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本论文的写作依据
近年来,这种演唱方式逐渐被人接受并日渐壮大,而莎拉布莱曼作为这一演唱形式的领路人,她的地位不可言表。而此次笔者在剖析莎拉布莱曼演唱风格的基础上,对比传统的古典美声唱法,阐述多种音乐风格融合的同时,力求使“古与今”“雅与俗”音乐更好的接轨,启发并吸引更多的听众去欣赏古典声乐。同时也希望为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帮助。本课题对于美声唱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想法和思路,并给予了更大的空间,同时也为声乐艺术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帮助和看法。莎拉布莱曼的演唱风格既古典又现代,且融会贯通,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经得起推敲的演唱形式。我国现在确实是有部分歌者在运用跨界融合这种形式去演绎作品,但是为数不多,当然各界人士对他们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大家各抒己见。所以笔者在此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使读者能够更好的去认识和了解莎拉布莱曼这种多元素相融合的新兴的演唱形式,让大家清晰地认识到国际乐坛的通俗走向,了解国内乐坛的现状、并有所思考和反馈,让我国的通俗音乐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国际接轨,让跨界演唱成为一种通俗趋势。希望通过笔者的探讨研究,能够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有用的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后,莎拉布莱曼便闯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中。她与刘欢合唱的一首《You and Me》,瞬间让她成为众媒体焦点,她那独特的演唱风格,使其备受关注,她巧妙地将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无缝隙的连接在了一起,霎那间掀起了一片讨论狂潮,国内外的媒介对她的演唱方法也都有着各自的评价,大多数的评论者认为她为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完美的融合做了最佳的典范。声乐演唱本就有着类别的划分,在国外,它被分为古典音乐和通俗音乐;在国内主要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形式。根据笔者的了解,近年来,美声、通俗融合演唱的这一形式不断的被人们所借鉴,愈来愈多的音乐人也开始研究和关注这种多元化融合的创作和演绎,自从上世纪欧美的演唱风格传入我国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打磨,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他们都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新的元素,添加不同的唱法,这种史无前例的演唱方式给听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冲击感,也满足了广大听众的审美需求。笔者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显示:以“莎拉布莱曼”、“美通演唱”、“民通演唱”、“多元化融合”为主题的文章属实不少,这些资料零散于各类期刊、报纸以及网络中,而具体研究莎拉演唱风格的著作却寥寥可数,本文将针对莎拉布莱曼不同时期的演唱风格特点、着重对其美声与通俗演唱的融合作为突破点,结合笔者自身的学习经验和演唱体会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莎拉布莱曼在 2004 年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北京的一场闭幕式演出,当时她的演唱风格就引起过不小的反响,许多学术期刊、杂志、门户网站都刊登了有关于她独特唱法的文章及评论。2008 年北京奥运会她又再一次轰动世人,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对其独特的演唱风格进行评论分析。在我国,声乐演唱已经不再拘于某种单一的形式了,随着大量民通、美通、民美通歌手的走红,这种唱法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尝试,越来越多的歌手逐渐转变,声乐艺术以一种多元化、个性化、唱法交融的形态呈现出来。在过去的几年里,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赛制也在不断地完善,不断的细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评委们开始注重歌者的独创性以及强调风格的多样性。而声乐界的这一动向,更是引起了理论学者们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多研究性的学者,其中很多文章都为本文研究莎拉布莱曼“美通融合”的歌唱风格特点分析和总结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
