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君武教育思想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79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绪论

(一)选题缘由

马君武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翻译家、诗人,广西大学的奠基人。马君武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既接受过传统中国的私塾教育,又受过欧风美雨的文化洗礼,刁一华横溢,博古通今。他是第一位在德国获得工学博士的中国人,精通英、日、德、法等国文字,曾用旧诗格律译拜伦、歌德、席勒等人的诗篇;编译了《德华字典》等书;同时也是当时著名文学团体“南社”的诗人。清末民初,马君武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同盟会的第一批会员,参与起草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中华民国最初的国家根本大法,《大中华临时约法草案》等重要文件,担任过中华民国参议院议员、实业部次长、非常大总统秘书长、广西省长、司法部总长等要职,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24年,马君武离开政坛投身教育,担任过多所大学的校长职位,他关于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设想和理念充满了时代的激情。
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教育不变的话题。在马君武看来,教育乃一国之魂,而学校是把人造成一把钥匙,将来去开社会的门。因此“教育的宗旨在养成人民坚强的善意识,去除自私自利地以作为的标准;尤其是培养坚强不拔的真精神,对祖国具有热情,对朋友表现信心,不妨牺牲一己,以谋民族国家的福利,多国民应有‘真’和‘爱’,并且本着这一精神,结合为共同体,共同负起责任,己尽国民的义务”。
确定“马君武教育思想研究”作为我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缘于我一直对研究民国教育家具有浓厚的兴趣,笔者在读《马君武传》时发现,马君武三任广西大学校长,大力提倡科学教育、生产教育、军事教育和道德素养教育。并注重教学条件的改善,使广西大学在创办十年时间便跻身于国立大学行列,并以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教风学风严谨而成为一所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学府。马君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刚强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当时的教育界颇负盛名,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乏“闪光之处”。笔者亦发现目前教育学界对马君武教育思想的尚未进行系统研究,还不能够全面整理出马君武的教育思想,因此进一步对马君武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二)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拓宽教育史研究领域,丰富中国教育史研究和加强中国教育史学科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第一,对民国教育学家的研究范围可以进一步进行拓宽。教育史学界对民国教育家的研究历来都是中国教育史学术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过民国教育家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发掘与完善。因此,有必要研究在教育方面至今被世人关注不够的民国教育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有助于完善民国教育家的群体研究。
第二,有利于丰富完善教育思想理论。人与人之间有相通的共性,更有不同的个性,因此,才可以彰显出个体的独特价值所在。教育家亦是如此,教育家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有其共同的群体特征,如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忠诚和呕心奉献等。但是,做为教育家个体,缘于各自所处的不同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求学历程,更是具有其本身独特于其他个体教育家之处,也因此奠定了这一个体教育家在教育史和教育家群体中的独特地位,如蔡元培的兼容并蓄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民国时期,社会动荡,民族危机,国民贫弱愚,加之他的家庭背景、个人求学和从教经历,对他那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无不产生影响。马君武的教育思想,不仅体现在他的教育论著中,还体现在他的教育实践中,无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我相信对马君武教育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会为教育思想理论大厦添光添彩。
尊重学术为教育人刁‘和培植文化的根本原则,他提出“学校行政方面,应以教授第一,尊重教授的地位及其学术上的成就”等观点。这一治学理念深深鼓舞了大学从教、研究人员,激励了全校学生。虽然条件艰苦、社会动荡、人心惶惶,整个教育几乎处于荒芜的状态,但国立广西大学却洋溢着浓厚的学术研究和文化氛围,成为当时一半以上高中应届毕业生报考第一志愿的首选。马君武丰富的涉教经历和显著业绩,让我们不禁感叹:教育家办学在马君武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研究马君武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有启示作用。

(三)文献综述

1、关于马君武的生平著作的研究。
著作类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会出版的《马君武传》(政协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1982年版)本书以马君武的成长经历,分阶段来叙述了马君武成长的时代背景,较为详细的记录了马君武人生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客观的记述了马君武的从事政治、教育、文化等活动事件,展示马君武在人生各个时间段的经历。该书还附录了马君武的诗选。
台湾学者秦道坚的《马君武博士生平事迹》该书从马君武的家庭生活背景以及马君武治学的精神,马君武诗词作风三个方面,展现了马君武作为一代宗师的成长轨迹,该书也附录了马君武的一些诗词及演讲稿。
莫世祥主编《马君武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是一记录马君武生平活动以及诗歌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该书以时间顺序来记录了其在各个时期的发表的著作、讲话稿、诗歌等资料,是研究马君武教育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曾德珠主编《马君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主要收录了马君武在各个时期的演讲稿和诗集。
从笔者搜集的材料来看关于马君武生平类的研究是比较丰富,较全面地展示了马君武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活动历程,为马君武教育思想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2、马君武译诗、翻译小说研究
高文琴的《杰出的翻译家马君武先生》(《社会科学家》1995年第5期)一文论述了马君武的成长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背景出发,详细论述了马君武在各个时期翻译的著作,以及这个题材的研究者大多集中在各大高校的外语专业以及文学专业,大多从翻译技巧、翻译方法上研究马君武的译文与原文的关系。郭小转的《马君武与近代诗歌翻译》(((新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一文论述了近代诗歌翻译在近代翻译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诗歌翻译作品在整个翻译文学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在译介外国作品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外国革命性强的作品的译介。作为近代译诗“三式”之一的“马式”创始人马君武,在译介外国诗歌方面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而马君武的翻译风格在近代诗歌翻译中很有代表性。
  
参考文献

[1]赵炳林,刘伊. 浅谈马君武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09,(11) .
[2]张伟. 略论蔡元培与马君武——纪念马君武诞辰一百二十周年[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
[3]张俊杰. 马君武科技思想与实践研究[J]. 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1,(02) .
[4]谭肇毅. 马君武改造国民性思想初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
[5]唐耀华. 从马君武办学思想考证西大精神[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
[6]陈启源. 三长西大的马君武[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6) .
[7]李小文. 马君武的人品与个性[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S1) .
[8]李小文. 一代宗师 教泽在人——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事略[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6) .
[9]张新科. 蔡元培与马君武借鉴德国大学理念之比较[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9) .
[10]唐志敬. 马君武评传 [J]. 广西社会科学, 1988,(03) .
[11]唐仁郭. 广西乡贤马君武[J]. 广西社会科学, 1995,(05) .
[12]张新科,宋燕萍. 马君武——欧洲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理念西风东渐的旗手[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1)
[13]李高南,黄牡丽. 马君武的教育“真精神”[J]. 学术论坛, 2008,(07) .
[14]马健芳. 留学生对近代广西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初探——以马君武、雷沛鸿为例[J]. 广西地方志, 2008,(01) .

马君武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4-5
Abstract5-6
绪论7-14
(一) 选题缘由7
(二) 研究的意义7-8
(三) 文献综述8-13
(四) 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13-14
一、马君武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14-19
...............................................
二、马君武教育思想内容19-36
(一) 大学教育思想19-26
(二) 科学教育思想26-31
(三) 教育救国思想31-36
三、马君武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36-39
................................................
致谢4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