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社会公益事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主力军。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②公益组织是我国社会治理主体的重要角色,在我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公益组织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社会治理事务,助推我国社会公益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实现人民民主、表达公众需求、完善公共服务和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在我国优越的社会环境和政策支持下,公益组织开展的公益项目、公益服务和个人志愿服务也正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新型多样的渠道快速展开,但由于公益事业起步晚、时间短,作为江苏省县级市的D市,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公益组织在专业性、社会治理角色定位和公益服务能力等方面也都存在一些局限,致使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与广度受限,制约着县域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研究以义工联合会这个 5A级公益组织为研究个案,试图寻找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发挥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为促进县域社会治理贡献力量。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关于治理研究
“治理”最早出现在 1989 年的世界银行报告中,自此之后,它的内涵和概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逐渐衍生成为一种被广泛适用和高度认可的理论。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机构或个人管理其共同事务,调解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并共同努力以实现目标。这不仅包括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还包括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需要达到的非正式的制度。①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不是局限的,是存在于多方活动领域中一系列管理机制,该机制可以是政府机制,也可以是非政府机制,并且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仍可以有效运作。所有类型的人员和组织都可以运用这种正式的机制或非正式的机制来满足他们的需求。①格瑞·斯托克认为应当从五个方面看待治理理论:第一,政府、公共机构和个人都可以被看作为治理的主体;第二,治理的主体可以有效解决社会和经济的各类问题,但各自职责范围不够明确;第三,在治理中,各个公共机构彼此之间权力依赖;第四,政府、公共机构和个人会构成一个自治网络;第五,政府是权力机构,具有权威性,但是不能决定治理的方法和效果,政府的责任应该是采取新的技术方法对治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引导与控制。
2.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研究
(1)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作用研究
国外通常将公益组织称作为非政府组织。美国的朱莉·费希尔认为,非政府组织是促进公民就业方面的显著力量,甚至和政府、市场在促进公民就业方面发挥了相同的作用。③艾伦·罗森博姆认为,政府在服务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作用有限,而非政府组织的专业性优势和能动性优势可以对其做有效补充。④彼得·格雷认为,就公共服务的效率而言,非政府组织发挥的作用能够超过政府发挥的作用。⑤普尼娜·韦布纳认为,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大于政府的优势,而且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主要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政府将提供公共服务的机会转交给非政府组织;二是非政府组织获得资源后为成员提供服务。
................................
第二章 D市义工联合会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样态
一、D市及D市义工联合会概况
(一)D市基本概况
D市地域面积为 3221 平方公里,是江苏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由盐城市代为管辖,东部濒临黄海,南部与南通市接壤,西部与泰州市相邻,北部与盐城市大丰区倚靠,总人口数超过 110 万,下辖 20 个乡镇和 368 个行政村。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影响下,D市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内外资源,大力推进经济、生态、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建设,综合实力已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单中,拥有黄海森林公园、董永与七仙女文化园、宋城等旅游胜地,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D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制定并实施多项富民惠民工程,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于 2019 年获评江苏省苏北地区唯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范例城市。在国家和江苏省政策的指导下,在优良的经济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现有义工联合会、蓝天救援队、阳光志愿者法制服务中心和心连心志愿者协会的四大公益组织“领头羊”,以及心灵花园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红十字救援队、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爱心服务车队等数个公益团队,开展的公益服务覆盖了敬老扶幼、基层社区建设、赈灾济贫、普法教育、生存技能培训等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加强与各个公益组织和公益团队的合作,不仅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而且有效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社会公益事业成为D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
(二)D市义工联合会概况及其特殊性
1.成立背景
2012 年前后,D市正处于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阶段,但相比较于江苏省内的其他县市,教育、医疗、就业、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略显不足,青壮年人口向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流动,不少镇村出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现象,少部分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导致贫困现象时有发生,周边县市人口也在不断流入,由于文化认知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政府部门压力加大,既要加快经济的建设,又要着力解决社会矛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在此时,一些爱心人士、有志青年开始组建公益团队活跃于大街小巷为人民群众送去公益服务,但由于群众对公益事业的认知程度不够,对从事公益活动的人员抱有质疑、畏惧的态度,公益团队开展活动屡屡受阻,各个公益团队逐渐意识到开展公益事业不能缺乏政府的权威支持,于是纷纷向政府部门申请登记注册。2012 年 5 月 12 日,D市文明办和民政局对公益组织中开展活动影响力较大、信誉良好的义工联合会予以登记备案,并批准其暂驻于东亭中路的社会服务中心继续开展公益活动,2013 年 5 月 23 日,义工联合会通过层层考核,获得官方颁发的社团证书,成为盐城市和江苏省苏北地区第一家获得社团证书的公益组织,在政府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公益项目和志愿活动。
................................
