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9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96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学毕业论文,笔者认为金融学主要包括金融学理论和演化金融学理论两大领域,是对金融学的总结与记录。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及农村的深化改革发展,同样离不开因化制宜的良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王农"问题遇到了诸多矛盾,且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党和政府针对农"问题施行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05年提出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至今已经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几乎毎年开年都会发布一套关于"王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足显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王农"问题的重视。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更是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金融建设方面有较大突破,尤其农柏主化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方面的制度健全要作思路日益清晰,农村金敲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建设工作由围家银监会牵头,按照"低口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开"的大原则下进行有条不奈的开展起来。截止2011年底,银监会共核准691家新型农材金融组织机构开业。已开业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共吸收股金369亿元,贷款余额1316亿元。

与此同时国家也同步逐渐放开农村金融市场管制,连续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允许设立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王类组织,并在组织性质、市场定位、业务范围、存贷利率、内部管理等方面对三类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做出了具体内容的确定。关于"农村金融"的界定以十八大关于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精神为指导,农村经济己经走向多元化的方向,不仅包括第一产业发展,同样也包含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树的大环境仍以第一产业为主,因此本文研究的仍然王农"即农村、农业、农民作为农材金融的服务主体。

.....................

1.2农村金融建设现状与发展机遇

建国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较好,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的建设发展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也越发被社会所注意和了解,对于农村金融产品的数量、品种和质量的需求和供给差异亦愈发明显。随着国内首家村镇银行和国内首家贷款机构均于2007年3月1日成立,及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月10日成立等一系列国有农村金融机构及部分民营农村金融经济組织的建立和发展,至此,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了由政策性机构、合作金敲、民间机构呈者结合而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的局面,这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需要正视的是,现如今的金融体系建设程度和速度,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快速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么间,仍有很大的差距,阻碍了我国新农材建设。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够完善,出现了一些弊端如金融业务萎缩,农户贷款困难、农村金融风险增加等,最终限制了农材地区的农户进一步扩大再生产进而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致使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综上所述,加快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和创新己刻不容缓。

从金融与经济整体关系上看,金敲的存在形态和作用地位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从最初的以人类原始社会经济行为錐形中的商品交换中介的辅助工具形态而渐变发展为人类现代社会经济产业中一个有相对独立的系统体系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方面,金融依附于经济发展而存在,金融的形式和内容是由经济所决定的,不同的人类社会时期经济发展形态造就了不同的金融存在和运行形态;而另一方面,首先,金融通过自身系统的运营盘活了整个经济整体,使经济及其他要素得以沟通和交流,其次,金融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以此保障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再次,经济以金融为媒介,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并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达到合理配置的目的,最后,金融可以通过自身系统的增值直接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

2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

2.1金融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2.1.1金融结构理论

上述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他在1969年出版了一本名为《金融结构与金諫发展》的书,该书首创性的提出了"金融结构和发展"的说法,并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影响。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产业的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金融结构这一概念,意指金韶机构和金誠工具的表现形式、重要性质及相对规模。一个地区具有一定规模的金敲机构的数量和金融工具的规模及两者间的比率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当地金融发展的相对水平。

戈德史密斯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调查了35个国家从1860年到1963年共计百余年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金融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存量和流量指标,用来衡量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水平,如"金融相关比率指标",这一指标准确地反映了金融的市场化水平,衡量金融与经济的相关程度。

在另一方面,戈德史密斯还认为,某地区金融发展的水平与经巧发展水平之间联系紧密,经济发达国家的金酷发展水平都很高,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这国家都拥有数量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数量相对更多和更高级的金融产品,规模相对更大的金酷资产等。金敲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经巧高速增长一般伴随着金敲的超常发展。因此,他进一步推论得出,从理论上来说,某地区金融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地经济水平的增长,这一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储蓄与投资总水平及有效配置资金来实现。对此,他从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储蓄和投资从两个方面分别对经济的正常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第二,金融结构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优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详细作用机制如下:首先,金融活动出现,随后通过引起储蓄和投资行为的相互分离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初步揭示了金融发展是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但该理论也存在分析不够深入及忽略了价格变量的影响等缺陷,而这些缺陷在其他理论中得到了弥补。

........................

2.2农村金融理论研究

2.2.1农业信贷补贴论

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认为,农村无法为金敲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同时鉴于农业的特殊性质(如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高、投资收益低等),导致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将贷款投向农村。因此,政府必须先在政策实施的前期进行相应引导,例如通过建立部分非营利性质的有相应政策扶持的银行,让政策性的低息贷款流入农材。因此,上世纪60-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从这一理论出发,制定了一系列相配套的金融政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曾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相关政策对这些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不够重视,因此,导致他们陷入了发展的困境,并且,在政策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大部分补贴都被富人获取,而真正需要这些补贴的穷人卸无法获得。因此,"信贷补贴理论"不是各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材经济发展理想方式。

2.2.2农村金融市场论

"农村金强市场论"在最初提出之时,是本着在对"农业信贷补贴论"批判反思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理论强调在农村金融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并不是由于农民没有储蓄能为而导致金融资金的缺乏,而是因为利息补贴这一政策造成的,而"利率自由化"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农材金諫机构在经营中产生的成本。因此,"农村金融市场论"提出,要想更好更充分的发挥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必须实行"利率自由化",这一举措可以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发掘农村居民储蓄的能为,同时平衡农村金融市场中对资金的供求关系,使得各类金融市场可以的某些方面进行结合。

....................

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17

3.1浙江温州地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的论述.............17

3.2浙江温州地区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概况..............18

4国外农村金融情况及对农材经济发展的支持经验与启示............44

4.1国外农村金融情况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经验..............44

4.1.1德国农村金融情况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44

5关于推进我国农材金融发展的建议............51

5.1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信用管理体系.............51

4国外农村金融情况及对农材经济发展的支持经验与启示

4.1国外农村金融情况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经验

4.1.1德国农村金融情况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

现在公认,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最早在德国起源,当时的农村信用社出现在1849年左右,德国人弗里德里希雷发巽(时iedrichRaiffeisanl818-1888)在德国南部农村地区建立了雷发巽信用合作社这种新型的金融沮织,之后的上百年里,德国的农村合作银行体系经一直经历着瘦长的发展历程,由于体制的前瞻性使得德国成为了最早发展农柏金融的国家,其经验也为全世界开启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从构架上来看,德国的合作金融体系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呈金字塔状如图4.1所示

第一层是地方性合作银行、信用社,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散户和小型企业,全国网点众多,约有2000多家,主耍分布在农村地区,服务于基层农村的信用合作业务,及货币信贷业务。第二层是地区性合作银行、信用社,主要负责管理地方性合作金敲机构的工作,为其保管准备金和融遁资金,也为其提供部分银行业务,如业务结算等。第三层是最上层的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是德国合作金融的中央机构。负责统筹全国的地区性合作银行的管理工作,及为其提供部分金融服务,并负责与其他的机构联系。

德国的农村合作金融的三层机构呈现的都是上层逐级服务于下层,下层对上层逐级持股的形态。

......................

5关于推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5.1建立合理的农村金融信用管理体系

现代金融的关键间题是交易双方彼此的信任,信任是金融交易中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彼此应遵守的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农村金敲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农村信用体系。农材金融面对地群体主要是大量的农村散户,及部分乡镇级别的小型企业,这部分群体的信用情况采集并不全面、精确,肯定会出现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推行客户诚信等级评定,建立信用档案,完善个人的信用信息库的意义很大,这方面的领域,我国本身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并不多,因此可以参考国外较成熟的先例,结合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建立符合我国农村金融情况的信用征集和管理制度。

5.1.1继续巩固政府主导地位

政府在农村的信用建设中必须要占有主导地位,因为在信用的初步建立过程中,只有政府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广泛的采收和集合,打造信用个人、信用集体、信用村、信用单位建设等方式,营造重视信用,人人讲诚信的氛围,同时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通过立法等手段,把信用作为农村个人及企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以法制的为量来提升信用的效力。同时也要进一步如强政府信用建设,减少政策的多变性,执法的随意性,规定的短期性,增强行政执法的透明程度,提高政府行政的公信力。

5.1.2建立农村征信系统

信用体系建立的前提是需要有完善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也是金融体系发挥效能的重要基础。相对城市企业、个人信用征集机制较为完善的情况而言,农村人群分散、信息不健全等多种因素导致农村征信系统建设并完善的难度较大,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女地区的个人和企业信用数据记录并实现信息资源得共享,充分发挥信用记录对个人及企业行为的规范和促进作用,同时培育专业的农材信用评级机构,探索在农村大环境下,推广信用评价的方式方法,并且将信用评化体系运用到多种金融活动中,如商业银行的担保机构等。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为进一步有效服务于中小企业成长,邮储银行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和自身业务特色推出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依托产业链当中核心企业的信用,考查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结构,围绕交易产生的自身存货、上游应收账款和下游预付账款来开展融资业务。邮储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分为存货类融资、应收类融资和预付类融资三种模式。

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核心企业产业链,通过对上下游形成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有效管理,形成了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四方合作共赢的局面,增强了银行的盈利范围,增强了核心企业产业链的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及物流企业的业务发展。那么如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问题就成为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

1.2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

1.2.1国内研究现状

杨绍辉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将资金流的管理有效地嵌入了供应链,使之为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型的贷款服务;张翠华、任金玉、于海斌提出供应链协同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战略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技术三方面对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发展趋势;高峻峻、王迎军、郭亚军、吕序从研究对象与方法的界定和研究内容的界定两个层面对供应链管理模型进行分类,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问题、信息流及其价值问题、供应链协调与契等问题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余昌仁、杨自平、谢绎尝试应用熵理论来分析供应链风险形成原因并度量最后提出了应用熵的原理采管理供应链内部风险的对策;楚扬杰、王先甲、方德斌、吴秀君提出了针对环境风险和结构风险采用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预警对信息风险采用信息共享和激励机制设计的方法进行风险防范;白世贞、黎双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一般原理。分析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分别从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手段讨论了如何控制风险;朱文贵从系统结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金融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建模与优化;张华、俞梦曦、陈丹以提高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性为目标,拟构建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张浩提出了构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构造出一个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马佳从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与信誉链、委托代理等角度对供应链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对供应链金融三种基本融资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李莉从分析集群式供应链风险入手,建立了供应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模糊熵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供应链金业务与风险成因及现状分析

供应链金融业务根据围绕核心企业的中小企业供应链业务经营需要发展而来,巳经成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本章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概念出发,进行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进而描述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模式,阐释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要素,主要是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同时,对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管理体系和流程体系进行。

2.1供应链金融业务

2.1.1供应链金融业务介绍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围绕核心企业,把控上下游中小融资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通过全方位获取资金、票据、物流等信息,变把握单个中小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链条上整体企业的可控风险,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

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公司信贷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童点关注贸易背景真实性、重在债项风险评估、重视资金流、发票流、物流多重验证的特点。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围绕核心企业,全方位地为产业链条上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成为重点。因此供应链金融也被称为“1+N”贸易金融。其中,“1”指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指与围绕在核心企业周边与之配套的上下中小企业,相较而言,核心企业规模大,承担风险的能力强;中小企业规模小,承担风险的能力弱。除了商业银行、核心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之外,在供应链整个运作过程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角色。以上四方构成了供应链金融完整的工作链条。

