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版社发展历程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87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始创及初步发展时期(1954—1965)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序幕。出于推进我国音乐出版事业,繁荣我国人民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的目的,党和国家的有识之士纷纷开始谋划建立一个国家级的专业音乐出版机构。于是,在各方人员的努力之下,1954 年 10 月 11 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音乐出版机构——音乐出版社在北京成立了。
音乐出版社采取公私合营的形式,其前身是中国音乐家协会出版部与上海万叶书店、教育书店及上海音乐出版社合并而成的新音乐出版社。成立之初,音乐出版社总资产共 35 万,其中公方中国音协现金 3 万元,一批库存图书、纸张约1 万元,总计 4 万元;私方新音乐社投资 30 多万元,纸型、新书约 300 种,合20 万元。
成立后的音乐出版社位于北京站沟沿头 33 号的一座二层小楼中,面积约 400米。直到 1958 年,由于出版业务的日益扩大,沟沿头办公小楼已不适用,加上兴建北京新火车站需要用地,音乐出版迁到了和平门外西琉璃厂 170 号,即原商务印书馆的馆址所在地。
赵沨担任音乐出版社的首任社长,孙慎任总编辑,章枚、钱君匋任副总编辑,徐德和任经理,曹道祥、陆海藩任副经理。刚成立时,音乐出版社共有 26 人,其中原上海新音乐社的成员 20 人。后来,潘奇、黎章民、周云深、朱咏葵等人从音协调入音乐出版社,出版社的职工也迅速发展到 100 多人。
从 1954 年到 1965 年,是音乐出版社的始创及初步发展时期。此阶段的具体情况和分析如下:

1.1 出版社机构设置和主要管理活动
建社之初,音乐出版社受双重领导,人事、行政、财务等隶属国家出版总局领导,编辑出版业务则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主管。由于当时出版社的人员较少(总共只有 26 人),因此在组织机构上只设立了两大部门:编辑部和经理部,两部之下都未再设置其他的分部门;同时,出版社也建立了党支部,后发展为党委会。1957 年,音乐出版社的行政领导关系由文化部出版局转至中国音乐家协会。也是在这一年的 12 月,全社机构做了调整,设立了音乐理论、音乐作品、外国音乐、音乐期刊等编辑室及编务室(包括编务、校对、绘谱、设计等组)、经理部(设出版组、财务组和秘书组)等机构;成立了领导小组,由主任以上的党员干部七人组成,为全社最高权力机构;同时,筹建近一年的排版所也建成并投产,以满足简谱、五线谱的出版需要。1958 年,部分机构再次调整,撤销了经理部,成立办公室和出版发行部;为了方便读者购书,音乐出版社还成立了邮购组。1961年 3 月,音乐理论、音乐作品和外国音乐三个编辑室上设立编辑部,期刊编辑室回归音协;编务室与出版发行部、办公室合并,组成了新的办公室。1962 年 10月,音乐出版社在邮购组的基础上设立了服务组,为全国 400 多名专业工作者内部购书提供服务。1963 年,增设音乐词典编辑室,负责在中国音协的直接领导下进行词典编辑工作。
随着音乐出版社工作的日益开展,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也在逐渐探索着音乐出版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之路。从 1958 年 10 月开始,音乐出版社开始建立书稿档案及标准版本制度,并着手规范书稿的约稿合同及出版合同工作,同时对读者来信定期进行整理摘要后分送有关部门传阅,以吸取教训,改进出版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同年 12 月,音乐出版社召开了全社大会,动员全体职工进行工作革新,各部门纷纷上报工作改进方案:编务组提出整理社内外发表的歌曲卡片;二编室编辑全国音乐作者卡片;三编室编辑亚非拉美音乐家卡片;校对组编写《校对工作手册》;出版组提出胶印革新;绘谱组提出抄谱工具革新;排版所提出改进简谱铜模等。
为了能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音乐出版社多次对出版物进行检查。1960 年 12月,对 1957 年至 1960 年间出版的读物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包括:(1)片面反战与和平主义;(2)浮夸风;(3)质量粗糙。1963 年 3 月,对 1961 年以来的出版物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神化领袖、浮夸、封建糟粕、爱情至上等。1964年 7 月,检查了 1959 至 1964 年间的全部出版物,对检查的书刊分别按 A(好)、B(较好)、C(无害)、D(有害)四等定级等。此外,音乐出版社还于 1964 年 4月编印了《音乐出版社编辑出版工作检查及今后改进方案》,检查了建社以来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缺点,提出了改进的方案。

