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青年求职路径研究——基于对23名青年的访谈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058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青年求职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自 2008 金融危机以来,2013 年是我国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中国大学毕业生比 2012 年增加 19 万人,达到历史最髙的 699 万人。需求和供给不平衡带来日趋严峻的求职形势,是无法回避的。关于求职问题,据风笑天在基于对我国四种青年期刊三十年来 2408 篇论文的内容分析中指出,关于青年职业与求职问题所占主题类别比例最多,为 14%②。说明求职问题一直是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目前已有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至少已经越过刘易斯第一拐点 ,从而使得中国经济由人口红利带来的高度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逐步转向缓慢发展,据 2 月初对近 500 家用人单位的统计,今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在新京报针对“最难求职年”对北京、浙江等地高校本、硕、博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份调查问卷中,“找工作是否动用过关系”一项,成了受访者颇为关注的焦点。调查显示,约有 21.5%的受访学生承认自己为求职动用过“关系”。此外,还有 21.5%学生因为“关系”、性别、户口等因素,在今年求职时有过“被挤掉”的经历。作为青年的我们怎么在严峻的客观环境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谋得工作,求得生存,求职问题日益凸显。

根据 2009 年、2010 年、2011 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平均占初次求职成功的信息获取渠道的 19%;由此可得出在求职过程中通过关系获谋得工作是一种重要途径。

​现实中的个体是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并且这种嵌入性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包括求职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求职者若想要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就需要最大限度地使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对现今中国社会来说,“关系”在求职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在求职过程中运用关系进行理性选择,笔者希望通过对已找到工作的城市青年进行研究,探讨他们是怎么找到工作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关系,进而希望发现中国的人际关系结构及其对找求职过程的影响。

.......................

第二节 就业问题文献综述

一、就业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现有有关青年就业问题的论文,可将其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是对青年求职问题的现状、求职质量、原因、青年求职的政策以及对有关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因素等当面进行简要的评述及展望。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开展的:一是通过对收集上来的调查数据的分析,详细介绍求职及求职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求职的落实情况、起薪分布状态、求职单位分布、求职影响的相关因素、择业意向、择业过程及结果等。二是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去探讨影响青年求职成功与否的相关因素、以及探讨影响青年起薪水平高低的主客观因素。主要结论包括“个人素质是决定求职成败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网络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学历越高,求职状况越好,但是学历层次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离工作越‘近’的因素对求职的影响越大”等等。​

中观层面主要是对青年求职过程中,有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青年求职之间的关系探讨。研究得出了“人力资本是高校毕业生求职的决定性因素”、“网络内弱联系越多,越可能通过关系来获取工作;而人力资本的质量不影响工作获取方式”、“人力资本因素与大学生的求职概率、起薪水平之间均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大学生能否进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求职却没有显著影响”等结论。有关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青年求职中的作用的探讨上,学者开始关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二者作用的机制、二者之间究竟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等等,“社会资本水平越高的大学毕业生推迟求职的可能性越大,更愿意选择企业单位求职,期望的月薪起点越高,求职信心也越强”、“在提高顺利求职概率方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不可或缺,决定大学毕业生起薪水平的因素是人力资本,决定能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的因素是社会资本”;“在获取求职机会和起薪决定方面,二者存在替代关系;在决定能否进入国有部门工作方面,二者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等相关结论。

微观层面更多是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角度关注青年在求职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样的关系强度找到工作的。“弱关系假设”与“强关系假设”是社会网络研究中一对重要的理论模式,它们的核心是问题是关注社会网络中不同类型的关系在求职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格兰诺维特认为运用弱关系更有利于求职过程,而边燕杰认为在中国境遇下,强关系更有利于求职过程。

.........................

​第二章 强弱关系中国化的理论探讨

​强弱关系中国化有其必要性和意义。在格兰诺维特在《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研究》中提到,“当然,即使现在不经常见面但曾经是亲密朋友的情况也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关系被认为比接触频率测量所显示的更强。成人与父母的关系就是这种情况的典型。然而,我从访谈中得到的印象是,可以归为这种类型的个案很少,或几乎没有。”这种情况跟笔者通过访谈收集上来的资料却恰恰相反,因为在中国有着与国外不同的风土人情。由于中国和西方社会深层次的文化结构的不同,并不能简单地套用格兰诺维特关于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理论来研究中国青年的求职问题。格兰诺维特划分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前提是建立在西方社会任何两个个体都具有独立性的基础上的,当这样的独立个体需要彼此建立关系时,只能通过增加交往的时间、增加感情投人、相互信任和相互服务来获得关系上的亲密性。但中国人一般不会设定如何在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看待他们的交往程度,中国人关系的建立,靠的是天然的血缘和地缘关系,然后再进行复制或延伸出其它关系。即使两个人之间没有交往,但只要有天然的血缘和地缘关系存在就可以保证他们之间的亲密和信任关系。所以西方外来理论来解释中国本土境遇下的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与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与之相结合。