第二章 莎拉布莱曼的生平及其演唱风格的形成
一、人物介绍
莎拉布莱曼,英国著名的女歌手,于 1960 年 8 月 14 出生于英国赫特福德郡伯肯斯特得。莎拉布莱曼被称为英国跨世纪歌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极具可塑性的“全才型”歌唱家。②她所涉猎的歌唱领域及其宽泛,音乐剧、歌剧、舞台剧、通俗音乐、不仅有着百老汇歌后的美称,还享有“月光女神”、“首席歌剧红伶”、“音乐剧歌后”等美誉。她是家里六个孩子中的长女,父亲是一名商人,母亲曾是一位舞蹈演员,可能是自小受到家庭氛围的熏染,小时候的莎拉便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莎拉布莱曼能够自如的驾驭多种语言进行歌唱,在她唱过的歌曲中有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拉丁语、奥克语、德语、拉丁语、汉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加泰罗尼亚语等,不仅体现了她的个人才华横溢,更肯定了她的个人理念—“音乐就是通用世界的语言”。作为一名自由游走于各种音乐类型、她的演唱形式也是多的令人瞠目,音乐剧、歌剧、爵士、摇滚、民谣、乡村音乐等均有涉猎。1981 年,莎拉布莱曼因参演了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猫》(CATS)后,二人互生情愫,于1984年步入婚姻的殿堂。1985年莎拉布莱曼录制了韦伯为其去世的父亲而创作的《仁慈的耶苏》,唱片发行后销量飘红,首日就冲破了 2.5 万张,登上金曲榜第三。同年,这部弥撒曲在美国曼哈顿演出,不仅成为当年英国古典音乐唱片的销量冠军,同时还被格莱美奖提名为古典音乐最佳新秀奖。1986 年,韦伯在其谱写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中为莎拉·布莱曼创作了《Think of me》等经典曲目。③这部歌剧开辟了莎拉歌唱事业的又一个高峰,著名指挥家曾评价过莎拉:“她有着独特的嗓音,不但可以演唱现代作品,还可以纯熟地驾驭女高音作品,不但能把高音唱的很通畅,还可以使人听起来收放自如、毫不吃力。” 1988 年她凭借《歌剧魅影》首次登上百老汇的舞台,并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世界瞩目的巨星。1990 年,布莱曼与韦伯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二人分道扬镳。与韦伯离婚后,她怀着创造自我,实现自我的梦想去美国寻求发展。此时遇见了她生命中又一位重要的伯乐和人生伴侣——德国著名音乐制作人弗兰克·彼得森,他们先后发行了《下潜》、《威伯作品精粹》、《飞翔》、《永恒》、《告别时刻》等作品。随着发行唱片获得的成功,莎拉布莱曼开始了她的巡演生涯,足迹遍布全球。
...........
二、莎拉布莱曼演唱风格的形成
《我的心迷失在了星河之中》是 1978 年,莎拉布莱曼 18 岁时演唱的。她当时是 HotGossip 的主唱,在 BBC 舞蹈团从事音乐工作,音乐制作人 Jeff Calvert 和 GeraintHughes为其创作的这首单曲,开启了她歌唱生涯的道路,此单曲一出便突破了50万张的销售量,占据英国歌曲排行榜第六的傲人成绩。这首歌曲是为了星际战舰电影所创作的,是一首纯粹的通俗音乐,无论是在音域上、旋律节奏上还是在情感表现上,都极具通俗音乐的特征,这首歌曲的歌词富有新意并带有一定的暗示性。一些如“机器人”、“星际飞船警察”、“被放逐到火星”之类的词语,在当时那个年代,还是鲜少出现的,“带我,让我感觉有力量”、“闪电侠离开了我,他去了银河”则是引用了一些科幻小说的词语。这首歌曲具有鲜明的节奏感,旋律连接很紧密,歌曲配乐使用了德国著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配乐,并融入了一些电音元素,一开始音乐配以男生独白,然后融入战争即将拉开帷幕的旋律,随后女声开始演唱,女声一开唱就直进副歌部分,以高亢、严肃的情绪叙来表述自己的情感。莎拉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上,展现出了欧美通俗女特有的声音线条,声音相对浑厚、结实,演唱充满激情,极具爆发力,声音富有张力、气息控制极强。此时期的莎拉演唱形式采用的还是单一的通俗唱法,她高音区的音域在此时期还未完整的展现出来,对高音区共鸣的运用体现的还比较少,副歌部分音区真声偏多,与后期空灵的唱法有鲜明的对比。在气息上的运用,虽然足够驾驭歌曲,但是明显没有吸着唱的概念,(吸着唱:在美声演唱中,比较常见的词汇,是一种控制气息的方法。)在咬字方面,采用了非常自然的口语化演唱,与演唱古典音乐时有所不同。此时在莎拉的声音上,还寻不到半点古典风格的影子。直到现在,这首歌也经常被作为星战电影的音乐样本使用。此后几年,莎拉又出版了多首单曲,歌曲创作依旧采用“异度空间”为主体,但效果不尽人意,成绩反响平平,后期的那些歌曲连排行榜的前 50 都未曾进去。此时期既是莎拉的顶峰期,又是她的低潮期,她因一首作品而瞬间被人熟识,受万千追捧,而后,却也因没有好的作品而消沉了一段时间,这段时期对莎拉说来,有如昙花一现,让她顷刻间体验了瞬间爆红和不温不火的天壤之别,这些事业上的磨难,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她之后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
.........
