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内地农村推行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指各农户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向集体承包农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形式,各个农户主要以分散的小规模进行农业生产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当时的大背景下,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而且充分地调动了各个农户的生产经营热情,使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分散的家庭生产单元,难以承担较昂贵的农机具,并且大部分家庭的承包地规模比较小,购买大型农机具对家庭来说总体效用不高,因此难以应用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导致先进的农业技术很难在分散的农地上实施,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周敏,2014)。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逐渐的提高,仅仅农地上的收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大部分农户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外出打工从而将农地闲置或者流转给别人或其他组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渐渐展露出了一些弊端,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国家根据农村的现状不断地出台政策引导农地流转、发展农地规模化经营(姚娟,201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前,农地等基本农业生产资料是集体所有,集体统一使用,由集体做出农业与农村的生产投资活动的决策,贷款的发放由国家计划安排。农户作为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直接生产者,所能涉及到的融资活动非常简单,仅仅是以少量的生活性借贷参与农村非正规借贷市场和以纯粹的存款者参与农村正规金融市场。20世纪80年代以后,农户陆续变成我国农村主要的微观经济组织形态,农户的农地的使用权与财产权主体重新得到认定(梅德平,2004; 许经勇,2008)。农户家庭经营便成为了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农户也变成了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独立经济主体。随着农户多元化经营的发展,并且国家不断的深入改革农村市场经济,资金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户家庭的作用变得愈来愈重要,当农户产生短期季节性生产与长期生产性投资资金需求和消费资金需求时,无法依靠自身内部积累资金满足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外部融资需求,依靠家庭外部资金供给来满足资金需求,开展生活和生产,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尤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发展农业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基础。我国农村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够极大地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并且改善农村的面貌,农户的收入、粮食产量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进入到历史以来最快的时期,但是现阶段的农业生产形式、农村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的农村农地政策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不完善的农村正规资本市场往往限制着农户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从而造成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并且市场化程度较低等结果,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了更高的挑战。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来引导农户参与农地流转以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农地细碎化比较严重,家庭经营规模比较小、农地流转依然有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张尹君杰,卓建伟,2008)。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农业大县市通过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鼓励发展现代化农业园区与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完善农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农地流转。除此以外,大部分县还系统的制定了农地流转扶持政策,较好的规范了农地流转机制,建立并完善了县、镇、村、组四级农地流转服务组织,较好的维护了农地流转双方的利益,但目前农户规模化经营程度依然普遍较小,单一农户的经营规模依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农村农地流转现状、了解农村现行资本市场与农户的流转选择间存在的关系,本文依据河南、山西、甘肃三个省份选取的几个县的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以农村借贷市场作为切入点,从借贷资本的交易成本视角,了解农地流转的现状,从农户角度深入考察农村借贷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农户农地流转的关系,对现行农村农地流转的成效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有关部门完善农村农地流转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提高农村农地流转效率,大力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效率。
.......
第二章交易成本对农地流转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交易”的概念是由 Aristotle 提出的,之后 Commons 将其划入了经济学范畴,他认为这是所有经济关系的本质。1937 年,Coase, R.H.发现了交易费用的存在,并且将交易费用定义为利用价格机制的价格。1975 年,Williamson 对交易费用重新定义位经济系统运行需要付出的费用或代价。随后,Kenneth Arrow 将其定义为经济制度运转的费用,Douglass C.North 把交易费用定义为“对构成交易基础的契约进行规定和实施的成本,所以包含了经济从贸易当中获取的经济和政治组织的所有成本”,Steven N.S.Cheung 曾经也对交易成本的内涵以及外延进行过广泛的定义,但目前为止学术界还并没有比较统一的概念。把交易费用作为工具去进行经济分析是由 Coase 最先开始的,对于企业的性质和规模进行了深刻的说明,也把交易成本的定义的范畴逐渐扩大,但都以 Coase 的解释“利用价格机制的价格”作为基础,也就是市场型交易成本作为基础,并将交易成本划分为以下三种:(1)搜寻和信息成本;(2)讨价还价与决策费用;(3)监督费用与合约义务履行费用。总结以前学者对交易成本的概念,本文认为交易成本大范围来讲是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所产生的成本,不同种类的交易往往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的产生原因比较多并且比较复杂,在交易要素特性和人的因素方面可以将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分为交易对象行为不确定、信息不对称、人的有限理性、契约过程与机会主义。关于交易成本的归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所要研究的交易成本是在农户在资本市场融资行为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借贷交易成本,主要归为三类,即借贷搜寻成本、借贷谈判成本、借贷执行监督成本。
........
