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95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金融学论文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网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本文研究背景是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约束环境背景。这样的融资约束环境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支出(邓可斌,曾海航,2014)[29],限制了企业规模扩大,最终制约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学者们在融资约束环境下,针对投资与企业内部现金流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并且对研究结果争论不一。以 Fazzari. Steven M, Hubbard Glenn, Petersen. Bruce C(1988)(下文简称 FPH)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二者之间是单调的正相关关系[1]。但是以 Kaplan S N, Zingales L(1997)(下文简称 KZ)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二者关系并非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2],即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其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程度并非越大。 在上述的背景下,也有学者从过度投资和财务柔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前者从自由现金流假说进行了解释;认为无论企业是否存在融资约束,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代理问题会致使企业经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过度扩大企业规模,造成资源浪费以及低效率投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融资约束程度较小的企业中尤为普遍,从而才会出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非单调关系,即 U 型关系。后者从企业财务柔性概念的角度(曾爱民,2011)21进行分析。企业以财务储备的方式增加了财务弹性以抵御融资约束,并为抓住未来投资机会做准备。因此在企业财务柔性的影响下,企业的投资—现金敏感度并不仅仅与融资约束相关,还与财务柔性相关。 由此,本文借鉴了财务柔性的思想,从其中的现金持有量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因素,进而剖析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关系。

..........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上。本文在借鉴财务柔性思想的基础上,从现金持有量的角度解释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关系,为二者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诠释角度;更加丰富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理论。 实践意义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企业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程度是由融资约束与企业现金持有量共同影响的。面临高融资约束的企业,倘若内部储备了充裕的资金,那么企业就不会为未来的投资再进行财务储备,此时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下降,同时企业会将当期的现金流进行当期所需的投资支出,也就增加了投资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倘若企业缺乏必要的财务储备,那么此时的现金持有需求就增加了对现金流的敏感程度,也就降低了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程度。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财务储备的必要性。

.........

第2章 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机理

本章主要是对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分层次的理论分析。本文首先对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融资约束进行概念界定,主要从融资约束内涵、特征两个维度具体阐述。其次,本文从财务柔性角度分析了除融资约束影响外,企业现金持有量对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了融资约束、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关系。

2.1 融资约束的界定

目前,在投资理论研究主流方向中,有关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二者之间敏感程度与融资约束程度密切相关,但学术界对融资约束的概念没有统一和系统的界定,多是将其形容为融资成本过高或者融资渠道过窄;还有大量文献从产生原因和所带来后果的角度解释融资约束,如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存在交易成本等。总体上,现有文献并未对融资约束的涵义有具体的界定。 本章从融资约束内涵、融资约束特征两个维度对融资约束展开系统的论述,并为后文对测度融资约束程度的融资约束指数进行构建,以及对在融资约束条件下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的敏感度的论证奠定理论基础。追本溯源,1958 年,Franco Modigliani 和 Merton Miller 提出了完美市场假说,他们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对公司决策者来说,企业内部资本和外部资本可以无差异替代,公司的资本结构并不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进而也就不影响公司的市场价值”[3]。因此,在 Modigliani-Miller 假说条件下,基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投资决定与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如企业内部流动性、财务杠杆等)是相互独立的。Dale Jorgenson[17]等人代表的新古典投资理论也认为“企业的跨期投资最优问题的解决并不需要过多考虑企业财务因素”。

......

2.2 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关系

因不同的市场假设条件,学术界对企业投资决策与企业内部现金流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结论。根据 Modigliani 和 Miller(1958)完美市场假说条件,他们假设:(1)债券和股票均在完全市场上交易,交易成本为零(2)企业不缴纳所得税;(3)企业将全部利润作为股利分配,不考虑增长因素;(4)企业和个人负债不存在风险。进而得出企业的投资组合决定了企业价值,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资本成本)无关。换句话说,在完美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成本无差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投资决策仅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之差,因此,企业投资不会对企业内部现金流敏感。 但现实资本市场是不完备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投资者存在逆向选择风险,企业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经营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导致代理成本产生,比如审计费、监督费等。而这些成本和风险都会在融资成本中体现,从而抬高了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净现值收益,迫使企业放弃一些可观的投资机会,制约了企业发展。企业在外部融资约束的环境下,为了增加投资净利润,其会优先选择成本较低的内部资金资源,依赖于内部现金流(Myers,Majluf,1984)[4]。因此资本市场不完备会使企业资本支出受内部现金流量状况的制约(Meyer,Kuh,1957)[18]。 综上,不难发现不完美的资本市场、融资约束、投资与现金流三者之间存在明确的因果逻辑关系。因此本文将分别从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两个角度进行系统地分析。 信息不对称角度。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加剧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提高,进而引发企业流动性约束,限制了企业投资决策;因此为减少融资成本的限制,企业会以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先后顺序(优序融资理论)(Myers,Majluf,1984)进行合理的筹资。可见融资约束使得投资决策依赖于企业成本低的内部现金流(FHP,1988)。国内学者也证实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投资与现金流也存在紧密的联系。屈文洲和谢雅璐(2011)等人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指标 PIN 值并将其作为划分融资约束的指标,用以研究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的关系;他们研究得出信息不对称水平越高,则公司的投资支出越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越高[37]。

............

第 3 章 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 24

3.1 融资约束指数测度 .......... 24

3.1.1 融资约束划分指标与测度方法 .......... 24

3.1.2 融资约束指数的测度 ........ 26

3.1.3 融资约束指数模型构建 ............ 28

3.2 企业现金持有量指标体系构建 ........ 29

3.2.1 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9

3.2.2 企业现金持有量指标的选取 ..... 30

3.3 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指标体系构建 .......... 31

3.4 各个指标的汇总情况 ...... 32

第 4 章 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 34

4.1 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演进 ............ 34

4.1.1 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 34

4.1.2 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阶段特征 ............ 36

4.2 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分析 ...... 36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5.1 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 41

5.2 融资约束、财务弹性与投资支出关系的政策建议 ............ 42

5.3 本文局限性和今后研究方向 ........... 44

第4章 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依据前文对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的层层理论论述,本章将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依次论证前文的三个理论假设。 本章数据的选取继续沿用第三章中构建融资约束指数的 4950 个面板数据,并在 4950 个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进行 5%的缩尾处理。缩尾处理有助于消除异常值对回归结果的干扰,因此本文采用了 5%的缩尾处理,剔除异常值干扰。

4.1 现金持有量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关系演进

前文已论述企业投资与现金流敏感度是由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与企业财务储备水平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先从企业财务储备的角度验证二者之间关系。本文首先按照现金持有量的测度指标现金比率将 4950 个样本数据降序排列,并将全样本均分为三组,将样本数据中现金比率排在第一组的样本划分为“现金持量高组”;将第三组划分为“现金持有量低组”。并按照对“现金持有量低组别”和“现金持有量高组别”分别进行线性回归。企业现金持有量水平对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影响在现金持有量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效果显著;即当企业内部缺乏财务柔性时,在不考虑外部融资环境或者市场整体普遍面临着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企业当期的投资支出对当期的经营现金流敏感,但是当企业内部财务柔性较高时,说明企业当期财务储备(包括银行借款、短期投资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当期的投资支出,因此不会对企业经营现金流敏感,正如上述的实证结果所示。

..........

结论

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关系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融资约束的存在是否会导致企业的投资对其现金流产生敏感?如果企业的投资对现金流敏感度较高,那么一定是外部融资约束环境导致的吗? 对于二者的关系,学术界产生了分别以 FHP(1988)和以 KZ(1997)为代表的两类观点。前者认为二者存在单调相关关系,即融约束的存在验证了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存在,且是正相关关系;而后者认为二者并非一定存在这样的单调关系,还有其他的因素会导致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变化,如代理问题(所有者与管理者)导致的过度投资,以及企业进行财务储备的考虑和跨期投资的考虑(曾爱明,魏志华,2013)[32]。本文经实证检验得知,按照融资约束作为样本划分指标进行的全样本回归,得出的结论支持了 FHP(1988)有关在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投资支出将更多依赖内部现金流的观点。具体分析可知,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代理问题(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存在,使得企业受到外部融资环境的约束,即增加了外部融资成本,因此融资约束的存在不利于企业的投资支出和规模扩大;从而使得企业依赖融资成本较低的内源性融资,增加了投资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敏感度。即外部融资约束的存在增加了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融资约束是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存在的充分条件。国内很多学者经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理论逻辑的存在(郭丽红、马文杰,2009;刘鑫春 2012)[44]。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重要支撑,创新更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便是技术创新。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将技术创新摆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肯定科技创新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壮大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国与国之间技术创新的差异会影响到国家间竞争优势的获得,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国家在各方面更具备竞争优势。然而技术创新从何而来?我们认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变化日新月异,我国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技术创新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从一个新想法、新思路的产生到最后创新成果的出现,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伴随着较高的风险。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收益,一旦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项目获得成功,随之而来的便是巨大的投资收益。由于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征,一般情况下较难以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融资渠道有限,所以资金短缺是限制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瓶颈。创业投资为这一困境的解决提供了途径,它以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为投资对象,不仅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还能为被投企业带去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成长,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 1946 年,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的设立开创了美国创业投资的先河。创业投资的注入为美国新成立并且成长速度很快的企业提供了权益性融资,从而促进了美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从硅谷传奇、半导体行业的兴起再到后来的生物工程浪潮、IT 行业的蓬勃发展,所有的这些都无不在说明美国发达的创业投资体系在促进技术创新以及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创业投资在美国的成功经验,推动本国创业投资的发展。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有关创业投资在技术创新中作用的研究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已出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对两者进行了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整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梳理。国外关于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较多,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指标选取的不同,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从整个国家和地区层面看,由于研究数据的易取得性,基本上已经达成共识,即创业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Romain & Pottelsberghe(2004)研究创业投资额度和研发费用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以 16 个 OECD 国家 1990 至 2001 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得出结论:创业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了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作用[1]。 Hasan & Wang(2006)把美国 394 个劳动市场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 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1993 至 1999 年),以专利数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指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创业投资对创新、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投资对专利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 Tang & Chyi(2008)利用 1985 至 2001 年的数据,考虑法律环境对创业投资的影响,设计衡量法律环境的三个指标(资金来源、税收刺激以及 IPO 便利化),将其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研究发现创业投资对台湾生产制造与电子设备行业的TFP 增长有显著的作用,并且 TFP 的增长来源于传统的推动力 R&D 和由创业投资发展带来的内部知识扩散,创业投资的发展显著地解释了台湾 TFP 的增长[3]。

............

