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政治论文,笔者认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分析与阐释、研究与学习,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神圣义务,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切实予以推进。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过程中责任重大。
第一章劳动、劳动教育及劳动观教育概念阐释
一、劳动
(一)劳动的含义
劳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之一,是马克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起始点。而关于劳动的定义出自不同的视角则有不同的表述与界定。就马克思主义自身而言,关于劳动的定义,其为我们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教育学三个视角去理解和把握①。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劳动是其得以建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劳动创造了世界与人本身,并进一步创造人类历史。其次,就政治经济学视角而言,相较于历史唯物主义中对劳动的哲学规定,这一视角侧重于对劳动的动态把握。在这里劳动成为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于此劳动也就被赋予了通俗化的定义。最后,从教育学视角出发,“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②。《教育大辞典》表述为“人类支出劳动力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是社会生活最本质的抽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础条件之一”。③《文史哲百科词典》中对劳动的定义与之相似,即“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④总之,关于劳动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基于马克思“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这一经典表述。同时关于劳动的定义,我们可发现劳动有以下两点特性。首先,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本能活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次,劳动是一个过程,必须包含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这三个基本要素。
总之,我们通常所讲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为创造物质财富而进行的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①劳动的这一基本定义也是本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除此之外,由于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社会属性。因而,我们只有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看清劳动的性质。本研究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劳动作为考察对象。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因素,比如劳动的外延迅速扩张,劳动形式除了以前简单的划分之外,现在还有了虚拟劳动、创造性劳动、体验劳动等新的形态,我们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加以把握。
.........................
二、劳动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事业,历来有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甚至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学生教育的主要内容。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在基本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又各有出入。《德育百科全书》对劳动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教育目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教育是在劳动中对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总过程,其目的在于使劳动者树立对待劳动和社会生产,对待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正确态度”①,其侧重于在劳动过程中施加共产主义教育。而《辞海》《教育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定义更加符合本文的研究视角。《辞海》表述,“劳动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②。《教育大辞典》认为,“劳动、生产、技术、和劳动素养方面的教育即为劳动教育”③。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目前关于劳动教育的定义主要是围绕劳动教育的内容与目的进行的。经过以上对劳动教育的定义,可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归纳如下。首先,是正确劳动观点的培养。使学生明白劳动对于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其次,正确劳动态度的培养。劳动态度是学生在对劳动重要意义有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对于劳动与劳动人民的情感态度。正确的劳动态度是实施劳动行为的前提基础。再次,是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在有了对劳动的正确认知与正确态度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培养起学生吃苦耐劳的崇高精神,并在劳动过程中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果实。最后是使学生获得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
第二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正是得益于理论滋养和实践养成的双重作用。从理论渊源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是“站在历史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继承和发展,植根于中国的劳动发展历史和传统优秀劳动精神。”②从实践养成来看,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个人丰富的实践履历,同时也得益于当下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
政治论文怎么写
(一)理论溯源
1.扎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沃土
习近平强调,“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③。于此,习近平总书记也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学说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最深厚的理论渊源。
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思想。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一对亲密无间的战友,正是两人的共同战斗才得以构建起最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从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系统整体。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就劳动进行集中的专门论述,但劳动却极其频繁的出现在其各类文献著作之中。劳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畴,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这一逻辑起点,方才找到了正确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秘钥,这也正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所在。其一,劳动是创造人本身、人类社会、人类历史的根本性决定因素。恩格斯表示,“劳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①。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劳动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因为劳动是作为满足人吃穿住行等一系列最基本需求的生产实践活动。“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②。所以保证人吃穿住行的劳动也就成了人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而在这“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系列生产关系,才得以构成整个人类历史和人类社会的事实起点。其二,劳动是改造世界、创造世界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从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的,”③正是基于人类的劳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为了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其首先要改造出一个可以满足自身发展需求的物质世界。
...........................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内容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用多种方式,以劳动为核心,涉及劳动、劳动者、劳动精神、劳动教育等一系列相关范畴发表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深刻、逻辑严密、特征鲜明的内容体系。结合本文研究视角,本文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分为以认同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为核心的三个方面分别加以阐释。
(一)以“认同劳动”为核心的相关论述
1.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③“劳动是人类本质,要将劳动作为物质财富积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方式”④。关于“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⑤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完美继承。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活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人本身”①。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性活动,正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实践,才使之区别于动物自发的先天的活动。“动物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崽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的对待自己的产品”②。这也就是相对于动物而言,人之为人的地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而劳动实践关系是众多社会关系中最基础、最本质的一种。换言之,一切社会关系均是在劳动生产这一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站在这一视角下,所以说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性,人正是通过劳动实现了人对自身本质的确证。习近平总书记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深刻理解,方才强调“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④,这一重要论述从最高层面规定了劳动对人的极端重要性。
2.劳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总工会机关,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强调“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⑤。2016年在与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⑥。的确,“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⑦。同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而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⑧。所以,就人类历史发展而言,生产满足人们吃穿住行的劳动实践便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们正是在满足了吃穿住行等一系列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会进行其他更为复杂的劳动。
..........................
第三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分析...............45
一、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45
(一)教育政策的导向性...........................................45
(二)育人目标的一致性...........................46
第四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50
一、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50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50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51
第五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63
一、以教师为关键核心发挥教师引领作用................................63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63
(二)创新教学方式以独特的教学魅力吸引学生................................64
第五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一、以教师为关键核心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对基本要素,两者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具体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①。如此,这一融入式教育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最前沿,坚决承担起这一特殊的时代使命。
(一)加强理论学习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②。就其主体性而言,“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是对一定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在特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具有客体性。就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即教育对象而言,他们是具有自身思维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人,即表现为具有主体性“客体”。于这一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着者本身也就是被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所审视与认识的客体,表现为主体的“客体化”。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进行自身的不断学习与发展,成为自我认识的“客体”。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自我二重化为“主我”和“客我”。“客我”即有待认识、有待塑造的“我”,具有客体属性。“主我”要通过对“客我”的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从而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基于这一视角,要通过教师来促进这一融入式教育,首要的一步便是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从而深刻把握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只有在教师自身真学、真懂、真用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将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要义传授给大学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政治论文参考
............................
结语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的科学继承与时代阐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与独特的育人价值。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准确把握,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育人价值的前提要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劳动哲学的继承与发展,是植根于中国的劳动发展历史和优秀传统劳动精神,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升华而来。其逻辑严谨、内容详实、思想深邃、特征鲜明,包含了以“认同劳动”、“尊重劳动”、“劳动教育”为核心的系列论述,其具有通达的哲理性,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严密的系统性,具有一套完整的逻辑架构;向上的继承性,表现为一种文明的传承延续;切实的人民性,具有一份人民的价值情怀。正是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生成逻辑、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的分析与把握,构成了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育人价值的前提要件。
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分析与阐释、研究与学习,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与神圣义务,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切实予以推进。高校思政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过程中责任重大。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切实推进这一融入式教育,帮助大学生培育起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让大学生真正做到认同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培育起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