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旅游扶贫理论及相关理论分析
1.1 旅游扶贫的核心理论
1.1.1 旅游扶贫的目标及宗旨
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扶贫,应该明确以“扶贫”为其宗旨,其核心目标是反贫困和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发展旅游业只是手段和途径。扶贫旅游开发的终极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以贫困社区的综合发展为内容,以贫困人口的发展为核心的社会积极变迁。
1.1.2 旅游扶贫的原则
A. 社区参与
本土化(Localization)是旅游扶贫机制的核心,通过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最大限度地带动乡村社区的发展并让受益最大程度地留在当地。扶贫旅游开发必须以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为首要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当地社区居民参与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吸纳当地居民就业,为当地居民提供开发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商业机会,使得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融为一体,并为当地居民所接受。
B. 因地制宜
扶贫旅游开发首先必须立足当地旅游资源,突出地方特色,能够切实发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旅游社区结构的作用。尤其应避免脱离当地的实际条件,大搞人造景点建设,争取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较高的效益。
C. 可持续发展
扶贫旅游开发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扶贫旅游开发地区来说,当地居民达到脱贫致富目标的根本保障是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统一,环境的利用和改造相统一,并能针对市场需求趋势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不断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2 相关理论分析
1.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根据联合国决议制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它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从可持续发展概念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原则。所谓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资源持续性基础上,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或接待区域的需要。它强调旅游业的发展要保证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实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应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可持续发展的统一。只有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才能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如果一味强调保护而忽视经济利益,脱贫的核心目标则无法实现,同时保持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
.............................
2 对京郊及贵州巴拉河地区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2.1 地方自主开发型旅游扶贫模式——以北京郊区为例
2.1.1 北京郊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A. 发展概况
京郊的许多贫困地区地处景区附近,同时依附于北京这个强大的客源市场的推动,使得这些地方成为了都市居民周末休闲的又一选择,走出了一条市场推动—自主开发—规模发展——政府规制的扶贫发展道路,典型的如北京郊区麻峪房村和平谷区的雕窝村。
昌平区麻峪房子村临近十三陵名胜风景区,早在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一批学生和市民自行前来游览、观光,由于住宿、餐饮设施十分短缺,有些观光者自行到当地农家借宿、就餐,逐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开发旅游之前,麻峪房子村是昌平区最穷的村,97 年前,麻峪房村农户的收入,主要靠养植业和种植业,人均收入 798 元。从 1997 年开始从事民俗旅游接待,经济状况大为好转,许多曾经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从事民俗旅游接待。
雕窝村位于黄松峪乡北部山区,境内有石林峡和湖洞水两个自然风景区,又是去飞龙谷、淘金谷景区必经之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这个村民俗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全村面积 1.5 平方公里,40 户人家,136 口人。在开展旅游经营之前,大多数村民的收入来源于种植及沿街卖山货。九十年代,雕窝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民俗旅游和田园观光等服务项目,把村民们从农田生产中解脱出来,目前全村 80%的农户从事民俗旅游接待服务工作,年创旅游总收入 100 万元,户均增收 3 万元,人均增收 1 万余元,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已成为雕窝村富民产业。
B. 发展模式
一、 农户自主经营
每个农户都是独立的经营实体,也深知优质的服务是吸引回头客的关键。为了突出抓好接待设施的完善和提高。麻峪房村统一将厕所改为水冲式,统一安装了热水器,解决了游客用厕难、洗澡难的问题。给游客提供了“家”的感觉,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旅游环境。除此之外,农户还常与游客交流沟通,了解游客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饮食和业余活动。被褥是一人一换,干净卫生。就连卫生纸、干净茶杯、暖水瓶等日常用品摆放都井然有序,服务可谓细致周到。随着客源的增多,很多村民将盈利投入到扩大经营规模上,如翻盖房屋、雇佣外乡人。...............................
................................
3 对京郊及贵州巴拉河地区旅游扶贫的实证研究 .............................16
3.1 地方自主开发型旅游扶贫模式——以北京郊区为例 ....................16
3.1.1 北京郊区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16
3.1.2 旅游扶贫现状 ............................................................................19
3.1.3 发展评述 ....................................................................................21
3.2 政府扶持与国际援助型旅游扶贫模式
——以贵州省巴拉河乡村旅游项目为例 .............................................22
3.2.1 贵州巴拉河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22
3.2.2 旅游扶贫现状 .............................................................................27
3.2.3 发展评述 ....................................................................................28
4 两种模式的比较和优化研究 ............................................................30
4.1 两种模式的比较 ............................................................................30
4.1.1 从发展旅游的原动力比较 .........................................................30
4.1.2 从政府的角色比较 .....................................................................30
4.1.3 从开发模式比较 .........................................................................31
4.1.4 从当地产业结构配置比较 ..........................................................32
4.1.5 从贫困人口的参与情况比较 .....................................................32
4.1.6 从管理机构比较 ......................................................................35
4.2 优化研究 .....................................................................................37
4.2.1 扶贫目标系统优化研究 .............................................................37
4.2.2 旅游扶贫运行系统优化研究 .....................................................38
4.2.3 旅游扶贫支持系统优化研究 .....................................................49
4.2.4 小结 ..........................................................................................53
.................................
结论
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是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这里面包含两个因素一是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二是贫困人口能够公平受益。
本文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将居民个人利益和社区整体利益一体化。在发展经济和贫困人口参与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是旅游扶贫可持续的关键。这就需要构建旅游扶贫的本地产业链以及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的深度
和效果。其中,本地产业链的培育可以通过参与式的开发模式、区域间的合作开发、合理引入外来投资、开发本地参与式的旅游产品及旅游商品生产一体化等方式实现。而提高贫困人口参与的深度和效果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参与,居民利益与社区利益的一体化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关键,而利益的一体化要求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决策机制加以保障。本地产业链构建和贫困人口的参与是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产业链的本地延伸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旅游乘数效应,而当地社区参与的经济实体应是整个旅游产业链条的主体,对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应该具有主动权、决策权以及收益权。只有将二者有效结合,才能使旅游扶贫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比不同的扶贫模式,总结出旅游扶贫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并提出当地居民个人利益与社区整体利益一体化是实现旅游扶贫核心目标的关键,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扶贫模式进行了优化研究。
鉴于本人理论水平和研究水平有限,所以对于贫困人口参与整个旅游扶贫产业链的互动机制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全面,更多的只是停留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今后我将继续深化这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蔡雄等,旅游扶贫的乘数效益与对策研究,社会科学家,1997 (3)
2. Knetsch, http://sblunwen.com/msxlw/ J.L.,Outdoor recreation demands and benefits,Land Economics, (39):386-391.
3. Stephen L.Smith.,Tourism Analysis. Longman Group UK Limited,1989
4. 蔡雄等,旅游扶贫——功能·条件·模式·经验,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5. 陈勇、徐小燕,BOT 模式在我国西部旅游扶贫项目中的应用,商业研究,2005(7)
6. 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地理,2003(7)
7. 窦文章、杨开忠、杨新军,区域旅游竞争研究进展,人文地理,2000(3):22-27.
8. 邓祝仁、程道品,旅游扶贫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社会科学家,1998(2)
9. 高舜礼,对旅游扶贫的初步探讨,中国行政管理,1997(7)
10. 高舜礼,旅游扶贫开发的经验、问题和对策,旅游学刊,1997(4)
扶贫式旅游剖析—例北京郊区民俗村、贵州省巴拉河乡旅游项目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旅游扶贫,产业链,贫困人口参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