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听觉与视觉的关系
1.1.听觉与视觉具有相通的物质基础
声音就是通过空气粒子的交替压缩和扩张,将压缩传递到临近的空气粒子,使得空气粒子进入运动状态,就形成了声波。距离不同的两个声源,他们的声波引起的震动并不互相干扰,而只是相互的叠加。听觉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经人耳传输,大脑皮层受到各种声音信号刺激并产生一系列主观感受,。人耳接收到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是由一组快速的压强变化构成的。乐音就是一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压强,而噪音就是一组无规则的压强变化。当存在不同的多个声源同时振动时,就产生了和谐音与不和谐音。
在1801年的杨氏实验中,证明了光的波动本性,光波在行进过程中,都在垂直于行进方向的平面内进行着振荡。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红光波长较长,蓝光波长较短。视觉是通过物体反射光的作用而产生,人体内的视觉器官受到光波的刺激作用,再经过视觉神经系统的加工作用,就会产生对应的物体映像。不同的物体反射光波的能力不同,从而人能够感受到外界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动态。
人们能够听到声音、看到图形,都是由于波动的作用下产生,声波是-一种机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赫兹至20000赫兹。科学实验发现基频与第一个泛音频之比为1: 2 (音程关系为八度),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可见光的频率范围大约是420万亿赫兹至750万亿赫兹,其最低和最高频率之比约是1: 2。各种科学实验证明听觉和视觉具有相类似的物质基础。
1.2.听觉与视觉具有相通的生理属性
通过声源的振动空气粒子产生了交替压縮和扩张的现象,形成了声波。再作用于听觉器官,产生的信息经过各级听觉中枢分析后引起的主观感觉就称为听觉。耳蜗中的神经细胞发送信号给大脑,神经细胞与大脑之间的交流并不是依靠一个复杂波形的电信号,而是依靠发送一列单个的神经脉冲。在聆听不同的声音时,大脑从耳蜗中的大约15000个神经细胞接收到一串具有不同时间分布的祌经脉冲。人们能够分辨出音调中的1%甚至更小的变化,这就说明,大脑必定要能分析出所有的这些神经脉冲,并且准确而高精度的确定其中脉冲分布的周期性。听觉系统以复杂的方式感受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人类还不清楚大脑是如何将这一串受到编码的祌经脉冲变成感觉的,但这足以让我们对听觉器官和大脑的功能感到惊奇。从视觉的角度考虑,通过物体反射产生的光线穿过品状体构成的透镜之后,会聚、聚焦在视网膜上,成为一个倒立的实像。真实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然后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探测出像,并将其转换为一列脉冲,在视祌经的作用下传递到大脑。同时,两个眼睛看到的像是不同的,两个像的这-差别让我们的大脑有可能看出物体的:(维性,能够提供对他们之间的距离的估计。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视觉和听觉的,通过相应的感官信息,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传入大脑并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感。这样,人类就出现了相应的感信息的接受和反应。
1.3.听觉与视觉呈现互动的心理作用
1.3.1.心理活动的视听关联
听觉、视觉、嗅觉、触觉……人的各种感觉不是独立存在的,声音、图像信号在对人脑的刺激过程中,能够激发联觉、联想、想象、幻觉……各种心理活动。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中,人们就己经认识到了各种不同感官信息的相互沟通。如在稀康的《琴赋》中提到,"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称康,三国)琴声可以像巍峨的高山,这是听声类形;可以像汤汤的流水,这是听声类声。由神经发送的各种感觉信息在大脑交汇,一种感官受到刺激可以引起其他感官的回忆、触动、感觉,这种关联性的反应称为联觉,也称通感。联觉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重要的途径,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见表2-1)。
视觉艺术可以激发各种心理活动,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说:"一个观赏者视觉方面的反应,应该被看作是大脑皮层中的生命力追求平衡状态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上的对应性经验。"(阿恩海姆,1974)视觉艺术通过一定处理手法可以引发视听联觉的心理活动。比如保罗_克利的《植物生长》(见图2-3)是克利应用复音音乐的技巧进行绘画实践。他运用色彩、形状,如同作曲家运用各种音乐素材和技巧,呈现的视觉效果如同赋格曲,由一个声部引出主题,其他声部呼应交错,所有旋律变化着而又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下。
听声类形、观象闻声的联觉作用广泛地存在于音乐、视觉艺术之中,这种心理活动的视听关联,还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而,音乐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审美观点总有相通之处。比如人们对定义暖色是因为太阳、火光呈现红色、黄色。倘若太阳是蓝色,冰雪是红色,那么如今我们对暖色、冷色的定义就大有不同了。另一方面,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表现因素具有类似的心理暗示作用,理解力和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了联觉的心理活动是否丰富。音乐与绘画虽然表现因素完全不同,但是找到它们之间相通的联系,便是视觉艺术通向音乐的桥梁。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也认识到音程和色彩之间的变化关系是有其一致性的,很多时候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相同的刺激和感受。当音乐和图像能够共同激发人脑的某种心理活动时,就成为了视觉与听觉相互关联的重要基础,而丰富的心理活动、情感体验就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1.3.2.信息感应的视听差异