1.2 出版社机构设置和管理活动分析
通过上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建社之初,由于人员较少,音乐出版社在组织机构上只设立了两大部门:编辑部和经理部,其组织架构非常简单,如图1.2.1。

此时,音乐出版社的运作还未完全步入正轨,除了机构设置简单外,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主要领导社长赵沨、总编辑孙慎都是兼职,事实上很少有时间顾及出版社的工作,领导力量不是很强;出版社的一些机构,主要是印刷方面的办事机构还在上海,并未设在北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当时音乐出版社接受双重领导,人事、行政、财务等都隶属国家出版总局,只相当于一个出版业务执行单位,因此并不需要专门设立与编辑业务无直接关系的管理部门;二是在建国之初,北京的印刷工业还远远不如上海,音乐书谱在排版时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只能在上海完成,这就导致音乐出版社的一些机构只能设在上海;三是音乐出版社当时的规模小、业务少,既无力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部门细分,也没必要进行细分。
1957 年,音乐出版社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机构调整,对自己的编辑部、经理部以及新设立的编务室都进行了细分,成立了一个由主要领导组成的七人领导小组,组建了自己的排印所。这一举措,是为了应对以下新情况和新变化:建设两年多来,音乐出版社的规模和业务范围、业务量都在逐渐增大,音乐出版社相对薄弱的领导力量和机构设置已经无法适应自身的发展需要;音乐出版社的行政领导关系和业务领导关系都集中到了中国音乐家协会,条件允许把两方面的管理统一起来;编辑与印刷环节的两地运作,影响了音乐出版社的日常生产效率,同时,北京的印刷业及相关的印刷人才、印刷资源等都得到了强化。
这一举措,基本上达到了加强领导力量、完善组织机构和满足日常生产需要的目的,对音乐出版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此,音乐出版社开始步入了较为正规的发展轨道。
此后,依据情况的变化,音乐出版社继续调整和完善着自己的组织机构。通过统计可知,在始创及初步发展时期,共进行了 5 次机构调整,其中大规模的调整 3 次,小范围的调整 2 次。
本阶段的每次机构调整,都有不同的调整原因,但归纳起来,大多数的调整都是为了适应业务的变化或提高日常的管理效率。当然,也有的一些调整是应出版社的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如期刊编辑室的撤销和词典编辑室的设立。
从机构设置及以后的一系列调整,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出版社在业务范围方面的一些情况:(1)图书编辑出版业务是主要业务;(2)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从有到无;(3)发行业务稍有涉及;(4)印刷业务只涉及印刷本社出版物。

1.3 出版和发行情况 ......................................................16-18
1.4 出版和发行情况分析 ..................................................18-21
第二章 徘徊与曲折时期(1966—1974) .....................................21-24
第三章 恢复和壮大时期(1975—1991) ..................................24-37
3.1 出版社机构设置和主要管理活动 ...........................................24-26
.....................................................................
第四章 改革和持续发展时期(1992—2001) ..................................37-49
4.1 出版社机构设置和主要管理活动 ...............................................37-39
.........................................
第五章 人民音乐出版社发展历程的规律性总结 ...................................49-56
5.1 机构设置的规律性总结 .................................................................49-51
...............................................................
第六章 人民音乐出版社发展历程中的特点、经验和教训总结 ...............56-61
.......................................

结论
从1954年成立开始,人民音乐出版社便显示出了她不同寻常的发展特质,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不断地完成着自身的进化和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对人民音乐出版社进行研究的学者很少,取得的成果也寥寥无几。这种情况与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发展成就和在我国音乐出版方面的地位,无疑是不相符的。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