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产业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型理念,不仅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使其越来越被广泛重视。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TG 财务公司,天生具有丰富的资金流数据,业务场景真实且丰富。此外,在风险控制方面,比商业银行拥有优势。对于钢铁企业,虽然生产方只占很小的一个部分,但对于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其仍具有较强的行业控制力和影响力。因此财务公司依托集团,充分利用其控制力和影响力、丰富的资金流数据、真实的业务场景这三大优势,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以融助产,产融结合,加强实体经济的发展。
产业链金融不仅受我国政府鼓励,而且也是现在整个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银监会提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企业内部财务公司,逐步开展关于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的业务,极大的支持关于产业链金融所提出的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由此来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2016 年又拓展了试点公司的数量。
由于国家“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TG 集团财务公司持续强化市场化意识、信息化支撑、风险防控,将产融结合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将供给能力进行提升,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推动实业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改革。
1.1.2 选题意义
1)加速实体经济的发展
2017 年 2 月,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全省推进国企改革动员会上,深刻剖析了产融结合以融助产的强大力量,以资本为核心统领发展,是国有企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动力,认识和运用金融资本对实业发展有撬动作用。
以财务公司为中心点,实施产业链金融,从集团内部延伸到上下游,实现金融服务在集团产业链上的深入融合,构建了集团产业链金融生态圈,深化了产融结合的内涵。财务公司以实体经济为中心,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具有创新模式的金融业务,国务院相关部门已将财务公司产业链金融作为支持集团主业转型发展重要手段。
由于大型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上下游的企业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仅从企业内部的产融结合并不能使企业快速发展,只有将产融结合逐步扩张到与集团有关的上下游企业中,让他们也参与到这个生态圈中,实现金融服务在集团产业链条上的有机结合和深入融合。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关于产业链金融概念及其特征方面的研究
1999 年,蔕默(Timme)等学者首次提出建立一种互助的关系,即将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紧紧的连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
2003 年,霍夫曼(Hofmann)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观点,即将产业链金融与财务工具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运营资产就是为了降低固定资产、库存和在途物资的数量,同时提高物流信息和信息流信息的传播时间,从而减少在途时间、预付款时间和付款的期限。
2004 年,普法夫(Pfaff)提出关于产业链金融的又一个重要观点,即将订单进行周期性的管理,实时的进行监控,能有效的控制风险。
2007 年,阿伯丁(Aberdeen)重点强调产业链链条中的成本,即融资成本、结算成本才是产业链中的重点。
2008 年,威廉.阿特金森(William Atkinson)同样认为,产业链金融就是将服务与技术方案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也完美的融合为一个整体,能有效提高效率、优化透明度、降低成本。
2)对产业链金融的商业模式方面的研究
1993 年,穆尔(Moore)设计商业生态系统,提出组织和个人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将他们组合为一个经济联合体,才能有效的负责生产出客户需要的产品和有价值的服务。
1995 年,斯雷特和那维尔(Slater,Narver)提出,只有供应商了解客户需要什么,而且不能只了解当下这个节点,同时还需思考随着时间的变化,需求将会如何变化,才能为客户创造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2013 年,瓦勒和福西特(Waller,Fawcett)认为,大数据对整个产业链都机极其的重要,具体表现为:产业链中的参与者根据大数据所做出的表现;在不同的领域中,大数据都对他们有不同的引导能并且对他们的决策有极大的作用。
............................
