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我们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素质专业化青年队伍,习近平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大学生是青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着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新时代,我国在“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分“两个阶段”来安排,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 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高校大学生平均大约 20 岁,2035 年达到 37 岁,2050 年达到 52 岁,目前在校大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和国家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因此在实现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大学生是主要的后备力量,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责任。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6 年,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人数为 2893.9 万,在校硕士生 163.9万,硕士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 5.67%[2],是大学生中知识水平更高的精英群体,承担着创新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是未来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是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
硕士生党员是硕士生群体的核心骨干,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主力军,是实现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引领者。他们承担着新时代重要的时代使命和时代责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2.1 国内研究动态
加强党性修养,对于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个必须终生学习的重要的任务,也是事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因此,关于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著作及文献颇多。众多学者对党性修养的研究非常多,在“CNKI”以“党性修养”为关键词共搜索文献 43918 篇;在“CNKI”以“习近平”和“党性修养”为关键词搜索文献 2101 篇;在“CNKI”以“党性修养”和“大学生”为关键词搜索出文献 661 篇;在“CNKI”以“党性修养”和“研究生”为关键词搜索出文献 49 篇。
(一)关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概念、内容、方法、对策等的研究。
(1)关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概念的研究。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者阶级政党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意识纯洁的最高表现。”[3]郭祎在《试论习近平的党性思想》中指出,习近平党性修养的核心命题是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党性是立场问题,党性是党员干部“四立”的基石的重要意义,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检验的关键环节,党性原则不强是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作为的原因。[4]侯晋雄在《习近平对加强党性修养的思考与贡献》中指出习近平党性修养思想的特色是反对圈子团伙,讲党性,不要派性;党性与人民性,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增强党支部的党性分析,体现战斗性与政治性;党性修养与法治修养具有辩证统一性。[5]周滨在《优秀共产党员是这样锻炼成的》中指出,修养,最初的意思是指通过内心的反省,培养一种完善的人格。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指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6]朱彩萍在《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新论》中指出,党性修养的实质是将儒家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党员的党性培育之中,通过组织教育和个人自我教育,自觉运用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
2 党员党性修养及其教育概要
2.1 相关概念梳理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界定党性和党性修养的相关概念、内涵,以及如何认识和理解党性、党性修养的时代特征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的针对性、科学性与实效性,从而保证硕士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基于学术研究的基础,必须要从党性、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教育的概念、内涵上进行阐释。
2.1.1 党性的内涵及其本质
(1)党性的内涵
何为党性?即一个政党的本质属性,体现了该政党的阶级基础、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能力作风、精神风貌等。政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自始至终都具有党性,只是各类政党有不同的党性表现。从党性种类上划分,党性有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的党性。(2)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内涵
最早明确界定党性概念的是列宁。1895 年,提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55]1905 年,列宁指出:“严格的党性是阶级斗争高度发展的伴随现象和产物。”[56]1906 年,列宁又在《“非党”抵制分子的错误议论》中,对党性作了具体阐述,“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57]列宁所阐述的党性,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固有的阶级本性,即党性具有阶级性。
(3)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内涵及其本质
《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58]《党章》阐述了共产党是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阶级属性。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即阐述共产党的宗旨意识是为人民服务。此外,还阐明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基本信念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党性的内在本质就是阶级性、人民性,表现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
2.2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理论依据
回顾历史,从马克思、恩格斯在 1848 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到列宁带领布尔什维克党进行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无产阶级的政党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列宁最早提出“党性”的概念。中国共产党领导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党性修养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按照历史的进程,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共产主义,并阐述了其科学性及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对“党性修养”进行明确的阐述,但是在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党性修养”的相关论述。首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其必然实现的科学性。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场景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7]这是每一个“人”的心声,是每一个无产者至高的理想追求,是无产者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力量源泉。此外,也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了共产党人,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推动革命的主要力量;在理论方面,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真正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整个过程。[68]真正的共产党人是掌握理论武器的,是能够在实际革命中运用理论指导革命的。说明了学习科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说明理论修养是成为共产党人的基础。
(2)列宁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
列宁关于党性修养的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列宁明确阐释了“党性”的概念,前文已有论述。列宁没有专门对“党性修养”的著作,但是在其著作中有很多“党性修养”的相关论述。第一是关于理论修养的论述,他指出:“没有理论,革命派别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69]说明了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只有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70]成为共产主义者必须先有理论的头脑武装。第二是关于政治修养的论述。列宁高度认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71]第三是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我们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要为社会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23
3.2 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 25
3.3 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现状........................ 31
4 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及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36
4.1 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36
4.2 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2
5 加强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及其教育的对策...........................45
5.1 加强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自我教育............................ 45
5.2 加强党支部对硕士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 48
5.3 加强各级党校对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 51
5 加强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及其教育的对策
5.1 加强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自我教育
党性修养是一个内、外兼修的过程。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面对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要求,面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硕士生党员应增强历史使命感、时间紧迫感,需要每一个硕士生党员抓住为现代化建功立业的最好时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联系实际,通过党员“两学一做”学习记录本、“学习强国”APP、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使硕士生党员不断进行党性修养自我教育,提升自身党性修养。
5.1.1 通过党员学习记录本机制提升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
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这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举措,硕士生党员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认真学习党章党规、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在学习过程中,硕士生党员自觉进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是关键环节,每一位硕士生党员应定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并通过党员学习记录本记录自己的学习、思想等情况。记录本是硕士生党员一点一滴改造思想的见证,是党性修养不断提升的纪实。
(1)学习党章党规
党规是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中国共产党章程》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行为规范,对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指导思想、党员的权力和义务等做了明确规定。每一位党员应该自觉运用党章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总书记在《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一文中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96]硕士生党员必须以党章、党规为根本标准,树立法规意识,纪律意识,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了解党章的基本内容,准确掌握党章的灵魂,吃透党章的精髓,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党章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并及时记录在党员学习记录本上,定期做出整改,不断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
.............................
6 结语
硕士生党员是青年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是保持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人才保障。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提升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不仅关乎硕士生党员的自身成长,而且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
在党组织的严格培养下,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总体现状良好,但部分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硕士生党员的政治修养有待提高,宗旨意识有待深化,理论修养有待提升,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发挥有待加强等。此外,高校党校、硕士生党支部在开展党性修养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如今,党愈发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教育,2019 年中宣部推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为党员进行理论学习搭建了平台,有利于对党员的理论学习进行科学考核和监督,为提升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提供了可靠保障。
目前,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研究较少,取得成果也相对较少。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提升硕士生党员党性修养和高校硕士生党建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也希望理论成果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实际效果应证理论,不断进行理论优化,进而提升硕士生党员的党性修养。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