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呼吁”视域下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之MPA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288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MPA论文,基于对公共品需求表达困境的关注,本文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如何构建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一般分析框架和结构层次?(2)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运行逻辑的应然状态是什么?(3)“退出-呼吁”框架对公共品需求表达的解释力是否经得起实证分析的验证?(4)如何让社会公众充分表达对公共品的实际需求,如何将分散的个体需求识别进而整合为整体意志并做出公共品供需决策?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通背景
人类社会发展催生了公共需求,公共需求同公共利益交织,公共品则成为了公共利益在社会层面的直接载体。伴随着社会的演进,公共品需求的数量、层次、质量不断升级,对公共品问题的研宄也在不断深化,从最初“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通常是最少数人关注的事务”?的喟叹到“集体行动困境”的迷茫,从“私有化市场制度解决公共问题”的试探到“多元主体对公共事务协同共治”?的自主治理,公共品领域的问题始终存在、不断复杂,理论也持续更新,而今已经形成相对较为丰富的研宄成果。
公共品的理论发展和现实实践相伴相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国家集中供给的模式,公共品领域的“政府强制性”导向明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可交易的私有产权制度为代表的私有化市场制度成为解决公共问题的可行之路;21世纪以来,社会发育逐渐完善,多元社会主体的力量愈发成熟,加之对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治理理论的引进和本土化研究,在公共品领域的集权路径和私有化路径之外,我国“志愿”力量不断强大,多元治理路径成为热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共政策等作为“虚拟公共品”的重要性被置于关乎社会治理水平提高的关键位置,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新时代政府转型的重要任务。十九大以来,社会公共品供给和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关注层次升级和质量改善,《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陆续出台,对国内公共品市场提出规范,引导公共品市场走向成熟。
........................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公共品需求表达的国内外研究
公共品市场的特殊性是进行公共品需求表达和供需均衡研宄的前提假设,萨缪尔森提出了关于公共品问题的初始论断,同时也对公共品的均衡做出了情景设想,萨缪尔森承认公共品供需存在均衡边界,其在公共品局部均衡模型中认为公共品供需的均衡点为公共品需求曲线和公共品供给曲线的交叉点,同时他也承认均衡点的实现依托于个体真实、准确地对公共品需求进行表露,而公共品市场必然导致的“搭便车行为”导致个体存在隐藏真实需求偏好的倾向,如何实现真实偏好的显示尤为重要。
(0)基于对“精英群体”关注的需求表达研究
需求表达是进行需求表达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需求表达问题的研宄较早起源于拉斯韦尔对“精英集团”的关注,拉斯韦尔在其著作《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一书中翔实阐述了拥有较多社会资源的精英群体如何维护自身特殊利益和显著诉求。
在特定政治生活中,只有进行输入,才有可能获取一定的输出,如何输入是拉斯韦尔关注的核心,其论述和思考集中在“显示”环节,即如何确定输入的内容。拉斯韦尔认为相较于普通公众而言精英群体拥有更为便捷且强势的表达工具,无论是象征意义的社会地位、权利抑或是实际意义的资金、资源等,都会极大提升精英群体在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话语权,也更有机会通过个体发声维护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拉斯韦尔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范围局限性,但却引发了学界对需求表达问题的系统思考,后续学界也渐渐发现,将所有社会公众包含在内的普遍性需求表达存在操作难度,以特定群体为锚点发挥“代表”优势的需求显露模式在特定情境下适应性更强。郝艳伟等学者延续了拉斯韦尔的研究思路,通过教育精英的发声表达对上海市基础教育的改善需求表达。
............................