第三章 莎拉布莱曼两种唱法的融合及演唱技巧的运用........9
一、莎拉布莱曼演唱中美声与通俗的融合...........9
(一)美声与通俗的异同.....9
(二)美声与通俗的有机结合....11
(三)莎拉布莱曼演唱风格的艺术价值......11
二.莎拉布莱曼演唱技巧的运用及个人见解.....12
(一)莎拉布莱曼演唱技巧的运用.....12
(二)个人对此作品的见解及处理.....16
第四章 两种演唱方式的融合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21
一、美通融合演唱与传统唱法之比较........21
(一)美通演唱较传统演唱的优势.....21
(二)美通演唱较传统演唱的不足.....22
(三)美通演唱方法的意义及如何使其更加完善........23
二、唱法多元化的结合对本人演唱中起到的积极作用.......24
第四章 两种演唱方式的融合在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一、美通融合演唱与传统唱法之比较
(一)美通演唱较传统演唱的优势
在声乐艺术领域里,跨接现象是否能够长期的存在和发展,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客观优势。音域是“人体嗓音所能发出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范围”。 音域中的高、中、低音和谐统一、控制自如是使声腔的表现更加宽广的基本条件。跨界美声的歌手大都有良好的美声训练功底,他们和美声歌手一样,音域较为宽广,高中低音也较和谐统一。并且歌唱的音色就是指声音的特色,“一般高音区明亮、中音区柔美、低音区沉厚。由于不同唱法有着不同的发声方法和共鸣,所形成的音色也是不同的。美通唱法对音色的要求与通俗唱法中被视为“有磁性”的沙哑派个性化音色有很大区别,更接近于美声唱法对“优美”的限定,比较注重音色的明亮度。作品中的通俗、民谣等风格的歌曲,中低声区音色处理上更接近于自然的说话,麦克风的灵活运用对音色的变化起到关键作用,其整体音色的把握更清透、明亮、柔和。本文已经多次提到“跨界”“相融合”这样的词汇,那么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美通唱法本身就是一个“取百家之长”的艺术形式,所以它的优势不言而喻。1.与美声唱法相比:首先在歌曲的选材上,相较于传统唱法,它的选材更加的宽泛,从音乐剧到歌剧、从通俗音乐到民族音乐到戏曲音乐,可以说是不受制于任何类型的演唱;而传统的唱法就比较单一了。其次在受众人群上,美通唱法更为宽泛,现如今社会,很多人已不再是古典音乐的忠粉,相较之下,具有一定音域难度的通俗作品更合大众口味;它既成全了人们对通俗音乐的喜爱,又满足了己所不能达的音域视听高度,在享受音乐美的同时带给他们高音的震撼。第三,在演出场所上,它的演出场地比较随意,既可以在室内表演,也可以在露天的舞台演出;而传统美声演唱大多都是在带有混响效果的音乐厅或歌剧院等场地表演。第四,在欣赏人群上,由于美通唱法中融入了更多生活化的元素,所以给人的感觉更接地气,更亲切、自然、随意,而古典音乐一直被称为高雅的艺术,似乎会给人一种过于精致、端庄的感觉。2.与通俗唱法相比:首先体现在声音位置上,声音会给人更加通透的感觉,这是美声唱法的基本要求,通俗演唱取其精华,与自身相结合,声音的通透感不言而喻;其次高音区,更加结实,明亮,美声强调真假混声的运用,通过身体机能的调配,使声音在高音区更加结实、明亮,极具爆发力。第三,可以避免高音区出现挤、卡、虚等现象,使声音听起来更加松弛、流畅。
........
结论
与其说莎拉布莱曼的演唱风格是通俗音乐与美声唱法的跨界演唱,不如说,她只是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演唱,她学习多种演唱形式,对每种唱法的气息、共鸣、位置、咬字等都加以研究、实践,并提取各种唱法的精华为自己所用。将最优美的声音音色,最舒服的共鸣位置,融合起来,呈现世人。笔者认为,所谓的跨界演唱,其实就是将多种演唱形式打破后、取长避短再整合,是一个不断借鉴融合的过程。任何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的出现与发展都有其必要性,随着当时音乐市场的需求,其结构、风格、技术都会不断变化。在不断创新改革的今天,声乐演唱也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它出现了许多新的音乐元素,并与社会、政治、宗教、心理、自然环境等因素相结合,这也是它快速发展的原因。莎拉的出现带给中国音乐界巨大冲击外,也使音乐人开始思考,这种颠覆传统的跨界音乐,是为了降低古典音乐的门槛还是为了符合当今音乐市场的现状、突破人们固有思想而打造出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呢。无论何种,跨界音乐这种形式的出现,将一切限制转变为无限,为大众创造更宽泛聆听空间的同时,也让听者完全肆意地感受到来自心底的声音。因此,美通等跨界音乐形式必将在音乐领域里继续存在发展下去。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笔者当然希望在精熟自己业务的基础上,能驾驭不同类型的作品,所以笔者将会持续关注有关跨界融合演唱的一切信息,并通过自己对莎拉布莱曼演唱方法的研究进行反复实践,推敲出更为系统的理论,为跨界演唱研究尽绵薄之力。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