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个体使用外语进行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行为是否产生影响。依据双系统理论,以决策偏差和道德行为评价为主题设计实验任务,以母语为中文、外语为英语的大学生为目标被试,首先通过行为实验考察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决策和评价的组间差异,然而决策偏差的形成和道德判断有着复杂的机理,涉及不同的认知功能和处理过程,因此需要进一步运用 ERP 实验探究使用外语影响个体的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过程中的认知加工神经机制。
第 1 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关于在外语条件下个体进行决策判断的行为是否与母语条件下是否有差异的问题一直是研究者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着眼于以中文为母语、以英语为外语的大学生在两种语言条件下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的行为结果和认知加工过程的差异比较,对于剖析个体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的神经决定机制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探索语言与认知的关联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在风险决策和道德判断相关领域的外语效应被相当多的研究所证实,对使用外语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做出解释的理论最普遍的是双系统加工理论(dual-processtheory)(KahnemanandFrederick,2002)。双系统加工理论提出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包含两个系统:一个是自动加工系统,取决于直觉、经验与情感,是一种迅速的、下意识的启发式加工过程;另一个是控制加工系统,消耗个体的认知资源更多,是系统性的、审慎的和受控制的理性分析过程。研究发现外语效应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使用外语会导致对某个事件的自动加工过程被减弱(Hadjichristidis et al.,2015),也可能是因为对刺激的控制加工程度被提高(Geipel et al.,2016)。
不确定决策和跨期决策是经济决策涉及的两个主要问题(Sutteretal.,2013;Chowetal.,2016)。很多来自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领域的文献揭示了个体在不确定和跨期条件下的行为与经典“理性经济人”理论存在偏差(KahnemanandTversky1979;TverskyandKahneman,1992;Laibson,1997),这表明个体行为并不符合完全理性的假设。传统金融理论基于期望效应理论、新古典时间偏好理论等理性模型来解释金融市场决策行为、现代金融市场的频繁波动以及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研究者们更加意识到个体的决策行为与完全理性假设相距甚远,即产生了决策偏差。决策偏差是指人们的实际行为反应与理想行为反应之间的差距,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发现并理解非理性行为背后的认知机理是帮助构建市场制度、提高市场效率的关键环节。风险决策的经典研究主题是框架效应,即决策任务的不同表述方式会影响个体决策时的风险偏好水平(TverskyandKahneman,1981;DeMartinoetal.,2006)。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旨在探索个体使用外语进行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行为是否产生影响,依据经典的相关文献研究设计本文的实验任务。实验招募母语为中文、外语为英语的大学生为目标被试,将被试随机分为母语组和外语组。首先通过行为实验考察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决策和道德评价的组间差异,然后通过 ERP 技术进一步从神经学层面为使用外语影响个体的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过程中的认知加工提出佐证,打开大脑的黑箱,找出外语效应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经济决策的行为实验中,本文设计风险决策、模糊性决策和跨期决策三种实验条件,共计有 13 个决策任务,编号实验任务 1-13(如图 1.1 所示),以探究个体使用外语对其决策偏差的影响。在道德判断的行为实验中,本文通过设计电车困境、动机与结果和欺骗行为三类实验任务,共计有 7 个决策任务,编号实验任务 14-20(如图 1.2 所示),以探究个体使用外语对其道德行为合适度和欺骗行为的影响。ERP 实验运用事件相关电位仪,通过框架效应和欺骗博弈的实验范式,研究个体在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过程中使用母语和外语的语言认知过程错在差异,为不同语系语言认知差异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外语效应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2.1.1 双系统加工理论
