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的源起和历史背景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华夏文明历时五千年而农耕史可能更为久远,历时悠久的农耕文明缔造了辉煌的农耕文化。中国幅员辽阔,气候上的差异使得农业上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作文化因此成为南方农耕文明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型期,现今的中国是工业大国,同时向下一个目标——工业强国稳步前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随着基本国情的改变而改变,文化是文明的风向标,文明的转型影响与之对应文化的兴衰。工业文明兴起,农耕文明就会受到影响;而工业文明进一步繁盛,农耕文明就有衰落的可能。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急先锋,现时工业化程度领先于内陆其它省份。不可忽略的是,广东是岭南稻作区的主体区域,工业化进程无限挤压稻作文化赖以依存的条件,工业文化与稻作文化的碰撞中,稻作文化渐落下风。稻作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体现,是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保护传统文化呼声甚高,众多有识之士也从沉醉工业文化的梦中惊醒,开始加大保护稻作文化的工作力度。稻作文化结晶印证着身处文化背景下人们历史进程的脚步,工业文明成果越是绚烂,人们越是迷茫。人们如何摆脱工业文明带来的迷茫?应当求教于来时之路,探寻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力量。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用这样的观点来阐释人类弘扬传统文化的初衷。岭南水网纵横,水系众多,北江水系是岭南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历史久远。北江水系稻作文化异彩纷呈,北江腹地清西平原更是北江明珠,这块富饶的土地俨然北江水系稻作文化的舞台。工业文化的强势入侵,清西平原焕发前所未有的生机,过于璀璨的光芒使得原来引以为傲的稻作文化黯然失色。就如同清西平原的禾楼歌声,更多停留在苍首老者的记忆深处,掩盖于纷繁嘈杂的流行音乐声浪之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应让清西平原的禾楼歌最终沉寂于历史长河,而传承与发扬要从深入的研究做起。
..........
1.2 研究现况
1.2.1 稻作文化研究
稻作文化是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与之相关的研究浩如烟海。著名民俗学家姜彬主编的《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1996)解决了何为稻作文化这一问题:所有与水稻有联系的能够发生关系的文化都可以称作稻作文化。著作中将稻作文化视作一个巨大的系统,同时将稻作文化划分为自然文化体系类与精神体系内两个部分。借助中国知网网络文献库,输入“稻作文化”检索出文献就达万余篇,这些文献研究方向多为稻作文化起源,稻作文化成果与稻作文化传承与保护等等。(1)稻作文化起源类研究有:杨式挺《试从考古发现探索百越文化源流的若干问题》(《学术研究》,1982,01);李昆声. 《亚洲稻作文化的起源》[J]. (《社会科学战线》,1984,04);吴维棠. 《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和传播》(《地理学报》,1985,01);王在德.《论中国农业的起源与传播》[J].(《农业考古》,1986,02);刘茂源,刘小燕. 《中国古代稻作文化[J].(农业考古,1992,03);何兆雄.,《论稻作文化[J].《(学术论坛》,1997,03);杨庭硕,张颖洁.《探讨稻作文化起源亟待澄清的四大难题[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5,01)。这些研究切入点各有不同,从考古学,农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稻作文化的起源。(2)稻作文化成果类研究有:彭世奖《百越人与中国稻作文化》(《古今农业》,1991,01);徐亦亭《中国古代文化区域和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05);林河《论傩文化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民族艺术》,1993,01);司徒尚纪《岭南稻作文化起源在地名上的反映》(《中国农史》,1993,01);莫高《吴越稻作文化与民间米塑工艺》(《民间文学论坛》,1994,01);梁庭望《壮族蛙神艺术及文化内涵》(《民族艺术》,1996,03);费师逊《关于夏越文化体系音乐学研究的刍议》(《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8,03);叶春生,柳超球,方英《从龙母传说看西江文化》(《西江大学学报》,1998,04);覃彩銮《试论壮族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学术论坛》,1999,06);李子贤,胡立耘. 