第 2 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本理论

2.1 创业投资

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VC)又称为风险投资,最早起源于美国,而后以蓬勃发展的势头风靡全球。对于创业投资的概念及涵盖的范围,学术界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官方的定义。但纵观国内外学者及相关权威机构所给出的定义,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有着不同的侧重。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创业投资协会所界定的定义,全美创业投资协会(NVCA):创业投资是由职业投资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和有着有巨大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中,并通过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管理的权益性资本[30]。 英国创业投资协会认为凡是对未上市公司注入的权益资本,就可以称作创业资本。欧洲创业投资协会所给出的定义是:创业投资是一种由专业的投资公司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或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的投资行为[31]。 同样,很多其他学者也给出了与此相类似的定义。Scott(1997)提出风险投资是一种投资于新兴起的且有较好成长性,但又缺乏发展资金的小型企业[32]。Gompers & Lerner(1999)认为创业投资指由独立的机构运作,并将资金主要投向于高增长潜力的私人企业的权益资本[33]。 国内比较权威的“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1991)认为创业投资是指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34]。

..........

2.2 技术创新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其目的在于获取潜在超额利润。”[37]但熊彼特所指的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内容。所以他并没有给出技术创新的明确定义。 Enos(1962)首次给出了技术创新的明确定义,他从行为集合角度出发来定义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资本投入、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38]。M. Mansfield(1971)认为技术创新是一项新的发明的首次应用,从而将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有效区别开来。他将技术创新定义为第一次引入一个新的工艺流程或新的产品[39]。R. Mueser(1985)在 20 世纪 80年代中期较系统地对有关技术创新的文献进行的研究分析后,重新定义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40]。 国内学者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41]。许庆瑞(2002)强调技术创新接近用户的重要性,认为技术创新是一种新的思想的形成到得到利用并生产出满足市场用户需要的产品的整个过程[42]。 以上学者虽然对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表述和理解,但至少可以看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投入产出过程,它以新思想、新技术的投入为起点,以成果的社会化、市场化为终点。它与发明创造不同,它以创新主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强调经济和社会价值。

..............

第 3 章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 21

3.1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融资机制 ........... 21

3.1.1 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点 .... 21

3.1.2 创业投资在技术创新融资过程中的特殊功能 .... 22

3.2 创业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 24

3.3 本章小结 ........... 27

第 4 章 创业投资支持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 29

4.1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29

4.1.1 指标设计原则 ........ 29

4.1.2 技术创新效率指标体系 ........ 30

4.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31

4.3 基于 CCR 模型的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 32

4.4 基于超效率模型的创业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 36

4.5 内生性检验 ....... 39

4.6 本章小结 ........... 40

第 5 章 创业投资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 41

5.1 影响因素及研究假设 ....... 41

5.2 变量设计与多元回归模型构建 ....... 42

5.3 样本数据分析 ........... 44

5.4 实证结果分析 ........... 47

5.5 本章小结 ........... 49

第 5 章 创业投资特征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第四章,本文论证了创业投资对创业板相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有积极的影响,但是那些有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企业情况又有所不同,比如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不同的创业投资背景、投资至上市的年限各有差异。在本章,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相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创业投资机构的性质,提出相应的假设,在第四章根据超效率模型所计算出的技术创新效率值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5.1 影响因素及研究假设

在第四章,本文已经证实了有创业投资支持的相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要高于没有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在此基础上,现将进一步考虑可能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创投机构的性质。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如 Engel(2004)[45]、钱苹和张帏(2007)[46]、木志荣和李盈陆(2012)[47]、苟燕楠和董静(2014)[28]等),可以发现创投机构的声誉、投资至上市的年限、行业投资经验、注册资本规模、创投机构的背景、是否联合投资等因素可以影响到企业创新效率。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创业投资机构的以下特征可能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生产影响:创业投资持股比例(VC_Share)、投资至上市的年限(VC_Time)、创业投资机构数量(VC_Number)创业投资机构背景(VC_Background)。 谈毅、杨晔(2011)认为,一般来说,创业投资对企业的持股越高,其与该企业的利益相关性越大。那么创投机构为了自己未来从这个企业收取更高的报酬,势必会更好的管理被投企业,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48]。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可以反映其在企业中的参与程度和话语权,创业投资能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带来多大程度上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创业投资在股本中占的比重。

.........

结论

随着 2009 年 10 月创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推出,创业投资又多了一个适合的退出途径,进入 2014 年后,我国创业投资行业继续升温,投资态势持续向好。创业投资是一种新兴产业,属于高端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它是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能够有效缓解创业企业融资难、发展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创业投资的发展,能够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另外一方面,学术界对创业投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本文以创业板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利用 DEA 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研究创业投资支持和创业投资属性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研究的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结论一: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体系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资金短缺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金融安排实现对技术创新不同的作用方式,可以通过发挥在信息处理、风险管理、激励机制、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功能来达到促进技术创新的目的。

结论二: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金融制度安排、一种投融资方式,是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论上能在融资机制和作用机制上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影响。在融资机制上,创业投资在风险控制、信息处理、投资监督和创新周期四个方面,具有比传统融资渠道更适合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优势。

结论三:通过构建相关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证明有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高于没有创业投资支持的企业。非参数独立样本 Mann-Whitney 的检验证明是创业投资的参与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而不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吸引了创业投资的进入。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现象,而不依靠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所提供的融资媒介作用,故又称为“金融非中介化”。它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在经济高通胀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和利率管制政策导致美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日趋下降,大量存款从银行体系中流出的现象日益严重,限制银行可贷资金的规模,在资产负债双重压力下金融脱媒现象悄然发生。在美国金融脱媒深化的同时,英、德、日等发达国家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金融脱媒。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主要是由于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成长弱化了商业银行的媒介作用。首先,金融体制改革使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瓶颈有所突破,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日益凸显,为实体经济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速资金从银行体系流向资本市场;其次,资金具有逐利性,在现行的金融管制背景下投资主体为获得更高收益纷纷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产品,从而分流银行储蓄;加之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及居民理财意识的不断提高,都将促使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现并不断深化。 金融脱媒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所以它不可避免的对一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产生冲击,从而影响银行的经营水平。基于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金融脱媒势必成为我国银行改革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势必会对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业务为核心的经营模式造成冲击,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因此,研究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寻求应对策略,化挑战为机遇是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金融脱媒作为 20 世纪以来对金融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之一,其高度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使得该现象一经产生,便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文献梳理可知,前人关于金融脱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金融脱媒现象描述包括定义、成因及度量;二是关于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研究以及银行实施反脱媒的策略措施。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便出现金融脱媒现象,故国外学者关于这一现象研究较早。Donald D. Hester (1969)是最早研究金融脱媒并对其进行定义的学者,他认为金融脱媒是资金融通、交易等行为直接在资本市场上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完成的现象,而绕开银行这个金融中介机构。随着脱媒现象在西方其他国家的出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本国金融实践试图对金融脱媒进行定义,其中对金融脱媒定义阐述最为系统的是 Mish kin(2001),认为金融脱媒指美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实施的利率管制政策条件下,由于资金的逐利性而使得银行存款资金流向收益更高的证券资产的这种资金外流现象。 国内对金融脱媒的研究要晚于国外,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金融脱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对金融脱媒进行定义。最早对脱媒现象进行定义的是辛琪(1990)通过对意大利金融脱媒状况的研究和借鉴,指出融资行为直接在投资者和筹资者间发生而绕开金融中介机构的现象称为金融脱媒。唐旭(2006)认为金融脱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指银行存款资金在限制存款利率上限政策的条件下,转而流向货币市场工具进行投资;后者所指的脱媒现象,不仅包括资金的逐利性而流向货币市场工具的现象,还包括资金需求者绕开金融中介机构直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行为。

.........

第二章 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经营的相关理论分析

在开始本章的理论分析之前,需要对本文所论述的核心研究范畴进行界定,防止研究范畴的混乱。然后对金融脱媒理论进行阐述,对金融脱媒的理论分析离不开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梳理,根据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将金融中介理论分为金融机构观的中介理论和金融功能观的中介理论,并基于这两种观点分析金融脱媒的成因。其次对金融脱媒校正理论加以分析,该理论认为金融脱媒对银行的影响不完全是负面的,也存在正面效应。最后,以上文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尝试分析了金融脱媒与商业银行经营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下文定性与定量分析做理论铺垫。

第一节 相关研究范畴界定

在经济金融活动中为资金供求双方提供资金融通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总称称为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tion),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不同的学者对金融中介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对脱媒内涵本质上的理解是一致的,都是提供间接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的职能和作用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化。金融中介机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划分的依据是金融中介机构在融资活动中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狭义的金融中介是指在资金融通活动中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而广义的金融中介机构泛指从事所有金融活动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及其他信息咨询服务类金融机构,其职能不仅仅包括提供资金融通,还包括信息咨询及服务等。基于本文所研究的内容是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即分析资金绕开银行这个中介在资本市场上融通对银行经营的影响,故在本文中的金融中介是狭义的金融中介,特指商业银行。故如无特别说明,本文的金融中介界定为商业银行。

............

第二节 金融脱媒相关理论

自金融脱媒现象发生之日起,便引起了学术界对其进行探讨,由此而产生的金融脱媒理论也在不断地系统化、完善化。金融脱媒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资金融通与金融中介间的关系,因此对金融脱媒的研究离不开对金融中介理论的梳理与回顾。金融中介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两个阶段,传统的金融中介理论指的是“金融机构观”,这是金融中介理论发展的初级阶段,现代金融理论则指的是“金融功能观”或“金融效率观”。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之间关系的认识上,“金融机构观”认为两者之间是一种矛盾对立的静态关系,从而割裂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而“金融功能观”则认为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不仅不会使金融中介机构消失,反而会促使其不断加强创新,促进自身发展;金融中介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多金融产品,丰富金融市场产品种类,从而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

第三章 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及动因分析 ........... 13

第一节 我国金融脱媒的现状 .... 13

第二节 我国金融脱媒趋势现阶段深化的动因分析 .... 17

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 17

二、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 18

三、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和迅速发展 ...... 19

四、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使储蓄资金脱离银行体系 ............ 19

第四章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 21

第一节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的挑战 ........ 21

一、银行存款分流降低资金来源的稳定性 ......... 21

二、优质贷款流失造成优质客户流失和资金运用面临挑战 .... 23

三、加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难度 ........ 25

第二节 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机遇 ........ 26

第五章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实证分析 ........ 29

第一节 方法选取与指标选择 .... 29

一、研究方法确定 ........... 29

二、指标选择与样本数据 ..... 30

第二节 金融脱媒对存款业务的实证分析 ............ 32

第三节 金融脱媒对贷款业务的实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39

第五章 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影响的实证分析

上一章节从定性角度结合相关数据和图表分析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本章将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模型)分别实证检验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存贷业务的冲击。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最主要的资产负债业务就是存贷款业务,存贷款业务受到金融脱媒冲击是最为最明显,所以本章选择对存贷业务的分析来实证检验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预测短期内金融脱媒对银行存贷业务的影响。

第一节 方法选取与指标选择

由于经济现象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计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解释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模型)不以经济金融理论为基础,是以数据的统计性质为基础,用于多变量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 由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添加变量,因此在形式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且模型的参数估计相对容易,因而被广泛用于经济问题分析和短期预测。本文将基于 VAR 模型来分析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以存贷为主的经营影响。脉冲响应函数(IRF)可以描述 VAR 模型的系统动态特征,即以研究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影响。其研究的主要思路是系统内生变量在受到随即扰动项一个标准差大小冲击后,该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的动态影响,同时这个随机扰动项的冲击还可以通过 VAR 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变量,而不仅仅直接影响该变量本身。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反映出冲击的效应,描绘出各种变量对冲击的反映轨迹,下面基于两变量的 VAR 模型对 IRF 函数进行简单说明。

..........

