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从创立至今近半个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尽人意到比较完善的阶段。该理论提出之后,打破了语言是用来“指”的传统意义理论的观点,将语言与“行”结合起来,提出了“言”即“行”的语言观。在创立后的近20年间,言语行为理论建设部分日臻完善,各国学者纷纷运用该理论结合本族语言进行具体言语行为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上世纪90年代以来,言语行为的研究更是出现多角度、跨学科的特点,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本研究就是在这一大的研究背景下对言语行为理论的一次新的尝试。
1.2研究对象与目的
我们所研究的是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在口头交际中,交际的一方所说的话威胁到了一个在场或不在场的第三方的面子,交际的另一方出于某种交际目的说一些有利于第三方的话,对受到威胁的一方进行面子挽回的一种言语行为,我们把这种言语行为命名为维护言语行为(Defense Speech Act,简称DSA)。我们之所以对这一言语行为感兴趣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已有的对具体言语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请求、道歉、恭维、拒绝等这样一些常见的言语行为上,根据我们对CNKI中99-09年10年间研究具体言语行为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进行的统计,对这4种言语行为的研究就占了55.1%,另外相对较多的如批评、感谢、建议等8种言语行为占33.2%,其余如邀请、告别、警告等8种言语行为占11.7%。虽然目前没有人计算过究竟有多少种言语行为,但是言语行为的数量肯定是远远多于以上这20种的,对于数量繁多,性质各异的言语行为总体来说,具体言语行为目前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开发新的言语行为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不同言语行为的性质、类型,对言语行为的全貌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另外,我们知道,理论要与实践结合一方面是说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另一方面是实践可以反过来修正和完善理论,对更多不同的言语行为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发现新的问题,进而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修正,使其更加完善。
第二,以往的研究所涉及的具体言语行为绝大多数只有两方参与交际,比如请求方和被请求方,发出道歉方和接受道歉方等,但还有些言语行为的发生常常会涉及三方参与,维护言语行为就属于这一种,包括威胁方、维护方和威胁—维护的指向方,而作为第三方的指向方可能在场,也可能不在场,即使不在场,对其的提及也不同于一个普通的话题,因此我们认为第三方即使不在场也是间接进入了交际,第三方与交际双方的社会距离远近、相对权势高低等因素都将对直接参与交际的双方的语言产生影响。如果对于两方参与的言语行为交际事件的研究需要将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社会距离、相对权势等因素作为语境的一部分予以考虑的话,那么对于三方参与的言语行为交际事件则必须将原来只存在于两方之间的各种因素全部都要在三方的两两之间予以考虑,这无疑将增加这类言语行为的复杂程度,说话人在实施该言语行为时的认知心理因素也将由原来只考虑自己和对方变为考虑自己和对方、自己和第三方以及对方和第三方的关系,究竟哪些因素会对这类言语行为产生影响、这类言语行为的语言具体又会呈现怎样的规律、同样一个言语行为在不同语言中又有什么异同等问题都是我们想通过本研究去了解的。
第三,从结构语言学到认知语言学,从对语言的描写到对语言的解释,语言学正经历着一个跨学科综合发展的时期。认知语言学就认为语言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心智作用、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语言的解释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和百科知识,要能将语言描述清楚,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此对语义分析持百科知识观(王寅,2007:15)。当今的语言学研究已经较多地展开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并且结合其它学科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例子也不少,比如许余龙(2004)结合认知心理学对篇章回指理解的研究,言语行为方面,比如唐礼勇(2006)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对中国人言语行为进行的研究。但是与其它学科结合解释语言现象的例子还不是很多。我们认为,与语言学关系密切的一些学科都可以在其学科内部或多或少找到一些已有的理论,只要有利于解释语言现象及其规律的我们都可以借鉴其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于分析语言事实。我们的研究也将顺应当今语言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借鉴社会心理学中相关的一些理论对维护言语行为进行解释,希望成为语言学与心理学结合对言语行为进行研究的一次尝试。
第二章文献综述—言语行为理论回眸.........................................................5
2.1简介...........................................................................................................5
2.2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5
2.3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12
2.4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19
2.5言语行为理论的延伸..............................................................................24
第三章理论框架—对语力行为理论的整合.............................................28
3.1简介........................................................................................................28
3.2 Searle的语力行为理论.......................................................................29
3.3 Searle提出的言语行为相互区别之12个维度...............................45
3.4对于语力行为理论的整合.................................................................50
第四章维护言语行为的定性研究—认定、特点与类型...................................64
4.1简介..........................................................................................................64
4.2相关概念准备...................................................................................64
4.3言语行为认定模式的提出.................................................................70
4.4言语行为认定模式的运用—维护言语行为的认定...........................72
4.5维护言语行为的特点......................................................................90
第五章汉英维护言语行为的定量对比分析......................................................123
5.1简介................................................................................................123
