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关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48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展的比较晚,但发展速度比较快。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企业进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获取经济效益成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经营的主题。经济绩效获得的巨大提高的同时,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行为,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须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行为的伦理性。
现阶段我国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社会的利益主体不断增加,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提升了人们的需求层次。温饱问题解决后,民众对社会有了高更的要求,他们更加关注生活的质量,关注环境状况和个人的身心健康。民众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初的对生活消费品的关注转变为高更层次的精神追求,民众希望企业能够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民众的利益诉求也会越来越多,对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也会更加关注。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受教育的机会和自身素质都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视线早已从关注吃饱穿暖的问题转变到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这直接导致了他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的公平,由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必然导致居民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期望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发挥更多和更大的作用。

1.2研究框架
本文首先根据文献阅读和实地调查提炼研究的基本问题,即企业管理者价值观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其次分析管理者价值观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然后进行问卷设计和大样本调查,基于所获得的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最终获得研究结论。本文分析的逻辑框架如图1-1所示。


第2章文献综述

2.1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在很久以前就己经产生,早在世纪以前古希腊时代就已经有了古代朴素的社会责任观,这种社会责任的观念认为企业的存在不应只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应该为社会对生产和生活服务。之后进入到了古典经济学社会责任的阶段,此时大约是18-19世纪。进入20世纪现代的社会责任观念产生了,现代社会责任观念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之前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萌芽阶段、30-70年代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阶段和80年代以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大发展的阶段。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到今天己经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测量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
2.1.1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广受关注并且一直为学者们所争论,从企业社会责任思想产生的那天起,这种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一直到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的是他在其1924年发表的著作《管理的哲学》中第一次使用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并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如下定义:企业有责任对其影响到的其他的社会实体和社会环境负责任,企业有责任满足企业内外部各种需求。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包含对经济利润的获取,其中还应该有道德因素的存在,它的观点扩大了企业社会责任仅指企业的经济责任的认识,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理论界和学术界由此展开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大讨论。
我国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源于国外学者关于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不断引入中国,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在不断增加。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学者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代表人物有卢代富、郑海东等,这些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定义,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整理出了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2.2态度行动理论研究综述
2.2.1态度行动关系研究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对态度相关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研究的初始阶段,学者们对态度和行为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态度与对行为的预测联系起来,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考察态度对行为的预测能力如何。在这一时期,学者们通常假设态度是人们心理的一种倾向,是个人心中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态度决定了人们的所见所闻和对事物的看法。同时态度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态度是行为的准备阶段,对行为具有指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行为是在态度的影响下对客观事实的具体反映和选择,态度决定了行为主体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种认为态度与行为一致的看法在态度研究中长期占有主导性地位。
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态度对行为的预测能力的问题,并且有大量的学者投入到二者关系的研究中来,提出了多种整合的行为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态度与行为的关系。许多学者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研究结论,尽管有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不发生关系,但还是有研究显示二者有密切关系,态度在对行为的预测和影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态度能够预测行为,态度能够解释27%的行为方差,这说明态度能够很好的解释行为,态度对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预测某种行为,有必要了解个体的态度。
理性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个体的行为主要受到个体对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个体的态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行为的看法和认知,二是个体对该行为结果的评价;主观规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信念,指的是行为主体在特定的群体中对某一种行为的看法和对行为结果的主观评价;二是服从动机,指的是行为主体迎合该群体期望的动力。在个体态度和主观规范的综合影响下,个体将作出行为选择。

第3章管理者价值观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分析...............46
3.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机理分析..................46
第4章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59
4.1研究视角............59
4.2概念模型............61
第5章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75
5.1问卷方法及问卷的主要内容..............75

第6章管理者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实证分析

6.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共回收问卷153份,其中无效问卷13份,有效问卷130份,回收率85%。
6.1.1关于样本性质的描述性统计
本部分主要对被调查企业的相关信息和情况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的规模、所处行业等等。
1.企业性质
本研究调查的企业主要集中与东北三省和辽宁地区,这是由于受到笔者社会关系的限制,同时被调查的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在130份有效的调査问卷中,私营和民营企业为76家,占样本总量的58.5%。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16家,占样本总量的12.3%,企业是合资企业共有12家,占样本总量的9.2%,调查问卷中企业的具体分布情况详见下表:


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因包括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和伦理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从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出发,本研究突破以往的认识,从伦理因素出发,考察企业管理者价值观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对于二者关系的分析,从管理者价值观与社会责任的总体关系和管理者价值观与分维度的社会责任两个角度展开。本文首先提出8个假设,并对这8个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有5个假设通过了实证检验,有3个假设没有通过实证检验。接下来,本研究本研究分析了群体决策机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从群体决策与社会责任的总体关系和群体决策与分维度的社会责任的关系两个角度出发,提出了2个假设,结果显示,这2个假设全部通过了实证的检验。最后本文将三个变量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去,构建了业管理者价值观一群体决策机制一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模型。并分析群体决策机制在管理者价值观与企业设责任表现中的关系,结果显示群体决策机制对管理者价值观与企业设责任表现关系中起到调节的作用,最终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并且根据结论提出具体可行的管理建议,以期对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
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企业管理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正相关,说明企业管理者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越强,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就越好。企业管理者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关系不明显,企业管理者持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未必不好,这与假设不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企业管理者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作用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⑴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受到经济利益因素的影响,企业将承担社会责任看作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工具和手段。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即使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也可能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2)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还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制约因素迫使企业被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使企业管理者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但是出于国家法律和法规的相关规定,也不得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