结论

为应对愈演愈烈的脱媒趋势,保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商业银行应适时做出经营策略的调整和经营理念的转变,努力向提供综合服务的混业经营模式转变,注重与证券、保险、基金及信托机构的合作,开展交叉业务。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利用资本市场平台来加强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机构间的合作,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我国银行进行业务创新,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拓展业务范围都离不开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只有发挥两者之间的合作,商业银行的业务才能更好地与资本市场对接,提供综合化的优质服务;二是商业银行要完善自身的风控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新型业务的同时,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随着银行资产配置多元化,业务开展多样化,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银行必须具备更高的风险管理能力。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以存贷为主的分业经营模式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商业银行要努力实现向混业经营方向的转变。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四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农民合作作为农村地区特有的合作组织形式,贯穿中国近百年来农业发展历程。2004 年“一号文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合作发展问题,近些年又指出“发展新型合作金融组织”(2014)、“完善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2015)。于是,“农民合作”便以合作社、信用社、资金互助组织等多种形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演变,2006 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①的颁布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据农业部调查显示,截至 2014 年底,全国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 113.8 万个,同比增加 28.7%,显示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三农”发展的重要作用。 任何经济体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不例外,融资难俨然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上的绊脚石。一方面,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进行“虹吸”,将农村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国企借贷;信用社最初作为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社员给予其信用基础可以获得远低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利率,这一组织形式的存在一度为农村金融注入了生产发展的新鲜血液,但是随着信用社的异化现象日渐严重也最终使得信用社逃脱不了朝向商业银行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机构尚未成熟,监管体系仍未完善。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开展资金互助面临诸多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面临“产权漂移”、“一人一票制”丧失内部治理缺陷。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优先选择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开展资金互助”②。但是国家相关法律对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的开展缺乏具体明文规定,在其实践中缺乏理论指导。因此,众多学者纷纷从信息不对称、社会资本、合作金融等角度对异质性合作社的信用合作开展研究,本文也是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历史轨迹及本文梳理资料来源

约 170 年前合作社诞生,学术界对合作社的理论研究就一直伴随着合作社发展、成长、创新的实践开展。与此同时,信用合作形式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首次以农村信用社的形式在德国出现将合作社与信用合作相连接,扭转农村地区高税负、难借贷等局面。在合作社发展历程中,学术界先后讨论过信用合作社在市场中角色定位、合作社成员结构、如何达到帕累托最优等问题。在 100 多年的时光里,有关合作社的成立及经营发展始终要贯穿的“服务社员、民主管理、按交易额(量)返还”原则却始终没有改变。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和管理原则始终没有离开学术界的视界,大体研究思路可分为初期合作社运行模式(Aron Sapiro、Edw in G.Nourse)——合作社制度理论(B.W ard、 E.Dmiar 和 J.V anek;Emelianoff,1942;Rohotka,1957 等)——基于产权理论上合作社理论的延伸、合作社模型构建(Helnberger,1965;Hoos,1965)——基于企业理论(Taylor,1971、)、博弈理论(Staatz,1983 等)交易费用理论(LeVay,1983;Sexton,1984 等)上对合作社发展理论的研究——新型合作社制度创新(拉坦,1991 等)、要素贡献度(勒普客,1992;艾申堡,1992 等)等。 随着美国“新一代”合作社的产生,关于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及其融资在内的的研究,便成为合作社理论的焦点内容(Le Vay,1983 ;Karantinis & Zago, 2001 ;Cook et al 2004; Bijman,2005)。有从合作社异质性原因角度进行研究的(Hiopoulos & Cook,1999),有从内生社员间关系及其合作社融资问题模拟合作社最优模型的(Karantininis 和 Zago,2001;),有研究合作社治理结构问(Nilsson,2001 等),有从异质性对合作社效率影响角度研究的资金问题(Banerjeeetal,2001;Bijman 2005)。

.........

第二章 关于我国信用合作实践研究综述

第一节 信用合作的发展回眸

李树生、岳志(1989)在《合作金融概论》较概要的分析了 20 世纪初信用合作社在中国发展的轨迹:继 1919 年上海震旦大学教授薛仙舟等人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城市信用合作社——“上海国民合作储蓄银行”后,1922 年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成立在香山成立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农村信用合作先后在国民党统治区和革命根据地边区组建和发展。我国学者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信用合作社发展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何广文(2009)、王曙光(2008)、温铁军(2013)、冯兴元(2013)等人对此都有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建国初期的合作社运动与经典合作社的本质特征差别不大,基本上遵循了国际合作社运动的“服务社员、一人一票制”等宗旨、原则展开。但随着合作社运动发展速度加快,实践中合作社的成立由行政力量推动的色彩日益加深。建国后,生产、供销及信用合作社体系在中国大陆建立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生产合作社在“大跃进”思想的推动下快步从初级社、高级社,到“跑步”进入人民公社;供销合作社转型成为由国家主导的集体所有制的、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统购统销的主导性流通渠道;而信用社则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最初由农民入股成立信用社,然后在中央多次召开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中对信用社的发展问题的指导、规范下,经历了属于农民的信用合作社到属于人民公社的信用社,又到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农村基层金融机构。

.........

第二节 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的发展回眸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背景下,农户作为小生产者被推倒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是农民合作组织化的产物(何广文,2000),伴随农业产业变革,成员异质性逐渐凸显出来(孔祥智,蒋枕枕,2010),主要表现在出资方式、出资额以及交易量的异质性(孔祥智,2013)。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王曙光(2006)指出农民农业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相联系,并与资金融通需求相联系。于是,在合作社发展进程中“内生”成长出合作社的信用合作(潘淑娟,2011)。但是在信用合作的发展中还应该看到,资金互助社出现“畸形”发展,非农户倾向严重、借贷资金规模受限等问题也日渐严重。理论界的研究对这一现象给予了高度重视(徐旭初,2009;汪小亚,帅旭,2012;苑鹏,彭莹莹,2013;王曙光,2014等),纷纷从农村正规及非正规金融等方面探究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产生的动因: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能”,农业银行及邮储银行“不为”(薛桂霞,孙炜琳,2014)、由于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增加,各别合作社资金互助出现高额揽储、贷款坏账层出不穷(苑鹏,彭莹莹,2013)、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和管理缺失(汪小亚,帅旭,2012);治理结构不规范、信用合作被简单理解为资金互助,开展模式单一、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王曙光,2014)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有许多学者注意到实践中的合作社异质性问题,并将合作社的异质性与农民合作社信用合作结合讨论,希望找到现象背后的规律(王曙光,2008;黄祖辉,邵科,2009;夏冬泓,杨杰,2010;仝志辉等 2011;侯诗军,2014 等)。

..........

第三章 异质性合作社的产权结构缺陷与信用合作研究..... 10

第一节 异质性合作社产权结构及其缺陷研究 ..... 10

一、产权的基本界定 .......... 10

二、学者对产权不同方面的研究及现有产权安排下的合理解释 ......... 11

第二节 基于产权结构缺陷下的信用合作 ...... 13

第四章 异质性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缺陷与信用合作研究 ......... 16

第一节 异质性合作社的治理结构缺陷研究 ......... 16

一、治理结构在异质性合作社中地位研究 ...... 16

二、国内学者对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研究综述 ...... 17

第二节 治理结构及其缺陷下的信用合作研究 ..... 18

一、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信用合作 ....... 18

二、监管机制、激励机制及其信用合作 ........ 20

第三节 融资困境——异质性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根本原因 ..... 20

一、农村资金融资困难的调研分析 ..... 21

二、外部金融服务不足和内部合作原则的双重限制 ..... 21

第五章 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的创新研究 ..... 23

第一节 信用合作模式及创新发展 .... 23

一、异质性合作社的信用合作模式发展探究 .... 23

二、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 24

第二节 规范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25

一、规范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 25

二、规范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26

第五章 异质性合作社信用合作的创新研究

第一节 信用合作模式及创新发展

异质性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是发展农村金融、促进合作社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赵铁桥,2015),其优势在于具有可信度较高的农户基础和开展生产合作的产业基础,极大地为社员和其本身谋取福利,推动三农政策有效实施。异质性合作社可以通过以资金互助为代表的货币信用和以农产品供应链为基础的商品信用有两种方式开展信用合作(苑鹏,彭莹莹 2013)。 任何事物在自身发展中如果只固定不变,则很快将会被淘汰。面对合作社信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金融服务不足,合作社逐利性、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机构管理不善导致合作社贷款难等问题(赵凯,2013;刘丽燕 2011),使得异质性合作社无法真正服务社员、服务“三农”,亟需创新合作社信用合作模式。本节可从农村地区金融产品、贷款担保方式两个方面说明异质性合作社为何需要创新以及其合作模式。基于信用社和合作社基础上开展的合作金融活动对于解决经典合作社的融资难的问题已是杯水车薪(李尚勇,2011),对此,众多学者在借鉴国外成功合作社信用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对我国信用合作开展模式上进行探究。十九世纪中期,莱弗森、雷发巽各自建立的黑德司道夫信贷合作社和农村信用社和推动了德国信用合作的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完善,德国的风险控制体系已相当完善,在实施信用合作的金融或类金融机构、合作金融公司中,国家不直接进行干预,而是通过风控体系中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进行风险分担,如赫尔梅斯保险体系。德国的合作金融业风险控制机制最大的特点在于间接对会员机构的扶持对合作金融机构的债权人提供保护,另外,德国信用合作组织具有多级法人制度、多层次股份制联合及高效的行业监管值得借鉴。

.......