2.2 理论基础
历史上有很多研究地租、地价理论代表人物,古典经济学中地租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重农学派的杜尔阁、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 配第、经济学的主要创始人亚当 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大卫 李嘉图和德国农学家屠能等。杜尔阁认为地租就是农业生产者通过自己无差别的农业劳动产生的价值被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的价值部分。威廉 配第认为地租是农业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它会因为土壤质量、耕作技术差异和产销地距离的不同而不同。亚当 斯密认为地租的主要来源是农民的无偿劳动。大卫 李嘉图认为地租是农业生产经营者从获取的农业利润中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利润部分,他肯定了劳动价值论同时却否定绝对地租的客观存在,而两者的差额量由不同等级土地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经典地租理论代表 Karl Heinrich Marx,将地租分成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与级差地租三种基本形式。其中,绝对地租是租入土地一方需要向土地租出方支付的租金。垄断地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主义地租,是由具有独特条件的土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来的一种地租形式。级差地租是因为不同的肥沃程度或者不同地理位置的耕地,由于持续投资同一块土地而产生的差异性收益所产生的个别优质耕地的价格与劣质耕地的一般价格之间的差额。垄断土地经营权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根源,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利润。依据不同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和超额利润特点,可以分为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从理论角度理解马克思的地租理论,绝对地租是无论何种土地,租赁者都需要向土地拥有者交纳租金,租金归土地租出者所有,级差地租Ⅰ的形成是因为土地位置的不同,级差地租Ⅱ的形成是在同一块土地上,因生产力有差异而造成的。级差地租Ⅰ当归土地租出者所有,级差地租Ⅱ当归土地征地者和土地租出者共同拥有。垄断地租则是指租用具有独特自然条件的、较为稀少的、能够生产出名贵稀有产品的特殊土地而缴纳的地租,租金应当归全民所有,当归全民所有。有关于地租,我国目前的说法基本未被采用,这可能是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而地租本身带有压迫和剥削的内涵,可能与我国的道路本质相违背,但目前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我国也会存在因流转使用他人的承包地而让渡自己所获得的劳动生产价值的现象。因此,深入的探论地租理论对我国农地流转制度的建设与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目前,我国大力创新农地流转形式以实现规模化经营,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理论对我国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租赁费的设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农村农地流转租赁费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
第三章 农地流转与农村资本市场现状..............19
3.1 农村农地流转市场现状..... 19
3.2 农村借贷市场资本供给现状........ 20
3.2.1 农村正规借贷的供给状况............. 20
3.2.2 农村非正规借贷的供给状况......... 20
3.2.3 借贷市场资本供给特点...... 21
3.3 资本市场农户借贷需求现状........ 21
3.3.1 农户借贷参与情况.............. 21
3.3.2 农户借贷用途情况.............. 22
3.3.3 农户借贷需求特点.............. 22
第四章 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流转影响的模型构建.....23
4.1 农户农地流转的数据来源............ 23
4.2 农户农地流转模型变量的选择及说明.............. 23
4.2.1 农户农地流转模型的因变量选择............ 23
4.2.2 农户农地流转模型的自变量选择............ 24
4.3 模型构建....... 25
第五章 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27
5.1 描述性统计.............. 27
5.2 正规借贷市场交易成本对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 29
5. 3 非正规借贷市场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 31
第五章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本文主要研究农户借贷交易成本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农户的借贷特征主要包括农户的借贷参与情况以及借贷的交易成本情况:(1)表 5-3 对样本地区农户借贷行为进行统计比较发现,参与借贷的农户占全农户的比例超过 80%,说明农村地区农户的借贷需求比较大。在参与借贷的样本中,参与民间借贷农户数量比正规借贷农户数量多将近一倍,不仅在样本地区,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民间借贷行为都要比正规借贷多,因为对农户来说,与正规借贷相比,民间借贷程序较简单,办理更省时便捷。(2)表 5-4 对样本中两种借贷行为都涉及到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自变量进行统计对比发现:民间借贷搜寻借贷对象花费的交通费与民间借贷等待时间都比正规借贷的小,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民间借贷的隐性成本较低,农户更容易依赖民间借贷融资。表 5-5分别对正规借贷与非正规借贷的执行监督成本进行统计,正规借贷抵押的发生比例稍高一些,民间借贷中具有借贷正式合同的比例非常小。(3)表 5-6 对样本中户主特征进行统计,受访对象中户主的年龄均值接近 50 岁,户主受教育年限平均 8 年左右,户主种植年限均值为 21 年左右,结合各样本的实际情况,受访对象户主大多正当壮年,受教育程度大都在初中或初中以上,因此新产品和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比较强,对农地流转的主观需求意愿应该比较强。
.........
结论
(1)正规借贷市场,谈判与执行成本高,农户农地流转资金获得困难。在需求上,农户特别是农业经营大户的信贷资金需求强烈,但受到正规借贷市场高成本及农业经营利润约束,使得正规借贷市场下农户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资金缺口较大;在供给上,当前的农地产权流转制度下,农地和资本无法实现自由转化,农业生产者通过流转获得的农地产权不符合作为银行抵押物的条件,同时农地产权市场的有限性导致抵押物变现和评估困难进而导致银行机构金融供给意愿低下和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受到信贷约束。由此造成了在正规借贷市场上的资本供给与需求双重约束的现象。
(2)非正规借贷市场,具有内部非正式金融优势,但不易实现较大金额借贷。通过调研数据可以看出,民间借贷在农户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正规借贷市场相比,非正规借贷居于农村地区内部,基于熟人社会中特有的信息搜集、甄别等优势,相对较容易实现相关的信贷交易,因此在农村地区受到更多农户的青睐。但非正规借贷仍然存在谈判成本较高,处于政府与社会监管盲区,大额资金融资难以实现等问题,不利于农地流转规范化、规模化的实现。
(3)农地流转程序较为复杂且流转双方博弈时间较长,增加了流转的谈判成本,降低了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积极性。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之一,农地定级评估机构大多缺乏对农地的定级评估,由于自身素质与信息掌握的局限性,农户没有对农地租金的准确认知与定价,导致农地流转过程中双方的谈判耗时过长,影响农地流转效率及农户积极性;第二,由于农地流转市场没有价格竞争机制,导致很多农地价格脱离市场实际,并且当前社会缺乏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对农地流转合同及程序等进行规范,从而形成了不规范的农地流转价格与程序。以上两点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地流转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户农地流转规模化,降低农户参与积极性。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