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提出
1.1.文献综述
1.1.1社交焦虑
目前,关于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概念的界定,学者们都有自己的不同解释。在国外atson和Friend 01969)认为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情境中所产生的一种逃避、喜欢独处和害怕别人批评的不适情绪。在国内,众多学者也在自己研究或理解的基础上对社交焦虑进行了不同的释。如台湾学者张春兴(1991)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社会焦虑进行了定义,其认为社交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由于自己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预定的期待目标时所产生的焦虑。郭晓薇(2000)把社交焦虑定义为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此定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了社交焦虑个体在社交情境中的不适行为表现,丰富了社交焦虑的内涵。彭纯子则(2001)将社交焦虑定义为实际面对或者预期面对一种或者多种社交情境,害怕被审视或评估,并自行假设评估是负性,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过度焦虑的梯级状态,常有回避行为,其最高表现为社交恐怖。彭纯子对社交焦虑的界定是非常详尽和全面的,其不但融合了其他学者对社交焦虑的诊释还突出强调了害怕评价这一社会焦虑的核心特征。已有文献指出无论是正面评价恐惧还是负面评价恐惧都是社交焦虑的核心特征(刘洋,张大均,2010)。同时,在上文中可以看出彭纯子还把社交焦虑看成是一个量的累积过程。而无独有偶,许书萍(2010)提出了社交焦虑分维定义的概念,即从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临床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的个体与正常个体不存在质的不同,只存在焦虑水平量的不同。这就为非临床个体的社交焦虑水平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这也是本文展开研究的基础。
尽管不同的学者给予了社交焦虑不同的解释,但是结合以上所述,可以从以下角度对社交焦虑进行理解:(1)社交焦虑存在于社交情境,即个体只有置身于一定的社交情境才会出现不适情绪和行为反应。且从数量上看,引发社交焦虑的情境即可以是单一、特定的也可以是多重、系列的。如有的个体仅在需要公开发表演说时体验到焦虑的感受。有的个体却在任何需要与人互动的场合均体验到了不适。此外,引发社交焦虑的情境即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仅是个体的预期和想象。(2)社交焦虑含有认知、情绪、行为反应三个基本的成分,即社交焦虑个体通常会在认知、情绪及行为反应上均呈特定的不适表现。在认知上,其通常存在一系列有关自己和他人及人际关系的负性信念,易把注意力侧重放在侦查一些威胁性信息,并倾向于给予信息以负性评价和解释,经常表现为害怕接受他人正面和负面评价;在情绪上,其体验到苦恼、不舒服、羞怯、紧张、窘迫、尴尬、忧虑等感觉,并随着生理唤醒水平的升高,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具体表现为出汗、脸红等;在行为反应上,其往往表现为避免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寡言及逃离社交场合等。(3)社交焦虑水平有高低之别,呈不同程度的梯级过渡状态。
1. 1. 1. 1社交焦虑理论
(1)社交焦虑成因理论
有关社交焦虑成因的理论呈百家争鸣的状态。其有的已经获得了众多研究者的共识;有的仍处于一个不断验证和补充的阶段;有的却仅仅是很宽泛的提出了一个解释和假设,正逐渐退出大家的视野。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早年性经历、潜意识冲突对于社交焦虑的影响。新精神分析理论更多地强调受社会文化影响的早年经历,如霍尼认为人际焦虑产生于童年期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者不受重视感,个体因此采取迎合、对抗或远离人群的方式应付(沈德灿,2005)。
行为和学习理论认为恐惧和焦虑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获得的。行为主义学者用操作性条件反射解释焦虑形成后持续存在的原因。其基本原理是强化理论,即如果某种行为受到强化,那么其将得以持续。对恐惧性刺激的回避(负强化)即习得性反应维持着个体的恐惧(孟宪章,2005)。
依恋理论认为焦虑是有生物学渊源的,是建立在与生存有关的感情依恋的基础上的,婴儿只有亲近照顾自己的人,其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才能得到满足。过早的与母亲分离,受到严厉管教或者需求总不能被满足的儿童,容易形成非安全性依恋。早期的非安全性依恋一旦被儿童内化,以后更容易表现出焦虑和回避行为(孟宪章,2005)。
认知理论认为错误的认知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社交回避行为(高蕾,2008)。也有文献指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早期生活经历使个体形成对自己和他人的特定的看法,即对他人感知的图示,包括对人性的依赖和对他人能否容纳自己的信念。其认为社交焦虑与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呈负相关,即对个人的自信心评价过低的人,社交焦虑较高(张天航,2011)。
此外,也有人提出社交焦虑是由于社交技能的缺乏和否定性的自我评价所导致的(栗文敏,刘丽,2007)。
(2)社交焦虑认知模型
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由Clark和Wells (199)最一早提出,二者把社交焦虑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认识,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强调了认知在社交焦虑形成中的作用。
2 研究方法 20-21
2.1 被试 20
2.2 工具 20-21
2.3 统计工具与数据处理 21
3 结果与分析 21-26
3.1 变量的描...................21-22
3.2 变量的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差异 22-24
3.3 社交焦虑、人际信.................. 24
3.4 中介效应分析 24-26
4 讨论 26-33
4.1 变量的分布状况分析 26-27
4.2 变量的不同人............... 27-30
4.3 社交焦虑、人际信任及友谊质量的相关分析 30-32
4.4 人际信任在社................................ 32-33
5 教育建议 33-34
6结论
(1)高中生社交焦虑处于中低水平,且在性别、年级上无显著性差异。
(2)高中生友谊质量较高,且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即女生的友谊质量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上无显著性差异。
(3)高中生人际信任较高,且在性别、年级上无显著性差异。
(4)高中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友谊质量均呈显著性负相关;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5)高中生人际信任在社交焦虑与友谊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社交焦虑除了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友谊质量外,还通过人际信任间接对其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