2 TG 产业链金融业务发展路径
2.1 开展产业链金融的竞争优势
财务公司拥有深厚的产业根基,与核心企业关系紧密,在业务场景、客户资源、信息系统、风险管控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通过体系协同,与核心企业建立“信息共同分享,数据共同分析,需求共同挖掘,产品共同设计,风险共同管控”的金融模式,
实现高速、便捷等特点。
1)客户资源丰富,产业渠道多,获客成本低
由于财务公司隶属于集团,天生具有完整的产业链生态体系,集团长期积累上下游客户资源且与之有稳定的合作关系,是财务公司天然的获客渠道。借助产业链数据分析,通过集团推荐,财务公司可以快速识别和甄选目标客户,与外部金融机构相比,获客成本低。在客户准入、信用管理和产业营销方面,财务公司可以与核心主业紧密协同,通过参加供应商大会、现场驻点、采购人员宣传等多种方式,与集团共享产业链客户群。借助大量的历史贸易数据,可以分析产业链客户的交易规律、行为习惯和融资需求等,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能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产业链金融产品。
2)信息系统无缝对接,服务效率高,客户体验好
数据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集团未必会对外部金融机构开放信息系统,但财务公司是自己人,可以另当别论。事实上,很多财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与企业集团的采购、销售、财务、仓储、物流系统建立了对接,实现了信息互联互通。财务公司可以及时获取核心企业和产业链客户的交易信息(如订单、开票、发货、终端销售等),掌握开展金融业务的先机;可以在线抓取合同、发票、付款等贸易背景信息,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实现全流程线上操作,降低操作风险,加快放款速度,改善客户体验。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在进行贷款的业务过程中,具有金额小、频率高等特点,依靠传统手工处理和线下操作是很难想象的,但线上化就很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
2.2 开展产业链金融的目标方案
向纵深推进和完善产业链金融是一项多层次、系统性的任务,分阶段目标为:
2.2.1 近期目标
完善集团层面业务制度,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形成财务、采购、销售、财务公司等多部门良性互动、共同拓展的局面,有效提高集团竞争力。
通过建立集团层面的产业链金融业务制度及流程,分析掌握集团内部产业链金融资源,明确财务、采购、销售、财务公司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推广方案。主要推进计划如下:
(1)财务公司负责从集团层面制定产业链金融工作方案,提交开展产业链金融工作的报告,报集团批准执行;
(2)集团计财部负责下发产业链金融业务管理办法;
(3)财务公司负责召开集团公司产业链金融业务启动会;
(4)集团计财部、人力资源部制定产业链金融业务的绩效考核办法;
(5)集团、股份计财部根据集团公司会议精神,牵头组织采购部门落实推进方案;
(6)各采购单位根据各自业务特点及供应商需求,制定产业链金融实施方案及推进计划;
(7)集团、股份计财部汇总各采购单位的产业链金融实施方案,形成共识,安排落实推进;
(8)集团、股份计财部将相关产业链金融产品纳入资金预算管理;
(9)集团、股份计财部起步阶段形成月度工作例会制度,汇报进展、问题、建议;
(10)财务公司向采购单位相关业务人员集中讲解产业链融资产品,并发放宣传资料,让相关人员充分掌握和理解产品逻辑和办理流程;
(11)集团计财部、财务公司协同自动化公司形成产业链金融业务系统开发方案,并对接软件供应商进行系统开发和上线。
(12)财务公司对产业链金融业务推进计划实施、重点工作、业务开展情况按季度进行总结,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进行完善。
.........................
3 TG 产业链金融业务创新及风险防控............................. 21
3.2 产业链金融的具体业务及其创新点...........................21
4 TG 产业链金融的实施成果...............................37
4.1 产生的实际效果..................................37
4.2 产生的经济效益............................41
4.3 产生的社会效益..................................42
5 开展产业链金融的政策建议............................... 45
5.1 资格获批后保持业务连续性.................................. 45
5.2 降低业务准入门槛.............................. 45
5 开展产业链金融的政策建议
5.1 资格获批后保持业务连续性
按照《关于印发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办法的通知》(银监办发 2015 年 199 号)等提出,需监管评级为创新类(A 级)方能开展试点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以及设立境外子公司。而且创新业务资格获批后,需要监管评级持续为创新类(A 级)方能持续开展业务。应该说,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对于全面客观评价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引领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监管评级持续达标作为创新业务持续开展的前置条件对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信誉是财务公司经营发展的“生命线”和重要资产,良好的社会信誉能够促进财务公司更好地履行金融服务职能,从而更好促进企业集团主业发展。部分财务公司得到试点产业链金融后,为使监管评 A,则暂停产业链金融,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不仅业务发展会受到一定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财务公司的可信度造成较大不利影响,不利于协助企业集团与供应链企业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不利于帮助中小微企业,从而提高整体的产业链竞争力。建议在坚定不移要求财务公司以监管评级为重点进行能力提升的同时,适当考虑在财务公司获得延伸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资格后,若个别年份监管评级未达标,给予一定政策宽限期允许继续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或者限制部分业务品种,直至监管评级再次达标后,自动解除监管措施。
.........................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