总结

遵照异质性合作社的发展轨迹,笔者将重点放在异质性合作社结构缺陷及如何开展信用合作上,并围绕这一主线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阻碍异质性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原因有很多,在诸多障碍下开展信用合作方式也不少。细分来看主要有:

第一,开展信用合作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资金来源。在产权结构缺陷下,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模式并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大部分异质性合作社硬件设施不完善,普通成员资产基础薄弱,社员加入合作社并不需要太多的股金要求,想要通过内部权益融资是比较困难,异质性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资产抵押率低以及抗风险水平较弱造成难以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此外政府的政策扶持及实施力度也难以达到“药到病除”的作用。

第二,开展信用合作的重要原因是内部结构缺陷。一个良好的作用机制离不开内外部的紧密结合,对于异质性合作社的信用合作而言,内部机能的“故障”造成内部监管、风险防范等机制不完善,普通社员“边缘化”、“委托代理”现象日益严重,核心经营控制权渐渐被转移至核心社员手中。笔者认为,想要良好有序的开展异质性合作社的信用合作,内部结构的缺陷就必须要解决。

第三,信用合作的开展方式是货币信用合作模式与商品信用合作模式。现如今,资金互助俨然已经成为异质性合作社开展货币信用合作的主要方式,于此同时,创新性的以供应链为主的商品信用合作模式也日渐兴起,将农户、合作社、银行、企业、政府等利益主体有机连接进行信用合作。但是,信用合作方式的开展也并非完全准确有效,针对不同开展主体还需谨慎对待。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 17 世纪欧洲各国为殖民扩张而成立公司向老百姓募集短缺资金的股票市场萌芽期到现如今已经有 400年的历史,而中国的股票市场成立于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证证券交易所先后在这一年成立。之后短短的 20 多年我国证券市场也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规章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中国社会中长期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之后,中国股市承载了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的融资重任,股市健康平稳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不过相对于欧美成熟市场,我国股市暴涨暴跌是常态。2005 年 6 月到 2007 年 10 月,A 股上证指数从 998 点涨到 6124 点,紧接着 1 年之内就从顶点跌倒了 1660 点左右。2014 年 11 月到2015 年 7 月,上证指数又从 2500 多点疯涨到 5100 多点后断崖式下跌到 3400 多点。可见市场不仅需要制度更加的完善,还需要多元化参与者的角色和投资理念。 投资主体机构化是证券市场发展的趋势,证券投资基金起源于英国,之后在美国发展壮大。从世界上第一只开放式基金—马萨诸塞投资信托基金于 1924 年 3月成立以来,基金的优势不断显现出来,在最近几十年开放式基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资本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对于国外的证券投资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发展较晚较慢。波动性和风险性均高于国外成熟市场,普遍观点认为这样的局面是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造成的。中国证监会在 1997 年 11 月发布饿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此我国基金业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化的道路。2004 年,全国人大投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从2004 年 6 月 1 日开始实施。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决策显示了管理层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决心,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才算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1998 年 3 月,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了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2001 年 9 月,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准发行华安创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标志着我国基金业从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发展历程,此后封闭式基金逐渐退出舞台,开放式基金成为基金业发展的方向。截止到 2015年 6月 30 日,有 95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天弘基金,资产规模达到 6715 亿元。整个市场中封闭式基金为 16 只,份额合计 378.42 亿份,资产净值合计 469 亿元,占基金资产总量的 0.64%;而非货币开放式基金达到 2178只,调整后份额 35387 亿份,资产净值合计 48043亿元,占比达到基金总资产规模的 65.56%,另外 33%的资产为货币基金。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比例达到了 75%,散户依然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主力军。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证券投资基金在西方国家发展的更加成熟,因此对于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的研究起步更早,方法也更为成熟。相对于规范分析法,西方学者们更偏向于采用实证分析法,因此关于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波动性的实证研究颇多,并且得出的结论也并不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一种观点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恰恰相反,证券投资基金只会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第三种观点表示这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证券投资基金在股票市场中呈现中性。从基金投资行为角度出发的研究认为影响因素包括羊群效应理论和反馈交易策略理论。Scharfstdn 和 stein (1990)在研究中提出了“声誉羊群行为”的理论,认为基金经理在对自己的决策不确定的情况下,会跟随其他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以求获得同一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准,他们把这行为模式归因为对基金经理的绩效考评是基于其投资收益。当然他们也认为机构投资者之间更容易相互熟悉,且程度要远远高于个人投资者。他们通过研究其他人的投资策略获得信息,因此机构投资者比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更有可能产生羊群效应,并且会增加市场的波动。在另一方面,反馈交易策略也被证实影响着市场,特别是正反馈交易策略。即投资者更倾向于买入上一期表现好的股票或者卖掉上一期表现差的股票,用更通俗的话的讲就是“追涨杀跌”。Delong,Shleifer 和 WaWman (1990)指出了美国市场上存在着正反馈交易,这淡化了理性投资者的影响,没有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加大了波动性。Grinblatt, Titman 和 Wermers (199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正反馈策略机构投资者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其他没有采用此策略的投资者,并且也加剧了市场的波动。Maug 和 Naik (1996)是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基金经理持有基金投资者的资金,并不会根据自己的分析进行投资,为了维持行业平均收益水准很有可能会紧跟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进行投资,从而产生羊群效应,加大了市场的波动。另外一种是从基金份额变化角度来入手的。Warher (1995)指出,基金投资者申赎行为和基金的收益情况紧密相关,若是上一期基金收益情况良好,投资者就会执行买入基金的行为,进一步增加持有份额;相反上一期基金收益表现不理想,那么基金投资者偏向于赎回手中的基金份额,这种不对称的流量会造成资金的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迫使基金经理做出违背最初投资策略的投资行为,造成了股票市场的波动。Wang (2002)研究美国共同基金,发现共同基金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要进行大量的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成本过大,另外还指出了在市场出现急速暴跌的情况下,基金投资者会因为恐慌情绪的蔓延大量赎回持有的基金份额,使得基金经理不得不改变投资组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流动性缺失风险,卖出手中流动性强的股票转而持有现金。同时,在市场急速下跌的情况下,基金经理还会有过度反应,大量卖出手中的股票,因此相比于买入股票,卖出股票时反应的公司特质信息更加少,更容易产生羊群行为,这种过度反应加剧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

第二章 开放式基金宏观分析

第一节 开放式基金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自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基金产生于英国以来,基金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力量,对各国基金市场甚至全球金融体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 年10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与 2004年 6月 1 日开始正式实施,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证券投资基金业作为相对独立的金融行业的法律地位,对我国之后证券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按照投资对象所占的总的投资比例的不同开放式基金可以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债平衡性基金、指数型基金和货币性基金。按照开放式基金投资风格可以划分为平衡性基金、收入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和成长型基金。按照开放式基金投资于股票的市值大小由大到小排可分为大盘基金、中盘基金、小盘基金。普通基金投资者不需要通过交易所场内交易基金,这是种持续的申购赎回机制,不受交易所的时间限制,相对的封闭基金则是通过上海、深证两大证券交易所买卖份额,并在交易所挂牌上市,因此封闭基金的份额登记、过户、托管、交易的确认、资金的报备等工作均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完成。基金投资者只需在交易日向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平台申购赎回,或者通过银行柜台或者现在新兴的网上第三方基金购买平台均可实现申购赎回,操作简单,并且现在的基金赎回到账时间越来越快,从 T+7 的资金赎回到账时间到现在快的只需 T+3 就能到账,货币基金甚至能达到 T+0的快速变现操作。

.......

第二节 开放式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正反面影响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现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多种投资标的供投资者选择。从类型上来分可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QDII 基金、QFII 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从投资风格上可分为主动管理型基金、被动管理型基金。顺应不同投资者的投资品味和投资风格,相应的都能在基金市场中找到合适自己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如此一来,普通小投资者会有动力将闲散资金购买基金公司的产品,让基金公司来帮投资者理财,从碎片化地区挖掘出证券市场的增量资金,其中开放式基金占据基金市场 99%的份额,因此开放式基金几乎代表了基金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作用。而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大于存款小于股票,那么收益情况自然是在两者之间。从国际资本市场长远的发展历程来看,市场容量与证券市场的稳定之间有相当大的关系,市场的资金量越大,个人投资者的参差不起的投资水平对证券市场的负面效用就会降低,市场也就更加稳定。因此,通过吸引闲散资金,扩充资本市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的。

............

第三章 股市波动性影响因素及波动率提取方法 ........ 20

第一节 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申赎行为量化指标 ..... 20

第二节 羊群行为量化指标 ............ 23

第三节 反馈交易策略量化指标 ........ 27

第四节 基金持股比例量化指标 ........ 30

第五节 波动率的提取 ....... 31

第六节 基于 GARCH(1,1)模型的波动率 .......... 32

第四章 基金申赎行为对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34

第一节 实证设计 ........... 34

第二节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34

第三节 单变量回归 ......... 35

第四节 多变量回归 ......... 36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37

第五章 结论 ........... 41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41

第二节 政策含义 ........... 42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43

第四章 基金申赎行为对股市波动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实证设计

在实证过程中综合考虑羊群效应、反馈交易策略、申赎行为、基金持股等因素,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为了研究结论的严谨性,本文将滞后一期的波动率纳入考虑的范围,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变量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整个实证过程可分为以下两步:从表 5 中的平稳性检验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股市波动率和解释变量中的持有份额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但经一阶差分处理后,可以认为分别在 1%和 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平稳的时间序列;羊群效用和持股比例可以认为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是平稳的时间序列;超额需求可以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认为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根据平稳性分析的结果,本文接下来可以进行单变量回归,初步筛选影响因素。 从表 6 的一元回归结果来看,从本文所选取的 5 个潜在影响因素中,持有份额、超额需求对股市的波动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羊群效应、持股比例以及滞后一期的波动率对当期的波动率并无显著的影响。 首先,从基金投资者持有份额来看,回归系数为 0.02,且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基金投资者持有份额会导致股市更大的波动。该结果说明,我国基金投资者申赎行为加剧了市场的波动。这充分显示了基金投资者追涨杀跌、持有基金期限短的投机行为给股市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其次,再看超额需求对股市波动率的影响,回归系数为-24.9,且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异于 0。该结果说明对超额需求越多,股市的波动率越小,这显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当股市的超额需求增加时,说明对上期表现不好的股票的卖出减少了,说明此时股票市场一片繁荣,股票价格不断升高,在股价升高时,整个股市的波动率会下降。该结论已经在美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等众多市场接受了检验。

..........

