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聚焦于事关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即制造业一线产业工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作为课题研宄,选取全国工业比重第一的苏州地区的典型企业做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和扎根理论研究等研究方法来搜集和汇总信息,挖掘出影响产业工人幸福感的独特因素。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幸福是人类本能的追求,同时也是驱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探究幸福,研究幸福的方式方法一直是人们最火热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政府和人民都关注的话题,正是如此背景之下,对于幸福的追求也逐渐演变成国家,企业和人民的共同的追求。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但是又与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变化表现为个体的特殊性,但它又在社会成长中遵循着普遍的客观规律,它既受内部因素影响,又受外部因素制约,涉及自然、社会、心理等方面。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和时期幸福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即使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下所体会到的幸福都是千差万别的。放在国家大环境中来看也是一样,中国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制造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制造的产品也不断的升级迭代,从开放初期的牛仔裤运动鞋到中期的家用电器后期的电脑智能手机等IT电子产品再到如今的复兴号高铁列车,C919大客机,甚至是太空空间站,中国制造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甚至引领世界先进制造水平。但是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个什么状态呢?尤其是身处制造业最基层的产业工人们,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撑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奠定了今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但是他们工作状态和生活状态怎么样?过的幸福么?
2017年6月,由国务院组织印发了官方文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该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好地发挥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
1.2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研究聚焦于基层产业工人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用对实际成功案例的深入剖析来丰富和完善管理学理论和思想,用实际成功的经营活动这个“成果”去验证相关管理思想的正确性,并分析和总结出科学的有益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从而不断推进管理思想升级进步。经过认真梳理和总结以往的员工管理和主观幸福感研究理论,本研究总结出从企业管理和经营层面来看现有的员工管理相关研究理论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即传统的管理学思想,这一阶段侧重于对员工的“治”,管理的角度站在员工的对立面,从上而下通过各种政策和方法来让员工去实现管理者的要求为主,这个阶段员工和管理者是某种程度的对立关系,员工幸福感无从谈起。第二阶段即近代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则开始把尊重人和发挥人的效能作为管理中心,具体管理方式上侧重于“放”,以工作结果上考核为主,所以管理思想也衍生发展为更高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本阶段员工幸福感营造成为人事部门工作之一。第三阶段则是近些年随着人们观念的进步,企业的管理层和人事部的管理工作更多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服务员工的概念,对员工管理上侧重于“服”,营造员工幸福感是主要核心工作之一。企业的高层和相关的管理学家发现对于员工的引导和管理越人性化,越以人为本企业的绩效就越好,美国达美航空,海底捞,海尔电器等等取得成功的实际案例证明一旦激发出员工们的热情和活力,企业绩效水平和盈利能力都可以得到直接的提升,所以打造幸福企业,提升员工的主观幸福感成为了决定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从管理学理论进步的角度上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从应激性被动管理到以员工为本主动引导和实现员工幸福的管理思想的差异,在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丰富人力资源管理学思想理论,提出“员工幸福主动干预和塑造”的管理思想。
............................
第2章文献综述
2.1幸福感
“什么是幸福?”根据多年来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整理了关于幸福的阐述。幸福是人生重大的快乐,是长久或巨大的快乐,是人们对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以后的心理体验。幸福感作为一种人们快乐的心理体验感觉,是人们一直孜孜不倦去追求的理想的心理状态,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它随着人们自己的主观感觉变化而变化,它关系到人生价值的追求,更关系到人类社会最高理想的建立。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幸福是人类个体意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_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任职,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主观幸福感特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主观幸福感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的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表明个体生活质量和社会总体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邢占军首先提出了体验论的主观幸福感学说,他的研究理论表明幸福是人们对自己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这不仅与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息息相关,同时还体现了人们的需求和价值。从内容方面来看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存在状态,体验到的这种积极的存在状态反映了人们是够作为一个正常的人的存在,以及其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
2.2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2.2.1国内外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决定了其影响因素,目前一般的学者都认为分为几个不同的维度组成分别是:生活满意度,积极的情感和消极的情感;这三个维度又可以区分成两个方面,即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
自2005年以来学术界不断的研究又有了新的提法,现代学者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构成趋于认同分为两大部分,即情感的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方面。当然情感平衡可以理解其实就是积极情感和消极的情感之间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给人一种情绪上的平衡进而给人内心的平和,不会造成人们的心理有大的波动和突然的情绪失控引发的状态失衡,是人们心理层面的压舱石。
在心理学领域,通常把幸福感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部分。Warr为,幸福快乐的概念中包换两个主要因素: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而这两种因素的分类截然不同,主观幸福感源自于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快乐论,即幸福就是快乐的主观心理体验;心理幸福感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即幸福就是要至善,是一种符合德性的活动,从而认真做自己超越自我。
幸福感分为现实幸福感和享乐幸福感其心理幸福感要素分别为:
........................
