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048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何谓文化公民身份

​第一节文化公民身份的理论背景

一、文化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与政治的联系并非天然的和永恒的,只有当文化成为政治博弈的场所而被卷入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统治和反抗过程中时,它才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性,成为一种"文化的政治"。随着信息社会深入发展带来的大众传媒网络的量级增长和大众文化参与的空前活跃,当代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进一步融合,并体现为"文化政治"这一形式。文化政治意味着文化本身性质的转变,它并不是指文化的政治功能,也不是指文化革命对政治革命的先导作用,而是意味着文化本身成为一种重要的权力和政治博弈的场域,可说,文化政治视角下的文化己经不再是一种普遍性、观念性的先验表达,而是改变政治博弈、社会建构物质实践形式和格局的一种现实性的权力。换言之,文化己经从一种解决政治冲突的途径转而成为政治矛盾的内在组成部分。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学者伊格尔顿将文化政治界定为一种"后阶级政治",进一步明确了文化政治的问题域。与传统的社会政治和阶级政治关注政权、制度、阶级、党派、革命、战争、解放等宏观社会问题不同,作为"后阶级政治"的文化政治关注的是种族、性别、身体、年龄、地域、生态等微观的、局部的、分支性的"后现代"的微观层面的社会问题。文化政治同时还意味着认同政治(或曰身份政治)、话语政治、微观政治、身体政治等含义,它将传统的社会政治有意忽略的划属"私人领域"的社会问题予关注和呈现,从而拓宽了人们对"政治"的理解。正如伊格尔顿在《理论么后》中提出的:"艺术、愉悦、性别、权力、性欲、语言、疯狂、欲望、灵性、家庭、躯体、生态系统、​无意识、种族、生活方式、霸权。无论如何估量,这都是人类生存很大的一部分。要想忽略这些,目光得相当的短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的政治意义,文化政治将政治的问题域泛化和世俗化,同时,以—种区别于传统的暴力型政治斗争的方式,借助身份政治、话语政治等批判论述形式对狂会政治问題进行宽松的、柔软的、弹性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并不是对现存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的犬儒式的屈从和逃避,而是对现存秩序和权力结构的反思和批判,为那些被现存秩序所忽略和压迫的人们寻求公平和正义。同时,为弥合当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一种意义方案,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并存与合作发展提供一种共通性的价值基础。"文化的共通感可以帮助弥合社会裂缝,重建社群意识和共同文化,代替宗教作为统一价值的基础。"通过价值引导和社会教育唤醒人们内也被阶级统治和习惯缺陷所蒙蔽的自我意识,以相对独立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文化为社会提供一种"精神黏合剂",这就是文化的政治功能,也是现代文化的政治实践。​

......................

第二节文化公民身份的概念

一、文化的现念变迁与重构

文化公民身份涉及到对于文化的观念及文化与社会之间联系等问题的理解方式的扭转,对文化的理解影响着对文化公民身份的界定方式。"文化"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文治教化。《易.象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西汉《说苑》中有言:"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人文与天文、地文相对应,成为人类文明形态的表述,文化则作为人类后天文明教化的方式,与先天的自然、野蛮状态相区别。"文化"在西方对应"culture"—词,源于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指栽种和照管动植物,后来引申为人的也智训导和过程。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用"culturaanimi"表达"也灵的陶冶"之意。文化一词在中西两种文明类型的传统语境中都指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后天的也智培育和发展相关联,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千化世纪以后,以西方文化人类学的兴起为栋志,现代的文化观逐步形成,文化的重心从个人也智和道德的修养转移到了外在化会关系层面,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人类学之父"泰勒从人类文明的宏观角度对文化进行了概括,认为:"文化或文明,从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上言,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二十世纪以后,对文化的研究则进一步从社会现象的实证描述角度转移到对文化的内在功能、结构和模式的分析。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并进一步将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类;拉德克利夫布朗则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并且只有在社会结构中才能显现出来。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形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3克拉克洪与克洛依伯在《文化:概念和定义批判分析》中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归类分析,提出了文化概念的九种基本分类:哲学的、艺术的、教育的、也理学的、历史的、人类学的、社会学的、生志学的和生物学的。总的来说,从狭义上的文化指的是人类的自觉意识,是人类所拥有的信念、思维方式、观念体系及也理结构;广义的文化则包括整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精神表现方式。​

......................