结论

本文研究了 2004 年到 2014 年间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从投资者投资行为、基金投资行为以及基金持股特征三个方面来研究,构造出基金投资者持有份额的净流量、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超额需求、基金持股比例以及代表外部影响因素的股价波动率滞后项这五个可能影响股价波动率的解释变量,再通过 GARCH(1,1)模型提取上证指数波动率,利用单变量回归和多变量回归实证各因素与股价波动率之间的影响关系,为了使股价波动率的提取更加可靠,本文又通过 SV-N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出的结论如下:

(一)本文通过实证证明了基金经理在投资时存在羊群行为,并且这种羊群行为在卖出股票时更加明显。在多因素回归模型中,不管是以 GARCH(1,1)模型为基础还是以 SV-N 模型为基础,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都表现出与股价波动率的负相关性,但是影响并不显著。说明机构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会对上市公司的特质信息进行挖掘,能够根据股价偏离内在价值的程度进行买卖操作,使得市场更加的理性,因此这种羊群行为在本文中可以认为是一种“伪羊群行为”,但这并不是影响股价波动性的重要因素。

(二)本文通过实证证明了基金经理在买卖股票时存在超额需求这一正反馈交易策略,特别是针对于上一期下跌的股票,这种超额需求更加明显。在以GARCH(1,1)模型为基础构造的回归模型中,超额需求表现出与股价波动率显著的负相关性,在 SV-N 模型的稳定性检验中,超额需求依然是影响股价波动率的显著负相关因素,说明超额需求稳定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这符合之前众多关于美国、日本、中国等资本市场的检验,也进一步体现了开放式基金对于稳定股票市场的重要作用,当上一期股票下跌,基金经理在下一期超额需求增大,即买入该股票的基金增加,卖出该股票的基金减少,开放式基金的这种合力使得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能够重新回到价值区间,稳定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这种超额需求的作用可以看出开放式基金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趋势,使得原本在地域上相距比较远的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产业集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展,在此基础上,金融业作为一项比较特殊的产业,它的集聚也随着产业集聚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某一地区建立金融集聚中心可以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当该地区拥有大量的金融资源和金融机构从而形成金融集聚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金融业的发展与实体经济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分公司,不但实现了规模经济,而且促进了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合理的流动与分配。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更是大规模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转型,从而进一步促进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与此同时,金融集聚的不断发展,为大型跨国公司降低了融资成本,拓宽了融资渠道,跨国公司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竞争力,也会将全球领域内的分公司向某些特定的城市发展,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由此可见,金融集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迫切需求。放眼全世界,已经形成了以纽约、东京和伦敦为代表的国际金融集聚中心,新兴市场中也形成了新加坡、香港等一些区域性的金融集聚中心,在中国大陆地区,金融集聚的发展也很突出,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金融集聚现象。这些金融集聚中心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它包含了 16 个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和泰州。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有所不同,上海市是我国的超一线城市和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江苏的八个城市代表了我国集体经济的发展水平,而浙江省的七个城市则是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相比于珠三角地区以对外贸易为核心的单一发展路线,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更加广泛和多元化。那么在这个以上海为龙头的经济地区中哪些城市存在着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会对周边地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可以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研究从而指导未来区域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金融研究中常常对经济增长的因素忽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因素而集中在以资本、劳动、知识等为重点的研究上,金融集聚结合了金融学与地理学的研究,作为跨学科的新兴课题,在空间的角度分析金融其通过哪些方面影响经济发展以及影响的区域范围空间等都是需要研究的内容,而传统的对金融集聚效应的研究通常是与增长效应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本文可以进一步完善与补充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相关理论。

二、选题的实用价值

从实际利用的角度来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的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集聚现状有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从全局入手,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是对现实的一种指导;另一方面针对中心城市1的金融发展会产生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进一步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增强金融集聚能力并努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注重周边建设,以便更好地辐射周围城市。非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发展本市的金融水平,自身金融集聚水平的提高可以更好地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通过对金融集聚与辐射效应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梳理相关的理论,结合实证进行分析,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探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集聚相关文献综述

在定义金融集聚的内涵方面,学者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金融集聚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中心的研究,伯格(1974)是第一个对金融中心进行定义的学者之一,他认为金融中心作为储蓄转移的中介作用进行投资,引导资金在富裕和短缺之间的转移,从而进一步引导地区之间的资金转移,其中银行体现了最为明显的中介作用;潘迪特(2001)认为,金融集聚是金融机构以集中的方式或金融中心的形式存在的;饶余庆(1997)认为金融机构通过聚集产生金融集聚效应,从而促进金融资源更有效的交换和分配; 梁颖(2006)认为金融集聚是金融监管机构、国内外金融公司和金融中介机构在地理上集中于某些地区;黄解宇(2006)认为金融集聚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的,相比于产业集聚,金融集聚拥有自身的特点,如速度和更快、风险更大、范围更广等等;刘红(2008)从资金的角度提出了金融集聚的定义,他认为,财政资源不仅是各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而且是金融资源在不同区域内跨区域的流动,这种流动的扩大使得在国家范围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与资源分配成为了现实。陈书序,王春艳(2008)综合各派的研究成果,为金融集聚下了一个定义:金融企业,中介机构,监管部门,跨国公司等集中在某些区域,并通过各种联系,最终形成了产业集群合作性与竞争性共存的观点,本文认为金融集聚是金融相关机构和组织通过相互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在某区域上的集中,可以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分配,降低经济成本。 学者有关金融集聚特点的观点有:林江鹏,黄永明(2008)指出金融集聚包含积累经济性、层次性、递进性和空间性等特性;宋晓武(2008)则认为金融集聚具有空间性、复合型、成长性、层次性、递进性等特性.

............

第二节 金融辐射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与辐射效应相关的理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贡纳尔·缪尔达尔(1957)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认为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辐射效应)在循环累积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约翰·弗里德曼(1966)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他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金融集聚区域都可以分为两个板块,一个称之为“核心”板块,另一个称之为“边缘”板块,核心板块的发展会对边缘板块起促进作用,并有效带动其经济发展;沃勒斯汀(1974)提出了世界城市体系理论,他的观点是,在世界上一些发展比较快的有影响力的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快速经济增长,这一点在世界性的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马丁(1999)的观点比较新颖,他在研究区域位置之间的竞争关系后指出最先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区除了获得较多的激励福利外还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影响周边区域发展。 有关金融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的文献主要有:陈浩(2005)认为金融集聚辐射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某地区所处位置以及对金融资源的接受积极程度或阻挡程度,这两点都是对金融集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闫彦明(2010)对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的研究是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辐射效应的强弱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个是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另一个是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田大鹏(2012)则分别从外界与内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从以上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研究学者们对金融辐射效应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因素之间的重要性持的观点不尽相同。

............

第三章 金融集聚辐射效应的理论基础 ....... 10

第一节 金融集聚效应 .......... 10

第二节 金融辐射效应 ........... 11

第三节 金融集聚效应向辐射效应的演变 ..... 12

第四节 金融集聚辐射效应的度量 ........ 13

第四章 长三角地区金融集聚现状 ...... 19

第一节 长三角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20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内部金融集聚效应 ......... 23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27

第一节 金融集聚指标 .......... 27

第二节 因子分析法 ..... 28

第三节 根据威尔逊模型测度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范围 ........ 32

第四节 VAR 模型实证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 33

第五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金融集聚指标

为了更好地分析金融集聚程度,在对数据的选择上参照以下原则:

1.全面性,选取的指标要尽可能多的反应金融集聚程度。本文分析了金融的集聚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对金融业进行了分析从而确定了与金融业相关的变量以确定区域金融集聚的水平。

2.多维性,每个指标体系都会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别,同时也有各部分的因素层。由于影响金融集聚受的因素多种多样,所以选取指标要尽量要具有层次性。

3.可比性,即因为各地区的经济或金融的发展水平不一,必须要利用合适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结果令人信服。我国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差异很大,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地域因素,也可能是人口环境的作用。因此使用相对数据会令各区域之间更有可比性,而如果以总量来衡量金融集聚程度则无法满足最终要求。

4.可行性,在保证可信度的前提下,所研究指标能够比较容易搜集和量化。在搜集金融集聚程度数据的过程中,有很多数据都是难以搜集的,有些是地方政府不予公布的,尤其是地市级层面的数据;还有些指标虽然可以很好地搜集到但是难以进行量化,如金融监管,最终只能将其舍弃。

5.启发性,金融集聚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地对城市进行评分,更重要的是指出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各项指标产生对城市总体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根据城市中金融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作为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参考依据。

.........

结论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取得了一定的结论,以下是本文的总结。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与产业集聚的关系是在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集聚就开始出现并服务于产业集聚。金融集聚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金融机构的空间集中,金融服务的全面高效,交易费用的有效降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金融信息的快速传播等等。同时兼备一定的资本聚集和扩散的功能,有利于资金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将逐渐形成资金集散地和资金流通中心。金融集聚除了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外它还包括了四个特点:阶段性、复合性、层次性和动态性。所谓阶段性就是指形成金融集聚不得不经历初步形成、快速聚集、稳定发展和扩散转移四个变化过程;复合性指的是多种类、多结构、多组织、的金融资源有机结合后形成的金融集聚;层次性是指金融集聚可以根据分析的角度不同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动态性是指金融集聚的成长是在质和量两方面动态发展的双重成长。此外,金融集聚效应主要有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集聚效应向辐射效应的转变的成因主要有成本效应、收益效应、溢出效应以及自我强化效应。通过对金融集聚及辐射效应的理论体系的梳理,得到了本文关于这方面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七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是全球金融体系飞速发展的时期,很多发展中国家为在这波潮流中分享发展红利,纷纷打开国门,响应金融自由化。 但是,金融自由化在发挥其优化国内资源配置和分散金融风险的作用时,也频繁的引发金融危机,这一趋势不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中,都已日趋明显。2008 年,最先推行金融自由化的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从而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过度的追求金融自由化、追求其世界经济霸主的利益而疏于监管、使金融泡沫不断膨胀、造成金融系统性风险,是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与美国金融危机相关的冰岛,通过创造高度开放的金融自由吸引外国资金,再投资高收益率金融产品,从而在世界资金流动链中实现盈利。这种高度的金融开放环境导致其虚拟经济规模超过了实体经济。在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冰岛金融市场信贷紧缩,货币市场融资停滞,最终导致宣布破产。 不可否认,金融自由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增长目标。但是三十多年的自由化实践经验表明,它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金融自由化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所有国家的金融安全造成了隐患。 中国也在 1978 年决定实施改革开放,谋求金融体系变革,希望金融的开放能促进经济发展。自我国实施金融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金融业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与发展,但由于金融的开放也暴露出不少的理论缺陷与实践问题。例如,我国金融业自实施开放政策以来产生的变化没有系统的归纳、总结,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度、广度还没有得到过深入调研、计算。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在得出精确计算结果后,我们才能够更科学的认识和准确解决金融开放的相关问题。因此,从金融学性的工具入手,尝试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实现准确计算我国的金融开放度水平,是本文选题的主要背景。

........

