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而且改善民生力度不断的加大,大众对公共物品的数量要求也是明显增多,对公共物品的质量要求也显著的提高,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不仅仅满足物质需求,还包括精神以及其它方面的需要,而且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更加的突出,因而对国家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不断转变职能,来继续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的改革,从而更好的优化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曾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将不断的提高,致力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突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人民对公共物品供给的满足分不开,公共物品供给合理和满意了,人民生活得到了满足,才更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十八大上首次指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对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欠缺进行修复,基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也要进行提高完善;还提出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更有利于公共物品的更好供给程度的提高,为更好的供给公共物品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同时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也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要更好的定型各方面的制度和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的成熟,然后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获得重大进展。这更有利于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而在 2017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十三五”也实现了良好的开端,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骤,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取得新的重要进展。报告强调了大力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的活力。围绕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推动政府要简政放权、放手和管理相结合、优化公共服务方面的改革,这样促使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合理化改革。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公共物品供给改革的研究,经过总结归纳主要有一下几类:
第一类,是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主体的供给模式。包括刘志琳的《地方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模式》,罗芳、陈丽军、田芳、王庆、周业旺的《城市社区公共物品的多中心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四类供给主体的案例调查》,涂晓芳的《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王勇的《公共物品供给多元化研究》等。多元化供给模式是指政府、市场、第三组织等多个主体来提供公共物品,这意味着市场和第三组织等多个主体可以参与到供给的行列中来,除了一些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外,对其它的一些公共物品,政府可以规范好质量和数量,然后交由其它组织或企业来提供公共物品。
第二类,是政府与其它的组织主体结成伙伴关系来提供公共物品,如当下实行的PPP 模式,政府和私人组织之间,允许私人组织有一定的特许权力,相互之间结成伙伴,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参与生产和供应,同时政府和私人组织签订合同,从而更好的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保证合作的顺利实现。[2]如施亚娟的《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机制研究—以 PPP 融资模式为例》,何继新陈真真的《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行为集合”分配博弈研究》,白祖纲的《公私伙伴视野下的地方公共物品供给》,王艳秋的《政府合作视角下区域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等。这一类的公共物品供给研究,主要摆脱了政府的主导地位,政府和其它的组织或着私人组织之间结成的伙伴关系,来共同合作提供公共物品。
第三类,是以治理理论为指导的公共物品供给改革研究,而公共物品的供给研究多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共服务相联系。比如叶微的《治理理论视野下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孙筠的《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刘风伟的《多中心治理理论在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适用性及局限性》,胡象明的《治理视野下的政府公共服务市场化》,胡火明的《论治理视野下地方广告的供给》等,治理理论是重新考虑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供给主体的多样化,在合作的网络模式下共同供给公共物品。
每一个研究类型都有一定的研究理论基础,采用什么样的供给模式,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当前中国是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国家极力的建立一个服务于人民的政府,一切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基础,所以以国家的步伐一直,探索出最适合中国的特色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
...........................
第 2 章 治理理论及其它相关概念界定与分析
2.1 治理理论
2.1.1 治理理论的内涵
治理理论强调处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管理社会的必要性。治理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控。对于治理这一概念有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如“在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权力的行使方式”,如“确定如何行使权力,如何给予公民话语权,以及如何在公共利益上作出决策的惯例,制度和程序”等等。
治理理论的产生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各种组织的力量壮大和规模的扩大,于是对公共物品的影响不断加强,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于是治理理论产生了。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中心固然很重要,但是除了政府之外,社会上还有属于第三部门或志愿性机构,如教会、福利机构、志愿组织等,他们分别致力于种种社会和经济问题的解决,在负责维持秩序,参与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俞可平理解的治理是为了满足公众的需要,在给定的权力范围内保证秩序的稳定进行。在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从而以最大限度增进公共利益;罗伯特·罗茨以为的是作为新公共管理时期的治理,政府不在只是一味的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进行,而是把市场的那种激励手段和私人组织的一些管理手段引入到自己的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应中来。还有社会化的治理时期,政府和个人或组织,公共部门也和私人部门之间进行合作和互助老一起供给物品和服务等等。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的关联机制,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管理活动。治理实际是一个上下互动的关联过程,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理论的兴起,绝非是人为的制造出的新口号,它是各国政府对经济、政治以及意识形态变化所作出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回应,在这种背景下,奥斯特·罗姆等人提出了多中心治理理论,多中心是说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过程中,主体不再是单一的了,政府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存在着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以及公民个人在内的多个主体,多个主体在一定的制度规定下,以多种方式共同参与到治理的行列中来。
...............................
