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本研究通过职业倦怠源调查问卷,进行了职业倦怠与倦怠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了被试对职业倦怠原因的感知程度、职业倦怠源各层面的不同。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山东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人职业倦怠的干预举措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如微信、今日头条、APP客户端、抖音短视频等的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的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当前新闻舆论生态。传统媒体作为社会信息系统中绝对权威的传播者,其绝对地位被打破,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让用户自己生成内容,因便捷迅速,甚至秒速生成内容并传播,成为时下信息传播的新方式,自媒体开始崛起,媒体大环境出现剧烈转变,新闻传播进入融媒体时代。
作为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与其他传统媒体相比,除需要面对媒体的共性外,还有特殊的行业背景。即作为直接相关者,山东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除了面对如媒体环境、新闻媒体技术、传播方式等层面上的巨大变化外,还需要面对包括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改革、体制改革等形势变化: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怎么写
一是当前我国医疗卫生改革进入深水区,呈现出各类社会矛盾凸显、医患矛盾升级且日益复杂的局面,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医疗卫生改革形势,如何准确地传达引导医疗卫生行业的声音及走向,这对医疗卫生行业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处于一线的医疗卫生行业媒体人还要面对来自政府机构改革中取消部分行业报纸,或将部分行业媒体推向市场等机构改革,这些都不断冲击着许多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原有文化价值标准。多重夹击压力下,一线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媒体人面临职业转型的焦灼与压力,许多传统医疗卫生行业媒体人因此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
........................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相关研究
由于其直接面向社会、服务大众这一工作性质,新闻媒体从业者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一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对新闻媒体从业者工作的正常开展、新闻消息的传达效率等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危害。
在西方学界,传统新闻行业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倦怠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界关注,并开展了相对专业的研究。1958年,Cliton Bush较早开展了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问题研究,他的这一研究,主要围绕新闻编辑的工作满意度开展的。1962年,MerrillSamuelson围绕媒体从业者职业倦怠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这也是学界最早较为完整地从理论层面对新闻从业群体的工作满意情况进行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直接影响到新闻工作者职业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未来是否充满希望;对所从事工作内容及方式是否感到满意;是否将从事传统媒体行业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目标;对直接上级的领导水平是否满意;对工资待遇是否满意[2]。
近年来,JB Macdonald,AJ Saliba,G Hodgins,LA Ovington撰写的《新闻从业者职业倦怠文献综述》等,对传统媒体领域职业倦怠研究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这些研究主要通过调查统计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满意情况、自主自发工作情况、工作中呈现的态度、忠诚度等,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以及生存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从总体上来说,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趋势特征:对某一从业人员的群体特征与状况的研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以及对不同国家间新闻从业人员的研究开展了横向对比研究[3]。
...............................
第2章理论基础
2.1职业倦怠内涵
那么,职业倦怠是什么?职业倦怠如何产生?在过去近50年的学界研究中,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看法并没有达成共识,因人而异,国地域而异,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看法与结论。目前业界引用最广的定义为:“职业倦怠(burnout)意指,在主要服务对象为人的职业领域中,因常态化遭受各种情绪冲突和人际氛围紧张,个体对象对此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心理的自然反应,具体实际主要表现为情感衰减、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这个定义是由Maslach和Jackson(1986)所提出[15]。
职业倦怠是与工作有关的压力而引起的一种身心综合征。综合学者研究,一般表现为三部分内容:
一是核心内容为情感衰减,指个人对象在工作中死气沉沉,反应迟缓,缺乏创新,脾气暴躁的个体体验。
二是人格解体,表现对工作与人的疏离,为个体刻意保持自身和工作对象之间的距离,对工作对象冷淡、漠视,对个体前途消极、悲观,个人发展没有规划,进入停滞状态。
三是个人成就感降低,具体呈现为个体对自我价值感降低,对自身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工作成就感下降,有怀才不遇之感,认为个人没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赏识,对工作没有愉悦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实现降低,无法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认为工作枯燥乏味,工作的积极性降低。
同时,业界也有一些其他研究,比如:著名学者Cherniss提出,“职业倦怠是作为个体的人,对工作疲累、压力过大引起的的心理反应,具体表现为,个体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表现、工作态度,以及工作反应灵敏度以减法的方式发生递减的一种状态。”如果工作中的个体,在工作过程中,其实际需要承担的责任任务,与自身得到的资源匹配、支持不相符时,甚至因此导致工作延缓,无法顺利完成工作时,个体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由此工作积极性大为降低,出现倦怠、消极怠工的情形。
.............................