第二节 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着力于从中国实际出发,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金融开放度计算模型,准确计算我国目前金融开放度水平,为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是本文最核心的理论意义。具体来看,本文试图建立一套内容完整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定量方法,为规范评价、测度金融开放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具备为其他学者研究同类问题的参考价值。同时,构建一个规范的数理模型并总结研究操作步骤,开拓我国金融开放度研究的思路,丰富金融开放度研究理论。另外,其他学者也可借助本文的定量方法和数理模型,更加多角度分析我国金融开放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开放金融体系提出建议。 总的来看,本文的研究结论将为我国金融立法部门提供完善金融监管和金融体制等的理论依据,还可以为政府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为我国的金融开放的保驾护航,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金融开放,即放松金融管制,还包括金融制度开放、金融市场化以及金融机制同化等。张金清(2007)认为金融开放本质就是放松或取消金融管制, 实现金融开放根本就是金融开放主体放开对管制对象的法规、政策约束。①有些学者将金融开放视为资本账户的开放,华秀萍(2012)指出金融账户开放等同于资本账户开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资本账户开放定义为一国基本取消资本账户的外汇管制,以及允许国内和国外资本自由跨界流动。但金融开放的覆盖范围远远超过资本账户开放,涵盖金融业务准入、金融产业的开放等内容。② 综上所述,金融开放是指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涉及资本流动与跨境金融服务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包括:许可国内外资本以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自由进出一国金融市场,许可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及其他金融业等金融行业进行境内外服务和直接投资行为等。

第一节 基于法定层面金融开放的文献综述

大多数学者根据IMF的《年度汇率安排和汇兑管制报告》(简称汇兑年报)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的各项指标赋值,对金融法定开放测度进行研究。Rodrik(1998)采取二元法计算资本账户的法定测度,当一国资本流动被管制时,设定值为0,表明其资本账户状态为封闭;而当该国放开资本管制时,设定值为1。二元法测度为比较初级的资本账户开放度方法,1996年IMF对《汇兑年报》内容进行提升改造,为资本账户提供更详尽的交易限制措施说明,自此二元法不再适用。Montiel and Reinhart(1999)更为详细对资本账户的限制状态进行了分类和赋值,完全限制赋值为0,采取审慎的监管措施赋值为1,没有管制赋值为2。Tamirisa(1999)建立了资本管制指数模型。

.......

第二节 基于事实层面金融开放的文献综述

对于金融事实开放度的测度研究方法基本有三种,即储蓄率-投资率模型(F-H)、利率评价模型、国际资本流动模型。 F-H模型1980年由Feldstein和Horioka提出,他们认为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相关系数(即储蓄保留系数),可以反映一国的金融开放程度;储蓄保留系数越接近于1,表明一国的投资来自于国内储蓄的额度越大,金融开放程度越低;反之,开放度较大。F-H法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强且操作简单被很多学者用于进行实证研究。但是在研究中发现,F-H模型下储蓄保留系数一般均趋近于1,且发达国家储蓄保留系数也较高,与实际不符。对此,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影响国内储蓄率与投资率的相关性并非完全是市场行为,在很多国家,即使完全资本放开,国内储蓄率与投资率之间也可能相关,这种情况往往是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而作出的调整。Bayoumi( 1990)分析私人储蓄与私人投资的相关性发现,其储蓄保留系数比一国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相关性要低,间接证明了政府行为的存在。①Obstfeld (1986) 认为即使金融完全放开,经济体系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仍会导致储蓄和投资高度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在经济大国中更为明显。②再有,Sinn( 1992)认为储蓄保留系数较高是数据选取导致,他将储蓄和投资的逐年观测值与长期的年度平均份额,通过F-H模型测度发现,采用前者数据计算出的储蓄保留系数明显低于后者。③Tesar( 1991)也认为,在金融开放度较高时,影响一国储蓄与投资的因素很多,仅通过储蓄和投资的相关性不足以反应一国的金融开放度。④由于F-H法测度因素的相关性与现实情况差距较大,所以已经很少被使用。

.......

第三章 中国金融开放测度 .... 14

第一节 Chinn-Ito 指数 ......... 14

第二节 中国金融开放的测度 ..... 14

第三节 小 结 ..... 20

第四章 中国金融开放实证研究 ...... 22

第一节 金融开放测度方法比较 ......... 22

第二节 中国金融开放影响因素分析及热钱规模估算 ......... 24

第三节 基于国际资本流动法的金融开放量化分析 ..... 32

第四节 中国金融开放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8

第五节 小 结 ..... 41

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43

第一节 结论与不足 ....... 4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44

第四章 中国金融开放实证研究

第一节 金融开放测度方法比较

根据前文所述,储蓄率-投资率法和利率决定模型不适用于中国的金融开放测度,该部分将对此进行验证发现适合中国金融开放测度的方法.1980年,Feldstein和Horioka共同提出关于金融开放度测度的储蓄率-投资率法。他们认为,当一国不进行资本管制时,该国储蓄会向其他投资回率更高的国家流动,资产配置范围是全世界并不局限在一国之内,而当一国储蓄缺乏时,该国也能够容易的向国外贷款从而保持投资规模,因此一国的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但如果一国进行资本管制,则储蓄与国内投资就存在较大相关度。 根据公式4.1.1对主要货币储备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以及中国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各国的储蓄保留系数见表4-1,得到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以及中国的金融开放度分别为0.2703、0.4586、0.2148、0.6855、0.2382、0.1153。 可见F-H法测度的各国金融开放度都很低,而这与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经济大国几乎完全开放的实际并不相符,符合前人对于经济大国投资储蓄本身存在相关关系的研究,储蓄保留系数不能充分的反映一国的金融开放程度。

........

结 论

中国的金融开放程度还比较低,政策法规方面的限制还比较多。根据第三章第一节中国金融法定开放度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仅为 0.1693。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开放度都远落在其他国家后面。这表明我国金融开放在政策法规方面的限制相对于其他国家还比较多。根据第三章第二节目前我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的法定开放程度处于中度开放水平。金融部门中银行业的法定开放度最高为 0.6676,证券业相对比较保守法定开放度最低为0.5125 处于中度开放水平,保险业开放度为 0.6001,其他金融业的开放度为 0.6000,均为中度开放。 根据第四章第一节,研究金融开放度的方法很多,本文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法更适合中国金融开放的研究。研究金融开放测度的方法繁多,层出不穷,但本文综合比较F-H法和利率决定模型,国际资本流动法三种方法发现国际资本流动法更适合中国的金融开放研究。虽然F- H法公式简单,容易操作,但一国的储蓄率与投资率之间较大的相关性并非完全是市场行为导致,在大国经济中, 即使不存在资本管制,国内储蓄率与投资率之间也可能存在较高相关性,储蓄率与投资率的相关性有可能是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而调整的结果。利率决定模型虽然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但利率决定模型实践应用的主要根据是一国的市场真实利率水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是政府主导性的,因此政府官方公布的一国利率并不能反映市场的真实利率,利率平价法在发展中国家的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本文选择认为国际资本流动法更适合中国的金融开放研究。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八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脚步日趋加快,金融业也表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房地产价格的急剧攀升、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在当下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时期,金融规模的扩大,金融结构的调整和金融市场化的推进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统筹协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对于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讨论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已经有大量的经济学家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宏观层面,在中观的区域层面的研究较少。中国各区域金融发展存在非均齐性, 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及各省份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本文希望从中观的区域层面出发,探究中国三大区域之间的金融和经济关系,进而为推出更加合理的政策,促进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

1.2 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部分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通过大量阅读前人的理论文献对相应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出主要的理论结论。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形成自己对经济金融关系的观点。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首先是对各地区的经济金融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经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构造出需要讨论的指标并转化为图表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建模进行计量分析,本文分析的是 1993-2012年这 20 年间全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面板数据。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需要进行的是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构造出合适的面板数据模型对经济金融关系进行相应的分析。

.........

1.3 文章结构框架

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然后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之后对中国各地区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之后,对所得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结论并给出相应的政策意见。本文将通过 6 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引言,点出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介绍了在文中用到的研究方法,并对整片文章的结构进行梳理。 第二章文献综述,回顾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系统完整的归纳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成果。第三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对金融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和金融功能观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第四章对我们所研究时期内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差距和现状进行统计描述。第五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首先是对文中将要用到的实证方法如面板模型的相关设定,单位根和协整检验进行简单的理论说明。然后结合实际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计量分析,并运用图表总结检验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得到初步的实证结论。第六章在前面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相应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得出适宜的政策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和实证界研究的重点。国外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 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对银行效率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研究。之后的学者们以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出发点,从跨国研究到国别研究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的理论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尽管说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充分吸取前人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的学者们也取得了非常多有重要意义的研究结论。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由于学者们在研究问题时所选用的变量指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上存在区别,所以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明显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除此之外,国内的许多优秀学者以我国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为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接下来,本文从这三方面对前人的文献进行分类和总结。

2.1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早期的金融概念是由货币,价格和银行构成的。Adam Smith 在《国富论》指出,银行富有效率的活动通过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可以促进实际的生产运作,并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W.Bagehot(1873)在对英国工业化进程的研究中发现金融通过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可以很好的促进实际生产力的提升,这很好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之后的学者 J.Hicks(1969)的研究印证了这一观点,他指出技术创新需要通过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才能起作用。将新的技术创新投入到实际产业中需要长期资本的支撑,金融系统发展带来的流动性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促进了现代化的工业发展。 Schumpeter(1921)在论述有关货币思想时,首先提出了金融可能会推动经济增长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引发了之后的研究学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Patrick(1966)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较早阶段,金融的发展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带来了对金融的需求,金融深化可以更好的为技术创新型的项目提供资金,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该作用就表现为以需求为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金融发展和进一步深化的需求,从而产生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及相关的金融服务。

.........

2.2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大部分的学者都是认同金融发展是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这一议题的。但是也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相关关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金融的发展还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 Milton Friedman 在其货币理论中指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从长期来看只会单纯的影响价格水平,而不会对经济中的其他关键因素产生影响,因此并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一时期,Lucas 和 Wallace 等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也指出,在消费者是理性预期的前提下,政府的金融调控手段由于被人们预期到,所以并不会对实际经济发展产生作用。Lucas(1988)在理论层面指出,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发展并不能给经济增长带来促进作用。Krugman(1998)在发言中指出,由金融发展所带来的资本的大量流动和股市的剧烈动荡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又进一步破坏了国民经济并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增长。

........

第 3 章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分析..... 9

3.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9

3.2 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途径 ........... 10

第 4 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13

4.1 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 13

4.2 金融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动态分析 ......... 14

4.2.1 GDP 与金融资产分布分析........ 15

4.2.2 金融相关比例的分析 ........ 16

4.3 原因分析 ..... 17

第 5 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19

5.1 模型设定 ..... 19

5.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19

5.3 实证分析 ..... 20

第五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为了实证分析金融发展在东中西部各省市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到省级层面,对各个影响因素在时间和地区两个截面上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来研究经济与金融的相关关系。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来增强数据的使用效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增强实证的说服力。本文所选用的研究的时间范围为 1993-2012 年的这 20 年。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我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发展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此之前银行部门的功能相对单一,发展不完善。也是从这个阶段起,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起步。选取这一时间段可以避免由于经济发生重大转型等因素所导致的样本不具有一致性的问题,也可以使本文的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度。

5.1 模型的设定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研究中最常用的反应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指标。而在进行跨区域研究时,因为各地区人口规模迥异,使用人均 GDP 可以消除人口规模对估计结果的影响。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本文以 1978 年为基期,采用 CPI 指数对各地区名义 GDP 进行平减,得出各地区实际人均 GDP 并对其取对数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对于作为控制变量的投资,本文选择各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量进行表征。 对于反应金融发展程度指标的选取,采用国际通用的戈式和麦式两种指标。Goldsmith(1969)创造性的提出了金融相关比例 FIR。该指标通常简化为金融总资产与 GDP 之比,用以反应一国或地区的经济金融化程度。Mckinnon(1973)在衡量一国金融增长时使用的是货币存量 M2 与 GDP 之比,用以反应经济货币化程度。在我国的实际研究中,由于缺乏各地的金融资产和 M2 统计数据,无法直接使用这两个指标,而只能使用存贷款去衡量金融的发展水平。在这里,本文参照以往的学者的做法,使用金融机构存贷款的数据来反映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

.......

