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中仿生现象的历史考察——以华南少数民族为典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81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一、华南少数民族的生态环境与社会条件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不少表现了仿生的形态与意识,这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1.1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生态环境
华南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域内江河纵横,雨量充沛。气候炎热湿润,森林密布,植被丰富。特别是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大多聚居于山地丘陵之间,环境封闭,林木遮天,给农业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密林江河,蕴藏着丰富动植物资源,成为人类重要的天然食库,也令华南地区广大少数民族长期以渔猎、采集经济作为他们维持生存的重要生产形态。如清代桂林地区,有谓:“清湘间山深水阔,可耕而庐者,十无二三,凡为生非渔则樵。”’因此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自然生态环境,决定了他们可以较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形式,维持其基本的食物来源,缺乏农业开发的真正动力。正如《史记·货殖列传》中谓:“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熬饶食,无饥谨之患。”同时,也令华南地区少数民族在经济开发方面,缺乏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唯有靠山食山,靠海食海,以渔猎采集经济,作为主粮生产与社会消费的重要途径与补充,历久不衰,有谓明代南宁瑶人,“种植禾豆、山芋,杂以为粮,截竹筒为炊,暇则取山兽以续食。”又清代伶人,“生广西奥谷中,状如猩拂,不室而处,饥食橡实、百虫。”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下,他们与大自然中的动植物为伍,如何趋利避害,与自然生态浑然相生相伴,以求得大自然生态的恩赐,便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期盼。在他们生产生活中,很容易形成接受自然、投身自然、仿效自然的意识与实践,从而在民俗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出现众多的仿生现象与特色。

1.2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是指古代华南少数民族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表现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由于长期受到中原汉族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聚居边远,开发程度较低,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农业生产粗放无序,社会形态原始落后。唐代,据《唐大诏令集》卷一百零九《禁岭南货卖男女救》载:“岭外诸州,居人与蛮僚同俗,火耕水褥。”宋代,广西壮瑶等少数民族,仍“资畜虚乏,刀耕火种,以为猴粮。”直至明清时期,尽管岭南地区经济已有较大程度开发,但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生产状况仍没有多大改观。据载:“(广西)向武瑶冬日焚山,昼夜不息,谓之火耕,稻田无几,种水芋山薯以助食。”又山子,“研山种舍,或冶陶瓤为活,田而不粪不晓,火耕耕一二年视民利尽辄迁去。”“海南黎族,“所居凭深阻硝,无平原旷野,伐树火之,散布谷种于灰中,即旱涝皆有收获,逾年灰尽,土晓痔不可复种,又更伐一山,岁岁如之。”.............................
...........................

二、华南少数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仿生现象

在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有关民俗仿生事象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衣饰仿生、工艺仿生、宗教仿生、舞蹈仿生的内容最为突出,表现了大量的仿生形态与意识。下面,本文将从衣饰仿生、工艺仿生、宗教仿生、舞蹈仿生四个方面对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

2.1衣饰仿生
衣饰,包括衣服与人体装饰。华南少数民族的衣饰仿生内容五花八门,在华南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事象中表现最为典型。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往往决定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审美观念意识。华南地区地处亚热带,湿热多雨,地形复杂,江河纵横,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山地山区,生活环境恶劣,人口流动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爬山涉水,穿越荆棘丛林,所以在衣饰文化的内容上,主要表现了重上轻下的特点,即注重上身衣饰的装点,而下身则普遍地以裙装赤脚为主。因此,在衣饰仿生内容上,也以上身的装饰最为丰富。

2.1.1人工衣饰仿生
所谓人工衣饰仿生,是指古代华南少数民族通过纺织技术,在衣饰上利用自然,仿效自然,从而增加社会生活的美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气息。
首先是衣服制作上,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主要是利用自然界的动植物原料作为衣服的纺织原料,而且种类繁多,除了通常所见的丝棉原料织布外,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作为衣饰的重要内容。华南地处热带亚热带,湿热多雨,植物原料十分丰富,为聚居于深山野岭的广大少数民族提供了丰富的纺织资源,也为更好利用自然资源开辟了广泛的途径。或利用芭蕉织布,东汉时期,有云“芭蕉叶大如筵席,其茎如竺,取锅煮之,为丝,可纺织,女功以为稀络,今交趾葛也。”或以一般竹木为纺织原料。东汉时,“始兴以南,又多小桂,夷人织以为布。”又有拼搁,“出岭南西川,江南有之”,“其皮有丝毛错纵如织,剥其缕解,可织衣帽褥椅之属,每岁必两三剥之,否则树死,或不长也”,“勾芒木,其皮可织为布。”竹类植物纺织为布也很普遍。有革竹,“叶疏而大,一节相去五六尺。出九真,彼人取嫩者,捶浸,纺织为布,谓之竹疏布。”宋代昭州“立山县理妇长于缕织吉贝蕉落之类,甚细轻,又能以竹作衫充暑服。”.......................
...........................

一、华南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与社会条件............5
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生态环境................................5
2古代华南少数民族的社会条件...............................6
二、华南少数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仿生现象.............7
2.1衣饰仿生...............................................................7
2.2工艺仿生............................................................16
2.3宗教仿生...........................................................23
2.4舞蹈仿生,.............................................................29
...................................

结语
华南少数民族的仿生内容丰富而全面,并不一定限于上述若干方面,这里只是通过一些相对较为典型的民族仿生内容,以展示华南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活动与仿生的重要联系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特点,从更多方面反映华南少数民族社会民俗文化历史发展中所具有的地方民族特色。
首先,华南各少数民族的仿生文化,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不同的形式、方式出现,或者不同的民族也具有不同的仿生内容与特点,但都具有相当实用功能意义,揭示了在一定历史背景下的民族社会生活规律与特点。如宗教仿生,是少数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精神反映。他们无法理解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不能对千变万化的生态环境作出科学的解释。把自然视作有生命、有意识、有灵魂的对象,顶礼膜拜。并加以人格化的模仿,而希望求得人的主观精神与客观世界的沟通,由此或可获得一种虚拟的征服感。如前面所讲瑶人插鸡毛示勇的做法,这也是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达了他们保佑民族兴旺发达的朴素情感。人们通过不同的仿生内容,希望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企求借助某些偶像,可给民族群体带来和平安定、五谷丰登的美好日子。
其次,华南少数民族的仿生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少数民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生产形态。如对龙、蛇等的仿生内容,一般与沿江沿河的少数民族关系较为密切,多以农耕生产为主。而对虎、豹等的仿生则多是聚居山区的少数民族的主要内容,主要从事狩猎或游耕生产。如台湾摆湾族的各种图案中,除了以蛇为图腾外,更多则是野鹿图案,还有山猪、鸟类、野狗等,这些都是他们狩猎的主要对象。

参考文献
1.《正德琼台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卷六一,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82年版。
2.《嘉庆广西通志》,清光绪刻本。
3.《嘉庆广西通志》,光绪补刻本。
4.《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5.《新宁州志》,清光绪四年刊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200号,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版。
6.《平南县志》,清光绪十年刻本,《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7.《郁林州志》,清光绪二十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8.《海南岛志》,民国二十二年上海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9.《得州府志》,光绪二十年刻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10.《桂平县志》,民国九年粤东编译公司铅印本,《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