2.2 公共物品概念
2.2.1 公共物品的含义及分类
公共物品是一种可以共享的产品或服务,是区别与那些能够划分为企业或个人消费单元的基本生活或生产资料等私人物品的一个概念,比较典型的公共物品如国防,无论如何增加一个或一些消费者,其边际成本不变,依然事零,同样要阻止一个人或一部分人们得到这种消费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国防在保护甲公民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保护了乙公民。如公共牧场,每一个牧民都可以在牧场上放牧,不可能排除任何一个牧民在上面放牧,人们一起享用这个牧场,还有就是修建的公路,我们人人都可以使用它,在公路上自由行走,只要符合交通规则,我们可以随便来回行走。还存在另一类公共物品,那就是由公共组织供给,可以节约成本,从而使消费更加经济的物品,或者说以公共的方式提供较为经济,更有规模效应,更有效率的物品。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给出了关于公共物品的定义:纯粹的公共物品指的是这样的物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和服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物品或劳务消费的减少,相反,纯私人物品是只有获取了某种物品才能消费这种物品的物品。
而公共物品通常有四种分类,第一种是按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进行分类,这一根据是某一物品是否就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种特性进行的区分,纯公共物品严格满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国防和广播电视节目等,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享用,而且享用的质量也是一样的。准公共物品重点有两类俱乐部产品和公共资源,俱乐部产品在特定限度内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在电影院可以承载的范围内只要有座可以通过购票来观看,同时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如电影院和图书馆等,当消费成员如图书馆的承载人数也是有限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承载的范围,图书馆就可能流通不畅,影响图书馆的正常使用,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发生拥挤现象,从而破坏了其非竞争性,因此有必要通过限制使用者的人数的办法来维持其非竞争性,保证使用者的消费质量,公共资源在消费上具有竞争性,每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其每个人的消费会收到影响,但是却无法有效的排他,对于这种物品不能将不付费者排除在消费之外,如公共鱼塘和公共牧场,在公共牧场上每个牧民都可以在上面放牧,因为是公共的,所以无法排除某些牧民,但如果超出了牧场可以承受的范围,那牧场可能就收到破坏,严重影响到每个牧民的利益,于是在对共同资源的消费超过一定限度后,也会出现拥挤问题。第二类是混合物品和公共中间品,混合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有着密切联系又不同于后者的一类物品,混合物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大范围的正的外部性,因为这种外部性,使得这类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变得不完全,如教育、卫生和科技等,拿教育来说,一个人接受教育首先受益的是个人,即能提升个人的知识水品,找到更好的工作,获得更高的报酬,教育具有形式上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按传统的衡量标准,教育是私人物品,但是在给个人带来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正外部性效应,对相当大的一部分利益通过教育者外溢给社会,使得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和民族文化素质得到提高,使其他人受益,这种外部性是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即教育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中间品是指未被最终消费,而是被用作投入,进入生产过程的公共物品。
..............................
第 3 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其原因.............................14
3.1.1 供给效率低下...............................14
3.1.2 供给不足................................14
第 4 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22
4.1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的供给改革发展历程.............................22
4.1.1 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22
4.1.2 市场化的公共物品供给.................................23
第 5 章 治理理论下的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改革完善对策................. 33
5.1 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33
5.1.1 彻底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33
5.1.2 政府要履行好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34
第 5 章 治理理论下的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改革完善对策
5.1 促进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
5.1.1 彻底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在经历了几次改革后,供给局面有所改善,但供给中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首先要寻求一种更加完善的供给改革策略,而治理理论的实践,是可以更好的补充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改革的不足。治理理论下的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改革的完善,是致力于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合作供给的网络模式。在治理理论下,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的供给处于协作网络形式下,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相互配合、互相协作。为防止治理理论下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首先需要彻底打破政府的垄断地位,清除掉政府头脑中的垄断思想。在供给的过程中,各主体的权利是一致的,同样地位也是平等的。政府不再是处于主导位置,不再垄断公共物品的供应。转变政府的职能,可以更好的协调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不再是公共物品供给的单一主体,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数量在不断增加,更多的主体加入到了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中来,供给的过程更加有序进行。让政府做到更好的简政放权,把更多的职权交给其他主体,致力于打造出一种高服务型水平的政府,从而更好的做到服务于人民的供给局面。但在这一供给改革过程中要不断转变政府的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由原先的大政府、小社会,真正转变成强政府、大社会。
..........................
第 6 章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