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当地区概况
与医疗行为有关的外在环境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与交通开发、居民人口结构和宗教信仰、大众传播媒体等。这些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地居民能利用到的医疗设备,并理解当地居民的医疗观念及其行为。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地,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特区区域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17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区面积6.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本文的调查地点主要是城区规划区。
从地理位置上看,武当山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楚、秦、韩三国交界处。此地历来有“信巫鬼,重淫祀”的传统,其民“俗好巫鬼禁忌”。宋代以前,武当山虽然因为远离繁华喧嚣的统治中心,而不为统治者重视,但千百年来它那峰高壑深,岩洞幽邃,林木茂密,泉甘溪清的自然风貌和气候宜人的优美环境仍吸引了无数隐居、修真、炼丹、采药者。
武当道教鼎盛于明代。由于明成祖朱棣的扶持,造构了太和宫、紫霄宫、玉虚宫、元和观等九宫八观,还有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形成了庞大的道教建筑群。武当山成为皇家的主要祝禧之所,每个皇帝登基均要遣臣到武当山建醮,“上祈国泰,下保民安,皇恩永固”。
到了清代,武当道观失去了“皇室家庙”地位。这使得部分道士的活动转向了民间,为许多民众的需要而作各类斋醮法事。还有些道士则以给民间看风水、替人看病等为职业,在民间定居下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武当地区的民众称之为“阴阳先生”、“法官”、“端公”。
清以后,由于战乱连绵,有的宫观毁于战火;有的长久失修,破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认真贯彻,使武当道教又声誉复起。
第二节、经济与交通开发
经济生活,对一个群体的健康和保健十分重要。一方面,它决定了这个群体的生活条件,包括饮食、服装、居所、交通条件以及可能的疾病;另一方面,在经济生活中居重要地位的事物对人们的观念具有深刻影响,从而对其卫生保健知识的形成与获得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武当山,有着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饮誉海内外的武当武术、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因此,该地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近些年,该地政府在各大电视媒体,播放武当山风光短片,提高武当山的知名度;新建了武当商城步行街、武当文化广场、武当博物馆、武当演艺中心等基础设施。.................
........................
第二章 “叫魂”习俗在民俗医疗中的文化展现
医学人类学认为,“医学系统”这个术语包括了整个卫生知识、信念、技巧和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医学系统不能只理解为医学本身,只有把它看作是总体文化类型中的一部分时,才能算是真正的理解了它。医学都具有文化特征,因为面对疾病的威胁时,人们的行为离不开自身的观念和生活环境。每种文化都会产生一种医学系统。个体和群体的医学行为一般离不开文化历史。不同的文化对疾病、医疗有不同的看法。某些症状在这个社会中认为是疾病证据,而在另一个社会中却往往相反。同一个社会中的疾病定义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疾病不单是一种生理状况,还有来自于文化发展而成的病因与病理的观念系统。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一个可以单纯依靠定量分析就可确定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历史问题,一个也许永远也纠缠不清的问题。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健康标准,也有不同的疾病与医疗。
也就是说,疾病是人类共同的经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里,所有人群都发展出一套自己文化里的认知,来界定他们所经历过的疾病和他们所认定的健康。什么样的情况属于健康?什么样的情况又是生病?是否生病由谁来决定?生了什么样的病?该怎么治疗?找谁治疗?这都取决于该社会里的认知体系。而这样的认知体系会因为该社会的特性而与其他社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会反映出各个民族、各个社群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不只是内在的涵化,更是外在的形塑,人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无不受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当疾病来袭,文化自有一套应对它的医疗体系。相对于现代流行的西方医疗,民俗医疗是个传承已久、独具文化意涵的系统。夜惊症的病症,在民俗医疗里常以“煞到”、“冲犯到”、“缠身”或“附身”等做为病因解释,认为是灵魂出了问题,所以必须用“叫魂”、“收魂”等民俗疗法来治疗疾病。民俗医疗通过仪式、解释系统以及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共同世界观,带给病人一种文化精神的治疗效果及社会秩序的恢复。其对病因的解释,与西方医疗的病理观是截然不同的。..................................