(1)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主要通过金融产品的有效整合,为核心企业及上下游多个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在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的同时,帮助核心企业实现了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同时,通过对发票流、物流的交叉验证,商业银行完成了贸易背景真实性的验证,达到了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2)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依托自身良好信用、信息资源、业务把控能力,使得供应链金融中资金流向封闭、物流过程完整、发票真实有效,从而保障供应链上的资金流能够得到有效监管,在为中小企业有效地解决资金困局的同时,也解决了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扩大了自身业务的同时扩大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核心作用。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相较于国外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其发展非常迅速。在表2-1显示了部分国内商业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情况。

2.2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要素分析

2.2.1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出现和发展依据的是真实的贸易背景,因此,在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授信时,最关键的是考察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贸易背景真实性。一般情况而言,需要考察双方既往交易的合理性、现实交易的合规性、完成交易的完整性。

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主要分交易合同风险、交易发票风险、交易物流风险三大类。

1.交易合同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合同标的物与客户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不一致,不属客户生产经营或贸易经营所需;交易合同标的物数量、金额与经营规模不匹配等。

2.交易发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发票载明的货物名称、数量、单价、金额与交易合同不一致;发票开票日期不在交易合同的有效期内;使用伪造、变造发票或购买的假发票;利用关联企业开票复印后再将发票作废等等。

3.交易物流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中小企业提供的物流单据与合同所载事项不符;物流单据与发票所载事项不符;虚假物流单据,并无真实物流运输;物流企业管理不规范,无物流单据。

防范贸易背景真实性风险,一是要加强对既往交易的审查和跟踪。在受理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需要融资企业提供与核心企业既往交易的合同、发票、物流单据进行相互佐证,必要时还需要提供银行资金流水证明既往交易的真实存在。二是要对现实交易合规性的审查,供应链金融针对的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交易而发放的融资,因此在受理业务时,要注重交易本身逻辑的合理,规模、资金实力的匹配。三是要保证完成交易的完整性,完整收集交易合同、发票、物流单据。

第三章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评估........23

3.1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估方法及原则..........23

3.1.1供应链金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23

苐四章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应对策略.......39

4.1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特点........39

4.2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应对策略设计.......39

第五章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实践......47

5.1邮储银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风险管理实践.......47

第五章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实践

本章通过邮储银行的三个供应链主要模式的实践运用,对本文提出的风险管理观点进行了实证验证。

5.1邮储银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风险管理实践

一、业务基本情况

融资企业厦门市某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专业从事各项进出口自营及代理业务。2010年起大力拓展钢材业务,主要与中国铁路局、上海建工、厦门中铁等著名企业建立长期供销货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与中国铁路物资厦门钢铁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协议。近两年融资企业实现了较快的发展,经营收入保持40%左右的增长,2012年实现82923万元的销售收入。随着业务拓展力度加大以及购销渠道的拓展,内贸业务规模将大幅提升,特别是钢材贸易将逐步发展成为融资企业的核心业务。

核心企业中国铁路物资厦门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公司”)是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物”)的全资子公司。中国铁物是由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改制设立的,是铁道部确定的铁路集采专供物资主要服务商和首家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部管物资代理服务公司,为钢材贸易行业龙头企业,2011年,中国铁物营业收入2000亿元,总资产796亿元,净利润11亿元,《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430位,符合核心企业准入条件。目前,邮储银行总行已将中国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准入为核心企业,并将中国铁路物资厦门钢铁有限公司作为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二级核心企业进行准入。

业务合作模式:核心企业拟与邮储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其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业务,为邮储银行推荐上游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客户,由此,融资企业幵始和邮储银行进行合作。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围绕核心企业,把控上下游中小融资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通过全方位获取资金、物流等信息,变把握单个中小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链条上整体企业的可控风险,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不同于一般的传统公司信贷业务,供应链金融业务具有重点关注贸易背景真实性、重在债项风险评估、重视资金流、发票流、物流多重验证的特点,也被称为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业务无疑将成为公司信贷业务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之一。

现阶段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的角度、从融资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角度和第三方物流的角度对供应链金融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别考察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融资模式以及风险状况,既为商业银行开辟飞新的业务模式,也为融资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而言,邮储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起步比较晚,在实践工作中,邮储银行对风险的评估与管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本文拟对上述风险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便于更好地促进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本文首先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定义入手,进行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与其他融资方式的比较分析进而描述了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模式及风险识别,阐释了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要素,对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供应链金融业务评估原则,简单描述了常用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债项风险评估模型。根据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特点,提出了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应对策略设计。形成了文章的观点和理论。最后从供应链三类模式在邮储银行的应用和实践出发,验证了本文的观点。本文的宗旨意在促进邮储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后金融危机下的民间借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1绪论

1.1选题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前,温州先后成立了多个农村合作银行,银行业在农村金融业务的不断渗透,使民间借贷的发展趋于势微。金融危机后,这种局势开始转变。企业运营资金的紧缺和银行货币政策的持续紧缩使得银行贷款利率不断攀井,与此同时也进一步拾高了贷款门檻,众多民营企业很难从正常渠道,通过正当方式获得银行等正规金融组织的贷款,使各种民间“灰色”借贷激增。正规金融逐渐被民间金融排挤,民间金融则从将息状态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民间借贷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特别是一些私营营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的成功运营,民间借贷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2011年以来一些中小企业在市场、资金等多重压力之下,经营陷入困境,近两年来频频爆出了浙江、鄂尔多斯、包头、神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家因背负巨额高利贷选择跑路或是自杀。中国民同借贷问题也成为了金融界讨论的热点,我国专家在民间借贷遇到的相关难题进行了许多调查研究工作。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民间借贷已经深入到了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各个环节,但民间借贷在我国处于某种意义上的灰色地带,至今还未能形成一个清晰的法律定位,从而更谈不上行业规范操作和科学管理的形成。

学术界对于民间借贷相关理论的研究直到上个世纪末期才真正意义上深入。国内外对民间借贷领域的研究大致基于两个方向,其一是对民间借贷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其二是民同借贷具体存在形式的研究,如农村合作金融、互助模式等。但对如何引导不同规模的民间借贷资本向正规金融机构转变,如何规范和加强民间借贷的监管缺少研究,因而非常有必要借经济转型这一契机形成一套完善的民间借贷服务体系,使民间借贷转型为正规金融或成为正规金融的有力补充。

1.2选题意义

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有其消极的一面,同事也存在着积极的一面。首先,我国现阶段的民间贷款都是自发形成的,在外围的监督和管理上不够健全。如果资金链出现危机通常会导致大量的连锁不良反应,如可能会影响到众多担保企业的声誉和正常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危害到社会的安定,因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其次,我国民营企业乃至整体经济状况的发展,民间借贷的影响至关重要,它对民营企业的运营甚至民间资本的整体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能够充分利用民间庞大的闲散资金为社会的生产经营服务。据最新调查显示,90%以上的受调查民营中小型企业实际上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民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在过去3年中有62.3%的融资来源于民间借贷。

理论界关于民间借贷的发展问题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态度,部分人认为应限制或取缔民间借贷资金,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有必要对民间借贷行为进行良性引导和规范,强化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以市场化运作的方法构建合法、有效的民间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特征。

笔者的观点是,民间借贷与政府管理下的金融体系相比较,有着独特的优点,所以,在民间借贷的制度和流程上加强规范与管理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是最好的途径,应不断对民间借贷的制度法规进行明确,从法律上保障和明确民间借贷的合法地位。其次是积极探索一种良好的民间借贷服务体系,一方面给予具备一定条件的民间借贷资本转型为正规金融的政策,另一方面规范管理民间借贷的各种活动,并建立起基于该服务体系的保障措施,从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民间借贷的比较优势,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文献综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民间借贷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在促进企业生存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今天,国内外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全面和系统。

2.1民间借贷的界定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民间借贷深入分析和研究,首先要建立在对民间借贷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包括其内涵与外延,只有对此进行了界定才能更好的把握研究对象及其内容。就目前看来,对民间借贷概念的描述还较为零散,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与对正规金融的诸多研究和准确的定义相比,有关民间借贷的参考文献相对较少,对民间借贷的界定分歧较大。

戴建志于1997年将民间借贷描述为公民之间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这一行为并不通过国家金融行政监管机关的批准或许可,并按照约定进行资金的借贷,在这一过程中,贷款人将自己所拥有的货币借贷给借款人,后者在约定期限届满按时将本金及其相应的利息返还前者。黄向红于2002年指出,所谓民间借贷,指普通民众和非金融部门、及其法人间相互借贷钱财、实物等其他财产的行为‘李新月于2003年认为民间借贷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见、个人与组织之间进行的某种借贷活动,这种活动并不通过已经存在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信用形式。李晓东于2005年提出地下金融指的是没有纳入到我国正规金融管理机构常规管理系统中,以一种民间的交易、活动方式存在于非金融系统管理的制度之外

笔者的观点是,所谓民间借贷,主要指:普通民众间,民众与企业法人间、民众和一些经营组织同形成的借贷交易,交易的两方对交易的真实性予以认可,由借贷交易形成的抵押就具有法律效应,而民同借贷的利率应低于人行制定的利率限额。通常来说,民间借贷给民间资本带来了新的流通途径,增加了投资形式,它更细致的展现了民间的经济投资。

2.2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关系

对民间借贷的研究必须基于正确认识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正规金融活动一般指的是在政府金融机制的范围内金融机构、民众、企业以及各类金融主体间形成的本息与价值偿还的交易活动,而其中的价值通常以货币资金为标准来衡量。总的看来民间借贷和正规金融之间是一种相互竞争且互为补充的关系。

从竞争关系的层面上来看,与正规金融活动相较而言,民间借贷形式灵活,而相关的手续操作简便,其重要交易形式是以现金体现的,因其产生的环境和区域一般都是经济主体相互了解的,因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区域内相近的习俗传统及道德约束也使得民间借贷能得到内部成员的认可,这对交易成本的减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而运用的效率大大提高,对于借贷双方的共臝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除此之外,民间借贷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要高于正规金融利率,从而对资金流向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满足借贷双方需求的同时,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民间借贷有上文提到的各种优点,这些特性为政府金融活动带来了某种压力与影响,对于正规金融活动的市场化运作、相关政策的制定都有着促进作用。民间借贷从数额上和市场占有上逐步提升,而两者在各方面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从互朴关系的层面上来看,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通常更倾向于为国营企业进行经济上的帮助,而事实上,它的资金一般都会投入到国有经济,也就是国营企业。尽管近年来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正规金融机构对于民营企业在经济上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国有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民间借贷主要为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民间经济服务,其资金也主要倾向于中小型民营企业、个体户和农户,这一类群体往往很难从正规金融部门获取生产及其发展所急需的资金,迫不得已选择了民间借贷的途径。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较早开放的地区,在这些区域的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甚至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这都离不开民间借贷的融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看民间借贷很好的弥补了正规金融体制的不足,两者形成了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

3我国民间借贷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13

3.1我国民间借贷及其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13

3.2后金融危机下的民间借贷及其服务体系现状.....15

4国内外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及其借鉴作用......25

4.1国外民间借贷管控经验.......25

4.2P2P网络借贷服务平台......26

5民间借贷向正规金融机构转变的选择模型研究.....33

5.1民间借贷转型路径分析.......33

5.2民间借贷转型正规金融机构选择模型的构建......34

6我国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我国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持续、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政府部门、各类企业,还是个人、各类借贷中介都需要大力配合,才有可能将我国的民间借贷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本文从民间借贷客观舆论的引导、有关民间借贷的合法化、管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如何促使金融系统的全面革新、以及民间借贷运行风险的控制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这五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6.1民间借贷客观舆论的引导

