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竞争、股权融资与企业创新金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948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论文,本文首先基于当下中国的现状和国际大背景,对选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研究方向和侧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以熊彼特为学者代表的早期经济研究者开始,就一直是众人竞相投入巨大精力研宄的热点,有关二者间的内在影响机理和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推进和各经济体的发展经历了数个阶段。其中,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集合了众多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形成了如下描述:技术进步和全社会层面的创新能力是经济体实现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是经济体中的企业于市场竞争中奠定自身优势的基石,也是经济体突破发展瓶颈与桎梏的最终选择,因此,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在我国,党中央领导集体有关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有过多次著名的论断,总体上可以总结为:创新是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推动器。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摆脱全社会“中等收入陷阱”和经济发展钳制必须要依靠的力量,也是唯一的可选择路径。
近年来,我国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上不断取得可喜成果,在一些关键点上也有一定可观的突破。一个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从全社会层面来看,总体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0.51%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2.09%。其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占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重也达到了74%(见图1-1)。

...........................

第二节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结合中国当下的企业创新研发投入及其融资现状,以银行业竞争状况变化、企业股权融资与政府补贴为主要视角,以银企关系、资企关系、银资关系和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制度约束和法律约束为传导中介来研究银行竞争、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用R&D投资强度和获得专利数分别来衡量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以Boone指数来测度银行业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当期所获股权融资比例测度企业股权融资,并加入所有权性质与企业规模的差异化视角。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8-2015年间的实际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和分析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中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变化、股权融资比例、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等差异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过程和内在机理,探究银行业和资本市场两大金融系统可能存在的互动关系、竞争关系与发展融合前景,并进一步考虑政府机构的角色定位与潜在的操作和引导空间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遵循“以实证研究检验规范研究,再从实证结果回到规范研究”的研究思路,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照理论分析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依靠实证数据得到回归结果,依靠结果得出结论。
对于规范研究,本文对已有的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系统地归纳和评述了国内外针对银行业竞争、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当下实际,并依靠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银行业、资本市场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做了内在机理分析,并进一步地依靠理论分析提出相关假设,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

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节银行竞争与企业创新
企业创新研发需要资金投入和资金支持,而银行信贷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途径。作为金融中介,银行起着转化储蓄、风险共担的信贷资源配置功能。
首先,根据Cetorelli的研究,他认为银行业垄断程度越高(即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其对贷款要求的利率越高,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信贷市场上供求的均衡量下降,从而依靠银行信贷支持的企业获得贷款的困难程度加大。在技术创新活动得不到充足且及时的资金补充和支持时,企业的创新效应就会受到抑制和阻碍,反之,企业的创新效应会受到促进和刺激。这一结论也为学界许多学者普遍接受和支持。此后,大量文献开始从不同视角关注银行竞争的微观效应,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银行竞争加大可以激发企业家精神;银行竞争加剧使得企业获得银行信用更容易;银行竞争加剧有助于降低企业信贷融资成本,解决其融资约束,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更加明显,但无助于增加其信贷数额。
在我国国内也有如下的主要观点:银行竞争加剧可以显著改善企业融资环境,优化融资渠道;银行竞争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和外部融资依赖问题。
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谁更能获得银行创新资金支持的问题上,江伟、李斌提出随着金融发展程度和金融机构改革的加深,企业在获得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银行信贷支持方面的差异程度会不断降低,而银行竞争程度加大的结果会使银行的信贷资金将更多地流向机制更加灵活、服务和产品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绩效更加稳定且优良、效率更加高效的企业,这些企业大多数属于非国有的中小型企业,方军雄和余明桂、潘红波的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他们都认为中小型企业会更能获得银行竞争所带来的红利。另外,再具体到银行信贷对于企业创新效应的作用上,温军等发现,银行信贷确实是促进企业创新效应的一种有效支持和治理工具,但这种工具发挥的效率与企业规模呈反向关系,即银行借贷激励创新的效应对中小企业更加明显,也更加重要。与此相对应,以李志辉、吴延兵、张杰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认为银行竞争的范围和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国有企业和政府所倡导的基础设施投资等项目中的企业,对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所波及到和影响到的范围与程度都有限。
.......................

第二节股权融资与企业创新研发
在我国,学者赵立韦、胡彦斌、陆燕春等人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以我国科技型企业为样本,也得到“股权融资可以正向出金企业的研发,并提高其研发效率”的相似结论,并且随着股权融资的占比不断提高,起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和效率也会相应地提高。但是,朱孟进等注意到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披露和审核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导致资本市场存在着较多的限制和门槛,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总是会被股权融资这一重大利好拒之门外,尤其是当涉及到企业的创新活动时。创新投入与产出本身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并且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对创新研发活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面对这种门槛效应股权融资未必真的“药到病除”,只能“看人下菜碟”。相似的还有戴小勇、成力为,二人在其合作的论文中也提到了这种门槛效应在我国的客观存在。除此之外,吴建祖、肖书峰则除了关注到门槛效应之外,又更多的将视线放置到企业R&D投资强度与其持续性上来,他们认为,企业的价值和创新产出不仅受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而且还受研发投入波动的影响。只有当研发投入达到一定强度且能持续保持这种强度的稳定性,企业的创新效应和产出才会源源不断地增加公司的价值。
由于之前的研究出现了不尽相同的结论,所以,在研究股权融资与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时应该多维度去思考问题。
.......................
第三章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15
第一节相关理论回顾.............15
一、企业融资约束理论..........15
二、信息租金理论............16
第四章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19
第一节模型建立与变童定义............19
一、模型建立...........19
二、变量定义..............20
第五章稳健性检验.............30

第五章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结果不出现较大偏差有较好的稳健性,本文对上述四个假设(H1、H2、H3、H4)采用更换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在上述的实证过程中,模型的被解释变量Inn采用的指标为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即:研发投入/营业性收入),为了做稳健性检验,这里将被解释变量所采用的指标替换为专利授权率Pat(即:所获专利数量/总资产)。更换指标后再对模型(4-4)-(4-7)进行回归,结果如下:

.......................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研究结论
从宏观层面来说,创新驱动发展是新时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持续发展所必须依靠的坚实基础和不竭动力,这已是学界甚至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在实行近40年的改革与开放战略以来,我国各个层次的企业无论是在创新眼光、创新能力还是创新结果投入生产的结合上,已较过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一些微观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还是存在着融资渠道单一、融资不畅通、制度桎梏明显、持续投资不足等问题。
从学术研究来说,学界单独考虑银行系统和资本市场甚至是政府机构的文献和课题详实且深入。但是银行系统、资本市场和政府机构并不是割裂和单独地存在,三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企业的创新领域,然而将几者合并起来通盘考虑的文献还是不足,尤其是在加入新的因素和变量之后会对原有影响模式产生什么新的变化。另外,尽管不少学者注意到了法律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但是法律制度,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是否影响金融服务企业创新的效果及其影响路径则很少学者予以关注。
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对融资约束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集成化理论、信息租金理论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梳理,本文总结出以下结论:
1.银行间竞争程度的加剧会降低企业创新的融资过程中的信息租金,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
2,股权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相较银行信贷有一定优势,在企业的创新效应方面也举足轻重,但是限于制度桎梏和市场发展不健全,其效果有所削弱;
3,银行与资本市场既存在相互合作也存在相互竞争,二者并不对立也不割裂,银行竞争变化既有可能挤出股权融资的等工具,积累并传递新的风险,也有可能信息共享,相互促进;
4,我国经济基础和制度较为特别,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度高,相比其他外资或者中小微型企业来说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