双系统加工理论是解释外语效应发生机制的最常用的理论(Kahneman andFrederick,2002)。双系统加工理论提出两种加工模式:更具系统性、耗费更多认知资源的控制加工和迅速的、启发性的自动加工。基于双系统加工理论,对于某个刺激引发的决策或判断变化,有学者认为是该刺激增强了控制加工的过程,也有学者认为是该刺激减弱了直觉加工的过程。外语条件下个体对事件的理解、加工难度比起母语条件下的更高,因此需要认知负荷更大,从而会减少启发式偏差,更系统、理性地来分析决策或判断事件(FavreauandSegalowitz,1983;Guniaetal.,2012;Shalvi et al.,2012)。
个体未基于理性原则进行决策即产生了决策偏差,推测可能是启发式加工过程的作用(Kahneman,2011)。Keysaretal.(2012)的研究发现用外语描述决策任务时,这种启发式偏差基本消失了,推测是由于个体在外语语境下更多地运用了分析式加工而不是自动加工。Volketal.(2014)认为使用外语思考会消耗认知资源,从而阻碍个人的决策和自我调节,导致决策花的时间更长。有研究认为使用外语导致个体的非理性行为被减少了,以及引发更注重结果的道德判断,是由于外语语境减少了个体自动加工过程的结果(Geipeletal.,2015b;Geipeletal.,2016;Hadjichristidis et al.,2015);反过来也有研究者认为,上述外语效应的产生是外语增加了个体控制加工过程的结果(Costaetal.,2014;Geipelet al.,2016;Keysar et al.,2012)。有研究认为一般个体学习外语的年龄比较晚,而且往往是在更正式的环境中习得的,所以使用外语所承载的情感意义不如母语,因而减弱了启发式加工的作用,加强了分析式加工,所以个体的决策更理性(Caldwell-Harris andAy i e i-Dinn,2009)。邱俊杰(2015)的实验对道德困境中行为判断双加工过程进行探究,以及不同心理距离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都影响了被试的道德判断;外语语境会扩大心理距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功利性的道德判断,认为道德困境当事人选择牺牲少数人以拯救多数人的行为更为合理。双加工理论是对理性加工与非理性加工的调和,在认可了情绪对道德判断产生的影响的同时,也认可了受控制的、分析式的认知加工对道德判断的影响(Greeneetal.,2001;Happeetal.,2017)。尹军等(2018)采用加工分离范式考察了分析式加工对形成道德判断外语效应的作用,结果发现:外语语境下人们会更倾向于结果论道德判断,表现出显著的外语效应;相对于母语语境,外语语境降低了直觉加工的作用,增强了分析式加工的作用。综上可得,可以认为自动加工过程被削弱和控制加工过程被增强均是外语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
2.2 语言与经济决策
目前有关语言影响经济金融决策的研究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利用跨国实证数据揭示语言,包括语法结构、语言距离对决策行为的影响;第二是利用行为实验方法,揭示决策任务中的外语效应。
2.2.1 实证数据研究
在实证研究领域,Chen(2013)通过对跨国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使用的语言是否区分时态会影响该国居民的储蓄率、退休金、健康等因素。具体表现为当该国语言不区分时态时,该国人民的储蓄率更高、累积的退休资产更多、更少进行抽烟等影响未来健康的活动。Cuypers et al.(2015)研究了语言距离和本国语言能力对跨国并购目标中的并购方所持股权的影响,发现本国语言和外语的语言距离差异较大时,收购者的持股比例较低。Hicks et al.(2015)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语言的性别属性对家庭分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相比没有使用性别标记语言的男性,使用性别标记语言的男性更少做家务活动。Kim et al.(2017) 利用 38 个国家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语言中的将来时对财务报表中盈余管理的影响。Fengetal.(2018)研究发现在拥有共同官方语言、母语或语言更接近的国家之间,双边直接投资额往往更高。
...........................