长期以来,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在实际操作中也是一种灰色状态,有着一种神秘感,从政府、个人到各类组织也对于民间借贷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从实际状况来看,对民间借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区分,不能一味的放任其发展,也不能只是排斥和打击。在体制内金融制度供给日益缺乏而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的矛盾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民间贷款可以有利于补充民间资金提供的重大需求,相对私有化经济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缓解非公有制经济金融供需矛盾。民间借贷在我国的生存和不断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制度根源,巳经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客观认识民间借贷非规范性及其潜在风险、危害的同时,更应看到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对社会就业的提高、对个人收入的提高等积极一面,一种开放、包容的思维来引导和规范,并在可控范围内给予民间借贷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闻,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积极引导,强化监管机制,使其在规范和监管下发展,并得到不断成长。

7结论

本文在对民间借贷及其服务体系进行深入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的发展主要存在监管机制存在漏洞、高利贷和非法集资问题严重两大主要问题。其中我国民间借贷管控的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我国现阶段缺乏完备的监督民间贷款的法规制度、没有确定民问贷款监督主体、民间贷款监管专业化水平较低;而后者则在近年来通过一些重要民事和刑事案件体现。

第二,针对这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研究不同规模、性质的民间借贷资本向正规金融机构转变的条件和应该选择的路径。通过对民间借贷的差异化处理,实现对民间借贷的更科学合理的监管。

第三,本文提出我国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从民间借贷客观舆论的引导、民同借贷合法地位的明确、社会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的建设、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推动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该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这五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系统的整体,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缺一不可。这一服务体系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持续、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政府部门、各类企业,还是个人、各类借贷中介都需要大力配合,才有可能将我国的民间借贷引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中;

第四,我国民间借贷服务体系要想得到良好的落实和完善,在实施过程中就必须有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才能让这一服务体系更好的为民间借贷活动服务。这里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组织和经费保障、人员和专业保障两个部分。

从宏观上来看,民间借贷服务体系相关研究涉及范围较广、难度较大,由于笔者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本文的研究不可避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首先目前我国民间借贷还处于灰色地带,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相关数据的搜集和统计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一领域数据系统性和时效性的缺乏对研究是否科学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次民间借贷的对策和措施较多,且各种措施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本文提出的系统思路和对策是否可行还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最后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都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涉及面较广,但未能对于其中的每一个方向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将是笔者日后需要改进的。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及选择研究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市场领域的改革与不断完善对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运行、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前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主要以信贷规模管理这一行政化的政策工具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这与我国当时单一的银行体制、金融市场极度不健全的现状相适应,较好地适应了当时货币调控的需要。年代初期我国持续处于通胀压力之中,这一时期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连续上调存贷款利率和收回再贷款等方式达到收紧银根、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90年代末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面对我国经济出现出口增长幅度明显下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民经济趋于萧条等不利状况,中央银行通过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及时恢复了公开市场操作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面对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外汇不断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过剩成为困扰中央银行的主要难题,这一时期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发行央行票据的措施收回银行体系多余的流动性。

在这30多年中,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行政干预色彩浓厚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发展为依靠市场自发调节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市场由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人民银行体制发展为当今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业务、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多元体制;金融市场结构也由以银行为基础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变,金融资产中银行资产的比重相对下降,金融市场中其他相关机构资产的比重相对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越来越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框架从无到有,货币政策调控工具从单一的以信贷为主的直接调控发展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包含多种调控工具的间接调控。1998年到2006年我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国民经济成功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和物价几乎维持不变的宏观经济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0%左右,物价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动,我国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正确选择对货币政策能否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对于如何对货币政策工具做出选择,哪一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或者更有效,各国的情况和选择不尽相同。关键是要深入考察分析本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情况、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微观经济主体参与程度等。对于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国内外的研宄中一般将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的大小来调控宏观经济的工具称为数量型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再贷款)政策等。将通过资产价格的变化来改变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结构以及财富价值,再根据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自身的投资消费行为调整来影响宏观经济变量的工具称为价格型工具。价格型工具主要包括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两种。

(一)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研宄最早可以追溯到世纪初经济学家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争论。凯恩斯认为,利率价格决定货币的供求状况,是引导资源配置的信号,体现了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因此利率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最佳选择,货币当局通过干预利率就能达到干预宏观经济的目的。而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则主张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将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货币政策工具。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研宄大致可以简单分为这两大学派。对于存款准备金这一工具的研究,霍维茨通过研宄发现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非常显著,由于货币乘数的存在,存款准备金率只需微小的变化就能引起货币供应量这个中介目标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他也指出了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缺陷,正是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这种急速的放大效应可能会导致经济在短期内发生巨大波动。

(二)国内的研究

国内的学者大都联系我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由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主张中央银行应当增加价格型工具的使用或以价格型工具为主进行货币政策调控。例如李琼认为,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只能约束进入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而对热钱、直接融资等银行体系之外的流动性无能为力,当微观行业过热带来宏观综合影响而提升通货膨胀预期时,就应该动用利率工具。因此,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综合使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翟晓东从现实和理论两个层面分析认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下,运用价格型工具比运用数量型工具合适,价格型工具带来的效果远超数量型工具。胡新智认为,由于监管部门大力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和鼓励金融创新,使得数量型工具的调控效果下降,当前货币政策工具应尽快实现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然而也有一些学者对使用价格型工具持反对态度,例如郑湘明通过比较我国和美国的金融市场差异,认为相比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市场仍然相对落后,利率弹性较低,因此数量型工具能够发挥很好调控效果,而运用价格型工具不仅不一定能够调控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反而有可能造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形成“价格型工具俘论”,我国中央银行应当谨慎使用价格型工具。高鸿通过对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对比研究,认为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远大于价格型工具,运用数量型工具进行调控不存在滞后期,而价格型工具具有一定的时滞期。

第二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2011年4月,人民银行首次发布社会融资总量数据,社会融资总量、社会融资规模以及社会融资结构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融资结构的概念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分析,从纵向角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是指社会融资机构结构,即我国金融机构的不同层次,例如我国改革开放早期,银行贷款是我国企业融资的唯一选择,这一时期银行业代表着我国单一的社会融资结构,其后随着我国保险业、证券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社会融资结构。从横向角度分析,社会融资结构是指我国社会融资的规模结构,根据我国中央银行考察的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我国的社会融资包含以下各种形式,即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其他,横向角度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就是指社会融资规模各组成成分的变化。

从横向角度分析可以进一步将社会融资结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一般将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借贷作为划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标准。例如黄达在《金融一词义、学科、形势、方法及其他》中将实体经济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从金融中介融入资金的行为称为间接融资,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其他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从资金盈余者手中融资的行为称为直接融资。因此,在我国中央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各项统计指标中,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均为间接融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则属于直接融资的范畴。其中其他主要是指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二、我国社会融资结构的演进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我国基本上不存在社会融资结构问题。这一时期我国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作为及其稀缺的经济资源由财政统收统支,全社会的资金需求由中央财政统一调拨,仅有少量的资金来源于银行融资,同时国家限制商业信用、民间高利贷活动及其他金融机构设立,金融市场上呈现中国人民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社会融资结构和金融业务都十分狭窄和单一,这一时期的社会融资结构可以简单归结为财政主导的融资结构。

改革开放至1990年是财政性融资向银行间接融资转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恢复和成立,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四大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建立,为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我国的银行体系逐步从财政性银行向商业性银行转变,社会资金越来越多来自于银行体系授信。同时,中国人民银行也由之前的统一体制向国家中央银行体制转变,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明显的发展。

1990年至今是我国银行间接融资为主体的融资结构向市场为主导的融资结构转变的时期。1990年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股权分制改革如火如荼。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由于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财政资金调拨改为银行信贷资金供给,加之市场经济的竞争约束机制并未形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大量资金注入才能生产盈利的众多国有企业纷纷出现亏损,经济下滑形势严峻。为扭转这一额势,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市场化转型、增强企业信贷资金支持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成为市场化改革的必须方向。

第三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19

一、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分析........19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19

(二)公开市场业务.......20

第四章社会融资结构变化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30

一、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比较........30

(一)数量型工具适合相对落后和利率弹性较低的金融环境......30

第五章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调控效果的实证比较.......36

一、分析方法.........36

二、相关指标的说明.........36

三、实证分析过程......36

第五章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调控效果的实证比较

一、分析方法

本章基于前文的理论分析,寻求建立适当的模型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比较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调控效果。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要确定各阶段的代理变量,并对各代理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具有真正的内在联系,在所分析的变量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情况下,才可以进一步建立反映变量间关系的计量模型。如果各变量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且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则一般可以建立简单的计量经济模型,例如单方程回归模型。如果各变量是非平稳的,一般釆用协整分析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若具有长期稳定关系,则可以建立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可以观测操作变量的一个标准误差的冲击给目标变量造成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利用脉冲响应分析来考察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本章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为:第一,相关指标选取的介绍和分析。第二,验证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代理变量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验证方法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第三,建立简单的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分析各变量间一个标准误差的冲击对其他变量造成的影响,从而考察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目标变量的影响程度。

第六章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优化的政策建议

一、设计分地区、多层次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社会融资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社会融资结构变化情况并不一致。例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其社会融资市场和社会融资结构远比中西部完善,就纵向意义的社会融资结构而言,东部沿海地区的社会融资机构的数量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而从横向意义的社会融资结构来看,构成社会融资规模的各统计指标的资金数量东部沿海地区也同样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在这样的情况下,当中央银行出于紧缩的需要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其发达的社会融资结构,能够凭借影子银行等渠道满足其融资需要,相反,中央银行的紧缩政策则对社会融资结构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紧缩效应明显。其综合的结果不仅可能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降低,同时也在不断的拉大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因此,中央银行的应对方法应当综合评估我国东、中、西部的社会融资结构发展状况,并据此实行分地区的差别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社会融资结构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釆用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对社会融资结构欠发达的西部地区采用较低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此外,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未对存款的种类进行区分,根据存款的期限和性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由于流动性的不同,其产生货币创造能力也不相同,根据存款流动性的不同设置多层次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体系,有助于中央银行根据经济运行的具体状况实行有针对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例如在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较大而经济增长却放缓的“滞胀”情况下,可以适度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既能收紧流动性又不至于将信贷收的过紧。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金融脱媒是指随着金融制度的完善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出现了资金的融通和配置绕开银行中介直接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资本市场进行的象。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媒现象。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对于金融脱媒的记载与研究。金融脱媒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体制不断完善所必然产生的现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稳步前进,金融改革程度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越来越有序健康地发展,我国也逐渐显现出了‘金融脱媒的现象。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传递对中介目标和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金融脱媒的出现,会对货币政策的传递过程和最终效果产生一定的效用,这样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越来越复杂,增加了最终目标的不可测性,提高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难度。所以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我国的金融脱媒象和其对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其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二)研究的意义

我国从1996年,放开了对于同业拆借利率的管制,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随着利率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上资金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而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提高,使我国的经济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融资渠道的多样化不但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也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有四条渠道。分别是利率渠道、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汇率渠道。但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存款利率还没有放开管制,金融市场中资本的整体规模和金融交易的品种还有限,信息不完全、道德风险以及金融摩擦等市场相关问题还很严重,使得利率传导渠道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在我国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信贷渠道仍然在我国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而金融脱媒深化从理论上来说有利于疏通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利率传导渠道和资产价格传导渠道,使货币政策更快的发挥效果,提高政策的传导效率。所以对金融脱媒动态的研究,有利于央行深入了解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提高对于相关经济主体利率敏感性的有效估计,增强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前瞻性。同时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中国的金融脱媒出现了与许多发达国家金融脱媒不一样的地方,这样使得央行在制定相关政策的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所以研究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不但能提高我国央行对货币政策制定与调整的前瞻性,还能够对我国加快市场改革步伐、调整经济体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二、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是对我国金融脱媒现状的研究分析,主要通过我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内容为我国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产生相关影响的研究,主要运用到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文章具体包括了五个章节:第一个章节为绪论,包括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和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个章节为文献综述部分,包括对于金融脱媒国外的研究和国内研究、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相关研究和金融脱媒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相关研究。

