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学毕业论文,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特征,深入分析贷款集中度的不同维度对其资产质量的影响,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城市商业银行一方面为本土企业和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城乡普惠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为减缓经济波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社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依然是银行借款,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扎根本土的地缘性优势及获取信息的实效优势,分支机构覆盖县域甚至乡镇,对客户的经营效益、资信状况有更准确、详实的了解,在贷前调查、贷后监管及不良资产清收管理中可严控信用风险。与此同时,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许多地区,政府作为其实际控制人,干预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使其成为政府关联企业、投资公司、开发公司的提款机。较之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现象更为突出,其信贷范围主要集中于地方支柱产业,严重依赖地方项目和利差收入,网点也主要分布在本市或本省范围内,一旦处于经济逆周期,借款人的资金链发生断裂,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会急速上升,出现信用风险。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GDP增长率从2010年全年的10.6%逐步降至2016年全年的6.7%。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许多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已集中转移至金融领域,城市商业银行持续承压。
从2005年末至2016年末城市商业银行的机构数量来看,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于近几年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兼并重组(如河南省内的13家城市商业银行合并成为中原银行,南昌银行兼并景德镇市商业银行后成为江西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出现明显下降。截至2016年末,我国共有5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34家城市商业银行、8家民营银行、1114家农村商业银行、40家农村合作银行、1125家农村信用社和1家邮政储蓄银行。
...........................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商业银行的特征,深入分析贷款集中度的不同维度对其资产质量的影响,提出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全文共分六个章节,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导论。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影响的研究”这一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给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点明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整理了贷款集中与银行资产质量的相关文献,归纳贷款集中的成因、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现象的影响因素及贷款集中度如何作用于银行资产质量。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章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切入口,分析贷款集中度与资产质量之间的逻辑关联,主要研宄贷款的客户集中和行业集中通过不同的传导路径对银行资产质量造成的影响,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研究设计。本章阐述了变量及样本银行选取的依据,根据研宄假设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多重共线性检验。
第五章:实证检验与分析。本章基于2007-2016年我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6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样本,从客户集中和行业集中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贷款集中与资产质量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贷款集中度是否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以及不同地区、不同股权结构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的研究
对于银行信贷集中的成因,学术界主要从行为金融学的羊群效应理论、制度性因素、信息不对称理论等角度进行阐释。Rotheli提出了信贷市场的羊群效应理论,他以在瑞士贷款投放量占比总和过半的三大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其1987-1996年的贷款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实证检验,发现这三家银行均对竞争对手的信贷策略改变作出较大反应,并相互效仿,进而产生信贷资金投放过程中的相似性。陈红艳等(2012)基于我国银行业2004-2010年的数据论证了商业银行受从众心理支配而产生羊群效应从而引发的贷款集中现象,且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趋同成因存在差异。
杨庆和认为由于宏观经济存在周期循环,且我国商业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目标单一,出现了贷款集中现象,即信贷管理权限上收、信贷资金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及优势企业集中,其直接的动因是规避信贷风险、培养优质信贷客户。康伟和丁峰分析了我国国有银行风险集中的形成机理,认为社会体制的二重结构及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制度的不完善性,使国有银行面临制度性风险,贷款集中属于银行风险集中的表现形式;研宄进一步指出贷款集中问题在直接融资活跃的西方国家也普遍存在。蔡建玲认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集中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信贷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巴曙松和陈剑对近年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暴露的集中度风险问题的成因进行了理论层面的阐述,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务院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银行业信贷规模快速增长,商业银行出于趋利和避险考虑,新增的贷款投放多集中于中长期贷款、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
......................
