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国际背景
第一,经济背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于拓展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提供新的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必然会造成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发生动荡和起伏。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虽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必定会成为中国产业中激烈竞争的重要产业之一。
第二,产业背景——现代化农业。生物、信息、加工、设施、生态、节水等这些世界农业的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化。在农业领域中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在加速农业科技化水平发展的同时。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商机,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出现了产业密集性的重要阶段,农产品加工业同时也成为各国支撑国民经济提高的关键产业。
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新特征。世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了或多或少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与趋势:1、农产品加工不再仅仅停留在初加工阶段而是慢慢地向精深加工发展,而且各国家的加工能力也越来越强。2、农产品加工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3、加工方面的技术有了重要的创新,同时加工设备也越来越高效能化。4、各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因为加工产业急需发展,同时其布局也需要优化,需要各国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等。大部分国家将资本都投到了农业阶段而投入到其后一环节加工阶段的很少。5、各个国家更加重视资源的稀缺性和综合利用价值。不少国家对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不仅从环保角度出发,还兼顾它们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加工材料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其附加价值。6、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越来越严格。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不发达国家,都用科学的严格的产品检测标准体系对企业进行监管和监督。同时,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实施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1.2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的分析,有关于研究内容的总体框架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这一章介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处的背景及其研究的意义、研究现状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介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有关的理论。第一,重新界定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含义和范围;第二,对影响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三介绍了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主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介绍,一方面,介绍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根据第二章关于影响因素分析的结果,构建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章对论文选择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含义、原理、步骤和流程进行了介绍,为后面的实证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第五章对上述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主要以山东省主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文章的研究对象,对山东省上市的2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竞争力的评价和对比。然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检验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提出了几点针对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对以上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以及实证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由于技术问题的制约所存在研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大体方向。
1.2.2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论文的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图(1.1)如下:
第 2 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能更科学和全面的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严格依照科学性、真实性、全面性、数据可得性、可比性和静态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等原则,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企业竞争力层面理论,同时结合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特点,系统地构建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生产能力,也能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潜在的发展能力。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本文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出发,力求把握住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每项指标。指标的选择遵循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既能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外在的竞争力,又能反映其自身内在的竞争力;既能反映当前竞争力,又能反映将来潜在的竞争力。
(2)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又被称为“客观性原则”。本文主要是指指标的选取,必须能真实客观的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选用的部分指标尽量与现有关于企业竞争力通用的指标相统一,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增加一些客观上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当然,在实证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等信息必须真实客观的。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所选取的每项指标必须能全面的反映所对应的影响因素;第二,所有的影响因素必须能全面的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只有上述两个方面做到了,才能建立一个全面的综合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4)数据可得性选择
在建立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不仅要把握其全面性和客观性,更应该考虑其数据可得性。一方面,不管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采取一定的方法得到的最终指标必须能用数据来表示,而且是可获得的;另一方面,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必须能通过文献、书籍和网络等各种途径获得。
(5)可比性原则
