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29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笔者认为就时间序列而言,研究时段内,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和其碳排放总量大体上展示出持续增添的趋向,其碳排放强度则恰恰相反,展示出持续衰减的趋向。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省级之间差距分明。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广东省等经济繁华省区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偏高,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偏低。西部六省及河北省等经济稍不繁华的省区则恰恰与其相反:集聚指数偏低,强度数值偏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人类社会最常见的一类经济活动,产业集聚是其经济组织进行到某一特别时段的结果,是经济进展的模式之一,是拉动经济的一种推动力量。除此之外,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定结果,产业集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强劲推手。因此,国内外学界对产业集聚展开了大量的研讨。关于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点。一方面认为,产业集聚可以在区域内实现资源(劳动力、技术、资金、基建设施等)共享,从而能够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由产业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竞争优势也能够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集中可能使产业集聚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认为,伴随着产业集聚进程的加快,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可能会加剧对资源的消耗、加大对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这种情形下,产业集聚扮演的角色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载体。伴随着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器的到来和出现,劳动力的解放,闲暇时光的增多,囊中收入的增多,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生活的富裕富足,对更高生活质量和对更多大众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旅游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闲暇时光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之一,越来越成为一种大众性消费行为,已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集较高的产业关联度、较长的产业链、优越的基础条件、强大的开发潜力、广阔的牵涉面、较强的的带动力等性能于一体的新兴朝阳产业,旅游产业表现出强势迅猛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强烈显著的集聚态势,已然被打造为中国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其地位显著提升。旅游产业集聚作为旅游演变历程中的一种业态标志,作为旅游系统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为提升旅游经济可持续增长贡献着较大的势能。近年来,学界加深了对旅游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的探讨。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本文在参考和吸纳诸多学者研讨成果的根基上,就现有探析的薄弱之处,采用区位熵、“自下而上”法依次测度中国 30 个省区(因统计数值缺失,该论文未纳入西藏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台湾 3 个行政特区)2000—2017 年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以及碳排放强度数值;继而通过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两者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差异性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构设回归分析模型研讨产业集聚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关系,并就产业集聚涉及碳排放强度的其他干扰因素进行深入探究,以探寻诸多影响因素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干扰作用,从而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旅游业减排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理论基础支持。具体探讨过程总结归纳为下面五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章最先阐释了论文的相关探究背景,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解释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继而,又详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框架,并明确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前提下,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聚、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回顾,并对两者的研究现状进行简单的述评。接着,对两者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简单框定。最后,阐明了本文分析过程中所需要的相关指导理论——产业集聚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本文奠定坚实的理论支撑。
第三章:旅游产业集聚水平与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测度。本章采用区位熵、“自下而上”分别测度中国 30 个省区(因统计数据缺失,该研究未纳入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 3 个行政特区)2000—2017 年旅游产业集聚程度以及旅游业碳排放强度,首先考察旅游产业集聚度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在研究期间的明显变化特征,然后对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通过重心分析等方法,对两者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差异性特征进行综合研讨,并考察其空间分布状况。
第四章: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关系研究。本章首先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来检验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相关作用关系,并择选城市化、对外开放、环境规制程度以及旅游业的经济增长、碳排放结构等为控制变量,探讨上述因素对影响旅游业碳排放的的作用大小。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是结合计量回归模型所得数据,归纳总结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和其碳排放强度及干扰因素的研讨论断,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对提高我国旅游业碳排放、实现旅游业碳减排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末尾处对本次所做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在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旅游产业集聚对旅游业碳排放探究日后的发展方向。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综述
近年来,伴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别间竞争愈加白日化,产业集聚可以说是有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组织结构和展现形式,变成当下的研究热点。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二氧化碳作为引起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之一,碳排放相关内容早已属于国际急切关注的重点对象。在此背景下,学界针对产业集聚和碳排放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研讨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了解产业集聚的研究现状;进而探析碳排放的有关发表论著,正确认知其重要探析论断;最后,探究学界涉及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作用关系,厘清作用方向。与此同时,对所有的已有研析成果实行归结评述。
2.1.1 旅游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
关于产业集聚的相关探讨,最早是由国外学者率先尝试。涉及其理论,据考证,是英国学者 Marshall[5]在其《经济学原理》著作中最先提及。Marshall 指出了劳动力资源的共享、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建成以及技术的溢出是促使产业集聚生成的三个关键因素;1990 年,在 Porter[6]的深入研讨下,“砖石模型”第一次显现,这意味着产业集聚理论的进一步成熟;值此过程期间,可知学界对该理论的探析最早开始于工业研究方面,而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集聚研究相对稍晚。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加之其关联性强、集聚效应明显等自身特点,最先涉及其集聚理论的研究,影响都不大,如 Go & Williams[7]、Hall, Cambourne,Macionis,Johnso[8]等是最早将其拓展到旅游方面的学者。继 1998 年,Porter 将旅游集聚的案例成功引入到实际集聚研究中后[9],涉及旅游产业集聚的探讨方正式开启。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探讨相较于国外学者偏晚,国内学界普遍认为,伊贻梅[10]等人是国内最先对旅游产业集聚进行研讨的学者,其在 2004 年时,研析了该产业集聚的最新进展情况。但,在此之前,已有学者对旅游产业集聚进行了研讨,如黄山羊等在 1999 年发表的《旅游规划》中,明确提及了旅游产业集聚概念[11]。
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探讨:国外涉及旅游产业集聚的概念内容大致上从两方面进行定义,一方面根据其地理特质,另一方面是依靠其产业特质。《The Strategyin Action》书中写到,旅游产业集聚是旅游和与其相关的活动在一定地域中的集中,强调从国家范围来定义,其本质就是将集聚等同于产业来看待[12];Gollub 等学者则强调价值链为该产业集群的关键点,且其是由产出、供给和投入 3 层的结合而建立,其中,产出这一层次指代目的地的旅游相关产物与事件,供给层指代旅游设施,涵盖基础和服务两种设施等,投入层是指人才、技术、资金、销售、服务水平等系统资源[13];Donald 等人综合以上两种方式,认为旅游产业集聚是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而由一定的价值链所行成的相互关联的旅游活动和服务的组合[14];还有学者指出旅游产业集聚可以成为一种通过网络进行品牌宣传、线路设置最终促进旅游地发展的虚拟集聚[15]
..............................