5.2语料库的建立.......................................................................................123
5.3数据库的建立...................................................................................130
5.4基于翻译对等语料的对比..........................................................140
5.5基于语域对等语料的对比.............................................................144
第六章维护言语行为的认知模式与语用功能.....................................167
6.1简介................................................................................................167
6.2维护言语行为的认知模式.................................................................168
6.3维护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194
第七章结语................................................................................................202
参考文献.................................................................................................209
第七章结语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维护言语行为及其汉英之间的异同,总体上来说是属于语用层面的定量对比研究,这是我们研究的根本目的。但是由于这一言语行为从定义、分类等定性研究到单语内实施手段等的定量研究在以往的研究中几乎都找不到,因此,要进行汉英维护言语行为的定量对比研究必须先对其进行定性研究,于是我们首先就自然而然地要选择一个有关言语行为分类的理论来对维护进行类别的归属等一系列定性研究,这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而现有的关于言语行为分类的理论都不够完善,其中相对最为理想的要属Searle在80年代提出的语力行为理论,该理论提出运用7要素惟一确定一个言语行为,但7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层次不明确,且具体用于惟一确定一个言语行为时的可操作性不强,这为新提出的言语行为的定性研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于是,为了先对维护言语行为进行定性研究,我们不得不先对该理论进行整合,这称为我们研究的直接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就是在对以上几个目的的实现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包括: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首先对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语力行为理论进行了整合。整合过程主要是对现存的3个言语行为分类理论进行归并,并对归并后的要素进行分级,以增强其可操作性。这3个理论体系分别是Austin、Searle先后对言语行为的分类,Searle与Vanderveken共同提出的语力行为理论以及Searle的关于言语行为相互区别的12维度。整合过程分两步,一是将12维度中未与7要素重合的维度归并到7要素中,并参考3维度将适从向单列出来形成归并后语力行为理论8要素;二是将8要素依据涉及语义层面的程度将这8个维度分成3个级别:一级维度只描述与语力交际行为相关的说话人、听话人、客观世界、主观心态和话语5个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不涉及任何一个维度内部,完全不涉及语义分析;二级维度进入客观世界、主观心态和话语3个元素内部,部分涉及但不完全依赖语义分析;三级维度是为语力点和真诚条件两个维度定量,即确定语力点强度和真诚条件强度,完全依赖语义分析确定。经过整合后的语力行为理论增强了解释力,为今后不断出现的新的言语行为的定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
2)运用整合后的语力行为理论对维护言语行为进行了定性研究。这其中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讨论了言语行为和言语行为动词的区别和联系,前者属于语用范畴和概念层面,后者属于词汇范畴和语义层面;前者需要后者作为标签体现在语言中;二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语力行为可以有若干个语力动词与之对应,一个语力动词也可能对应不止一个语力行为;言语行为行为是各语言共同拥有的,而言语行为动词则因语言而异,数量不一。之后我们提出了言语行为认定模式,该模式是一个可以将言语行为最终被惟一确定的可操作性的模型,共分三步:一级认定、二级认定和三级认定,分别对应新语力行为的三个级别的维度。一级维度主要用于判断所要研究的言语行为属于5个初类中的哪一类;二级认定中首先在概念层完成言语行为次类划定,然后根据语义相近原则对应地在词汇层完成言语行为动词次类划定,通过查普通语言词典和同义词近义词词典,最后圈定的符合要求的动词,然后通过义素分析,将最具有概括性、义素数量最接近言语行为描述的言语行为动词为所研究的言语行为命名;三级认定用以确定语力点强度和真诚条件强度最后两个维度最终惟一确定一个言语行为。介绍这个认定模式的同时,我们就运用这个模式对维护言语行为进行了认定,认定结果为:我们要研究的言语行为属于表达初类、维护次类中的维护言语行为,英语对应的名称为defend1,其余属于同一言语行为的不同言语行为动词的汉语有袒护、庇护、辩解、偏袒、申辩、偏护、辩白,英语有justify、shield。
参考文献
1. Manes,J.,&Wolfson,N.1981.The compliment formula.In Florian Coulmas(Ed.),Conversational Routine: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and Prepatterned Speech.(pp.115-132).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
2. Martin,J.R.&White P.R.R.2005.The Language ofEvaluation.N.Y.:Palgrave.52-53,
70-80.
3.Austin,J.L.1969a.Constatives and Performatives.In Olshewsky,T.M.(ed.)Problems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ion.
4.Austin,J.L.1969b.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ed.:J.O.Urmson and MarinaSbisa,Clarendon Press.
5.Austin,J.L.1975(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2nded.Oxford:ClarendonPress.
6.Barry S.1990.Towards a History of Speech Act Theory,From A.Burkhardt,ed.,Speech Acts,Meanings and Intentions.Critical Approaches to the Philosophy ofJohn R.Searle,Berlin/New York:de Gruyter(1990),29-61.
7.Bilbow,G.1995.Requesting Strategies:In the cross-cultural business meeting.Pragmatics,5:145-55.
8.Blum-Kulka&Olshtain.1984.Requests and apologies:A cross-cultural study ofspeech act realization patterns.Applied Linguistics,1984 5(3):196-213.
9.Brown,P.&Levinson,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InGoody,E.(ed.),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289.
10.Chen R.1993.Responding to compliments: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Strategies between American English and Chinese Speakers.Journal of Pragmatics,20,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