第二章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

2.1核心概念界定
2.1.1城市公共品
公共品问题自人类社会发展伊始便大量出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关注到“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通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务”这一现象,较早开始对人类社会进程中“多数人物品”的供需问题思考。休谟“公地排水”开始将思考视角升维到公共领域。20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在其《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系统化地开始进行现代公共品理论的研讨,自此“公共品”的研宄进入规范化的阶段,而萨缪尔森对公共品的定义也形成了公共品的基本概念雏形。
公共品的核心内涵在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公共品的非竞争性属性意指任何社会个体对公共品的消费行为不会影响他人对该公共品的消费,即新增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属性意指任何社会个体无法拒绝或排除他人消费某种公共品。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属性揭示了公共品的核心内涵,但现实实践中的大多数物品或服务却无法对两大属性达到充分的契合和满足,传统公共品概念受到持续质疑。
公共品的核心概念伴随着质疑被不断修正,修正方向大致分为两大路径,其一为基于传统概念中所揭示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大属性,对公共品的内涵进行拓展,具体表现为细化场景、设置边界进而进行公共品类别的区分,比如樊丽明根据物品所具备的竞争性程度和排他性程度,对不同属性的产品进行细化分类,区分了明显外部性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池塘资源产品、公共偏好的私人品和准公共品等纯公共品和私人品之外的诸多产品形态。
..........................

2.2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研究的理论起点
2.2.1修正的“经济人”:超越新古典学派的人性假设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率先提出“经济人”的假设,为纯市场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最为完美的理论根基,新古典学派将“经济人”假设奉为解释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基本假说,贝克尔为代表的学者更是跳出经济行为范畴,将其视为解释人类社会一切行为的利器。
“经济人”假设的核心是“人的利己性”,即经济人始终能够处于完全理性的信息环境,面临选择时总是出于“使自己获利”的原则而采取近乎相同的行为模式,但阿罗、哈耶克、西蒙等诸多学者不断通过理论推演和案例研究对“经济人”假设提出修正并逐渐构建公共品领域的理论假设。
修正的“经济人”假说首先承认人的“异质性”,对新古典学派“经济人”假设所描述的“人是同质的:纯粹的利己性动机、相同的认知空间、一致性的信息接收和处理能力、共同的偏好导致‘经济人’在面对特定外部环境时总能采取近乎相同的行为模式”这一论断提出质疑、发出挑战,“异质性”假说认为个体之间具备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同,加之成长环境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区别、文化氛围的不同,个体在面对公共品问题时必然会表现出迥异的行为选择和偏好;其次,修正的“经济人”假设关注人的“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派所推崇的“完全理性”假设的确提供了解释复杂市场行为的有利依托,不过“完全理性”存在实践意义上的不可实现性,即人无法完全掌握市场的全面、准确信息并具备完全的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任何人面临选择时的行为模式均是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完成,不完全的信息供给、不完全的信息处理能力、不完全的行为偏好等才是人的常态。
.............................
第三章表达-识别-决策: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运行逻辑........................21
3.1公共品需求表达........................21
3.1.1作为信息流起点的客观表达........................21
3.1.2多元媒介下的需求意愿传递........................21
第四章“退出-呼吁”框架下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30
4.1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的“呼吁行为”分析..................30
4.1.1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的参与意愿分析..................30
4.1.2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的路径分析..................30
第五章呼吁效力、空间营造与保障体系: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思..............41
5.1“呼吁行为”的效力发挥:对信息歧视和呼吁抑制的扭转..............41
5.1.1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发育,完善“上下互通”的表达渠道..............41
5.1.2发挥现代新媒体优势,尝试虚拟扁平化的需求表达平台..............41

第五章呼吁效力、空间营造与保障体系: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思路

5.1“呼吁行为”的效力发挥:对信息歧视和呼吁抑制的扭转
政府作为公共品供需过程中的核心主体具备政治上的天然垄断色彩,表现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垄断性占有,但赫希曼等学者认为政府的垄断具有非营利性,其组织形式和组织风格同营利性的垄断性企业存在明显不同,赫希曼将其分别界定为“懒散型”的垄断组织和“逐利型”的垄断组织,“懒散型”组织在面临消费者(此处消费者指公共品消费者,即社会公众,其消费行为以税收支付的方式呈现)的需求或诉求时较为“懒散”,不具备将需求充分考量并纳入决策体系的动力,甚至会出现“倒置性歧视”行为将公共品需求的积极表达者排除到供需决策议程之外,抑制其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因此对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完善首先要从扭转信息歧视和呼吁抑制做起,克服长久以来个别政府面对群众诉求时的畏难情绪或“打太极”行为,主动鼓励和引导城市居民对公共品进行“呼吁”,主动接纳和论证城市居民的诉求,充分保障“呼吁行为”的效力发挥。
.........................

第六章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