结论

通过上一章对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金融在地区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为以 FIR 为代表的金融发展变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系数不同。同时也认识到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和资本的稀缺,加上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的无效率,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问题难以避免。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资本的边际产出。金融发展的巨大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这种差距的扩大。需要通过优化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ohn Friedmann 提出:在向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发达的中心和停滞落后的边界这样一种二元结构。此时市场均衡的力量过于弱小,区域发展趋同趋势不会自动出现。因此在这一阶段,实施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势在必行。这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进而缩短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距,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和调整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干预,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从中央和地方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起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九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区域实体经济是促进区域金融繁荣的基础,反过来地区金融体系又承载着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职能。尤其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市场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发展状态,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市场经济结构。对区域实体经济整体而言,这进一步夯实了实体产业的发展基础,能够为地区工业、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创造优越的外部大环境。与此同时,区域实体经济领域的大发展也极大激发了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得益于此区域金融市场结构及运行体系也相应地得到了更好地建设与调整。可见,区域实体经济与区域金融存在共生共荣的紧密联系,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研究要兼顾金融业本身与实体经济两大方面。 虽然 2008 年的次贷危机最初萌芽于金融领域,但金融体系出现的问题最终还是层层传递到了实体产业当中。受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许多省份都遭遇了工业生产增加值减少,地区出口总额下滑、区域固定资产投资萎缩的困境。而当区域实体经济整体陷入衰退时,地区金融行业由于外部稳定大环境的缺失自然也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现实中确实也是如此,我国不少在 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省份,当实体产业陷入困难时,都有相继出现金融机构坏账率走高,金融市场新增贷款增速降低,股票市场大幅震荡等一系列不良状况。区域金融是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版块,区域金融的安全状态会直接影响地区乃至全国市场经济的稳定水平。正因为如此,现今各经济主体越来越重视对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的研究。政府部门需要借助区域金融安全指数,更好监测金融运行状态,从而及时依据经济形势变化调整有关经济政策。公司企业需要区域金融安全指数为其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个人也需要根据金融安全指数来判断经济发展形势,最终来指导其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行为。 区域金融安全指数是基于实体经济与金融业本身的波动变化,对地区金融运行安全状态做出的综合性评价结果。依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的波动会体现为各行业经济指标数值的变化。这就为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的成功合成提供了客观合理的指标及数据来源,再结合经正确方法计算而得的各指标权重值即可计算出最终的指数值。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许多学者依据上述思路已构建了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也探讨了各类不同权重计算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但我国各省份因所处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条件的不同,地区金融安全的影响因素随之自然也会有所差别。相较以前,区域金融在互联网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将会出现更多创新性的需求。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区域金融安全关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格局,对金融安全测度的研究始终是区域金融领域的热点。本文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增加反应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的指标来构建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概括如下几点:区域金融是区域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态势会受到区域内外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反过来,区域金融的安全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因此,区域经济若要实现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对区域金融发展态势做出合理评判,以此为做好下一步的经济规划工作打下基础。但区域金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发展轨迹和趋势无法直观地予以观察。这就迫切需要构建客观的参考标准来加以充分反应。区域金融安全指数指数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综合评价结果,本身构建的指标体系涵盖了本地区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可以得出相应的得分值从而实现对金融运行轨迹的量化。从理论上而言,区域金融安全指数作为客观量化的金融运行结果,可以据此刻画出区域金融的发展曲线,从而实现对金融发展态势的测度和评判。

...........

第二章 区域金融安全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金融安全内涵

金融安全指的是货币资金融通的安全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而金融安全本身又是与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是既密切相关又存在区别的金融学概念。因此,本文对区域金融安全的理解既要充分探讨三者之间的联系,又要在对金融安全实现一般性理解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出区域性的特征。

一、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从反面的角度体现金融体系的安全状态,衡量了金融活动中经济主体所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小。可见,经济主体自身表现的好坏及金融体系外部环境的优劣,都是影响金融风险大小波动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角度,金融风险大致可进行如下分类和解读。

1、信用风险。它是指金融活动中的合同一方由于未能事先履行已签订好的 契约,而给合同的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大小。信用风险着重从主观的角度考量金融活动中个人行为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出金融体系中个人道德等主观性因素对整体金融安全水平的影响。同时,信用风险普遍存在于银行、证券与保险等各金融子市场,加强对信用风险的把控是有助于极大提升金融安全水平。

2、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这两类风险分别从利率和外汇市场的视角,来体现利率或汇率的波动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利率和汇率是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金融资产的价值也会随着利率或汇率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波动。但利率和汇率是由不同市场的经济活动所决定,两者不易为人为主观意志所改变。因此,利率和汇率风险是着重从客观因素的角度,来说明金融安全水平的变化。

............

二、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金融系统受到巨大冲击与损害的表现形式,会对地区金融各子市场都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金融危机可具体表现为货币快速大幅贬值、大量的企业关闭、社会失业率持续走高、经济主体间的信用受到损害、券市场市值大幅减少、市场利率大幅度波动、银行流动性风险明显增加、各方对市场经济发展预期持普遍悲观的态度等。总体上来看,金融危机可以大致分类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与金融市场危机等。但金融危机在市场经济高度全球化与各行业相互影响渗透的今天,越来越呈现出混合化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本节透过金融危机影响机制的分析,可以实现对金融安全的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 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会体现在出口、银行、消费等领域和行业。首先,金融危机影响某一地区的出口行业,这一方面体现在出口数额的总量减少,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出口企业违约案件的发生率反应出来。其次,金融危机会给银行、保险业、证券等金融子市场带来持续性的萧条和动荡。这些行业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业发展的稳定直接关系到金融运行的安全状态。最后,金融危机会对消费者的信心和社会整体信用状况带来一定的冲击。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有周期性特征,自身在各地区间也能形成传导。无论是 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受此影响陷入到停滞状态。因此,金融安全的维护需要实现对金融危机的系统性监管。

............

第三章 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与指数合成 ..... 14

第一节 区域金融安全指标选取原则........ 14

第二节 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结构及内涵.......... 15

第三节 指标权重确定及指数合成.......... 20

第四章 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在浙江省的应用 ..... 23

第一节 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标体系.......... 23

第二节 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合理性验证.... 24

第三节 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仿真预测...... 29

第五章 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40

第四章 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在浙江省的应用

区域金融安全指数构建成功后,前文的分析和探讨完全还只是建立在理论层面上。从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的研究意义也可以看到,金融安全指数最终是要应用于实践为各经济主体所用。为此,本章首先要检验区域金融安全指标及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其次还要引入仿真预测模型对未来季度的指标数据进行预测。为了验证的方便性,本章选择浙江省作为研究区域进行指标数据的整理和搜集。

第一节 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标体系

本节根据实际的研究需要对上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作小幅调整。首先,由于缺乏有效的搜集渠道,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的数据无法完整获取。所以,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标体系删除这两项指标,保留存贷比、新增贷款增长率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长率三项指标。其次,区域内部景气指数结合浙江省的实际省情扩展为:义乌小商品规模指数增长率、义乌小商品效益指数增长率,柯桥纺织价格指数增长率、柯桥纺织毛利率指数增长率。通过以上的分析调整,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指标重新编排代码为 A1~A25 ,见表 2: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指标体系确立后,本节即开始着手整理历年各季度的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本节又应用前文确定的主成分分析法,先求出每个指标各自的权重值,再结合指标数据和指数合成公式,即可分别求得浙江省在不同年份的各季度金融安全指数值。为了说明浙江金融安全指数的合理性,本节刻画出金融安全指数值的变动轨迹,并将其与浙江省历年经济发展实情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观测两者的拟合程度,本节即可判断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的合理程度。这又可以说明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标及指标权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结论

本文以地区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为分析视角,构建了完整的区域金融安全指标体系,确定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设定了基于指标值和权重加权求和的指数合成公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又以浙江省为实际研究背景,通过观察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在浙江省的实际应用效果,发现历年各个季度指数值变化走势与全省金融运行实际基本吻合。这说明了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的合理性,也使金融安全指标和权重计算法的科学性得到验证。所以,本文提出的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经济背景,能够为不同地区的各经济主体所服务。 为充分发挥区域金融安全指数的指导性作用,本文应用 GA-BP 模型来实现浙江省金融安全指数的仿真预测。本文设定在 2015 年 1 季度的背景下,来预测第 2 季度浙江省金融安全的指数值。但依据指数计算公式,在权重不变的情况下指数值的预测可转化为对指标体系各指标数值的预判。结果表明,2015 年 2 季度浙江省实体经济指标在工业生产、社会零售等方面表现出利好的变动态势,在小商品市场、制造业等方面去呈现出下滑的发展趋势。综合对比来看,浙江省实体经济在 2015 年 2 季度的基本面在波动中仍要略优于第 1 季度的运行情况。与此同时,2015 年 2 季度浙江省金融业在面临下行压力时,坚持维护住了行业整体发展的平稳性。基于以上分析,本文预测第 2 季度浙江省金融运行的安全状态要优于第 1 季度,但整体上仍处较低水平。这体现出本文所构建的区域金融安全指数,在浙江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略)

金融硕士毕业论文精选范文篇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 世纪 70 年代,一场规模较大的金融危机席卷了西方发达国家,造成各国经济停滞不前。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各国普遍出现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持续增长的滞涨现象。此时,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盛行多时的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均无法对于此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在此情况下,货币主义学派提出了理性预期理论的概念,并将此次滞涨现象爆发的根本原因归结于通胀预期的失控,至此困扰各国多时的滞涨现象得了较为合理的解释,通胀预期领域的研究也成为了学术界的一大热点。 通胀预期,就是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率的心理预期,它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这种预期是经济活动主体对于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主观臆断,客观上会影响自身的消费、投资、储蓄等行为,从而会对实际通货膨胀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了稳定的通胀预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不确定的通胀预期会导致经济衰退,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而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1988年,中国掀起的“抢购”热潮至今仍然让管理界心有余悸,造成公众躁动不安,疯抢商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预期到了通货膨胀的到来,由此形成了一种“人人自保”的心理状态,在通胀时期,这种心理状态更是如洪水般势不可挡,瞬时间“抢购风”刮遍了中国各个角落。此时,针对“抢购”热潮制定的价格改革措施很快也石沉大海,政府政策一度失去了效力。据此,通胀预期的重要性开始被社会各界尤其是管理界所肯定。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为应对此次危机蔓延所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各国相继制度了一系列刺激本国经济复苏的政策与方案。为了能够最低限度降低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本国经济迅速复苏,但与此同时,也相应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预期 2007 年 4 季度和 2008 年 1 季度通货膨胀率会上升的人数比例已达到 60%以上,成为历史最高点,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未来经济形成了较高的预期,这也为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通胀隐患。在 2009 年10 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管理好通胀预期后,通胀预期的管理便成为了管理界及相关部门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预期管理工作连续被纳入了政府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内。

.........