第3章研究设计..........22
3.1研究对象...........22
3.2方法选择..............22
第4章案例分析...........28
4.1数据译码..........29
4.1.1开放性译码.............29
4.1.2主轴译码............39
第5章研究发现..........45
5.1命题提炼...........45
5.1.1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45
5.1.2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的传导模式..............50
第5章研究发现
5.1命题提炼
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于“幸福企业典范”的固鍀电子幸福企业研究得出其幸福企业的搭建是一个涉及员工个人层面和外在层面两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于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两个中介变量的传递,进而影响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这个结果变量。
5.1.1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于固鍀电子的具体实践剖析,通过对原始资料汇总的66个概念的两次抽象的范畴化,得出的7大影响因素有“经济收入因素”、“员工个人层面因素”、“组织层面因素”、“工作本身因素”、“领导风格因素”、“幸福文化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这七大影响因素是有其内在的联系性,考虑到他们对产业工人的影响力度传递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其内在关联进行整理和排列,排列根据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即物质基础层次,包含了居住生活配套,经济收入等条件;第二层次是安全需求,安全的环境和作业是工作的前提条件;然后是社交需求,即社会认可和支持层面;接下来是尊重的需求,即幸福文化,企业给予员工充分的重视和尊重,并主动构建幸福的文化,把幸福的组织和策划融入公司流程来执行。而其他相关的因素即员工个人因素,企业组织层面因素和工作本身因素是影响员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感受的层面因素。员工有追求卓越目标,公司提供相应平台和机会去挑战自己和工作本身,实现员工自身的自我实现需求。由此得出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的幸福屋。
.........................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国内外管理学界推崇案例研究方法,而案例的选择对于案例研究能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了苏州某企业被评为“全国幸福企业典范”并入选哈佛商学院经典管理案例这一成果,然后带着疑问去探寻幸福典范的成因,这也符合了案例研究主要解决“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工具属性。使用本实际案例的研究发现“为什么?”为什么能成为幸福典范?和“怎么做?”如何成为幸福典范企业的问题,力求用最真实的视角挖掘问题的答案,成为其他仍在探究幸福企业问题的管理者或者研究者的借鉴。本论文在文献综述过程中,对幸福感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和既有的国内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也列举了现有的员工幸福感的既有模型。通过对案例企业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的深入案例研究,发现其背后的理论,并对理论碎片进行整理归纳和逻辑演绎,提炼出影响产业工人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的理论命题:
1.当前阶段我国制造业产业工人群体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为员工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的经济收入因素、员工个人层面因素、组织层面因素、工作本身因素、领导风格因素、幸福文化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共七个因素。这七个因素并不是孤立的,是有机结合和共同发挥作用的一个系统。所以,增加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是个多管齐下的系统工作。
2.经济收入因素是影响产业工人群体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的和核心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因素。员工除了在乎绝对收入高低之外,也同样的在乎比较收入的高低,单纯提升经济收入对员工主观幸福感感受的提升是有上限的。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视角下制造业产业工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以苏州固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企业管理文章
- 民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组织公平感对知识型员
- 上海特宽公司大数据流量运营之企业管理研究
- 西峡县香菇生产企业品牌建设管理研究
- 家族上市公司继承人合法性、高管团队重组与
- 家族控制权与创新合作伙伴选择策略之企业管
- 航空服务质量和感知价值对乘客满意度的影响
- 能源企业员工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关系之企业
- 北京职业女性时尚消费特征之企业管理研究
- HY集团亏损企业亏损治理管理研究
- 企业管理视角下员工压力对其敬业度影响机制
- SF火力发电企业成本管理研究
- 企业管理视角下意见领袖及其所在平台对顾客
- TJCL集团中层管理者培养问题研究 Research
- 东北地区上市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之企业
- 企业管理视角下微信社群嵌入对移动电商消费
- 创业拼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之企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