第一节 强弱关系的划分标准

一、以行为互动为标准

关于强弱关系操作化的研究,马克·格拉诺维特开创性研究,他从 4 个维度来将关系划分为强弱两极:一是互动的频率,互动的次数多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二是感情力量,感情较强、较深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三是亲密程度,关系密切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四是互惠交换,互惠交换多而广为强关系,反之则为弱关系。

​边燕杰于 1997 年对于天津某地区的职业流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做调查时,是继续沿用了格兰诺维特已有研究基础上,尝试用其检验中国特定环境下的弱关系假设,却得出与之相反的强关系假设。格兰诺维特与边燕杰的“强弱关系假设”中涉及的关系强度划分的标准都是主要以主体之间行为互动频率依据,主要关注点都是被调查者与他人接触的行为方式。

二、以社会距离为标准

梁漱溟的“伦理本位”和费孝通的“差序格局”,可以说是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互动的最具影响力的两个理论。

(一)梁漱溟的“伦理本位”​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社会结构具有两大特征:伦理本位和职业分途,其中伦理本位更为重要。基于此梁漱溟把中国传统社会称之为“伦理社会”,也叫“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何为伦理?伦​理起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人和人之间的交往自然产生对对方的关切之情,这种情既是自然产生的,又是人之为人应该具备的。

​伦理的内容是人与人社会关系上的伦理,伦理本位就是关系本位。梁漱溟认为西方社会构造的特征是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而中国却从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用伦理关系构建社会的结构。伦理关系都是私人和私人之间的关系,全社会之人通过种种直接间接的关系辗转互相连锁起来。中国伦理的核心特征是义务性,中国文化所决定了伦理观念和义务关系,与传统水乳交融,难以分割。伦理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义务关系,这种义务关系是伦理秩序的特质之所在。“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伦者,伦偶,正指人们彼此之相与。相与之间,关系遂生。家人父子,是其天然基本关系;故伦理首重家庭。”伦理关系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虽然是关系,皆是伦理,然而此种关系却是发端于家庭的关系。在中国,是把社会上的各种关系而一概家庭化的,由此可得,关系的基础始于家庭,家人父子是天然的基本关系,家庭是关系的基本单位。由此,人们的行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准则。

​............................

第二节 强弱关系作用的方式与互动法则

一、弱关系起作用的方式与互动法则

​格兰诺维特在其划分强弱关系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他认为强关系是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收入水平等社会经济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在社会经济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内部相似性高的群体内的个体所知道的事情和事件相同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获得重复性很高的信息往往来自于强关系。而弱关系是在群体之间发生的,由于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充当跨越其社会界限去获得信息和其他资源的桥梁,可以将其他群体的重要信息带给不属于这些群体的某个个体。在与其他人的联系中,弱关系可以创造例外的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格兰诺维特断言,虽然所有的弱关系不一定都能充当信息桥,但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必定是弱关系。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是格拉诺维特提出“弱关系力量”的核心依据。有关于求职过程来说,可以说运用求职者运用弱关系更有利于找到工作。因为弱关系的人们预期并期望他们之间保持发展更深的情感关系,以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那么这种社会互动要遵循的原则便是人情法则。交往双方彼此认识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关系,但其情感关系又不像亲情关系那样,深厚到可以随意表现出真诚行为。

二、强关系起作用的方式与互动法则

强关系往往是家庭关系、亲友关系,在求职过程中能够帮助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且会向职业决定者“打招呼”而寻求对求职者的特殊照顾。在为分家之前,中国式家庭中主要的社会交易和资源分配法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依照此法则,每一成员都应当为家庭尽力,家庭也应当给他生活所需之资源。所以强关系在交往过程中适用于“需求法则”,也就是家人不谈对等交换,采‘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原则。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和稳定情感,他们之间有较为稳定的情感关系作基础,因此关系人并不一定要求对方回报。例如,父母扶养子女时,子女有任何需要,父母多会竭尽所能,设法予以满足,殊少考虑自己付出资源代价。​

.........................

