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概述
1.1 残疾人康复的概念界定
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尤其是残疾人康复各项工作更是成为残疾人事业中的重中之重而备受瞩目。在现阶段,认真的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康复技术,巩固和完善已有的康复制度和项目,努力取得残疾人康复相关工作的全面进步已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 残疾人
关于残疾人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和组织都有着各自的界定。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宣言》对残疾人的定义是“任何由于先天性或非先天性的身心缺陷而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取得正常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上一切或部分必需品的人①。”而根据我国法律对残疾人的定义则是“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②。”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在对残疾人概念的认知上虽然还有一些差异,但总体上逐渐趋同。一般而言,残疾人主要包括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心理和其他残疾人士。本文所涉及的残疾人的概念,以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概念的界定为准。
1.1.2 残疾人康复
残疾人康复是指为了消除或减轻在生理和精神上处于障碍状态下的残疾群众的痛苦而采取的综合性、协调性的各种措施,其最终目的是使残疾人努力达到自食其力的效果、并重返社会,享有与正常人相同的权利与自由。当下,残疾人康复主要分为狭义上的康复和广义上的康复两类:狭义上的康复单纯指通过医学方面的努力对残疾人进行治疗,而广义上的康复是指从医疗、教育、心理、就业等各个方面对残疾人进行帮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义上的康复正不断的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理解和接受。
.........................
1.2 残疾人康复的相关理论
目前,残疾人康复各项工作的发展已经成为检验我国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关注程度的标准。残疾人康复这个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不是偶然的,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智慧的结晶。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国的残疾人康复和人权理论,为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1 供养理论
在不同发展层级的社会中,对于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一种看法是兴建大型养护机构将残疾人及需要康复的人群集中养护起来,他们的家庭和社会通过对残疾人的集中供养来履行他们对残疾人的责任和义务,在社会发展落后的时代,这种供养仅仅局限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而在相对进步的社会形态下,对残疾人供养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虽然不同类型的社会对不同残疾人供养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但其主要内容都集中在经济和物质方面,对残疾人的精神关爱则较为缺乏,这不利于挖掘个人的潜能,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培养残疾人过分依赖的心理。在供养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物质导向型的残疾人帮扶工作模式。虽然对于贫困的残疾人来说,物质的帮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经济上的帮扶并不能代表残疾人福利的全部内容,残疾人也需要精神上的关爱。供养理论是对早期残疾人社会福利影响较大的一种理念①,因为中国仍然处于物质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的现状仍处于物质援助阶段。
供养理论的出现对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和供给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从精神层面上突出了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性。
............................
第二章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
2.1 山西省残疾人的状况
总体来说,山西省的残疾人与总体人口增长速度仍旧呈协调发展的趋势,但受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影响,残疾人的致残原因出现了新的发展与变化,这也直接影响了山西省残疾人的类型与分布以及残疾人的需求情况,给我们的残疾人工作带来新的考验。
2.1.1 山西省残疾人的分布
山西省面积广阔,西临黄河,东有太行,全省大部分地区为山区丘陵地带,地形地貌及气候环境较为复杂,汾河贯穿南北。可见山西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土情况,这些复杂的自然因素极大的影响了残疾人的分布。此外,山西省的残疾人分布与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当地的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山西省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我们统计出了这样一些数据,用图 2.1 可直观的显示:残疾人口数量分布位居第一和第二的是临汾市和吕梁市,分别有 303204 人及 220300人,这两个地区本身人口基数就比较大,地域广泛,这是造成其残疾人口数量突出的直接因素。而反观太原地区的残疾人数量也是位居全省前列,约有 205593 人,这不仅与太原大量的常住人口有关,更与太原市较为发达的社会经济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经济愈发达,造成人口后天残疾的因素也就愈复杂,其中交通意外、工伤意外等残疾情况也就愈突出。而阳泉市由于地狭人少,残疾人总数也仅有 78520人,大致与当地人口数量比例相适应。
..........................
2.2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体制建设
2.2.1 山西省残疾人的康复机构
由表 2.5 可知,到 2017 年底,山西全省已有残疾人的康复机构建设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果,总数达 308 个,而且截止 2017 年底,山西省有 39 个残疾人康复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总建筑规模为 9.8 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 23509 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我省的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其中,山西省残联直接下辖的康复机构有山西省康复研究中心,它既是山西省残疾人康复技术研究及相关人才培养的中枢部分,也是残疾人新型康复方式和理念的积极倡导部门;山西省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则负责全省残疾人辅助器具的调配、使用等;山西省残联信息中心则负责康复信息的上传下达与最新康复技术的传递推广;山西省聋儿康复教育研究中心则在全省聋儿的康复及教育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重点针对脑瘫患者的康复治疗。在其他省级残疾人的康复机构建设上,山西省也逐渐形成了一批以重点残疾人康复医院机构为核心的康复体系,这些重点康复机构在残疾人康复资源建设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第三章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25
3.1 康复事业发展供需矛盾突出 ...................................... 25
3.1.1 康复事业整体发展速度较慢 ................................. 25
3.1.2 山西残疾人口康复需求量大 ................................. 25
第四章 山西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问题的原因 .......................... 31
4.1 政府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 31
4.1.1 政府对残疾人康复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 31
4.1.2 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 ....................................... 31
第五章 完善山西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的对策 .......................... 39
5.1 加强政府相关职能履行 .......................................... 39
5.1.1 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发展 ................. 39
5.1.2 积极制定有利于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的政策 ................. 39
第五章 完善山西省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的对策
5.1 加强政府相关职能履行
想要真正的解决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改善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环境,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就是积极完善山西省残疾人康复的相关法规政策。因此,如何科学的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高效的加以落实成为当今促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发展的当务之急。
5.1.1 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发展
完善而科学的法律法规对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法律法规是推动政策制定和落实的根本性准则,是残疾人康复发展的基石。虽然目前的残疾人康复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还有一些纰漏,但是政府可以开始努力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推动康复服务工作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完善
第一,从立法角度明确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残疾人康复的发展树立权威,带来执行的强制性,增加人民的敬畏心。
第二,要明确残疾人康复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以及残疾人康复资金的投资份额,让残疾人资金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因地制宜,结合地方实际及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残疾人资源分配模式,注重残疾人康复的均衡发展。
第四,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性,在发挥其强制作用的同时体现法律法规的教化作用,更多的让社会和群众认识到残疾人康复服务发展的重要性。
.........................
结语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的残疾人康复各项工作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从前人研究与总结的经验出发,积极的向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美好未来努力迈进,争取我国的残疾人事业会有更坚实的进步。本文总结了一些有利于中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的结论。
一、要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残疾人康复保障相关理论为基础。发展中国的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一定要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理论就是符合中国残疾人发展国情的奠基石。正确的观念在实践中具有指导作用,而社会主义残疾人保障理论正是中国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正确发展的前奏,但在相关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研究方面我国仍旧有一定的欠缺,需要国家、政府和社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康复理论研究。
二、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制度手段推动残疾人康复需求与服务工作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对技术要求极高的残疾人康复领域,发展强大的科学技术成为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残疾人相关康复制度和立法也亟待完善和发展,争取让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的发展从科技和人文两方面齐头并进。
三、一定要注意康复相关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残疾人康复政策的具体贯彻和落实,关键还是在于康复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在这个方面,虽然中国残疾人康复机构的发展进步明显,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仍不可避免的在推动残疾人康复政策的落实时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残疾人康复机构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