第 3 章 经济决策的行为实验..................................15
3.1 被试与实验流程..................................15
3.1.1 被试 ...................................15
3.1.2 实验流程.........................16
第 4 章 道德判断的行为实验............................................29
4.1 研究假设与实验设计..................................29
4.1.1 研究假设...................................30
4.1.2 电车困境..........................30
第 5 章 神经科学实验:框架效应..........................37
5.1 被试与实验流程..............................37
5.1.1 被试 .....................................37
5.1.2 实验材料与流程................................38
第 6 章 神经科学实验:欺骗博弈
6.1 研究实验设计
Gneezy(2005)设计了一个欺骗博弈实验,他发现个体在决定是否欺骗时,不仅考虑了自己进行欺骗能获利的金额,同时会考虑受欺骗方需负担的损失。当获利金额不变,但由于欺骗会增加对方的损失时,被试的欺骗行为减少了;反之当欺骗能大幅增多自己的获利时,被试的欺骗行为显著增加了。根据 Gneezy(2005),个体的欺骗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善意的谎言、损己利人型、损人损己型和损人利己型。Garrettetal.(2016)的研究还发现,相比于损己利人型的欺骗行为,个体更倾向于做出损人利己型的欺骗,因此在本研究中只关注第四类欺骗行为,即损人利己型。
本研究参考 Gneezy(2005)的实验设计,设定了发送者和接收者两种角色,所有的被试都是发送者。练习实验结束后,正式实验将连续进行 80 个 trial。实验中,有两个可投资项目:项目 A 和项目 B,每次决策,接收者的任务是选择投资于 A 项目,还是 B 项目。如果接收者选择 A 项目,则其收益是 Y 元,发送者的收益是 X 元;如果接收者选择 B 项目,则其收益是 N 元,发送者的收益是 M元。项目的收益情况只有发送者才能看到,例如:
项目 A:你自己的收益为 10(X)元,对方的收益为 7(Y)元。
项目 B:你自己的收益为 7(M)元,对方的收益为 10(N)元。
最终的收益分配取决于接收者的决策,即选择项目 A 或是项目 B。但是接收者并不知道项目A和项目B中的收益具体是如何分配的,其唯一将获得的信息,是由发送者选择发送出的信息。被试需要将以下两种信息之一发送给对方:
信息 1:项目 A 会比项目 B 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
信息 2:项目 B 会比项目 A 给你带来更多的收益。
............................
第 7 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与启示
7.1.1 主要结论
现实中的经济决策行为经常涉及不确定条件下以及跨期选择的决策问题(Sutter et al.,2013;Chow et al.,2016),对道德两难的判断与选择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心理学实验研究也比较普遍(Greeneetal.,2001;BartelsandPizarro,2011)。而且现有相当多的研究验证了使用外语会深刻地影响个体的认知、情绪和生理状态,无论是企业的国际会议还是个人的商业消费,涉及到跨语言的决策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对使用外语如何影响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行为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已有文献虽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外语效应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为止,同时以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为主题,并且同时涉及行为实验和 ERP 神经科学实验设计的研究几乎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实验的方法研究个体使用外语进行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行为是否产生影响。依据双系统理论,以决策偏差和道德行为评价为主题设计实验任务,以母语为中文、外语为英语的大学生为目标被试,首先通过行为实验考察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决策和评价的组间差异,然而决策偏差的形成和道德判断有着复杂的机理,涉及不同的认知功能和处理过程,因此需要进一步运用 ERP 实验探究使用外语影响个体的经济决策和道德判断过程中的认知加工神经机制。
经济决策行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不确定性条件和跨期决策条件下,使用外语对金融决策偏差的影响。在与框架效应有关的风险决策任务中,实验发现无论是与金钱无关的“亚洲疾病”问题,还是与小额金钱、大额金钱有关的风险决策问题,比起母语组,使用外语显著减少了个体的框架效应,反射效应,并且外语组与母语组相比表现出显著更少的阿莱行为。这说明风险决策中的决策偏差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个体的认知错误。在模糊性决策任务中,母语组与外语组在决策偏差上没有显著差异。使用外语对风险决策和模糊性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的原因可能是个体对风险决策任务往往依据直接后果预期、期望效用或主观期望效用值等,可以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判断。对于模糊性决策,由于个体对概率未知,因此不能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计算,决策更偏向于利用直觉性、情感性系统,因此使用外语没有对模糊性决策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