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MPA论文,本文以最为敏感的婴幼儿奶粉为例,分析中国食品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网络化治理理论,提出中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模式的实现对策,试图通过该研究为转变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现状、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率提供参考。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背景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攻关期,人民日益増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有十分明显的体现。一方面,中国食品工业高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占据重要支柱地位。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中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有39647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5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从2010年的8.7%提升到10.3%。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性和复杂性在大数据、工业化和全球化浪潮下居高不下,食品安全事件履治不止,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图1-1和表1-1)。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和重大的政治问题,保障食品安全是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是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是维持政府公信力与合法性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的鲜明体现。“社会共治”的提出是食品安全治理理念的一次重大转变,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只有确立了科学的治理理念作为理论支撑,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以有效解决食品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但就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效果来看,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形势依然严峻。即使在治理理念逐渐转变、法律规制持续完善、治理模式与机制不断优化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仍旧呈现高发态势。
对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在力图摸索一条“多元”、“协同”、“合作”的“社会共治”道路。而在“多元共治”理论体系中,网络化治理理论作为整合第三方政府、协同政府、数字化革命四大发展趋势的“跨界合作治理的最高境界”,在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上具有超越单一行政化监管模式之困境的优势,对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食品工业推动了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其中乳制品工业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食品工业。但在乳制品工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发生,尤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乳制品安全治理问题倍受关注。本研究试图以乳制品中最为敏感的婴幼儿奶粉为例,揭示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探寻中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第二章文献综述
一、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述评
(一)国外食品安全治理研究述评
国外对于食品安全治理的研究多是基于食品安全治理存在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展开的。针对食品安全治理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些研究认为仅仅依靠公共部门的监管已经无法应对日趋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低效的政府监管进一步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引发政府的信任危机。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开始引入私人部门监管解决食品安全治理问题,相关研究随之产生。虽然私人监管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监管压力,具有独特的治理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私人食品安全计划不断扩张增加了遵守的成本,以至于一些小型企业可能负担不起。同时,私人治理并不能解决食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反而创造了一个奇怪的市场气基于公共部门监管的失灵和私人部门监管的不足,一些研究开始在跨国监管或全球治理的框架下讨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共同规制之路,希望通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来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的效果。
.........................
二、网络化治理研究述评
(一)国外网络化治理研究述评
1.国外治理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化、经济危机和人口问题日益蔓延,传统科层制统治模式分身乏术,治理理论应运而生。治理理论认为,公共部门之外的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在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方面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政府提供服务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把市场和社会能够提供的服务交给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政府只负责只有政府才能管理的事务。治理理论否定了“政府一家独大”的公共管理模式,要求限制政府的职能边界、引入私人部门和第三部门参与治理。治理理论所囊括的“组织间网络”、“网络管理”等概念以及参与主体多元化的思想,为后来网络化治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19
一、核心概念........................19
二、理论基础........................19
三、研究思路........................19
第四章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状况分析一以婴幼儿奶粉为例........................19
―、案例选择说明......................30
二、案例回顾......................30
第五章中国婴幼儿奶粉安全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4
一、“经济人”的自利性........................44
二、信息不对称........................44
第六章中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实现
一、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区别
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与食品安全监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和治理方式上。食品安全监管是在传统科层制下以政府为单一主体建立起来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模式,在管理方式上强调单一的行政手段和强制性的法治手段。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则是在整体政府理念下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建立的现代化食品安全质量治理模式。在该模式下,治理主体除了政府还包括食品从业者、消费者、食品行业协会、媒体、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强调以制度化、常态化的“跨界”合作作为主要治理方式。简而言之,食品安全监管强调权力的集中,政府掌握几乎全部的公共权力和行政资源;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主张权力的分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强调的是由政府引导的平等合作,政府充当的是牵线搭桥的角色而不是命令者。传统科层制下的食品安全监管由于主体构成和管理方式的单一,在面对日益复杂化和风险化的食品安全问题时稍显乏力。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通构建市场、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间的治理网络和合作治理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强化利益协同和优势互补,从而提升中国食品安全治理效果。
.........................
结束语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机构调整与行政体制改革,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国家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入推进,政府治理形态日新月异,但是大刀阔斧的单一行政化改革未能转变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碎片化”的本质。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食品安全监管长期以来存在的企业经营不善、政府监管失灵和社会监督乏力等问题,只是食品安全问题屡治不止的“表源”,其根本困境在于食品安全多个相关主体作为“经济人”的自利性、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信任环境的缺失、监管碎片化和参与主体单一。形成于西方的网络化治理理论认为,单一主体的治理行为存在局限性,资源、信息和技术等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网络化治理模式通过建立多元主体间平等的合作,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各方资源,弥合治理过程中的“碎片化”,实现信息透明和资源共享,是跨界合作的最高境界。因此,将网络化治理理论运用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国内食品安全的网络化研究尚且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文献较少,理论层面缺乏统一的分析框架,对于实现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所需的治理网络与治理机制研究相对匮乏,使得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暂且停留在制度设计的宏观层面,缺乏实际可操作性。有鉴于此,本文以婴幼儿奶粉安全治理为例,试图在以“经济人”假设理论、信息对称理论、社会资本中的信任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对食品安全治理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治理网络和完善治理机制双重路径重构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框架,希望能够借此为转变食品安全治理模式、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略)
中国食品安全的网络化治理之MPA研究--以婴幼儿奶粉安全治理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MPA论文文章
- 乡村振兴中的乡镇政府行为逻辑之MPA分析
- 从“碎片化”到“整体性”:地方政府数据开放
-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困境与对策之MPA研究-
- 碳关税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在影响研究
- 形象宣传片新闻媒介功能的影像实践研究
- 插花式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扶贫问题之MPA研
-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舆论管理问题之MPA研
-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中农民政治参与问题之MPA
- 治理理论下的我国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改革
- 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的障碍之MPA研究--以T村为
-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之
- 我国监察官制度建设之MPA初探--以十八大以
- 地方离职干部休养所转型发展之MPA研究
- 新医改背景下ZJ市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之MPA研
- 安全生产信息化之MPA研究--以苏州相城区为
- 公民参与行政问责问题之MPA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