第二章国家认同的当代困境

​第一节民族国家与国家认同

一、民族国家的双重结构

民族国家(nation-state)作为一个合成词,包含了民族(nation)和国家(state)两个概念,它们分别从文化和政治上阐释了民族国家的内涵,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也遵循了从民族到国家的逻辑进路和历史进程。民族和国家的概念古已有之,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化出不同的含义,前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和国家概念与今天大不相同,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特殊历史现实又导致了学者们对民族和国家含义的不同理解。因此,仅仅从字面意义上来进行概念界定,难免众说纷经、歧义丛生。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历史演进的具体形态,应当置入具体的历史进程中来理解和把握。笔者将结合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过程来论述民族国家的含义。​

(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从民族到国家

1.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民族国家的典型形态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出现过各种政治治理形式,而国家这种政治共同体形式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恰当和有效的一种。2国家共同体的形式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迁,如古希腊的城邦共和国、古罗马帝国、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国家、中世纪欧洲政教合一的基督教"普世"国家、近代欧洲的民族国家,等等。其中,兴起于十走世纪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族国家作为当代国家形态的先导和范例,由于融合​了民族送一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共同体形式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世界各个地区所广泛借鉴,成为一种普世性的国家形态,构成了当代世界体系的基本单元。

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与民族这一共同体形态密不可分。民族这一共同体形态也具有历史性,以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为分界,前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指的是"具有相同血缘的族群共同体,它在地域上通过栖居和相邻而居而整合,在文化上通过语言、习俗传统的共同性而整合,但还没有在政治上通过一种国家组织的形式而整合"。可说,地域和文化的整合是前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最核心的特征,这一整合过程在西欧主要是通过中世纪末期的王朝国家完成的。西欧历史上由于罗马帝国扩张带来的文化同化、蛮族入侵造成的文明破坏及普遍的基督宗教信仰对人们族群意识的弱化,原始的民族几乎己被完全消解,人们只有上帝子民意识、地方主义意识和对封建领主的臣民意识。直到中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经济和市民阶层兴起,对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统一市场和制度的强烈要求,才推动了依靠市民阶层力量建立的王朝国家的诞生,这种王朝国家实质上正是基于民族而建立的。王朝国家通过强大的王权打破封建割据的壁垒,促使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为民族的经济整合提供了纽带,又通过文艺复兴运动塑造了民族的共同语言和文化,为民族的文化整合提供了基础,逐步完成了民族共同体的地域、经济和文化整合。伴随着民族共同体的整合而发展的民族情感和意识,最终形成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使得民族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觉,进而成为具有高度团结性和强大凝聚力的社会共同体形式,并对王朝国家的统治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

第三章文化公民身份之于国家认同的意义..............77

第一节文化公民身份对国家认同内在矛盾的调和............77

第四章基于文化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建构.............89

第一节文化公民身份要素与国家认同社会基础的拓展...........89

第五章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公民身份实践分析............144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价值导向...........144​

第五章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中的文化公民身份实践分析

​第一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围国家认同建构的价值导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作为社会共识中介的文化公民身份实践

​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的内容包括"三个倡导",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这十二个词汇所蕴含的价值内涵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共识,在中国国家认同建构中发挥着导向性和标杆性的​作用。觉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也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同时,还提出要让"社会主义核也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尊重差异中扩大化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可见,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开放、包容的文化公民身份理念,作为送一文化观念在国家化会治理层面的实际应用,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国家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也价值观认同作为国家和政府层面主导的社会价值整合过程,体现了国家文化主体层面上的文化公民身份对社会的宏观引导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引导、公共文化服务支持和精神文化产品陶冶三个方面的文化公民身份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着社会多元价值共识的形成,打造中国国家文化的核必竞争力。​

.....................

结语

​文化公民身份理论的实质,是对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这一现实矛盾的思考与回应。文化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是对民族国家在文化多元与政治一体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处理"一"与"多"的辩证关系的思考。在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面临诸多挑战,国家认同的建构也变得日益复杂。它不只是要培养公民对国家的单一认同,而是要在国家内部和外部交织的多种关系中培养公民的多重性国家认同,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国家与族群的关系、统一要求与差异存在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在内外诸种关系中确立国家认同的主体形象和身份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来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文化公民身份就是全球化时代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一个恰当的主体性身份,它立足于民族国家的历史,面向全球化的未来,在统协普遍性与差异性中求得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并致力于搭建多元文化社会中新的共识框架。​

文化公民身份的提出将公民身份研究引入了更为广泛的经验世界与理论空间,并对公民身份的普世意义提出挑战。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冲突与融合、竞争与妥协逐渐趋于日常化。由于制度本身的局限,很多与公民身份相关的问题并不能完全通过法律、制度等正式途径解决,文化政治的"非正式"策略随之成为人们证明生存意义、争取自我权益、表达归属与认同的重要渠道。通过重新思考公民身份的文化价值内涵,文化公民身份的探讨将公民身份从基本的权利与义务拓展至一系列文化与象征议题中,并引向对全球化、文化间冲突、文化霸权与文化他性的反思与批判。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