二、研究意义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了稳定的通胀预期对于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有效管理通胀预期的前提是准确的测度出通胀预期的值。由于这种预期是经济主体的主观心理活动,因此在测度通胀预期值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如何准确测度出通胀预期值已成为了学术界、管理界讨论的焦点。

(一)理论意义

通胀预期作为经济主体的主观心理指标,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毋庸置疑,通胀预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首先,通胀预期本身是一种基于人的主观判断形成的对于未来通胀水平的预测,所以准确测度出通胀预期的值对于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其次,对通胀预期具体的形成机制的深入剖析,不仅能够使读者清晰得了解到预期是如何形成的,并且对于预期的管理也能够“因地制宜,量体裁衣”,从而更好的提高通胀预期的管理效率;最后,对于通胀预期的研究还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正确的货币政策,引导人们形成稳定的通胀预期,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使得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间有效协调好经济,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国通胀率的动态走势的表现呈现出与西方主要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等)通胀率类似的轨迹:即虽然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率虽然呈现出走低的态势,但通胀惯性依然存在,走低态势背后依旧伴随着潜在的通胀率上行风险。作为影响通货膨胀率的重要因素,通胀预期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国内部分文献和新闻在引用通胀预期值时,普遍采用央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的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代替,但这种价格指数只能反映出公众对于未来物价的看法是上涨或者下跌的,而不是具体的预期值,因此,测度出具体的通胀预期值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次,通胀预期的测度方法不仅建立在公众心理可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并且将预期的形成机制考虑在内,而不是简单的模型推导预期值,不仅能够更加准确测度出通胀预期的值,同时对于测度其他预期指标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再次,对通胀预期更加准确的测度,对于扩展后的新菲利普斯曲线更加准确刻画通货膨胀的产生和传导机制及预测通货膨胀率和通胀预期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于新形势下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更好的理论指导意义;最后,我国目前还没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因此,本文试图利用预期研究的相关结果,为政府提供意见参考,同时可将本文视作对建立属于我国的通胀预期管理体系的一种呼吁。

.......

第二章 通胀预期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通胀预期的相关理论

预期的形成过程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具有专业知识基础的经济学家而言,其预期可根据所掌握的经济变量以及计量模型推导出来,而对于大部分经济主体而言,其预期更像在一个“黑箱”中形成,黑箱的输入端是各种信息,输出端则是人们的预期值,而我们并不知道黑箱中的内部构造。目前,国内外学者依据预期形成机制的不同假定,将通胀预期理论主要划分为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学习型预期则比较少见,但也是比较重要的预期理论之一。本节主要介绍前三种预期理论,至于学习型预期则会在第五章做系统介绍。在外推型预期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了适应性预期理论。所谓的适应性预期是指经济主体在预测某经济变量未来变化趋势的行为过程中,会依据过去自身的预测误差不断矫正对该经济变量的未来预期。显然,适应性预期要求经济主体具有较强的敏感性,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使之与实际值一致。具体而言,若经济主体对未来通货膨胀率的预测是依据过去的预测误差情况而定,则视为一种适应性预期与简单考虑过去实际值变化情况而形成预期值的外推型预期相比,适应性预期理论引入了影响预期值的经济主体自身预期误差这一重要因素,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特征,从理论上来看,更加符合实际。但是,预期在形成过程中不单单只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经济政策也至关重要。比如,在经济过热或过冷时,政府会颁布相关政策来引导公众的预期,稳定社会经济。另外,模型中的参数 的确定依然具有主观性,这为适应性预期的检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通胀预期的研究综述

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文献大多集中于探究通胀预期究竟是理性预期还是适应性预期,少量文献涉及学习型预期。在国外,Forsells and Kenny(2002)的实证结果表明欧元区的通胀预期并不是完全理性的;Bohdan and Kokoszczynski(2005)通过对捷克、匈牙利等多个国家的居民通胀预期的检验,也得出了预期不是完全理性的结论;Bakhshi 和 Yates(1998)基于所提出的“弱版本”的理性预期,实证出了英国公民的预期往往会犯系统性高估的错误;Milani(2005a,b)引入学习型预期替代理性预期后,实证结果表明通胀惯性不再显著,即得出了学习行为是通胀惯性的主要来源的结论;在国内,陈彦斌(2004)利用差额法和 C-P 概率法计算出通胀预期值,并进一步研究了预期的长期性质和短期性质,结果表明居民的通胀预期是长期无偏的,而短期来看,则不完全是理性预期;张蓓(2009)改进了传统的 C-P 概率法,计算出了居民的通胀预期值,并实证分析得出居民的通胀预期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且部分符合适应性预期的性质。李永宁等(2010)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公布的朗润数据,对经济学家的通胀预期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经济学家的预期符合适应性预期的特征,并且不必然导致实际通胀的发生;于光耀,于娜(2011)研究得出通胀预期究竟是理性预期还是适应性预期取决于居民对未来通胀预期所服从的分布的假定。目前,国内关于学习型预期的研究较少,事实上学习型预期模拟了经济主体主观预期的形成机制,更大程度上还原了主体预期的心理过程。徐亚平(2010)对公众学习型预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对于通胀的预期值,则直接采用了消费者预期指数当作公众通胀预期的近似值,对预期值与实际值进行实证检验;何启志,范从来(2011)在学习预期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了递归型学习预期的特例,在通胀预期值方面,依旧沿用了消费者预期指数;何启志,范从来(2014)较早的对学习型预期的学习速率和学习能力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中国的新菲利普斯曲线。

.........

第三章 基于调查问卷测度我国通胀预期的一般方法 ....... 10

第一节 通胀预期的调查统计系统 .... 10

第二节 指标的确定与来源 .... 11

第三节 一般方法介绍 ........ 12

一、差额法 ........ 12

二、C-P 概率法 .... 13

三、改进 C-P 法 .... 15

四、 时变参数法 .......... 16

第四节 一般方法的比较与综述 ....... 17

第四章 结合学习型预期改进一般测度方法........ 20

第一节 学习型预期 .......... 20

第二节 改进一般测度方法 .... 21

一、递归法 ........ 21

二、滚动法 ........ 23

三、与一般测度方法的比较 ........ 23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24

第五章 估计中国菲利普斯曲线 .......... 25

第一节 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与意义 ......... 25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 .......... 25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意义 .......... 25

第二节 模型的设立 ......... 26

第三节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28

第四节 模型的估计 ......... 2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32

第四章 结合学习型预期改进一般测度方法

上一章主要介绍了基于调查问卷测度通胀预期的一般方法,并在最后一节以图示的形式给出了利用四种方法所测度出的通胀预期值。这四种方法除了假定过于理想以外,不难发现,计算公众在 期对 期物价的预期依赖于 期的实际通胀率,这导致了测度出的预期值具有时滞性,例如,在获取了 2014 年 1 季度的实际通胀率后才可以算出公众对 2014 年 1 季度的通胀预期值。那么,这种时滞性的预期值是否能够有助于分析公众预期的形成以及特征呢?前三种方法假设各期的敏感性区间是固定不变的,利用长期无偏性求出的是各期敏感性曲间临界值的平均值,因而测度出的通胀预期序列过于平缓,真实的通胀预期值会被低估,而时变参数法更类似于一种对实际通胀率的拟合估计,因此所测度出来的预期序列的预测性能较高,但这会高估了公众的通胀预期水平。由此可见,这四种方法测度出的预期序列均不能准确的反映公众真实的通胀预期水平,那么,以这种时滞性预期为基础来考究公众的预期是否理性等性质显得意义不大。另外,我们有理由猜想,公众的真实通胀预期的预测性能应该介于前三种方法与时变参数法之间。 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测度出通胀预期值呢?考虑公众预期的形成过程:中国人民银行在 期对储户进行问卷调查,公众在 期完成对 期物价的预期,很显然公众没有依赖于 期的实际通胀率,而是利用 期或者在 期之前所掌握的信息来估计 期的实际通胀率,并且会随着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的变化等等,不断增益学习更新自己的敏感性区间,这一形成过程与学习型预期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本章将模拟消费者主观预期形成方式的学习型预期理论贯彻到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的预期测度方法之中,将学习预期理论与改进 C-P 法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测度通胀预期的方法——递归法和滚动法。

.........

结论

本文首先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报告,在已有测度通胀预期的方法上,结合学习型预期理论提出两种新方法——递归法与滚动法。这两种方法基于改进 C-P法,放开了敏感性区间对称的假定,体现了临界值的时变性特征。然后,利用递归法所测度的通胀预期估计了扩展的中国时变参数菲利普斯曲线,并得出以下结论: 在通胀预期测度方面:

(1)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测度通胀预期的四种基本方法——差额法、C-P 法、改进 C-P 法以及时变参数法所测度出的预期值具有时滞性,并且在假设上以及计算方法上也有缺陷:差额法忽视了认为物价不变的人数百分比,通过简单计算认为物价上升的人数百分比与下降的百分比的差额不能够准确测度出通胀预期值;C-P 法为了得简单假设人们对于物价上涨和下跌的敏感度是一样的;改进 C-P 法虽克服了传统 C-P 法有关公众对于物价上涨和下跌的敏感度是一样的假设,但没有体现敏感区间的时变性,因此前三种方法求出的是各期敏感性曲间临界值的平均值,这也是导致通胀预期序列过于平缓的原因,而时变参数法类似一种拟合估计。另外,这四种方法测度公众在 期对 期物价的预期均依赖于 期的实际通胀率,这与现实中公众预期的形成过程不符。

(2)本文在改进 C-P 法的基础上,考虑公众通胀预期的形成机制,并首次将模拟消费者主观预期形成方式的学习型预期理论贯彻到以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的预期测度方法之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的测度通胀预期的方法——递归法和滚动法。这两种测度方法不依赖与当期的实际通胀率,且能够估测出公众的超前预期值。本文引入平均绝对误差 MAE 比较了六种方法的预测性能,其中,递归法强于滚动法,并且强于除时变法以外的其他三种方法,这与第四章开头的设想一样,可以证明公众的预期是学习型预期,且本文对于一般方法的改进是成功的。另外,相比实际通胀率的较大波动,公众预期序列较为平缓,说明公众的预期能力不强。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