2.2 概念界定
2.2.1 产业集聚
由上文可知,早在 19 世纪时(1890 年),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 Marshall(马歇尔)率先在其《经济学原理》文章中间接地提出了产业集聚的这一对象定义,倡导了产业区位原理,关于产业集聚,他所持有的观点为:相互关联的企业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范围之内,实现劳动力、技术以及信息的共享,并可获取中间商品,则称此区域为产业聚集区[5]。可知起先时的产业集聚是被唤作产业区。之后,Weber 也就其区位原理开展钻研。至此,经济学界对于产业集聚的探究序幕正式开启了。接着,在 1990 年,胡佛提出了产业集聚最佳规模理论,他认为规模是集聚的标志,尚未形成规模的企业不能构成集聚,但也指出,规模是有一定限制的,若超过了区域范围的承受力度,集聚会带来负面影响。在 1991 年,美国专家 Krugman(克鲁格曼)将地域因素考虑进来,提出了中心—外围模型,他所持有的观点为工业一定能够成为集聚的中心,设立造了新经济地理学原理。在1998 年,Poter(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文章中将产业集聚设定为相关机关、公司及机构在某一地区集聚并最终形成了竞争优势的现象。国内学者也对产业集聚进行了界定,张涛将产业集聚定义为同类相关企业通过产业关联效应获得比较优势集中在某一辖区的现象[123];宋雪茹将产业集聚定义为某一产业在某一范围的高度集聚[124]。本文结合上述国内外学术大家的观点,认为产业集聚即为关联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的多量会集。


图 3-1 2000—2017 年中国各省区旅游产业集聚状况

.................................

第三章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和碳排放强度的测度与分析.................24
3.1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分析 ............................ 24
3.1.1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测度计算.................... 24
3.1.2 中国旅游产业集聚演变分析....................... 24
第四章 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实证研究......................................40
4.1 旅游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强度面板模型构建 ......................... 40
4.1.1 相关指标计算及来源说明......... 40
4.1.2 变量数据统计分析 ........................... 43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50
5.1 研究结论............................. 50
5.2 研究启示..................... 51

第四章 产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4.1 旅游产业集聚与碳排放强度面板模型构建
考虑到有关数据的易获得性,参考胡志强[130]等学者的文献,选取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作为被解释变量,旅游产业集聚作为解释变量,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进展水平、旅游经济提升水平、环境规制水平、旅游业碳排放结构等为控制变量。依据择取的全部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经过创建计量模型,来考察旅游产业集聚对其碳排放强度的关系,检验前者对后者是否具有影响。
对外开放水平open:经大量阅读文献可知,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可由多种方式表示,如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经济总产值之比等,然而有学者察觉外商直接投资存具滞后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的生产总值与经济总产值之比这两种方式不够全面。本文遴选最广泛的示意方式,即就进出口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示意。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各国实施贸易交换,一方面,促进旅游业技术以及相关要素的互相流动;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给我国环境管制施加压力约束,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进程与发展。


表 4-1 变量说明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随着旅游产业向现代服务业改进提质革新,其集聚效应愈发显赫,由此招致的降耗减排需求日趋浓烈,谋求旅游业低碳进展变为低碳经济面对的重要课题。旅游产业的降耗祛能减排工作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减排工作的进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论文使用区位熵和自下而上法先后计算了中国大陆 30 个省区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且就该产业经济增长及结构调整力度、政府环境规制及对外开放水平等相干控制变量要素,建造了前者对后者干扰的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钻研前者对后者的干扰程度。探析结论如下:
(1)就时间序列而言,研究时段内,我国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和其碳排放总量大体上展示出持续增添的趋向,其碳排放强度则恰恰相反,展示出持续衰减的趋向。旅游产业集聚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省级之间差距分明。北京市、上海市以及广东省等经济繁华省区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偏高,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偏低。西部六省及河北省等经济稍不繁华的省区则恰恰与其相反:集聚指数偏低,强度数值偏高。
(2)从空间布局上来看,旅游产业集聚的重心位置分散在中部地域的河南省境内,重心位置的变动特点示意了我国旅游产业集聚在空间上展示为东部高、中西部地域相对较低的地域分异特质。重心移动轨迹大体展示出向西北方位微小移动的态势,重心轨迹的变化反映出西部地区的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提升速度较快,我国东西部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差异正在逐渐缩小的空间分布格局,移动距离大致为 118.84km。该产业碳排放强度的重心位置散落在陕西、湖北省境内,其位置的转移反映出我国该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散落不均衡,西部地区的强度数值明显高于东部。重心轨迹呈现出整体南略偏东的趋势,其变化轨迹反映了西部地区旅游业碳排放强度降低的速度明显高于东部地区,移动距离大致为264.385km。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