《西南少数民族的稻作文化与稻作神话》. (《楚雄师专学报》,2000,01);李云峰,杨甫旺.《苗族稻作与祭仪初探》[J]. (《贵州民族研究》,2001,01);温昌衍. 《客家“山居稻作”文化及相关文化事象》[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王宪昭. 《中国早期稻作文化与种子神话传说》[J]. (《理论学刊》,2005,11);古小松. 《华夏百越文化与东南亚——兼谈建设华夏百越文化博览园的构想》.(《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05)。这些研究总结了稻作文化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
2 清西平原禾楼歌田野调查
2.1 清西平原的地理特征
严格来说没有清西平原这个地理概念,至少没有出现在百科词条之中,不过在地方文学及民俗著作中常有提及,所以算是笔者为方便本次研究而借鉴的一个地理概念。清远城以西有四个镇,自东向西为太和镇、太平与山坑,三镇环抱山塘镇。而这四镇北抵南岭山脉中路的笔架山,山脚海拔百米左右;南临北江,海拔五十米左右;东至清远清城区,此为北江中游海拔百米左右;西接肇庆广宁县,北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环山塘镇流过,北江西端海拔五十米左右。北江水系发源于南岭山脉中段,南岭山脉是中国地理第二三阶梯分界区域。北江自发源到入海呈现自东北向西南的流向特征。北江上中游分界点为韶关市沙洲尾,中下游分界点为清远飞来峡。清西平原位于飞来峡西南,是北江下游地区,水量充沛,沟河港汊众多。清西平原大部位于清新县内,由东向西太平,太和,三坑,山塘四镇交错排列。北江由清西平原以东南流,环抱清西平原西折,所以清西平原内的河网多由北向南走向流入北江。最主要的支流为滨江,由清西平原以北的大雾山发源,横穿太平太和于飞水口汇入北江。古代的清西平原河网纵横人杰地灵,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中国地图集成》可知当时的溱水(北江古称)支流和池水(滨江古称)有三个出海口:飞水、政江、漫江。而流经三水漫江出海的这一段“清西古运河”,其路径就是由溱水支流和池水相汇于马安岗渡仔口(山塘镇内),然后东出松树岗、流连岗、稔坑岗,在鲤鱼捷石榴岗回旋南下,经孔塘、雪塘、官湖、办塘、陂头、茅舍岭,最后从三水漫江出海。这是一条安全的河流,水深河宽水流平缓。不似北江经常海潮北涌直扑中宿(清远古称)。清西平原,芳草连天,鲜花遍野;清西古运河两岸,沃野千里,牛羊城群。这里空气清新,稻花飘香,瓜果遍地,鱼米满仓,物产富饶,人与自然和谐相生。在这片宁静、神奇、诗意的土地上,有静静流淌的漫水河、滨江河;有屹立北江河畔,见证沧海桑田、悠悠岁月的鳌头塔、政光塔;还有静谧的湖水、宽阔的大运河和淳朴的清西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人间天堂。笔者在有准备前提下对研究主题进行了三次田野调查,每次田野调查确立调查中心以求获得所需信息。但是预先设定的目标与结果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所以在以完成调查目标的大前提下并不排斥非目标信息的摄入。2016 年 8 月进行第一次田野调查,本次田野调查的中心为北江水系清西平原区稻作文化内涵。本次田野调查根据清西平原地理特征拟定路线为太和镇-太平镇-三坑镇-山塘镇。
........
2.2 清西平原的历史背景及生活习俗
清西平原大部位于清远市清新县境内,受惠于清远市文化馆馆藏资料以及清远市博物馆文物描述,笔者得到很大的启示。清西平原文化非常悠久,古三苗、阳禹部落在此发源。英德牛栏洞遗址发现中石器时代的水稻硅质体,牛栏洞位于北江中游,这说明北江水稻种植史年代久远。三坑镇坑坝村元岗头遗址出土的物件中大多是磨制的石器,器形有石镞、石凿、石环、石剑、石锛、石锄等,陶器有罐、盆等泥陶。专家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发现,告诉我们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在距今约五千到一万年间,清西平原这片土地已有我们的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并创造了非常丰富的新石器时期文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⑧三坑镇马头岗春秋墓葬是广东省发现最早的先秦墓葬之一。墓中青铜乐器的发现令考古界震惊,这些乐器与中原发现的同时期编钟已十分类似但又有区别,无论形状或音色已融入了岭南越族特色。⑨江口黄洞村石角岭发现的东汉墓,出土铜镜,首饰和陶器。其中有玛瑙、绿松石的饰物原料,这些在当时中国还未有出产,当是外洋的舶来品。可见在东汉时期,岭南沿海地区,包括清远一带,与东南亚的商品贸易和文化交往已相当繁盛。⑩清西平原最早的居民是古百越人,秦代屠睢南征,汉代平定百越,唐代开凿大庚岭新道,中原人一次次南迁,中土的声威文教一次次影响清西平原并丰富清西平原文化内容。
..........