第三章 当代城市青年求职路径 ................. 16

第一节 求职路径的基本情况 .................. 16

第二节 求职路径的类型划分 .................. 18

一、初次求职路径与再次求职路径 ................. 18

二、依照就业单位的性质划分 ..................... 18

第四章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行动策略 .......................... 27

第一节 就业信息收集阶段的行动策略 .............. 27

一、通过关系收集信息 ............................ 27

二、通过网络收集信息 .................. 27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30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 30

一、求职路径的类型与基本情况 ......................30

​第四章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行动策略

通过对求职者的访谈和求职路径的挖掘,笔者发现青年在求职过程中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策略的。求职者在运用其社会资本求职的过程也就是其运用社会资本策略的过程,过程中充满策略与理性思考、理性选择的过程,策略性的思考贯穿于整个求职过程中。青年在求职开始之时,往往是先理性地思考自己所拥有的关系资本,在认识的人中搜寻可以提供帮助的关系人,或者通过关系人在寻找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关系人,然后通过不同方式请求这些直接关系人或间接关系人提供各种可能的协助。

青年在求职过程中将采取哪些策略,根据对访谈资料总体把握,按照时间的顺序进行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的行动策略。

​第一节 就业信息收集阶段的行动策略

对于求职者来说,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信息搜寻,向关系散布求职意向。求职的首要考虑是寻求强关系的支持,即向父母亲属关系和好朋友那里传达就业意向;包括直系亲属关系和旁系亲属关系,前者包含直系亲属、近亲旁系亲属的强关系;同时也会在日常与他人的行为互动中有意无意的向弱关系传达就业意向,希望关系能够帮其留意合适的就业信息。

​一、通过关系收集信息

青年求职可通过自己的亲戚、朋友、导师、校友等社会关系进行求职活动。在求职的过程中,如果通过社会上有一定影响或招聘单位比较信任的人物帮助引荐,可能会有更好的求职结果。因此,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寻找工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通过关系收集到的信息也可分为有意信息和无意信息。有意信息是指求职者托亲戚帮忙留意合适的工作,案例 18“毕业时,本来是想进报社,但报社那年卡的严,通过报社领导介绍,领导帮打听到山南拆迁办那边要招人,就提前先去实习了。”案例 22‐4?“在我大学毕业的时候一直和主管或者身边的管理层打招呼,也就是平时说说看看机关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有没有什么内部招聘的人员,好给我推荐。”无意信息是亲戚朋友偶然得知一份不错的工作,向求职者进行推荐,例如案例 16‐1“姑姑临时想起有个好朋友在电子公司里,可能我会比较感兴趣,便将我推荐过去。”案例 14“找工作时,老爸偶然听到在宾馆的朋友在里面混的不错,便打电话过去问能不能把我安排进去,那个叔叔便让我直接过去,见了一面,聊了聊,后来便留了下来。”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关系”在求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社会归根结底来说是人情社会,个体所拥有的关系资源的多少和强弱对青年求职是否成功起着举轻若重的作用。本研究对 23 名在职青年进行访谈,对其求职路径和求职过程中所拥有的关系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被访者的社会网络中的强关系、弱关系和强弱关系间的互动进行剖析,发现 64.1%的青年在求职过程中通过关系找到了工作。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求职路径的类型与基本情况​

本文对 39 条求职路径通过路径中关系强弱的不同、体制内外和不同关系链长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发现青年在求职过程中更多是依靠强弱关系互相协调、共同发挥作用。本研究 39 条求职路径中,有 23 条初次求职路径和 16 条再次求职路径;其中,14 条工作路径中没有使用到关系,25 条运用到了关系,即约为 64.1%的青年在求职过程中通过关系找到了工作。25 条通过关系找到工作的求职路径中,依靠纯强关系获取工作的路径为 7 条,占 28%;纯靠弱关系获取工作的路径为 2 条,占 8%;依靠强弱关系互相协调、共同发挥作用获取工作的路径为 16 条,占 64%。

二、两个关键的节点

​通过对强弱关系求职路径的分析,发现在两个重要的关系节点,即被访者与首个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和最后关系人与职业决定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求职者通过关系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被访者与首个关系人往往是通过强关系连接起,最后关系人与职业决定者之间往往是弱关系。验证了社会网络是一个由强关系与弱关系组成的有机体,求职过程是一个社会网络的强、弱人际关系互相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过程。强关系的作用是充当关系节点,将互有所求的双方连接起来,并为双方的信誉充当中间保证;而弱关系的作用是互通信息,提供信息支持。在此过程中,强关系的相对优势是人情交往、信任充分和障碍克服,而弱关系的相对优势是信息沟通和资源支持。

​三、求职者在求职三个不同阶段的行动策略

​根据时间顺序将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分为就业信息的收集、锁定求职目标和求职竞争三个不同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行动策略。为正在求职的青年提供参考行为模式,减少其求职过程中行为的盲目性,最终提高求职的成功率。

本研究了解到关系节点在求职者求职过程中提供了实际的帮助,进而解释了关系作为一种可以被动员的社会资源如何影响求职结果。通过访谈发现,不论是信息资源还是人情资源,都有利​于求职者职业地位的获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