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五四”前后的家庭伦理与家庭革命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当时名为《青年杂志》)第一卷第六号发表了著名的《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在这篇文章中,陈独秀疾呼若要解决巩固共和国体、畅行立宪政治这等根本之问题,必须有待于国人的“最后之觉悟”,他将这个契机称为“民国宪法实行时代”。他写道:伦理思想,影响于政治,各国皆然,吾华尤甚。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贯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阶级制度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一大分水岭也。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條于政治否认专制,于家族社会仍保守旧有之特权,则法律上权利平等经济上独立生产之原则,破坏无馀,焉有并行之馀地?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独,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残抱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这个所谓的“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判断的确是建立在自晚清以降中国进入到一个变动的历史阶段,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最严厉的挑战这个背景之上的。正如陈独秀在该文中称“民国宪法实行时代”为“新旧思潮之大激战” 一样,其背后则是儒家伦理从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外王”)到修身(所谓“内圣”)的逐步动摇与遭受批判。
第一节:“冲决网罗”一一 “五四”之前的纲常论述与家庭伦理
余英时先生说,“晚清经世运动和过去有一大不相同的之点,即通过变法改制而逐步脱离了中国的传统,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旧格局。”所以,像汪士铎、魏源等人不遗余力地推动经世致用的思潮,“一方面出于儒家的内在要求,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儒家‘治国、平天下’层面的限制。”“从这一点看,汪士铎在经世思想初兴之际便对儒家展开激烈的批评,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汪士铎的批评虽以‘治国、平天下’为限,但后来的发展说明:这个缺口打开之后,中国知识分子对儒家价值系统的整体信仰便开始动摇了。”......................
......................
第二章:“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体观与家庭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提出了 “新民”之说。他自言道,“新民云者,非欲吾民尽弃其旧以从人也。”在这里,所谓“弃其旧”和“从人”的二元之说,正是前文所论述到的,用西方现代的新式伦理观念来补充和刷新中国旧有的伦理观念,“新民”就是以西方“公民”的概念为范本而发展出来的新观念。所以,梁启超进一步阐释,“新之义有二: 一曰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故今日不欲强吾国则己,欲强吾国,则不可不博考各国民族所以自立之道,汇择其长者而取之,以补我之所未及。”"梁启超一方面强调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民族特性,另一方面又强调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对于欧美和日本等己蛇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的学习的必要性。正所谓一一欲新中国,不可不新中国之国民性。现代西方的“公民”概念的出现是建立在文艺复兴对“人”的发现的基础之上,所以,到了 “五四”时期,被誉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实绩也正是重提对于“人”的发现。
第一节:发现“女性”一一从晚清到“五四”的女性论述与家庭伦理
二十世纪之中国,亡矣弱矣。半部分之男子,如眠如醉,又如死矣,吾何望女子哉!是不然。女子者,国民之母也。欲新中国必新女子,欲强中国必强女子,欲文明中国必先文明我女子,欲普救中国必先普救我女子,无可疑也……吾今日为中国计,捨振兴女学,提倡女权之外,其何以哉?谓二十世纪中国之世界女子之世界,亦何不可?“这段文字见诸于1904年在上海创刊的《女子世界》的《发刊词》。百余年之后重读这篇略显煽情的文字,我们都会不自觉想到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于《新小说》杂志上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里的文字?。这种“欲……,(则)必……”虚拟语气句法,在自晚清以降的文章中并不鲜见。知识分子痛感当时中国的内忧与外患,对于将社会改良的理想诉诸于文字的理路抱持着巨大的热情和期待。
在这篇《发刊词》中,将“新国”、“强国”与“新民”的愿望诉诸于对女性的推崇和期待即是明证。................
..................
目录.......................................................................1
论文摘要................................................................1
Abstract.................................................................2
绪论.......................................................................3
第一节:家庭、伦理与文学书写..............................5
第二节:文献综述与章节布局................................10
第一章:“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2
一一 “五四”前后的家庭伦理与家庭革命...................15
第一节:“冲决网罗”................................................15
一一 “五四”之前的纲常论述与家庭伦理....................16
:“毁家”及家庭革命................................................19
一一《新青年》的纲常批判与家庭伦理言说.............24
第二章:“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体观与家庭.................30
:发现“女性”..........................................................30
一一从晚清到“五四”的女性论述与家庭伦理...............31
第二节:从家中“出走”..............................................33
—一觉醒的女性与“现代家庭”蓝本........................................37
第三章:“刮骨破疽”之术与文学叙述....................................43
第一节:礼教、吃人与“大家庭”批判....................................43
一一《狂人日记》兼及其他.................................................44
第二节:爱、生计与“小家庭”的歧路....................................45
—一作为“回声”的《伤逝》..................................................48
结论...................................................................................54
参考文献.............................................................................61
结论
家是资产阶级最美满的世界,因为在家,也只有在家,资产阶级社会里的一切难题、矛盾方可置于脑后,似乎业已化为乌有,一切全都解决。在家里,也只有在家里,资产阶级,尤其是小资产阶级,方可悠然自得,沉浸在和谐、温聲、只属于统治阶级才有的幸福和幻觉之中。家中摆满的家具陈设展示了这种幸福,也使他们享受到这种幸福。——霍布斯炮姆:《资本的时代,1848—1875》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对“何为家庭”这一问题作了精辟的表述一一“通过婚姻而组成了新的家庭,这个家庭对它所由来的宗族和家族来说,是一个自为的独立体。它同这些宗族和家族的联系是以自然血统为基础的,但是它本身是以伦理性的爱为基础的。因此,个人所有物同他的婚姻关系有本质上联系,而同他的宗族或家族的联系则较为疏远。”。8在黑格尔看来,家庭和社会、国家一样,是“直接”、“自然”的伦理实体,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伦理关系及其秩序之一。家庭关系就是人的最初的社会关系。
自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关于家庭问题的思想论述与文学书写,也呈现出发展性与复杂性。以谭嗣同、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前五四”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例,他们对此类问题的检视更多地是放在社会与国家的框架之中;而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五四” 一代知识分子,则明确了以“个人本位主义”、以“人的觉醒”与“人的解放”为向度的解决这类问题的进路。................
参考文献
[1]陈独秀等.新青年(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2]章士钊.甲寅杂志甲寅周刊(影印本)[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北京大学新潮社.新潮(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4]刘师培,何震等.天义[J].东京:女子复权会,1907-1908
[5]张静江,吴稚晖等.新世纪[J].巴黎,1907-1910
[6]赵家璧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G].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9]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宄室.五四时期妇女问题文选[G].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10]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G].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I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