第三个章节为理论部分,主要包括了关于金融脱媒指标、发展成因、特征等的相关理论,然后对我国的金融脱媒现状进行了描述。最后从理论上对金融脱媒相关影响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的效用。

第四个章节为实证分析,该章节包括实证模型和模型建立。实证模型主要讲解了VAR模型的相关理论。模型建立包括了:第一小节为数据选取,除GDP数据外其他选取的数据为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的月度数据。第二小节为数据处理,因为月度数据波动性较大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取对数消除异方差性。第三、四、五小节分别建立VAR模型,并通过对脉冲响应结果的对比,来研究金融脱媒对不同传导渠道的影响。

第五个章节为结论部分,包括对文章的总结以及就如何积极应对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提出一些个人建议与观点。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经验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本文将首先釆用文献法,收集一些原始资料和数据,同时查看相关的文献。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来对金融脱媒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将采用经验总结法,在一定知识基础上系统性、理论化的对经济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寻找相关具体的模型因素设定。最后釆用实证研究法,根据理论基础和经验总结提出设定,利用计量分析软件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根据历史所得的观察记录的数据来测定相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最终分析出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及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

第一步,收集相关文献,分析对比国内外的相关资料,由于国外对于金融脱媒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中国资本市场在世纪年代才开始稳健的发展,所以需要在研究国外金融脱媒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金融脱媒的一些特有现象。

第二步,利用各种官方数据库收集相关数据,寻找合理的金融脱媒的数据指标。对金融脱媒指标和传导渠道中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逐步分析在没有金融脱媒影响下和有金融脱媒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第三步,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研究金融脱媒深化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并且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根据理论和相关经验提出一些合理应对金融脱媒深化的个人看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金融脱媒文献综述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绕开银行中介,直接从资金供给者传递到资金需求者。随着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起步以及21世纪初期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直接融资方式获得更加广泛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以贷款为首要融资方式的现象,间接融资方式逐渐受到削弱,从而产生了金融脱媒现象。金融脱媒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金融业的压力,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同时金融脱媒深化也是金融市场发展所出现的一种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通货膨胀越来越明显,使得市场上出现了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的所谓“负利率”的现象,导致资金绕过金融机构在银行体系之外进行循环。而由于我国的货币政策是经由金融体系来传导至实体经济,以达到对我国产出、物价水平、就业率和国际收支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金融脱媒的出现致使金融体系不断发生改变,使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效用也相应变化。过去十多年来,我国的金融脱媒的程度越来越深,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停地演变、产生不同的效用。所以我国学者们也幵始逐步加深了对金融脱媒现象的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对于金融脱媒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Donald.D.Hester(1969)在他的文章中通过对于美国商业银行净业务收入的研究,发现其相关业务收入在1960年达到峰值,而在Q条例颁布之后的十年里呈下降趋势,于是他首次将这种现象定义为“金融脱媒”。同时,通过研究他认为美国当时Q条例下的利率政策促进了金融脱媒的产生,Q条例的颁布扩大了资本市场的利差,使得银行的部分资金外移,银行地位受到削弱。此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好的节约了交易成本,这也进一步吸引资金从银行转向资本市场,从而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

随后,Paul.F.Smith(1971)在Hester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他将金融脱媒定义为资金不经过银行中介而直接在资金供求者之间发生流通与配置。他从资金配置的角度检释了金融脱媒,并且强调金融脱媒实质上是银行中介的脱媒,脱媒旳产生使银行收到的储蓄存款相对下降,同时对于银行贷款的资金需求也在减弱。这种观点很好的阐述了金融脱媒的现象,所以至今仍然得以运用。

Merton(1995)以金融中介为视角,通过对于金融中介机构的研究,探求了金融脱媒产生的相关原因。他认为金融中介的主要作用是在不同的资金供求者之间分配资金与风险,在此基础上他论证了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会促使其创新出更多更便捷的金融融资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金融摩擦现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而在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提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金融脱媒现象。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相关研究,通过不同理论的分析形成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同的观点。这些理论主要分为两类:传统理论更加注重货币的作用,即货币政策的传导只是通过货币途径完成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传导主要经由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传导至收入和产出。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他通过对西方多个国家的实际利率与投资、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Taylor(1993)认为在影响宏观经济目标的各种因素中,利率是惟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相关关系的变量。所以他认为调整实际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并提出了著名的泰勒规则”。而米德、顶伯根、蒙代尔等人考虑了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传导,将汇率因素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和产出的影响。从本质上讲,汇率是货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其作用可视作利率传导机制的特例。

另一种理论则被称为“信用观点”,它更加注重信贷传‘导渠道,其理论是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逐步完善的。伯南克、格特勒等人认为,由于银行与客户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削弱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和客户的借款能力。而货币政策则通过影响银行信用可得性,使投资发生变动进而影响产出。所以货币政策对利率的最初冲击依赖于银行的资产特征而定,与其负债无关。

不同国家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相异,而我国学者潘敏(2002)通过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供求行为的研究,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相关传导机制,认为中央银行降低存贷款利率后,会使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意愿降低,再加上储蓄存款需求增加导致存贷款之间的差额逐渐扩大,从而形成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内部木畅通的现象。

蒋琪琨,刘艳武,赵振全(2005)从对宏观经济目标影响显著性的来分析,得出相对于货币供应量贷款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他认为在20世纪末期,信贷传导渠道和货币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虽然央行在1998年放弃了信贷规模这一中介目标,取消了贷款规模限制。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仍然以信贷渠道为主。

盛朝阵(2006)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四条传导渠道都做了很好的涂释。他认为现今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仍然是信贷渠道而利率渠道逐渐开始发挥相应作用,资本价格传导渠道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最后汇率渠道受到外部影响的因素过多,还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他特别强调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渠道,认为这一时期我国的汇率水平变动受到国外的影响过多,汇率主要跟随国际的经济贸易形势而变化,主动性的调整较少,所以通过汇率渠道传递的货币政策效应相对较为被动。

第三章金融脱媒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影响的理论分析........11

一、我国的金融脱媒现象.......11

(一)我国金融脱媒指标度量.......13

(二)我国金融脱媒发展成因........15

(三)金融脱媒的特征.........16

(四)金融脱媒表现形式........18

(五)我国金融脱媒现状........18

第四章实证分析.........27

一、实证模型........27

(一)格兰杰因果检验.......27

(二)模型......27

第五章结论........46

一、对我国金融脱媒结论分析........46

二、相关政策建议.......46

第四章实证分析

一、实证模型

(一)格兰杰因果检验

经济中有一些变量显著相关,但是他们之间未必有意义。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可以很好的解决X是否引起Y的问题。在分析时间序列的过程中,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定义为:当变量X、Y包含了过去的信息时,对变量Y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只单独由Y的过去信息对Y进行的预测效果,即变量X有助于解释变量Y的将来变化,则认为变量X是变量Y的格兰杰原因。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只能在相应的时间序列平稳的情况下进行应为只有当时间序列平稳,才有可能通过序列过去的信息去研究序列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当序列不平稳时不光可能出现虚假回归的现象,一些对未来预测的研究也不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应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通用的方法是采用ADF检验的办法来对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二)VAR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最早由西姆斯在1980年将其引入到经济学中,从而推动了经济系统动态性分析的广泛应用。VAR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和分析随机扰动对系统的动态冲击、冲击的大小及持续时间。

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VAR(n)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如式(4-1)所示:

二、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中选取的金融脱媒指标数据借用了第三章第一小节定义金融脱媒的方法选取社会融资总额中直接融资(包括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等)所占有的比例来表示,即FD=直接融资社会融资总额,这样FD指标的上升可以直观的反映出金融脱媒程度的加深。其次货币供应量选择了M1表示,因为M2中包括了定期存款,会使得时滞性加强,所以选用了流动性更强的M1。最后用GDP表示产出,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表示投资量,用银行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表示利率,用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内各项贷款反应银行的贷款量。数据时间跨度均为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除GDP数据外其余皆为月度数据。数据来源为中经网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国家统计局官网等。

第五章结论

一、对我国金融脱媒结论分析

本文经过对于金融脱媒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系统性分对,得出我国金融脱媒从2002年至2007年间进入高度脱媒的状态,在2008年以后稍有缓解,而2011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进一步舒缓了金融脱媒上升的趋势。同时我国金融脱媒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货币政策在利率传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的传导效率,但对最终目标并没有正向影响。而对于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来说,金融脱媒的深化完善了资产价格评估体系,增强了资产价格渠道的效用。整体上来说脱媒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起推进作用,但是脱媒深化加强了市场的波动性,加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

首先,我国利率传导渠道已经开始发生效用,利率的改变对投资和产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存款利率管制还很严重、利率定价机制不够合理及利率信号传导不畅,所以脱媒的产生对利率渠道的影响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其次,金融脱媒削弱信贷传导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作用。通过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分析可以发现,货币政策通过信贷传导渠道传播更快。在短期内就可以对产出造成较大的刺激。然而,随着脱媒的不断深化,银行作为重要融通资金的中介机构地位逐渐降低,使得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对产出的促进作用受到削弱,同时也加大了相关政策的波动性和不可控性。随着金融脱媒的持续发展,可能进一步弱化信贷渠道的作用。

最后,金融脱媒对我国资产价格渠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股市的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方式变得更快捷方便,同时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信息充分交流也进一步拓展了我国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减少了政策传递过程中的金融摩擦。但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也可能推高股市泡沫,加强市场的震荡性。

二、相关政策建议

首先我国要继续强化利率渠道作用,完善经济体制的建设,进一步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利率的变化能够迅速的影响金融市场中的资产价格,利率渠道的畅通,有利于市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功能,完成资金的优化配置。我国从放开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但是对于最重要的存款利率至今仍旧没有放幵。为此,央行应该逐步完善我国利率体系,更加灵活的使用利率工具来引导市场的资金流量,有效的促进利率对于投资、产出的影响作用。

其次,我国在使用货币政策工具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协调使用各政策工具。我国现今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来影响中介目标,而其中主要以公开市场业务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为主。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往往效果过于剧烈,给市场上的资产价格带来巨大的波动,同时由于时滞的影响,可能政策传递到目标的时候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更加灵活,同时可以改变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市场也’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所以央行在选择政策工具时要加强其协调作用,更好的发挥出银行信贷渠道的效用。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研究

第1 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相比于欧美企业,我国企业也在不断变化中,而且持有比率更高,国内最著名的科技企业腾讯公司2012年现金净额从2011年的 126.12 亿人民币增长至 2012 年底的 133.83 亿,现金持有比率从 22.20%变动至 18.32%,移动公司 2011 年底到 2013 年底的现金持有量变化超过 200 亿人民币,持有比率超过20%1。从图1-1 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13%—15%不断的上下波动。那么除时间因素外,还有哪些些因素导致企业不断调整其现金持有比率?

