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反贫困史。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 20 世界 80 年代才开始大规模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但回首过去的 70 年里,我国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减贫人口占世界贫困人口的十分一。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的贫困治理史大致可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反贫困阶段、体制改革下的缓解贫困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和精准扶贫阶段。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反贫困阶段(1949—1978)。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农村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供销系统和信用合作系统,初步建立了以“五保”制度和特别贫困救济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本保障体系。在城市积极发展工业化,人民劳有所得。以社会主义为根本制度,消除剥削,建立了第一个消除人类极端贫困现象坚持共同富裕的国家。
体制改革下的缓解贫困阶段(1978—198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确立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发展战略,以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农业农村方面,通过土地经营权转移、提升农产品价格、转移农村劳动力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解放农村生产力,极大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该阶段极大的刺激农村发展,从根本上缓解了农村的贫困状况,大幅度降低了全国贫困人口数量。
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201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扶贫事业提出新思路,将区域经济发展与扶贫相结合,扶贫“靶向”由个人救助转向发展区域经济。1986 年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成立,统一组织领导全国的扶贫开发工作,随即地方上也相应成立扶贫办公小组,配合并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1994 年我国出台第一部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明确、期限明确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 年和 2011年我国又相继出台两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至此,中国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7 亿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贫困问题由来已久,但关于贫困的研究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发达国家出现的“再贫困”。学界关于贫困的研究主要围绕贫困产生的根源、反贫困实践等方面。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贫困产生的根源的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制度角度研究贫困,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平等的社会制度[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扩大再生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而广大无产阶级劳动者创造了大量财富,工资却只能维持基本温饱,处于随时可能面临失业的窘迫境地。只有废除剥削制度、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实现真正的平等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马尔萨斯从人口学角度讨论贫困,认为贫困产生的根源是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粮食增产速度解决贫困的关键是控制人口增长[8]。冈纳·缪尔达尔创立了循环因果积累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的原因是“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社会发展成果归富人所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9]。西奥多·舒尔茨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认为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在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更大,发展中国贫困的原因是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轻视或漠视。奥斯卡·刘易斯通过对美国贫困家庭和社区的研究提出文化贫困,贫困家庭受特定生活环境的影响产生特定的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贫困圈内交往而得到加深,并在代际传递中影响后代[10]。因此,刘易斯认为贫困的产生与脱离社会主流的贫困文化有关,受家庭的代际传递影响。阿玛蒂亚·森将能力贫困引入贫困研究中,通过对贫困与饥荒的研究,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产生的原因是缺少维持人体基本生活需要的能力,能力缺失是贫困产生的根源[11]。汤森在社会剥夺论的基础上提出权利贫困,贫困归根结底是因为社会对于个人权利的剥夺,缺少平等享有社会资源的权利[12]。关于贫困根源的代表理论此处不一一列举,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学界关于贫困的理论研究跨越各个研究领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后来的反贫困实践提供多重思路。
(2)关于反贫困实践的研究。
关于贫困产生根源的研究,目的是为反贫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贫困问题由来已久,资本主义国家反贫困的目的并不是实现共同富裕,而是通过反贫困实践缓解贫困产生的社会矛盾,稳定国家政权。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是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除此之外,学界绝大部分则是从社会权利、教育、社会福利、平衡发展等方面着手缓解社会贫困。社会学家在“增权”理论的基础上,主张通过社会工作挖掘弱势群体的潜在能力或增加其社会权利满足感,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参与到反贫困实践中[13]。舒尔茨和贝尔克从人力资本入手,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国家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是重视教育。立国兴邦,教育先行,要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发展好教育事业是长久大计。庇古从福利经济学角度阐释要通过增加公民福利、利用税收再分配来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困发生率[14]。
................................