第二节贷款集中度与银行资产质量的研究
蔡建玲阐述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多存在资产运用的期限错配现象,将信贷资源向优势行业、大型企业倾斜虽然在短期可以改善银行资产质量,但在长期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魏国雄认为当银行将贷款过度集中投放于几个行业时,会产生经济运行中的泡沫问题,而当集中度风险集聚时,银行往往只追求盈利而忽视了泡沫的潜在危机。李关政和彭建刚的研究显示,加强贷款组合的集中度管理有助于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巴曙松和陈剑批判了银行在授信时的“垒大户”现象,经济危机时这一类大型企业的倒闭会对未分散风险的银行造成巨大冲击。刘源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问题,指出成本因素和区域限制因素是其导致其集中度风险的深层原因,并认为商业银行为规避常规风险选择信贷集中配置的做法会提高极端风险。
对于中国市场的贷款集中度,杨庆和指出贷款资金的双向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审慎风险管理行为,有利于控制盲目贷款、减少放贷失误、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因而并不能一概否定贷款集中现象。Berger et al.基于中国银行业1996-2006年的数据研究贷款的行业集中度和地区集中度,认为分散配置信贷资源会降低银行盈利能力,增加经营成本,提升不良贷款率。黄秀秀和曹前进采用2005-2016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贷款的地区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无显著影响,提高贷款的客户集中度可抑制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即贷款集中降低了银行的风险。任秋潇和王一鸣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累积客户贷款集中度的提高可增强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
第三章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1
第一节客户集中度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机理分析.........11
第二节行业集中度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机理分析........12
第四章研究设计..........16
第一节变量选取........16
第二节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20
第五章实证检验与分析.......23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23
第二节回归结果分析...........25
第五章实证检验与分析
第一节描述性统计
根据对样本银行2007-2016年银行特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5-1),样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标准差较小,银行间差异不明显,由于部分城市商业银行为重组新设,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后不良贷款率为0,2010年齐鲁银行陷特大伪造金融票据案受损23亿,当年不良贷款率达13.97%。贷款集中度方面,行业贷款集中度银行间差距较小,客户集中度则相对标准差较大,体现出不同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控制变量方面,由于2007-2016年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迅速,且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发展程度和经营状况差距悬殊,贷款规模显示出现巨大差异,最小值为29亿元,最大值为6462亿元;拨备覆盖率的标准差较大,主要原因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审慎经营考虑,计提了大量风险损失准备金,如2010年昆仑银行拨备覆盖率达5967.84%,过高的拨备覆盖率将产生较高的机会成本,影响银行利润;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差较小,城市商业银行间差距较小,但仍有部分银行未达到监管指标10%。
......................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基本结论
本文基于中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46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6年的年度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客户贷款集中度、行业贷款集中度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综合实证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降低贷款集中度,尤其是客户贷款集中度,对于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资产质量改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城市商业银行往往将资金集中于本地的几家“优质客户”或优势行业上,一旦区域内出现明显的经济下行,企业间的担保链、资金链、产业链紧张甚至断裂,银行的风险敞口将迅速放大,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损失。区别于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本地市民,其对市场的波动十分敏感,易聚集金融风险。城市商业银行应重视对贷款集中度指标的监管,实时监测信贷资金的营运状况,做好风险预控,强化风险管理,及时处理不良贷款,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贷款集中度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银行在进行贷款投放时往往周期较长,且为了控制不良贷款率,即使贷款企业偿还本息短期内出现困难,银行也会根据市场情况对原合同中的贷款期限、还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既是银行化解信用风险、保全资产的需要,也是保证经济合理运行的需要。因此,贷款过度集中导致的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有一定的滞后性,出于授信策略存在时滞的考虑,银行应当时时关注其信贷结构是否失衡,而不是在金融风险过高或贷款集中度指标临近监管红线时,临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
第三,经济周期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授信策略和信贷效率不构成显著性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客户中,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当地机关及事业单位、龙头企业占了较高的比重,经济周期的轻微变动对这类客户群体的资信状况不会带来剧烈影响,即宏观经济处于上行或下行周期不会放大城市商业银行的集中度风险。现阶段,我国宏观经济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城市商业银行需加强贷后监管,防范个别违约风险。
参考文献(略)
城市商业银行贷款集中度对资产质量影响的金融学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金融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