以往的研究基本都是从企业的治理环境、行业特征对企业的现金持有特点进行解释,但是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包括现金持有变化在内的多种行为(祝继高、陆正飞,2009)。本文从宏观的货币政策角度分析其对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企业的冲击效应,即从宏观货币政策结合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去解释企业现金持有行为。选择这一角度的原因是银行信贷渠道作为我国企业资金来源的重要的渠道,而货币政策是影响银行信贷的重要因素,此外在金融市场不发达,制度不完善的地区,融资约束程度可能会更强,企业的现金持有政策更为重要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篇论文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扩展财务理论研究,目前宏观经济环境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较少,大部分是企业微观特征与微观行为关系的研究角度(姜国华、饶品贵,2011)。而本文通过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影响的分析,其目的在于使得企业认识到现金流安排是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宏观政策以及企业内部情况的行为,是对宏观环境与微观行为相联系的有效尝试;二是为企业科学的流动性安排提供理论支持。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安排注重短期效应的特点,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企业做出规避市场风险的流动性安排。

1.2.2.实际意义

现金持有策略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也与预算管理、战略管理等高度相关,而它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货币政策与我国 1011 个企业现金持有变化之间的规律,这对企业整体的预算来说具有指导意义,因为预算行为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情况(融资约束),还必须综合外部因素(货币政策)。此外本文货币政策传导在融资约束程度不同企业的非对称效应的结论,也为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理论基础

2.1.1现金持有行为的理论基础

货币资金是商业企业进行日常经营的重要工具,是维系企业日常经营的血液:技术、产品和服务等企业的最终结算方式是货币或者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其他方式;企业发生的税费、投资者的股利、员工工资和其他成本费用的计量单位和结算方式也是货币资金;企业流动性的维持,财务风险的控制以及信用基础的建立也需要现金和现金类资产。货币资金的财务表现形态为资产类项目,包括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库存现金资产,其中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票据和外埠存款等。除了以上描述的现金类资产,本文所指的现金类资产还包括了交易性金融资产(2006以后准则)和短期投资(2006年以前准则),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现金类资产交易方便,期限较短等特点。

现金类资产十分重要,但它同时也是个体经济效益最差的资产组合,那么哪些理论能够解释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呢?文章认为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能够对现金持有行为进行解释。权衡理论和代理理论是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持有现金是一种股东或者经理人自利的代理问题,而权衡理论认为现金持有量的改变是企业成本与收益的一种理性权衡。

(1)委托代理理论

Jensen and meckling(1976)首先提出了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契约构成处理企业日常经营事务的有效链条,这里的契约包括所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而企业资源提供者和被提供者之间则是众多关系的重点。当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时,资源的所有者拥有全部资源的任何权力,这时代理问题并不存在,但是当两种权力并不分离,资源所有者委托代理人经营企业时,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代理人就可能有自利行为,这期间发生的委托人监督耗费、剩余损失就称为代理成本。

股份有限公司广泛存在的两权分离的现象,如果所有者无法对管理层施加约束,那么企业管理层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可能在资源的分配上产生严重的自利行为。而企业的高额现金持有行为也被代理理论认为是一种代理问题,因为现金作为效益最低的资产会占用企业的有效资产,损害股东的利益。

由于现金类资产能够实现管理层个人利益,所有它经常被经营者持有而不是发挥其流动性强的特点,进行有效投资或者分配,从而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高额现金持有量是一个严重的代理问题(Jensen,1986),而且代理问题产生于股东保护程度低的企业,强势股东在自利驱使下,也会频繁占用甚至挪用企业的资产,这种危害更为强烈(La porta,2000)。

2.2.文献综述

2.2.1关于现金持有行为的研究

(1)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动机

①自利动机

对于企业的现金持有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代理理论、权衡理论。代理理论认为现金持有的动机很大程度是因为管理层或者股东的自利行为。关于现金持有代理问题的研究主要在于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保护程度、内部人控制等。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在管理层加大控制资产的动机下会使得企业选择高持有战略(Jensen、1986、Pinkowitz et a1,2006、Mahrt-Smith,2007),这是关于现金持有代理问题的比较典型的方式。Harford(2006)发现企业会因在管理层自利和投资驱动下,常常会导致较高的现金持有。Couerc(2004)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欧美多个国家的现金持有行为与管理层的自利行为有极大的关系。Ferreira and Vilela(2004)和Guney et al.(2007)发现代理问题较轻的投资保护好的国家,企业持有的现金更低,Claessens,Stijn, Simeon Djankov 和 Larry H. P. Lang(2000)证实了这类问题也广泛存在于亚洲国家。针对我国的实际,张人骥、刘春江(2005)通过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股东保护程度低的企业会持有较高的现金,辛宇、徐莉萍(2006)论证在治理环境越好的企业会产生较高的现金持有决策,这从侧面支持了这一解释。此外股东和股东之间的冲突也是现金持有代理动机的另一解释。

在有些地区,现金持有的原因是出于对股东之间利益冲突以及产权保护不规范的担忧(Shleifer、vishny,1997),并且具有极强的流动性的现金资产是最可能被股东以各种方式侵占的资产(Myers,1998)。在我国企业的国有股权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冲突造成高额的现金持有,造成了严重的现金持有价值折价(李维安、戴文涛,2013)。

②交易动机

交易成本是企业为了日常运营,需要保持一定的现金持有量,以规避未来现金需求所造成的现金与非流动性资产转换所带来的成本。例如,Baumol(1952)和Miller and Orr(1966)创建财务古典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如果在现金与非现金资产转换中存在交易成本,那么企业最优的选择是保持一定量的现金资产。Mulligan(1997)创建最优现金持有模型,这个模型得出的结论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会持有较少的现金。其他学者也通过 CIA 模型对现金持有需求动机进行理论支持。徐小君(2011)通过对我国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满足未来的流动性需求,是企业保留较高现金资产的重要原因。

③预防性动机

预防性动机对于企业现金持有的解释是基于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投资机会现实的一种理性的选择。OPSW在其研究中发现潜在风险越高的企业,其保留的现金资产越多。Almeida, Campello, and Weisbach(2004)创立模型时也论证了这一点,同时他们也指出融资约束企业具有投资与现金流的敏感性,而非融资约束企业没有这一点。Acharya,Almeida,and Campello(2006)创立模型进一步发现预防性动机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当企业投资机会和营业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时,企业通常不会减少债务,而是增加现金资产,在他们的模型中面临债务问题的企业通常为了世界各地的投资机会而囤积现金。但是 Thomas W. Bates、Kathleen M. Kahle and Rene M. Stulz(2006)分析了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却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他认为债务预防是现金持有的重要原因。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4

3.1货币政策与企业现金持有......15

3.2融资约束与企业融资.........16

第4章 实证分析 ........15

4.1样本及数据来源..............18

4.2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18

4.2.1融资约束的衡量标准 ..........18

4.2.2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20

4.3.描述性统计 ...........22

4.3.1现金持有描述性统计 ...........22

4.3.2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5

4.4回归结果分析........26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30

5.1研究结论..... 30

5.2政策建议........ 30

5.3研究不足.......... 31

5.4未来展望......... 32

第4 章 实证分析

4.1.样本及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考察我国近十年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冲击,本文选择了我国A 股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为 2005 年到 2012 年,间隔为季度,这主要考虑到货币冲击具有短期性的效应。本文公司层面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新浪财经。为了保证研究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本文做了如下的数据筛选:

(1)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

(2)剔除特殊行业的样本。为了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剔除了金融行业样本数据,因为金融企业的相关数据具有极强的特殊性。

(3)剔除在2004年以前上市的样本企业。本文的统计区间为2004-2012年,为了保证研究的连续性,本文剔除了2004年以后上市的样本企业。

(4)剔除数据不连续的样本。如果上市公司在2004年到2012年之间被ST、PT 或者是重组将会对相关财务数据造成极大的波动,为了保证数据的连续性,本文将这些样本企业剔除。

通过上述程序的筛选,本文选取了1011家样本企业,32352个样本数据。另外,本文对于搜集而来的样本数据,均采用EXCEL2003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16.0和EVIEWS7.2软件对整理好的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

4.2.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

4.2.1.融资约束的衡量标准

(1)融资约束的测度

本文将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和KZ 指数作为融资约束的判断标准。

①KZ指数

选择 KZ 指数作为判断标准的原因是企业的融资约束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化解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和企业的投资机会密切相关,而且它能最大限度的反映企业融资约束造成的结果(王莉,2010),此外 KZ 指数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现实状况。KZ 指数源于 Kaplan and Zingale(1997)在对 Fazzari, Hubbard,and Petersen(1988)的融资约束现金-现金流敏感系数的检验,随后Schurig D and Rosenbluth(2003),Baker M, Stein J C, Wurgler J(2003),Gomes J F, Yaron A, Zhang(2006)、LHovakimian G(2008),也广泛运用了 KZ 指数表示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国外学者设立的KZ指数是根据其微观经济体的行为而设立的,但是我国企业拥有特殊的制度背景和企业财务特点,本文参照徐龙炳和李科(2010),梁权熙、田存志、詹学斯(2012)的做法构建 KZ 指数。首先,按照是否发放现金股利、资产负债率、托宾Q值和现金、经营现金流(NCF)与总资产之比进行分类,如果发放现金股利,KZ1=0,否则为1;如果资产负债率低于中位数,KZ2=0,否则为 1;如果托宾Q值低于中位数,KZ3=0,否则为1;如果现金与总资产之比低于中位数,KZ4=0,否则为 1;如果 NCF 与总资产之比低于中位数,KZ5=0,否则为 1,最后算 KZ1、KZ2、KZ3、KZ4、KZ5 之和,并将其按照排序逻辑回归模型与现金股利/总资产、资产负债率、托宾 Q、现金/总资产、NCF/总资产进行回归,求得系数,最后用估计系数求出估计值。最后借鉴梁权熙、田存志、詹学斯(2012)的分类方法,本文将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分为三类:如果企业的KZ指数大于或者等于该年度 KZ指数65%分位数时被认为是高融资约束企业,如果该企业的KZ指数小于或者等于该年度 KZ指数的35%,被认为是低融资约束企业,中间程度的为中等程度的融资约束企业。

第5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本文以所有 A 股上市公司 2005-2012 年的四个季度(32352 个样本)数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进行考察。在对国内外现金持有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之后,构建本文的理论和模型框架,通过逻辑回归和其他数据筛选的方式构建企业的融资约束指标,进而将该指标与货币政策紧缩指数相结合研究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现金持有的冲击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上市公司采取的是高现金持有战略,而且不同企业之间的现金持有策略有较大差异,此外我国企业的现金持有的另一特点是处在一个不断增长的不规则的趋势中。

第二,从现金持有总体比率与货币政策的回归结果来看,我国企业的现金持有策略与货币政策紧缩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但是并不显著,影响我国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主要是企业的规模、代理成本和其他企业本身的特征。

第三,从我国企业现金持有变化趋势来看,快速的增长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增长的方式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非常大,而且这种快速变化的趋势也与货币政策存在着内在联系。

第四,货币政策的趋紧程度与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变化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基于预防性动机进行调高现金持有率,当货币政策宽松时,由于没有预防性动机,企业会降低现金持有的速度。

第五,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随着货币政策的紧缩对现金持有的调整不同。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在银根紧缩期间,为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满足未来投资需求,高融资约束的企业会增加更多的现金,而货币政策对于低融资约束企业的冲击会因为其自身的产权性质、规模效应和自身在资金市场的地位而相对较小。

本文的研究对我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解释,证实了货币政策能够影响企业的现金持有变化,而且证实了融资约束是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行为冲击的一种途径,但是货币政策并不是企业决定现金持有策略的决定因素。