第 2 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贫困
1.贫困的内涵
贫困自人类出现就并行存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历史。在人类社会处于普遍贫困时期,贫困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直至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增加,财富集中和社会剥削现象日趋严重,贫困问题开始被社会各界普遍关注。贫困具有复杂性,由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共同决定。为此,贫困的定义从不同领域不同学界也有不同。从经济领域而言,贫困是一种经济现象,主要指经济收入达不到满足生活必需物质产品的标准,生活资源短缺或是生存条件恶化;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讲贫困是一种社会非主流文化,受生活环境及代际传递影响;从政治角度来看,贫困是由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困主体处于政治的劣势一方,没有公正的占有社会资源,导致生活处于社会平均水平之下。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学术界对贫困内涵的理解与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收入贫困说
19 世纪本杰明·西勃姆·朗特里首先提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23]第一次提出贫困线、初级贫困及次级贫困的概念,为“贫困”下了一个可以考量的定义[24],奠定了以收入为依据的“贫困”传统测量方法,这一经典定义对后世影响深远,并为很多国家及地区沿用。中国国家统计局认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25]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贫困是由收入不足导致物质缺乏,且贫困不局限于物质材料还有某些服务匮乏,但是由收入延伸至物质材料,但仍属于经济意义上的范畴。随着对贫困研究的不断深入,收入贫困说受到学界的质疑与批评,但以收入为尺度的贫困测量方法最具可操作性且是贫困度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基于收入的标准仍是当今世界及地区判断是否贫困的主流观点,提高收入仍是反贫困的主要措施之一[26]。
...............................
2.2 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的理论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剖析与批判基础上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贫困产生的根源,反贫困的途径、反贫困的目标及反贫困的价值归宿。
剥削的社会制度是贫困产生的根源。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下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马克思最早从制度的层面上揭露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决定社会分配制度,分配制度的不同会导致财富分配差异,同一群体的资源占有量发生变数,进而对不同阶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攫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就不断剥削无产阶级劳动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剩余劳动价值。将部分剩余劳动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于扩大资本主义再生产。随着资本主义在生产的扩大,资本向资本家集中,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提升,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比例增加,相反,用于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比例下降,造成机器排挤工人、工人失业的现象。缺少生活来源的工人生活失去保障,进而至贫困状态。
反贫困的根本途径是消除剥削的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越高速,资本集中程度越高,劳动力所占社会资源越有限。无产阶级劳动者为资本主义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自己却被牢牢地控制在资本主义剥削之下。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从消灭压迫与剥削,劳动者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只有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无产阶级才能真正消灭贫困,并对未来社会的共同富裕及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本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而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种全新的所有制的使人们处于自然的状态下生产劳动,将大大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在新的所有制下,劳动者真正发挥主人翁意识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
.............................
第 3 章 X 省 Y 市精准扶贫实践现状及脱贫成效分析........................................ 16
3.1.1X 省 Y 市基本情况说明....................................... 16
3.1.2X 省 Y 市的精准扶贫实践现状.................................. 16
第 4 章 X 省 Y 市精准扶贫突出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4.1 X 省 Y 市精准扶贫的突出问题......................................... 21
4.1.1 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21
4.1.2 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突出............................. 22
第 5 章 插花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31
5.1 统一识别口径,应用大数据管理平台........................................ 31
5.2 分类扶持,因类施策................................ 31
第 5 章 插花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5.1 统一识别口径,应用大数据管理平台
精准识别方面的政策多是关于鉴别程序方面的规定,但是在认定单位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以户籍人口计算和以共同生活人口计算并行,这在实践中难免带来统计上的混乱,影响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和成效精准的判断。
建议发挥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功能,通过“互联网+”、“扶贫云”等促进扶贫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与精准评估,提升扶贫的信息透明化与管理动态化。一方面可以建立大数据精准扶贫平台,整合扶贫、民政、卫计、人社、住建、残联、统计、国土、教育、安全等方面数据,建设统一的扶贫大数据库,将地方性扶贫的数据建设费用转移到对贫困户的实际帮扶上,同时实时更新数据库内容,实现扶贫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统一的“贫困人口识别模型”,统一贫困户识别口径,进而促进快速、精准识别贫困户。另一方面,开通贫困户网上参与和反馈渠道,帮助他们及时了解惠民政策、增强主动脱贫意识,并保证一手扶贫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大对贫困户及脱贫群众生活状况的追踪,从而及时预警群众返贫迹象,支持扶贫措施改进。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