、较低的配置效率、较低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科技资源错配情况,为改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农业科研机构配置能力不高的现实情况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
1.2.1 理论意义
现有研究主要对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理论、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农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鲜有关于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文献,本研究能丰富理论基础。国内外关于资源错配的研究更倾向于关注资源错配的过程及结果,较少的对导致科技资源错配的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中,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将影响因素用作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丰富和完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理论。
1.2.2 现实意义
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严峻挑战基础上,本研究将对农业科技资源错配问题进行探究,测算不同行业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不同隶属单位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不同省份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研判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变动趋势、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区域特征,识别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关键因素,寻求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纠偏路径。明确我国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现状,有利于优化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完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分析影响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因素,能够清晰地显示解决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具体方向,为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做出贡献。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纠偏路径挖掘,可以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好的发挥农业科技资源在促进农业发展和进步方面的作用。
.............................

第 2 章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理论框架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科技资源
周寄中(1999)在其著作《科技资源论》中将科技资源定义为科技资源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是创造科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的集合。不同学者对科技资源的分类有不同的认识,刘玲利(2008)认为科技资源包含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科技市场资源、科技制度资源和科技文化资源;而万君康(1999)却认为科技资源包含科技人力资源、科技财力资源、科技装备资源、科技信息资源。
科技财力资源是科技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的投入能够有效的提高科研水平,主要来源主体为企业、政府以及国外。科技人力资源对于提高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能有效地推动知识在不同研究主体间的合作,促进科技产出的提高。科技物质资源是有形物质资源,能有效促进科技研发活动的开展,为科研开发提供良好的环境。科技物理资源使用效率的不断改进,对科技产出的商业化水平的提升产生推进作用。科技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科技资源,主要以知识的形态存在,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效的拉动经济的增长。
2.1.2 农业科技资源
农业科技资源是指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或社会利益而进行的农业科学技术活动投入的资源总和[56]。杨传喜(2010)将农业科技资源定义为农业科技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组织等资源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资源等要素及其子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是用来揭示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发展活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成果的总称[56]。
(1)农业科技人力资源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直接从事农业的科技工作人员,另一类是为前者提供服务的辅助性工作人员。作为农业科技研发活动中最基础性的资源,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目标、社会效益的顺利完成。
(2)农业科技财力资源
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主要由政府拨款,拨款对象为农业科研机构、农林高等院校、农业科技企业等机构和单位,用途为开展农业科技活动;企业或企业事业单位委托相关的农业科技部门,并且提供这些农业科技部门一定的农业科技活动经费,包括银行贷款、国外自助研究经费等,将这些经费用于农业科技投入中。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新经济增长理论
“新经济增长理论”于 Paul Romer 和 Robert Lucas 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最初的定义是“劳动”,由新古典增长模型提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将其进行改进,发展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包括:绝对劳动力、平均技术水平、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的培训、互助和协助的培训,这五项一起合称为“人力资本”。保罗提出了技术进步的内生增长模型,它强调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此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95]。该理论模型中的函数形式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该模型表达式为 Y = f(k,l,h,t),Y 代表总产出,K,L、H 分别代表有形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本,t 代表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在该理论中十分重要,同样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是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核心,优化农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产出有重要作用。

2.2.2 资源错配理论

资源错配是指外部力量(例如体制安排,政府法规,市场力量,外贸和信息不对称)的干预,这会导致资源无法充分流动,导致分配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限制了公司生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Hsieh &Klenow(2009)将资源错配定义为,在“有效分配”状态下,经济体制是静态的,企业的生产技术是凸的。在这种状态下,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应相同,否则资源错配会产生[3]。Restuccia& Rogerson(2013)认为,定义“资源错配”要考虑两个条件,一是不变动生产技术的效率、企业采用新技术的速度,二是企业运营效率最大化取决于,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产出缺口是因为其中一个因素错配的扩大[1]。Banerjee&Moll(2010)提出,内涵型错配指没有按照“平等边际规则”分配生产要素。“外延型错配”指当资源在现有企业之间达到“平等边际分配”时,就会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如果公司的生产技术不是凸面的,或者由于各种障碍而无法进入生产率较高的公司[96]。陈永伟(2013)认为,内涵型错配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企业的边际产出中的生产要素不相等。外延型错配指,要素边际产出相等,而要素配置不合理,最终导致产量减少[97]。资源错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主要包括:要素市场扭曲、融资约束、政府干预、产业政策。由于产品及要素市场不完全,导致资源错配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其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劳动力错配、资本错配、土地错配、金融错配、技术错配等。
...............................

第 3 章 农业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结构分析...........................16
3.1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投入概况和结构..........................16
3.1.1 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概况...............................16
3.1.2 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结构............................17
第 4 章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配置效率损失.................................24
4.1 测算方法及数据来源....................................24
4.1.1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模型..........................24
4.1.2 农业科技生产函数估计..........................25
第 5 章 农业科技资源产出损失测度...........................39
5.1 研究设计和模型假定..............................39
5.1.1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的农业产出缺口.......................39

第 6 章 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设计和模型假定
6.1.1 模型的设定及变量选取
结合已有的对于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的主要研究成果[102-104],并结合韩剑、施炳展的研究[105-106],本文的实证分析模型设定如下:
Misallocation=f(expenditure,market,labor,technology,machinery,X) (1)其中被解释变量 misallocation 代表我国不同省份的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解释变量中,expenditure 代表政府财政支持,market 代表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labor 代表农业科技人员投入力度,technology 代表技术引进与吸收情况,machinery 代表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X 为控制变量,即产业结构 ind。Expenditure 代表的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使用 R&D 经费内部支出来衡量各省的财政支持力度,模型中用 R&D 经费内部支出的对数形式来表示。市场参与者一般不愿意投资农业科技研发,农业供给的市场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支持来解决。假设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对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产生正向影响。
Market 代表的是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使用国家技术市场中的年度合同数量来衡量,该模型使用国家技术市场中年度合同的对数形式。技术市场使农业科技供应商能够通过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获得预期收益,农业科技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迅速将农业科技成果移交给技术需求者,从而大大提高配置效率。假设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对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产生正向影响。

................................

第 7 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不科学,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对提高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提高农业科技产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行业结构、隶属单位结构、地区结构扭曲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严重。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参考靳来群和 Brandt 等的模型构建方法,并利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出进行估计,利用 2005-2017 年的农业科研机构的数据,对行业结构、隶属单位结构、地区结构错配下的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程度进行测算。基于资源错配理论,构建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模型,测算不同行业、不同地区 2006—2017 年农业科技产出缺口,比较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人力资源错配对农业科技产出的拉动作用。参考韩剑和郑秋玲的计量模型,运用 2005-2017 年中国 27 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自变量对滞后一期因变量回归,考察农业科技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人员投入情况、技术引进和吸收和产业结构对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1)行业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最为严重,行业间农业科技资源的错配导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了 36.7%,错配主要表现在种植业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严重配置过度,而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严重配置不足。
(2)隶属单位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较轻,隶属单位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了 5.8%,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程度为 2.7%,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为 2.7%。错配主要表现在农业部署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省署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过度,地市署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配置过度、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配置不足。
(3)地区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程度也较为严重,地区间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导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了 5.1%,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程度为 0.45%,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为 8.13%。错配主要表现在北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由配置不足转向配置过度,东北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由配置不足转向配置过度,华东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配置过度,中南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配置过度,西南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配置过度,西北区人力资源配置不足、财力资源配置过度。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