3 清西平原的禾楼歌仪式........... 15
3.1 清西平原禾楼歌仪式的种类.......... 15
3.1.1 祭祀仪式............ 15
3.1.2 习俗仪式............ 16
3.1.3 其他仪式............ 18
3.2 禾楼歌的传承地.......... 15
4 清西平原禾楼歌包含的艺术形式和关系........ 22
4.1 戏剧的相似和冲突...... 22
4.2 戏曲的唱腔........ 22
4.3 音乐的形式........ 24
4.4 小说的结构........ 26
5 禾楼歌的民俗形态.......... 27
5.1 禾楼歌的民间传说...... 27
5.2 禾楼歌的民俗性.......... 27
5.3 禾楼歌与稻作文化...... 28
5.4 禾楼歌的仙女形象...... 29
5.5 禾楼歌的民族性.......... 30
8 文化吸附在清西平原禾楼歌中的体现
8.1 禾楼歌的文化启蒙
禾楼歌是北江人民精神、信仰等传统文化的一种突出的表现形式.它涉及到当地人民的农事生产。社会生活及爱情等方方面面。是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农耕文化和宗教信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产物之一。从古老的禾楼歌表演形式及内容来看,禾楼歌最早不仅是祭祀礼仪,也是宣扬教化的手段之一。现时清西平原的禾楼歌当然是人人可唱,但是过去禾楼歌只有宗族内有名望的专职的禾楼歌传承者才能演唱。演唱内容上来看,很大一部分都是长辈对晚辈的教益及生活常识等等。这样的教育形式与中原文化的《三字经》与《幼学琼林》等等启蒙书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不同的在于一个形诸于文字,一个是口传心授。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吸附是艺术极为显著的属性之一。笔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也特别注意探究禾楼歌的文化价值。笔者第二次田野调查时,求教于年逾八旬的陈福林老人:您认为禾楼歌有哪些文化内涵?(比如禾楼歌算不算一种文化,禾楼歌能不能导人向善,禾楼歌会不会被人当成一种艺术等等)老人回答:“我们唱南歌(禾楼歌)都不是文化人啦,也没什么读书。长辈教晚辈肯定有一些教育内容啦。你刚刚给我看的这个歌本(梳妆)里面你也看得到啦,我唱过很多,你是小孩子啦,不和你说这些。结婚的时候我们也唱一些,不过那些只有新郎新郎听啦。平时宗谱上的内容,不知道你看不看得到,也有一些教导后人的话,就是要做好人啦,要光宗耀祖啦,就是这些啦。我们不和唱歌仔戏的人比,也不和唱大戏的人比,他们那是做工(当成工作),我们不是。你说它是艺术它就是艺术啦,我们不太懂,反正有唱就得”。笔者饶有兴趣侃问老人,禾楼歌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会不会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老人面露笑容,不无感慨已经唱不动歌。笔者臆测或者老人是在叹息人们对禾楼歌的重视晚了些。老人的家境不错,偌大的屋子就住着老人一个人,虽然儿孙满堂,但是极少在身边,而且笔者也注意到,老人的直系后辈没有一个会唱禾楼歌。
.........
结 语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那是我们的来时之路。我们应当明确国家现时的发展目标,与此同时也应牢记过往的发展形态,比如农耕文明,再比如稻作文化。稻作文化史是一部与水依存,与水相争的活态史。岭南稻作区水系众多,水文条件差异造就了稻作史内容的差异。共源性艺术形式会有跨区域发展,共区域艺术形式会有扩张性发展,稻作文化随水系交通人类活动而繁复渐丰满。我们与水相争,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征服自然 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将生活用艺术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艺术形式或显老态,但是艺术精神永远年轻,就如同记忆中的禾楼歌声 清西平原禾楼歌是禾楼歌艺术形式的重要分支,稻作文化的区域性发展特征使得清西平原禾楼歌既有禾楼歌大部共性同时兼有鲜明的地区风格。依附于文化的艺术形式,随文化兴起而兴盛,随文化没落而衰落。以稻作文化为框架研究清西平原禾楼歌,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是,北江水系工业化进程非常快,清西平原又是北江水系主工业区,稻作文化已然没落。清西平原新型移民城市的建立使得民俗发生改变,时发表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济济一堂,文化品味与追求不尽相同,清西平原禾楼歌再难找到一片可依附生存的净土。族群挺立世界之林的源动力依旧是文化,民族文化在世界进步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保留着民族进步的历史,同时也记录着民族前行的脚步,更可以通过发展脉络预知民族发展趋向。本研究的相关研究非常少,日常生活不排斥“锦上添花”,学术研究应当有“雪中送炭”,笔者迷醉于儿时的听觉记忆,更希望它不仅仅只是记忆,因此贡献自己的光和热。笔者将研究范围框束于清西平原,这是研究的最大的局限性:禾楼歌的流布区域遍布岭南,应当有更多的同行人加入研究的队伍之中。清西平原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下依旧应当重视文化印记的保存与文化内蕴的发扬,时下清西禾楼歌老艺人们依旧在坚守,研究者们也倾注着心血,如何将清西平原禾楼歌从对稻作文化依附中有效剥离,将是未来研究者们或可尝试的方向。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