...................................
第二章 “叫魂”习俗在民俗医疗中的文化展现.....................13
第一节、夜惊症的相关研究..............................................14
一、西方精神医学的观点...................................................14
二、中医的观点..................................................................15
第二节、“叫魂”:夜惊症的民俗疗法..................................17
一、对病症的认知.............................................................17
二、对病因的认知.............................................................18
三、治疗的方法................................................................20
四、对疗效的认知............................................................21
第三节、“叫魂”民俗疗法的社会文化分析.........................23
一、鬼神文化观................................................................24
二、身体观........................................................................24
第四节、“叫魂”民俗疗法是一种文化治疗..........................25
一、民众对身心疾病的反应..........................................25
二、治疗作为一种文化过程.........................................26
第三章 “叫魂”民俗疗法与社会变迁.............................28
第一节、多元医疗体系.................................................28
一、医疗体系的几个基本概念..................................28
二、巫术与民俗医疗体系............................................29
三、中医医疗体系........................................................31
四、西方医学医疗体系................................................31
第二节、多元求医行为...............................................35
第三节、影响求医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38
一、经济因素.................................................................38
二、文化契合..................................................................40
三、规避风险的功利心理.............................................41
.........................................
结语
1949 年以后,随着旧时代的过去,新时代的来临,西方医疗范型已逐渐在疾病处理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多数人对疾病的症状、病因、病理、治疗方法的认知都是以西方医学理论为依据而进行的。可是,在今天的武当地区,对病人来说,却有着一套合乎自己逻辑的对疾病的症状、病因、病理、治疗方法的认知。这种认知,是受到了源远流长的地域性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因此而产生了异于主流的西方医疗的求医行为。民俗医疗,即一般庶民大众不成文的、口耳相传的、非专业性的医疗知识和行为,甚至与宗教信仰行为有密切关联,从而有别于成文的、有系统的主流医学,依然在当地占有重要位置。
“夜惊症”在中医、西医和民俗医疗里各有不同的观点。西方精神医学认为这是各种精神压力所导致的一种焦虑状态,是一种儿童睡眠障碍症。中医则认为这主要是心神功能失调后而出现的一系列情态变化。而民俗医疗则认为这是因为各种原因例如吓掉了魂等导致的人的魂魄离开身体所导致的系列后果,可以通过“叫魂”、“收魂”来进行处理和治疗。
“叫魂”、“收魂”是通过一定的仪式,将逸出体外的魂魄收回,使紊乱的身心状态恢复正常的一种民俗医疗方法。在武当山地区,它们的存在与当地的信仰文化——鬼神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对武当地区许多民众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叫魂”、“收魂”民俗文化来了解许多民众的一些思想,因为它们包含着文化的隐喻。
在治疗夜惊症时,武当地区的许多民众一般采取“多元”的求诊方式,即同时采用正式和非正式的医疗体系,同时接受中、西医治疗或同时也采用民俗疗法。
参考文献
1、何昌华.武当医院志[M].2008.
2、欧阳学忠,程培兰,陶真典.武当民俗[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
3、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十堰市地方志办公室.十堰年鉴[M].十堰:十堰市地方志办公室,2006.
4、尚儒彪.武当道教医药[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6.
5、陶真典,范学锋编撰.武当山历代志书集注[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武当山志编撰委员会编撰.武当山志[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6、王光德,杨立志.武当道教史略[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
7、王先贞.十堰文史.卫生专辑[M].十堰:政协湖北省十堰市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07.
8、陈华.寻找健康:医学人类学调查与研究北[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9、陈乐平.医俗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10、杜亚松.儿童心理障碍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
武当地区的“收魂”习俗文化—— 一项医疗民俗的民族志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夜惊症,叫魂,收魂,民俗医疗,武当地区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