5.2.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结合宏观调控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研究视角揭示货币政策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冲击,并得到文章的基本结论:货币政策对不同融资约束程度的企业现金持有具有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为了应对货币政策的冲击,文章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

货币政策对于不同融资程度的企业的现金持有影响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政府在决定或者调整货币政策走向时,要辅以灵活的信贷利率政策,区别对待不同融资约束程度(规模、产权性质)企业。货币政策调整了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状况,高融资约束企业会基于对未来的预期,在货币政策紧缩期加快现金的增长,但是在货币紧缩期较少的投资机会意味着更高的现金持有成本,如果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或者其他没有可靠的资金供给支持的企业在货币紧缩期有信贷政策的扶持,那么货币政策负面冲击效应就可能得到缓解。相同的货币政策和不同的企业融资约束程度直接会导致经济个体不同的资金取得成本。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政府机构应该实施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的比较研究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和意义

2006年我国股市中小板指数开始发布,中小板指数的引入丰富了投资者的选择,中小板指数更加有针对性,能够有效代表小盘股,明确显示小盘股的走势,代表大盘股的指数也越来越完善,从不同角度显示大盘股的走势,股票市场中的大盘股和小盘股很容易区分。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日趋合理,一步步消化过快发展产生的残留,央行的货币政策也逐渐实现多元化调控,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宏观经济的发展。2013年货币供应量整体上有所提升,但各个月份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变化趋势不同,流通中现金M0呈现下降、震荡、上升的趋势,狭义货币供应量M1在观测区间表现出震荡、上升的趋势,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则是一直逐步上升的趋势。股票价格仍然是主要由行业利好政策左右,影响整体经济的货币政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代表大盘股的中证100指数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代表小盘股的中小板指数则是波动较大,总体而言表现出震荡上升的走势。

理论上来说,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是相互影响的,但是现实中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具体影响机制复杂,股票市场仍然是以投机为主的市场,容易产生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在现实中的联系与经济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出现偏离的现象。股市一直被认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宏观经济状况,大盘股上市公司由于其特征更能揭示宏观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在制定时有必要考虑股票市场尤其是大盘股的表现,因此股市走势尤其是大盘股走势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我们在看盘时,货币政策揭示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往往会影响股票价格,货币供应量M1、M2是股市很重要的技术指标,可以显示资金流向,从而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大盘股和小盘股对政策的敏感度不一样。本文研宄货币供给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影响的比较,如果之间存在联系可以通过一个指标的变化影响另一个指标,进而实现预期目标。

第二节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一、货币供应量对股市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直以来,国外经济学家都热衷于研究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有涉及。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对成熟,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更贴近于理论分析,同时试图用薪新的理论分析实证中的现象,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大多运用实证分析,根据实际解释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偏离的现象。由于国外此类研究的综述较多,但基本上都是比较老的研究成果,在此更多关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Niliforos T.Laopidis(2013)对美国股市和货币政策进行研究,运用VAR模型对1970-2005阶段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将1970-2005阶段划分为三个货币政策制度阶段,结果发现不同货币政策制度阶段货币政策和股票价格有不同程度的联动作用,90年代美联储采取的货币政策和股票市场的响应相互之间存在背离现象,在熊市、牛市中和不同阶段的牛市中货币政策产生的影响不同,股票和基金价格的上扬与联邦基金利率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总体上来看,在这三个不同货币政策制度阶段,货币政策和股票价格之间并没有始终如一的动态联系。在Greenspan时代,通过对金融市场的不同对待和对金融危机的反应,偏好证券市场转移的货币政策可能己经成为中心。

运用SVAR模型研究德国、英国、美国三个国家各自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冲击对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与以前研宄不同的是他们加入了财政政策的影响,数据采用1991.1一2010.4期间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股票市场,更重要的是他们发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影响股票市场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证据。英国股票市场会受到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直接影响;德国股票市场受财政政策通过利率渠道的间接影响,货币供给对DAX30有正向作用;美国货币供给影响股票利率,进而反向影响股票市场,道琼斯指数没有受来自财政政策的直接影响,由于建立了财政政策和货币供应量的联系,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释美国股市的发展。

第二章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货币供应量对股市影响的理论分析

货币供应量既能直接影响整个股市,也能使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股票价格。货币供应量增加,根据模型,利率会降低;市场上流通的货市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率提高,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整个股市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下面分别就货币供应量、利率、通货膨胀率对整个股市的影响逐一进行分析。

一、货币供应量对股市的影响

(一)资产组合效应

为了使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达到预期目的,人们往往同时关注资产组合的收益性和风险性,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合理配置自己的资产组合,将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合理配置货币和股票的持有比例。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资产组合中的货币会相应的增加,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性降低,相比较而言收益性不足,为了平衡资产组合收益性和风险性的关系,使资产组合达到最优状态,会将过剩的流动性转化为收益性,把货币投资到股票等收益率高的金融产品中去,使股票价格上升。

(二)上市公司基本面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包括宏观经济方面和微观企业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微观宏观都会产生影响。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意味着宽松性的经济环境,整体经济继续维持扩张态势。宏观经济良好,各个领域的发展会处在利好的环境中,股票市场也会稳定发展,无论是股票价格还是股票交易量都会实现上涨。宏观经济形势良好,有利于各个行业发展,公司无论是主营业务还是其他业务都会相应增加,公司会实现规模的扩张、发展潜力的提高,使公司整体价值上升,公司价值是影响公司股价的重要因素。

二、利率对股市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利率的变化,根据IS-LM模型,当货币供应量上升时,LM曲线向右移动,新的均衡点对应的利率小于原均衡点对应的利率。实际上利率代表着货币的价格,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中的货币数量增加,货币市场供过于求,从而使利率下降。

(一)替代效应

很多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是以利率为基础的,与利率同方向变化,理性人都追求收益最大化,由于替代效应,股票的相对收益下降,人们会抛售部分手中持有的股票,转而投向相对收益上升的金融产品领域,股票市场会供大于求,导致股票价格下跌。金融市场为了满足各个风险承受能力层次人群的需要,开发出差异化的金融产品,使投资者的选择范围更广,这也使股票的可替代性增加,替代效应的作用更加明显。

第二节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股票价格的变化经过一系列的传导途径影响总产出,货币政策的制定会依据经济环境和社会产出的发展趋势,通过货币政策工具使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股票价格会影响到货币政策各个层次的目标,反过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这里针对股票价格如何影响社会总产出进行分析。

一、托宾Q效应

托宾Q效应显示股票价格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关联关系,如果托宾Q高,意味着企业的内在价值高于设备厂房的重置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发行新股融资购买新设备厂房,社会投资支出增加;如果托宾Q低,意味着企业的内在价值低于设备厂房的重置成本,企业转而购买其他企业的设备厂房,社会的投资支出减少。托宾Q是企业市场价值与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重置成本的比率,股票价格与托宾Q是正相关关系,直接影响托宾Q值。

二、资产负债表效应

资产负债表效应是指股票价格变化会导致企业净资产价值产生变化,企业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等间接融资,企业净值越大,企业可用来抵押的资产价值越大,同时银行放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减小,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投资。股票价格通过影响企业净资产价值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投资支出。

三、财富效应

股票作为资产组合中影响明显的一环,价格变动会引起居民总资产的变化。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居民的总财富上升,为了使收入消费的边际效用最大,居民会增加消费,对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会拉动整个社会的需求,从而增加社会产出总量。实际上,股票财富效应的作用取决于投资者情绪和边际消费倾向,股票价格上升,投资者如果认为股票会继续上涨而继续持有,消费不会明显增加,股票资产的增加与实际财富的增加还存在区别。边际消费倾向对于不同层次的人群不一样,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股票财富效应的作用更加明显,对社会总产出的贡献大。

四、流动性效应

投资者选择投资对象时会考虑投资品的流动性,汽车、住房等耐用消费品的流动性差,难以在短时间内出售换取现金,往往一旦持有就变成二手物品,出售难以获得新品的价值,而这部分耐用消费品在生活中很重要,拥有会提高生活质量。而股票等金融产品的流动性好,可以随时变现,满足现金需要。股票价格升高,投资者的总财富增加,陷入资不抵债的可能性减小,会购买更多的流动性差的享受型消费品;股票价格降低,投资者的总财富减少,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投资者会推迟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时间,保持观望态度,从而减少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第三章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20

第一节数据的选取及趋势分析.......20

第二节模型分析.......23

第三节因果检验.......31

第四节脉冲响应函数.......33

第五节方差分解........34

第四章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37

第一节结论....37

第二节原因解释......38

第五章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的政策建议........40

第一节根据本文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40

第二节为加强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联系的政策建议.......41

第四章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结论和原因解释

第一节结论

一、模型结论

DM2与DZZ和DZX都无法构建模型,说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率与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变动率不存在时间上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无法说明一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是由另一个内生变量的变动引起的。

二、Granger因果关系结论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看出,1%显著性水平下,大盘股是流通中现金M0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Grange原因,5%显著性水平下,小盘股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Granger原因,说明大盘股股票价格变动会更明显的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在影响货币供应量方面大盘股更加直接,流通中现金M0是小盘股的Granger原因。尽管Granger因果关系并不是实际中的真正的因果关系,但是Granger检验可以从时间序列数据层面分析一个变量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

三、脉冲响应模型结论

对流通中现金M0施加一标准差的冲击,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响应都是正方向的,小盘股变动更剧烈,对狭义货币供应量M1施加一标准差的冲击,前几期大盘股和小盘股的响应都是正方向的,小盘股变动更剧烈。对大盘股施加一标准差的冲击,流通中现金M0的响应剧烈,对大盘股和小盘股分别施加一标准差的冲击,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变化基本一致,大盘股冲击产生的响应略大。

四、方差分解结论

大盘股对流通中现金M0的贡献率大,大盘股和小盘股对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贡献率基本相同,大盘股的贡献略明显,流通中现金M0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对小盘股贡献率大。

第五章我国货币供给与大小盘股相互影响的政策建议

本文之所以采用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一是因为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重要的中介目标,央行的货币政策能够直接影响货币政策;二是因为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市场利率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标衡量,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资本市场尚未放开,汇率还无法代表资本供需情况,但是利率和汇率变化都会影响到货币供应量。

实证结论与理论分析有符合有偏离,偏离主要是由于我国货币供应量传导到股票市场中间需要很多环节,这些环节的具体影响强弱还不明确,而我国股票市场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欠缺,投机色彩浓厚,基本面的影响较弱,导致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的偏离。目前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进一步规范股票市场,降低投资者非理性行为,使股票市场真正显示企业价值,例如逐步改核准制为注册制,逐步幵启退市制度等等,逐步推行利率市场化也有助于加强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在政策建议方面,在根据实证结论提出现阶段货币政策与大盘股和小盘股股票价格如何相互调控的同时,提出为规范股票市场国家尚未明确提出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根据本文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

一、货币供应量需要考虑大盘股影响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尤其是流通中现金和狭义货币供应量这两个中介变量时需要考虑大盘股的影响,制定下一步货币政策时需要将大盘股纳入考虑范围。大盘股更多受基本面影响,很少会出现投资者炒作的现象,大盘股是国家传统支柱产业,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代表,货币政策的调控应该考虑大盘股的表现。货币政策微调过程需要考虑大盘股的影响,可能会对中介目标达到目标范围产生影响。