衡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准确度的关键是指标。本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都应该选择已有标准范围内的指标,如统计指标、会计指标、业务核算指标等,山东省的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要求可以用同类企业竞争力来进行横向比较,尽量选择相差不大、口径一致、共有的指标来衡量,以保证农产品加工企业间的可比性。
(6)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原则
为了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竞争力,衡量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不仅要能反映现有竞争力,还要能反映其潜在竞争力。这就要求所选取的指标不仅要有静态的,而且还要有动态的。比如,我选择 2013 年的指标作为比较,那么在计算增长率的时候就得需要2011和2012甚至之前的数据。这就要求所取指标必须是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
2.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其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性方法为指导,从以下两个方面选取反映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指标:
2.2.1 企业基础竞争力指标
资产总额:资产是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中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源。资产总额是指企业拥有和控制的全部资产总数。这些资产主要包含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资产总计项。本文的这一指标主要用企业的注册资金总额或者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加上流动资产总额来表示。
员工规模:这里的员工规模包括企业高层主管、中层领导和基层员工等人员。在统计和衡量员工规模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档次,对处在不同档次的企业赋予不同数值。
采购计划完成率:采购计划完成率=实际采购的金额或数量/计划采购的金额或数量×100%。
采购质量合格率:采购质量合格率=合格商品采购数量/全部商品采购数量×100%。
库存周转率:是用来衡量在仓库里或是整条生产价值链中材料流动性的。我们通常把本年销售产品的成本(不计销售的开支以及管理成本)除以本年平均库存的价值作为计算库存周转率的方法。
库存周转率=全年销售产品成本/全年平均库存价值×100%。
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是衡量一个企业采购能力大小的指标,该指标越小越好。
人均设备加工水平:这里的人均设备水平等于企业生产加工设备价值总额/生产加工员工总数,主要是反映了企业员工生产加工的效率。 企业加工设备水平=新引进的先进的设备总数/加工设备总数。反映了企业生产加工设备的先进水平。
加工设备停工率:其主要是从负面角度反映了企业加工设备能力。
加工设备停工率=比较期停工设备总数/全年总天数×%。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利润总额与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之间的比率。它主要反映在企业销售收入中,员工为企业新创造的价值所占的份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100%
该指标越大,说明企业为社会新创价值越多,企业增产的同时,实现了企业价值的增值。
第 3 章 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14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14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 ................................. 15
第 4 章 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 ..................... 21
4.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 21
4.2 主成分分析一般步骤 ......................................... 21
第 5 章 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 24
第 5 章 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本章主要对上述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检验其实际应用性,另一方面通过实证研究对山东省主要的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横向比较和研究,得出一定结论和建议。本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现状,其次解释一下实证研究数据的来源,最后,对所选择28家山东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实证研究。
5.1 省域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现状
5.1.1 各省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排名情况
按照银联信的区域竞争力评价模型,从区域市场份额、行业在当地的经济地位、区域行业经营能力三个维度,对 2013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具体竞争力得分情况如图表5.1。
第 6 章 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第五章对山东省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统计结果分析和对山东省28家上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章主要从实证分析结果出发,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分别从省域和省内两个层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6.1 省域层面对策和建议
6.1.1 充分利用特色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区域市场份额
通过上述第五章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省域层面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山东省区域市场份额得分系数为5,要远高于其他省份。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具有强有力的区域竞争优势。首先,山东省农产品资源丰富,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且大部分质量优于全国,具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市场优势,具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形成了许多农产品加工特色区域,如烟台的水果加工、招远的粉丝加工、莱阳和寿光的蔬菜加工、济阳和商河的面粉加工、莱芜的生姜加工、苍山的大蒜加工、平阴的地瓜淀粉加工、荣城的水产品加工等。山东省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竞争优势,突出其地方农产品的特色,着重培养新产品。政府应大力扶持具有优势资源和条件的市、区(县)和农村,将其培养为优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加大宣传,将其推向省外,甚至国外,达到进一步扩大其区域市场份额的目的,为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6.1.2 取长补短,重点提升行业经营能力
据第五章分析得知,虽然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但是就其行业经营能力这一维度得分仅为2.58,排名处于中等水平,亟待提高。究其原因,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跨行业较多的行业,企业分散在不同的行业,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企业或行业间信息交流不通畅,可能会出现企业间自相竞争等问题;第二,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其他省份来说虽然是数量最多的,但是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农产品资源利用率比较高,加工成本高,能耗也比较高。鉴于以上原因,山东省应重视行业经营和管理,通过宏观调控等政策性措施,优化行业布局,设立专门调控和协调部门,加强不同行业类别中企业间交流。调整扶持资金的投入方向,更多的去鼓励和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其农产品利用率。做到质先量后地发展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企业。
参考文献(略)
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研究——以山东省上市公司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农,产品加工,企业,竞争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