二、D市义工联合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运行机制
(一)D市义工联合会的组织结构和性质
义工联合会拥有比较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目前有秘书处、财务部、宣传部等 10 个职能部门,下辖安丰志愿服务队、梁垛志愿服务队、铁血老兵志愿服务队等 24 支服务队伍,有效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服务化、社会化。
社会学论文参考
第三章 D市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
一、D市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问题.......................................27
(一)党建工作缺乏力度.............................27
(二)职能定位有所偏差.........................................27
(三)组织结构不够合理.............................................29
第四章 优化D市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37
一、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夯实党建基础.............................37
(一)完善党建工作保障机制...................................................37
(二)强化党建融合公益事业............................................37
结论.....................................44
第四章 优化D市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
一、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夯实党建基础
要把公益组织党建与公益组织成长有效结合起来,以公益组织党建促进公益组织成长,以公益组织成长提升公益组织党建的活力。只有这两方面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党才能获得自身建设与发展的持久性动力资源与战略性社会基础。①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是完善公益组织治理模式、提升公益组织活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保障了公益组织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性,还可以从公益组织内部将优秀的群众发展为党员,扩充党员队伍,为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有效推动社会治理。
(一)完善党建工作保障机制
一方面,对党务工作者的培养和考核是加强公益组织党建工作规范性和专业性的重要保障,党务工作者是传达党的思想和带头发挥党员作风的重要人员,他们不仅对公益组织的成员负责,在志愿者队伍中发挥号召力和凝聚力,还能规范成员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错误的想法,因此党务工作者的专业性是无可替代的,公益组织必须要保证专人专职才能有效做好党建工作。另一方面,要将党支部的标准化建设渗透到公益组织的每个角落。如义工联合会可以按照部门组建文艺部、交通部、培训部等多个党小组,要有效发挥每个党小组的作用,对考核优秀的党小组给予表彰。此外,D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各个公益组织具体情况,可从三方面落实党建工作的绩效评估制度,形成“以评促建”的模式推进公益组织党务工作的建设:一是考量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程度,对达标的公益组织加大支持力度;二是考量党员志愿者在公益服务中的参与度;三是以细化的指标和数据考量公益组织的党员社会影响力程度。
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
结论
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益组织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者,在参与社会治理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益组织具备民间性、公益性、专业性等基本特征,不仅能够及时解决社会的需求,还能充分动员基层群众的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一个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平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公益组织也由最初被动接受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公益组织承接政府的部分职能,在社会治理事务中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不仅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也提高了大众满意程度,使公益组织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
本研究认为,县域公益组织的发展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党建工作缺乏力度、职能定位有所偏差、组织结构不够合理、公益服务正效应不足、公益服务覆盖面窄等问题仍然给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带来了羁绊。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导致了党建工作缺乏力度;职能不明确,权责模糊使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职能定位有所偏差;环境制度尚不完善致使公益组织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和成员内生动力缺失导致了公益服务正效应不足、公益服务覆盖面窄。优化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要从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夯实党建基础;明确职能定位,分明职务权责;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环境制度;健全公益组织制度,发挥中轴作用;拓宽公益服务渠道,营造公益氛围这五个方面切实展开。
政府、社会和公益组织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应该正视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局限性,正确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多方合作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公益组织的优势,使其扬长避短发挥最大化的作用。公益组织自身也要不断寻找问题,加强内部建设和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实现公益组织的优化和进步,在参与社会治理中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真正发挥公益组织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找到政府、社会、公益组织三者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作用最大化的平衡点,更好地服务于县域社会治理,是我们一直需要探索和突破的命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