二、有针对性的利用货币供应量调控股市

货币政策能够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小盘股的波动明显。当股票市场牛市熊市过程中,虽然投资者追涨杀跌的情绪主导着股票价格的走向,货币供应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示资金流下一步的松紧趋势,进而引导股票价格的调整。股票市场的投机现象基本上是针对小盘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使小盘股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影响小盘股价格下一步走向的同时增加了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机现象。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中国货币乘数因素分析与预测

第 1 章 绪 论

本章作为本文的第一章首先将介绍货币乘数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前人关于货币乘数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关于货币乘数及其预测的文献进行综述。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框架的阐述以及对本文创新点和不足的说明。

1.1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伴随着经济运行中货币的出现与发展,对货币问题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货币从石头贝壳到贵金属再到如今信用货币的时代,同时也是货币理论随之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货币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商品交易,在克服物物交换困难的同时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且为商品跨时间交换提供了条件。同时经济运行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们对货币的本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1959年以拉德克利夫勋爵为首提呈的 《拉德克利夫报告》认为,货币概念的内核就是流动性,其范畴涵盖了所有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短期流动资产。在商品社会的今天,货币的重要作用自然更是不言而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促就业、稳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离不开对货币问题的深入探究。事实上宏观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调节总供求,而宏观干预政策主要是对需求面的调节,由于市场需求是由货币作为载体的需求,因此它的实现必然要通过对货币供给的调节来实现。因此现实问题的需要使货币问题的研究也就逐渐从货币需求问题开始转向货币供给问题,随之而来的是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

货币供给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货币供应量,我们常用的M0、M1、M2是根据统计口径不同人为划分的货币供给。经济学家们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将金融资产分类,并根据包含金融资产流动性范围的不同来定义不同的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最具有流动性的是现金,其次是活期存款,它们可以直接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使用,因此引起市场商品供求变化的效果是明显的。流动性次之的是定期存款,相比与现金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购买力不是直接的购买力,需要先转化为现金或者活期存款才能变为现实的购买手段,因此流动性较弱对市场商品供求变化的影响也较弱。部分经济学家支持将货币的范畴限于现金和活期银行存款,也就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依据是货币的主要职能,即交易媒介。另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储藏价值的功能也不能忽略,从这个角度看,货币就应该涵盖更广泛的内容,因此支持在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的基础上也应将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在货币供应范围内,从而得出广义的货币M2,即: 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货币供应量应该统计M3即在M2的基础上货币范畴还应该涵盖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即M3= M2+其它金融机构的存款。近来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包括国库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承兑票据等都能发挥类似于货币的职能,都具有相当程度的流动性,与M1只有程度的区别,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也应纳入货币供应量中,由此得到M4,即:M4= 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关于货币乘数预测的研究综述

国外对货币乘数预测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分析货币乘数变动趋势,偏重定性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分析货币乘数的长期、短期走势,长期、短期变动规律的研究,以及分析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各个因素对货币乘数变动影响的程度,一般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另一种思路是采用计量经济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对货币乘数进行预测,建模预测具体又分为两种,一种用结构性方法,即建立一组影响货币乘数的反映社会公众与银行系统行为的比率及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模型,并以此来预测货币乘数;另一种将货币乘数本身视为自身变动的原因,依据之间货币乘数自身变动的规律预测货币乘数将来的数值,即采用时间序列模型ARIMA进行预测。并且可以看出定性分析的因素分析法是定量分析的结构法的基础。目前关于货币乘数变动趋势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现在货币乘数的预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预测模型方面。

针对两种不同的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R.H.Rashe与J.M.Johannes在1987年证明建立结构组合模型预测比建立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的结果要好。而Zaki在1995年对埃及1980至1993年货币乘数的实证结果显示直接对货币乘数建立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的结果要好于建立结构组合模型,即因素组合法。

1.2.2 国内关于货币乘数预测的研究综述

相比于国外关于货币乘数预测问题的研究,我国研究货币乘数问题的时间较短,最早始于大一统银行制度结束后的80年代。一默与马明(1995)肯定了货币乘数在货币供应量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并且发现我国货币乘数在逐渐增大的同时呈现周期性。

谢平、唐旭才(1996)研究货币乘数问题较早,分析发现广义货币乘数与狭义货币乘数尽管变动幅度差别较大,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尤其是在经济上升期,他们还对货币乘数的预测方法作了概述,预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并且应用这三种方法分别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货币乘数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比较理想证明这段时期的货币乘数可预测。同年谢平与俞乔分别应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方法和因素组合模型进行预测,结果因素组合模型预测效果不佳。

陈学彬(1998)指出货币乘数变动周期与基础货币变动周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抵消作用。并尝试应用因素组合方法对货币乘数做预测,但结果不太理想,预测值与实际值相比有较大误差。

第 2 章 货币乘数的基础理论与模型

本章主要介绍货币乘数的理论基础与货币乘数理论模型,从货币供给以及货币政策角度介绍了货币乘数的同时重点分析货币乘数的理论模型,为文章关于货币乘数变动趋势的进一步探讨做好铺垫。本文针对我国存款实际情况提出将储蓄存款按活期与定期的不同分别归入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中,简化了原有模型,从而突出了现阶段因素分析的关键点在于金融创新带来的流动性界限模糊的资产如何归入理论模型的这个问题。

2.1货币乘数的基础理论

2.1.1 货币供给与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一般用字母B表示,又可被称作高能货币一般用H表示。被称为基础货币是因为它是货币供应量的基础,被称为高能货币是因为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能创造出数倍于己的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央行控制的总准备金,从本质上来说为央行的负债。若用 M 表示货币供给量,C表示通货,R表示总准备金,D表示存款,则货币供给的公式为:

通货C+总准备R=基础货币B

通货C+存款D=货币供给量M

货币乘数用m表示是货币存量M与基础货币B或高能货币H之比。

即货币乘数m=M/H或m=M/B

经济要发展都有货币需求,而央行职责之一调节货币供给量使之符合经济发展需要,而央行不能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央行能直接控制的是基础货币,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前,中国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主要靠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本世纪初外汇占款取代了贷款成为主渠道,一直持续到现在。简单来说,中央银行结合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型,在准确预测货币乘数的基础上,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以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具体来说,我国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通过三种手段分别是:再贷款与再贴现,外汇市场买卖,公开市场操作。1994 年以前再贷款渠道是我国对基础货币和银行准备金调节的主要渠道, 1994 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 开始实行人民币汇率并轨和结售汇制度, 外汇占款随着外汇储备不断快速增加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事实上,一方面由于我国稳定汇率目标的策略和我国实现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中央银行不能自主通过外汇买卖来调控基础货币从而调解货币供应量。但是,另一方面央行在必要时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准备金率的调整进行反向操作以抵消外汇占款对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影响。从而极大削弱外汇收支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继续保持央行对基础货币的有效控制。在我国贸易连续顺差的情况下,央行被动地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导致基础货币持续增发。但如果这种增发是央行所不愿看到的,那么就可以通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债券或者提高准备金等方法来抵消这种增发。

2.2 货币乘数理论模型

2.2.1 货币乘数理论模型

若将流通中的现金设为 C,活期存款设为 D,其中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机关部队团体存款和农村存款,储蓄存款设为S,定期存款设为T,基础货币:B=C+R,现金比率:k=C/D,定期存款比率:t=T/D,储蓄存款比率:s=S/D 法定准备金率是r超额准备金率re由此:

m2=(1+k+t+s)/{(r+re)(1+t+s)+k}

观察公式,即货币乘数理论模型可知广义货币乘数 m2是由现金比率 k、总准备金率(包括法定准备金率 r 和超额准备金比率 re)、定期存款比率 t 和储蓄存款比率 s 这五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法定准备金率 r 和超额准备金比率 re之和称为总准备金率,决定因素变为四个。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r,商业银行可以用于信贷的资金就成倍的减少,导致贷款倍数缩减,货币乘数相应下降;当准备金率下降商业银行能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信贷。同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货与存款的比率即现金比率 k 上升,存款减少现金增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的支持存款减少就会严重影响货币扩张的倍数,也就是货币乘数下降;当现金比率 k 下降,商业银行能够用于进行信贷的存款增多,货币乘数必然上升。但法定存款准备率r 与现金比率k有本质区别,前者完全受央行控制,而后者只能被间接影响,在金融创新的今天影响能力的大小,甚至影响程度的确定变得十分困难。超额准备金比率 re、定期存款比率t和储蓄存款比率s存在与现金比率k相同的问题,即央行不能完全控制。

2.2.2 货币乘数理论模型调整

本文认为,根据我国存款实际,储蓄存款可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究其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活期储蓄存款完全可以归入活期存款一类,定期储蓄存款也完全可以归入定期存款一类,因此本文认为不必单独将储蓄存款提出,而是可以直接将其分别归入活期和定期存款加以讨论。新公式为:

m2=(1+k+t)/{(r+re)(1+t)+k}

因此我们从现金比率、定期存款比率和总准备金率这三个方面来考察货币乘数影响因素。

第 3 章 中国货币乘数变动趋势及其因素分析 ......12

3.1 中国货币乘数变动趋势 ..............12

3.2 货币乘数变动因素分析 ........14

3.2.1 现金比率 ..... 14

3.2.2 定期存款比率 ............16

3.2.3 总准备金比率 ........17

第 4 章 中国货币乘数预测分析 ........18

4.1 预测方法的选择 .........18

4.2 货币乘数预测 .......... 20

4.2.1 时间序列模型建立检验 ......... 20

4.2.2 货币乘数的预测 .............. 26

4.3 政策建议 ...... 29

第 4 章 中国货币乘数预测分析

上一章讨论了中国货币乘数变动,并根据货币乘数的理论模型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本章的内容是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情况分析比较了货币乘数预测的两种方法,在指出因素组合模型的缺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时间序列ARIMA模型的优势,并采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2004第一季度至2013第四季度我国货币乘数进行了预测。最后根据模拟得到的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货币乘数稳定性和预测准确性,以及对我国货币政策方面的启示。

4.1 预测方法的选择

由本文综述可知采用计量经济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对货币乘数进行预测,预测具体方法的选择分为两种,一种用结构性方法,即建立一组影响货币乘数的反映社会公众与银行系统行为的比率及宏观经济变量关系的模型,并以此来预测货币乘数;另一种将货币乘数本身视为自身变动的原因,依据之前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预测货币乘数将来的数值,即采用时间序列模型 ARIMA 进行预测。目前关于货币乘数变动趋势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现在货币乘数的预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预测模型方面。针对两种不同的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 R.H.Rashe与J.M.Johannes在1987年证明建立结构组合模型预测比建立时间序列的ARIMA模型预测的结果要好。而 Zaki 在 1995 年对埃及 1980 至 1993 年货币乘数的实证结果显示直接对埃及 1980 至 1993 年货币乘数建立时间序列的 ARIMA 模型预测的结果要好于建立结构组合模型。

因此可以看出前人对两种方法的优劣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就当前我国具体情况而言直接对货币乘数建立时间序列的 ARIMA 模型预测的结果要好于因素组合法。基于以下理由,首先因素组合模型属于结构式模型,所谓结构式模型指在通过某个单方程回归模型或联立方程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一个时间序列Xt的变动进行解释或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因果关系为基础具有一定的模型结构。但是当影响Xt波动的因素是无法量化如消费者心理变化,或者无法确定时则利用结构式模型来解释 Xt 的变动预测 Xt 未来的数值就遇到了困难,这时要取得准确的数据,再在此基础上找到合适的模型就显得尤为困难。由于某些解释变量难以预测,即使能够估计出一个合适的回归方程,也无法准确预测被解释变量,因此因果关系的回归模型及其预测就遇到了困难。而时间序列模型通过揭示时间序列自身的变化规律为主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比较实用。其次,卢卡斯批判认为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会随着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行为变化难以确定因此这种参数的变化也是较难量化的,因此用经济理论模型为基础的预测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结 论