有时候听见人们自谦"乐盲",忽然对这个词有些想法,倘若改为"乐聋"是不是更有逻辑性?事实上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深刻的道理。"看"在人们感应信息的过程中有着普遍的优越性,人的生活状态对"看"似乎有更深的依赖感。但是由于年龄、职业、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等等各种原因,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应信息的能力呈现不同的状态。以年龄划分为基本依据,对信息感应的视听差异做以比较(见表2-2不同年龄段信息感应的视听差异对比表)。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作品应该有所侧重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心理特征为设计提供了依据。
2.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 ...............................................................25-37
2.1.艺术欣赏的关联 ..................................................................25-28
...................................................
2.2.艺术创作的关联 .......................................................................28-37
.........................................................
3.音乐海报设计新探 ..........................................................................37-59
3.1.设计的原则 .....................................................................37-39
........................................................................
3.2.设计的构成元素 ........................................................................39-53
3.2.1.色彩 .............................................................................39-47
2.2.1.1.色彩表现的作用.............................................................. 40-41
2.2.1.2.色彩表现的技法 ...............................................................41-47
3.2.2.图形 .......................................................................47-49
2.2.2.1.图形涵盖的范畴............................................................... 47
2.2.2.2.图形创意的方法 ..............................................................47-49
3.2.3.文字 .............................................................................49-53
3.3.设计的组织形式 ............................................................................53-59
3.3.1.视觉编排的节奏..................................................................... 54-56
3.3.2.视觉编排的旋律 .......................................................................56-59
结语
听音乐,在现代社会是很普遍的现象。真正的欣赏音乐,除了耳听,还需要深入鉴赏才能够领略艺术的真谛。传统的音乐鉴赏需要阅读大篇的文字,纵然有汇声汇色的多媒体讲座,但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也令人难以抽出时间。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进步、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音乐产业化模式的驱动,信息无障碍的沟通……信息时代下,同时兼顾审美需求和认知效率的视觉传播让这一切变得简单而直接。通过视觉艺术的各种构成手法传递音乐的艺术气质与美感,视觉艺术在音乐的传播过程中延伸了艺术的感染力,拓展了人们的立体审美空间。视觉艺术的介入,使听觉神经不再是感知音乐的唯一途径。这样就会形成两种局面:一方面,音乐的视觉传达艺术作为传播手段,可以吸引受众对音乐的兴趣,也必然拓宽音乐的欣赏途径,有助于人们提高审美情趣。另一方面,视觉艺术是以视觉语言(图形、色彩、构成手法等)为中心,人们的专注程度重新分配,因人而异,因"图"、因"音"而异,听觉的专注程度和视觉的专注程度未必是合理分配的,比如那些庸俗、媚惑的视觉传达作品就容易误导人们的审美倾向,为了确保音乐的艺术表达不受牵姅,音乐艺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应该挖掘音乐更深的艺术魅力,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