2.2职业倦怠的理论基础
职业倦怠是1974年最早由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个体在工作压力下呈现的身心俱疲与耗竭的一种状态。自这一理论诞生以来,国内外研究者基于各种背景、原因的不同,提出了关于职业倦怠的各种理论。
2.2.1工作匹配理论
以Mashlach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个体与工作相匹配理论。这部分学者的研究发现,作为个体的人,工作匹配程度越高,发生职业倦怠的概率越低;反之,个体与工作的匹配程度越低,其在工作中愈感吃力,自信心和成就感降低,发生职业倦怠的概率则越高。从工作量、掌控感、薪水、价值观、沟通合作、公正等6个环境因素考虑,若个体经过长期磨合,仍与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因素不相匹配,其发生职业倦怠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不匹配的因素越多,时间越长,个体发生职业倦怠的概率就会相应增加,在程度表现上也会愈发严重。
2.2.2资源保存理论
资源保存理论是关于职业倦怠的又一重要理论,由Hobfoil提出,指职业倦怠与工作要求和资源支持密切相关,工作要求越高,与之相应的资源支持越少,导致个体工作受挫甚至难以推进,两者反差越大,发生职业倦怠的概率越高。在该理论中,主要涵盖两个方面内容,即工作要求主要包含角色定位不清晰、角色冲突、工作压力大、工作气氛压抑等诸多影响个体的环境因素。工作资源则指个体的时间、精力、能力等个人具备的素质和工作机会,这两个因素对个体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反映在工作上就是职业倦怠。工作要求越高,对个体造成的压力越大,更易让个体丧失个性,造成职业倦怠。而工作资源越丰富,
..............................
第3章研究设计....................16
3.1研究对象......................16
3.1.1研究被试........................16
3.1.2样本选择..........................16
第4章研究结果及分析....................21
4.1样本描述............................21
4.2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人职业倦怠的总体呈现................24
4.3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人职业倦怠状况的人口统计变量差异比较............27
第5章干预对策及建议............................50
5.1优化外部环境..........................50
5.1.1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51
5.1.2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媒体深度整合,打造个人发展优质平台...............51
第5章干预对策及建议
5.1优化外部环境
本次研究的环境支持方面主要分为家庭和社会及组织的层面。从前述相关性来看,倦怠源的环境支持层面与职业倦怠整体和情绪耗竭层面存在比较明显性相关,这表明,提高环境支持力度,激发内部活力,将有助于消除山东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人的情绪耗竭,减轻家庭和社会、组织方面的压力和负担,从而轻装上阵,从容、乐观、轻松地面对工作任务。目前,在所有山东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人的职业倦怠的产生源中,传统媒体生存环境恶化、收入锐减、社会地位下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改善外部环境势在必行。
5.1.1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
当前情况下,互联网、自媒体已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媒体融合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行业趋势。为配合党的政策、精神宣传引导,顺利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建议山东医疗卫生行业报刊社领导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把宣传作为“一把手”工程,重视抢占舆论阵地,在资金、政策、发行等方面,积极扶持医疗卫生行业主流媒体阵地建设,制定相应的路线图、时间节点,从顶层设计整合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5.1.2整合现有资源,进行媒体深度整合,打造个人发展优质平台
目前的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有报纸、杂志、网站、微信等,建议在此基础上,整合行业媒体资源,打造以“山东医疗卫生”客户端为“龙头”的新型主流媒体,逐步推进与全省各大医院、各地市卫生系统媒体中心、宣传中心合作,逐步实现省、市、县级媒体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目前山东医疗卫生行业媒体,虽然有报纸、杂志、微信、网站、微博等多种传播形式,但目前各媒体间各自为战,不能相互促成形成合力,不能形成1+1大于2的效果。必须打造相应的机制和平台,打通媒介之间的壁垒,建立融媒体中心,发挥各自优势,打造各媒体真正的化学效应,融为一体,合为一体。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支持推动医疗卫生行业融媒体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1.根据中国职业倦怠问卷CMBI的得分标准,零倦怠的被试媒体人共35人,占22.3%;轻度倦怠的被试媒体人共46人,占29.3%;中度倦怠的被试媒体人共63人,占40.1%;高度倦怠的被试媒体人共13人,占8.3%。
2.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下职业倦怠各层面的差别为:人格解体层面上,不同年龄、性别及婚姻状况的被试在存在比较明显性差异,男性媒体人的得分要高于女性媒体人;46岁及以上的传统媒体从业者得分低于26-35岁的山东医疗卫生行业传统媒体从业者;未结婚人员比已结婚人员得分高。在情绪耗竭层面上,不同从业时间的被试从业时间6-15年的和16-25年的得分均高于26年以上的媒体人;不同岗位的被试在三个层面上均表现出了比较明显差异,其中情绪耗竭层面上,广告经营人员得分比较明显高,人格解体层面上,记者得分比较明显高,成就感降低层面上,广告经营人员得分比较明显高,编辑得分较低。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职业层级的被试在职业倦怠的各层面上都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异。
3.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下职业倦怠源各层面的差别也不同,具体如下:不同性别的被试者,在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环境支持三个层面上差别存在比较明显性,都是男性被试得分高于女性被试;不同年龄阶段的被试,26-35岁和36-45岁的被试与46岁及以上的被试在工作支层面上存在比较明显性差异,前两者高于后者,26-35岁的被试在组织因素层面的得分比较明显高于25岁以下的被试;已结婚人员得和未结婚人员的被试在四个层面均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不同学历的被试在环境支持层面,研究生学历水平的被试,其得分比较明显低于本科学历水平的被试;不同从业时间的被试,在环境支持层面上,5年及以下和26年及以上的被试,其得分明显低于6至15年和16至25年的被试,工作负荷层面上,6年到15年的得分比较明显高于5年以下的被试,个人因素层面上,从业时间在26年以上的被试得分比较明显低于其他被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