关于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以及预测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金融结构不断变化的转型时期,文献观点并不统一。目前我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正是处在经济结构、金融制度调整的过程中,货币乘数在此影响下是否仍然平稳可以预测,是论文探讨的重点。本文结合我国货币乘数的实际特点,利用ARIMA模型对货币乘数进行预测,以考察在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转型期的现在货币乘数的稳定性是否能为货币供应量继续充当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合理性提供保障。通过第三章对货币乘数理论模型的介绍,对我国当前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存在着无法量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货币创造机制,导致因素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我国货币现实出现问题。余额宝的横空出世让经济学家和普通百姓都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种种不确定,更加难以量化的因素使得从因素分析角度对货币乘数的预测在目前条件下有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认为以因素分析为基础的因素组合模型更适合于对货币乘数的变化做出事后的解释而不是事前的预测。于是本文采用了不依赖特定经济理论,而是由变量自身的变化规律进行外推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对当前我国广义货币乘数进行平稳性分析与预测。结论如下:

一是我国广义货币乘数不具有平稳性,但一阶差分平稳性良好,可以进行预测,仍不失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我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缺乏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因此货币供应量在我国货币政策中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考虑直接受货币当局控制的基础货币因素外,对货币乘数的趋势把握与数值预测就成为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关键。

二是本文的结论支持货币供应量继续作为货币乘数的中介目标,并且预期能继续发挥作用,但不应因此放缓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利率一方面直接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另一方面利率提高或者降低受操作目标影响效果明显,且数据易于整理收集,有利于针对经济状况采取精准的货币调控。因此我国应在加强对货币供应量分析控制的同时,继续加快利率市场化道路,更多依靠市场化的办法调节经济结构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略)

金融学毕业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我国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影响探究

第 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一体化格局的愈演愈烈,作为实体经济发展润滑剂和推动力的金融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深化和成熟,各种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球提供清算的金融机构为187121家,较1998年增加约82.1%;在册银行总资产为32.86万亿美元,较1998年底增长约202.4%;场外衍生品名义余额为632.58万亿美元,较1998年底增长约 218.3%。

由于传统的投资组合策略只能消除非系统性风险,而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能够将系统性风险转移但并不能消除,因此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转移的过程中不断的汇聚,并由于金融工具的杠杆性而不断放大,导致金融危机爆发,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各个区域经济体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危机更加容易演变成全球危机。随着近年来金融危机的频发,尤其是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金融系统性风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受到人们的质疑,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否是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有什么影响?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已经初步构建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的多层次金融体系,资本市场的功能日益完善,并开始在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2013年6月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快速上升,一度升至13%以上,银行间市场出现阶段性流动性紧张现象,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也暴露了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确实存在,如果处理不好,则会攸关整个金融体系甚至中国经济的发展的成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的爆发,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系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开始对其研究。将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方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量化、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下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2.1 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Monica Billio(2010)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可以被定义为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系列相关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其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整个金融系统流动性的紧缩和信心的大量丧失。Franklin Allen,Ana Babus,Elena Carletti(2010)将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为由一个事件冲击或一个具有传染性的过程引起的大量金融机构倒闭的可能性。Nicholas Chan,Mila Getmansky,Shane M. Haas 和 Andrew W. Lo(2005)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一系列相关违约之间发生的概率,这些违约通常是由一个独立的主要事件引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 王小清(2010)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区别于系统风险,是与局部风险相对应的,是对于整个系统或结构来说,由于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因素以致无法处理而形成的整体性或结构性风险。谭洪涛,靳秋锋(2011)在总结国外对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的基础上,得出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的三个要点:第一,侧重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而不是单个机构;第二,传播范围很可能超过金融领域,进而对整个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第三,系统性风险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杠杆放大效应,单个机构或区域风险很可能迅速演化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1.2.1 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究。Monica Billio(2010)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可以被定义为金融机构之间的一系列相关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其通常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整个金融系统流动性的紧缩和信心的大量丧失。Franklin Allen,Ana Babus,Elena Carletti(2010)将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为由一个事件冲击或一个具有传染性的过程引起的大量金融机构倒闭的可能性。Nicholas Chan,Mila Getmansky,Shane M. Haas 和 Andrew W. Lo(2005)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通常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一系列相关违约之间发生的概率,这些违约通常是由一个独立的主要事件引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 王小清(2010)认为金融系统性风险区别于系统风险,是与局部风险相对应的,是对于整个系统或结构来说,由于系统中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因素以致无法处理而形成的整体性或结构性风险。谭洪涛,靳秋锋(2011)在总结国外对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的基础上,得出关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定义的三个要点:第一,侧重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影响,而不是单个机构;第二,传播范围很可能超过金融领域,进而对整个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第三,系统性风险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杠杆放大效应,单个机构或区域风险很可能迅速演化成为金融系统性风险,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第 2章 我国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现状分析

2.1 我国货币政策现状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的命脉,是国家经济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中国人民银行,即我国的中央银行。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行使中央银行职责,我国货币政策也从此而起步,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的时代,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已形成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货币政策,有力的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稳健是指货币政策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负责部门是货币政策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其中币值稳定包括货币币值对内稳定和对外稳定。对内稳定表现为物价稳定,对外稳定表现为汇率的稳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工具为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常备借贷便利。

2013 年我国的货币政策一定程度的调整,其中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借鉴国际经验,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旨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波动时相机使用,有利于调节短期金融市场资金供给,防范短期突发性事件引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此外于2013年年初新增了常备借贷便利工具,其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由于我国利率并没有完全市场化,且存款基准利率常用来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常用存款基准利率代表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情况。此外,选取广义货币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补充,来表明2005年以后货币政策的变化。具体如下:

2.2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现状

随着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我国金融市场也在不断的发展,金融主体由原来的银行独大发展到现在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债券等多种主体并存,多层次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系统性风险也在不断的汇聚。

而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由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引起的区域或全球性金融危机,人们对于风险的关注也逐渐由银行等单个行业转移到金融、保险、证券等跨行业的整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和研究金融系统性风险,并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金融监管范畴,旨在防范区域性或全局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截至目前为止,我国虽然尚未大规模爆发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也开始逐渐汇聚并开始显露。2013年6月的“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平时的3%左右一度飙升至13.4%,各大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紧张;2014年3 月 5 日,超日债券违约,债券行业风险开始显露。因此,对于金融系统性风险更详细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找到更好的监管和解决办法,防范我国金融危机的产生。

目前,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和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具体如下:

1、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

由金融机构自身问题所引起的系统性风险称为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若不加以防范,其甚至会引发危害严重的金融危机。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期限错配。期限错配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期限的不匹配,在金融活动中通常表现为短贷长投,在风险方面表现为流动性风险。资产和负债的不匹配,导致如果出现负债到期没有以备可以支付时,银行容易出现流动性问题,加之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容易发生银行挤兑现象产生,从而导致存款人对整个银行体系信心的丧失,从而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危机。

(2) 信贷结构不合理。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银行业信贷门槛较大,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因此出现了信贷行业集中,信贷客户集中,信贷区域集中和信贷期限集中等信贷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截止2012年年底,全国17家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亿元以上大客户占其全部贷款客户数不足1%,而大客户贷款余额却占其全部贷款余额近50%,呈现出明显的客户集中现象。2012年末,东部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约占全国贷款总额的2/3,贷款投放额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金融业的信贷结构不合理,金融机构关联性较高,一旦某一个行业/企业或区域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整个金融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第3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理论研究 ··········· 14

3.1 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传导机制理论研究 ··············· 14

3.2 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影响理论研究 ·········· 15

第4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实证分析 ················ 17

4.1 指标选取 ··················· 17

4.1.1 货币政策 ················· 17

4.1.2 金融系统性风险 ··················· 17

4.1.3 其它变量 ·················· 18

第5章 政策建议 ················· 26

5.1 完善金融系统性风险定量测度体系和定期报告制度 ··········26

5.2 完善与我国现状相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 26

5.3 积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27

5.4 完善金融机构与金融行业内部之间的防火墙制度 ············· 27

第 4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取

指标的选取是进行实证分析的前提,针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如下指标选取。

4.1.1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利率政策和常备借贷便利,国外学者通常用市场化的短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但由于我国的利率并不是市场化的,且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各种收益率曲线形成机制并不完善,我国尚未形成基准利率,参考方意等(2012)研究,选用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RD来衡量我国的货币政策。如遇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则以最新的利率水平作为选取时点的利率。

4.1.2 金融系统性风险

基于Mark Illing and Ying Liu(2003)构建的金融压力指标FSI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我国的金融系统性风险衡量指标FSI ,其中包括银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由于FSI 是连续高频指标,但考虑到实际数据的获取难易程度,选取季度为频率基础。其中银行业指标选取:传统的银行业风险指标为贷款损失,风险加权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等,但这些指标仅仅反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等单一方面风险。

4.1.3 其它变量

由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除货币政策外,还有经济发展程度,通货膨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更好的分离出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加入相应的控制变量: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选取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用GDP代表;季度通货膨胀衡量指标选取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用CPI 代表。

第 5章 政策建议

2008 年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部分学者将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归因于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货币政策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性的建立金融系统性风险衡量指标,探究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代理变量RD对一期滞后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为正,对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二期滞后及更远期滞后阶数的影响为负,即货币政策对于滞后一期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有抑制作用,对于滞后二期及滞后更长阶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有推动作用。这表明货币政策短期会促进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降低,但从中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促进金融系统性风险的积累和增长,从而危害金融稳定。既然货币政策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存在,那么相关也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基于本文研究内容,给出相关如下几点建议。

5.1 完善金融系统性风险定量测度体系和定期报告制度

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是我国监管当局重要的监管目标之一。实现此目标的前提是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量化。但学术界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量化的研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起步较晚,且目前大多数为国外学者,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还知之甚少。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和逐渐开放,金融系统性风险越来越凸显。因此,我国当局应尽快加快完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测量体系,构建金融系统性风险指标,并形成定期报告制度,以便于监管各方能够及时的根据相关数据的变化来判断金融系统性风险,从而能够及时的更准确的制定相关政策,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时效性,避免我国区域性、系统性金融危机产生。

5.2 完善与我国现状相匹配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我国金融市场监管之前的重点在于行业、机构的监管,这适合于分业经营的金融市场。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剧,金融市场混业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众多银行开始纷纷涉足保险、证券等领域,同时保险公司也巨资参股银行、券商;信托、基金等我国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飞速发展,跨行业金融交叉产品层出不穷,更加打破了各个金融领域的界限。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金融市场风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单独的金融机构或行业,还体现在跨机构跨行业的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上。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也应当将金融系统性风险纳入相关目标的范围,建立旨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的扩散和传染。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逆周期监管,二是流动性风险监管。逆周期监管是根据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顺周期特征提出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具有顺周期的特征,即在经济上行时聚集,推动经济泡沫,在经济下行时风险释放,给经济运行带来更大的下行压力,从而扩大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逆周期监管旨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金融风险的顺周期特性,在经济繁荣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下行时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从而熨平金融系统性风险对经济周期波动幅度扩大的作用,维护经济正常平稳的运行。此外,金融危机的爆发的原因在于金融系统性风险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扩散和传染,而随着个金融领域,各个金融机构的关联越来越紧密,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当今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播和扩散的主要渠道。因此宏观审慎监管也应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完善流动性风险量化指标监控体系,提高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