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也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对于城市发达的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限制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巨大差距,相比于市民和非农项目,农民和农业项目更容易被金融体系排斥在外,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的发展得不到足够资金支持,这进一步限制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建国之初,我国开始实行“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城市偏向型经济政策,通过微观的价格扭曲、强制的统购统销制度等造成农民利益巨大损失,人员流动的限制、就业务工的歧视、社会福利的不均等造成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几乎分割的中国特色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这种二元经济模式下,城乡资源配置尤其是金融资源配置也开始向城市倾斜,从而导致城乡信贷规模、金融产品分配、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等多方面产生差距。再加之我国 1998 年开始实施的金融分支机构撤并改革,导致大量分支机构从效率不高的农村地区撤离,农村金融体系长期处于被抑制状态。一方面,“城市金融深化”,现代部门的城市金融体系较完善,信贷资金聚集城市;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抑制”,传统部门的农村金融机构充当“抽水机”作用,金融剩余逆向流动到城市,资金供求关系失衡。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是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研究我国农村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探究二元经济结构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尝试在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框架下对于农村金融排斥问题进行研究,以能更深入地理解农村金融排斥的成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
.......................
(二)研究思路
本文结合二元经济结构的内在逻辑,在系统进行文献整理基础上,界定金融排斥的概念及类型,进一步探究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的内在机理,并通过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运用时间序列对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下图为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
(一)文献综述
1.金融排斥的成因
对于金融排斥的成因研究包含在对于金融排斥概念的讨论中。从国外研究文献看,普遍被专家学者们接受的是 Kempson&Whyley(1999)提出的金融排斥的六维评价标准,即地理排斥(Physical Access Exclusion)、营销排斥(Marketing Exclusion)价格排斥(Price Exclusion)、条件排斥(Condition Exclusion)、评估排斥(Access Exclusion)和自我排斥(Self-exclusion)。地理排斥是指金融机构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引起的部分人群不能享受金融产品和服务;评估排斥是金融机构通过风险评估程序限制了金融需求者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条件排斥是金融机构附加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某些条件使得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不能适合某些人群的需求;价格排斥是指人们无法承担他们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营销排斥是指有些人群被金融机构排斥在其营销目标之外;自我排斥是指人们由于曾经被金融机构拒绝、身边有人已经被拒绝或认为金融机构不会向这类人提供服务等原因而放弃向金融机构提出使用和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申请。
除 Kempson and Whyley 提出的金融排斥的六维评价标准外,ANZ(2004)在研究过程中将金融排斥分为核心排斥(core exclusion)、可及性限制(limited access)和金融包容但金融产品不恰当(included but using inappropriate products)等三个层次,其中核心排斥是指完全被金融体系排斥在外,不能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极度贫困的人群或自我排斥的人群;可及性限制是指拥有基本银行服务,但由于金融知识的缺乏、没有金融顾问等原因使得无法充分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包容但金融产品不恰当是指可以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但这些金融产品不能完全符合他们的需求。
Kempson&Whyley(1999)认为,由于贫困阶层需求和消费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对金融机构缺乏吸引力而无法获得有效金融产品和服务。因此,在产品和服务的营销过程中金融机构为了追求更优质的客户资源和更高利润,便减少了对贫困阶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这样的主动忽略就引起了金融排斥。Kempson 等(2005)提出了著名的银行费用贫困陷阱,他们认为金融机构向贫困居民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往往会提高金融门槛或收取更高费用,导致本身不被青睐的贫困阶层的金融排斥状况更加恶化,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贫困陷阱。刘军荣(2007)从银行发展各阶段的经营方式及组织变化和银行流动性偏好等方面探究了银行对“边缘借款人”金融排斥的原因,他认为由于银行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的信用评价标准,以及银行的经营方式及组织变化使得“边缘借款人”和银行之间形成组织性和空间性的障碍,从而导致“边缘借款人”融资困难。祝英丽等(2010)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存在金融排斥的原因。研究表明,金融排斥的产生原因包括银行业的制度变迁、现代企业体制的建立和宏观政策的改变。由于农村人口多、经济水平低、第一产业产值高以及第三产业不发达等原因,中部地区容易形成金融排斥。
.............................
(二)相关理论
1.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农村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理论也受到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根据农村金融理论的演变过程,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主要分为农村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三个学派。
(1)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是农村信贷补贴理论的主导时期。该理论认为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农没有储蓄能力,农业产出收入不确定和低收益,而农村面临的则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他们认为农村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从而将农村排除在正规金融机构之外,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金融则陷入困境。同时,考虑到一般以高利率为特征的非正规金融和地主、商人发放的高利贷的存在,农业补贴信贷理论提出必须用正规金融机构取代非正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非营利性金融机构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对农业信贷实行低利率,提高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便利性,以缓解农村资金供给匮乏状况。
但是,农业补贴理论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首先,该理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资金逆流现状。由于低利率的优惠政策,再加上金融机构没有采取激励措施动员农村储蓄,使得农民储蓄存款积极性不高,自身资金来源难以建立,农村信贷也就演变成了纯粹的财政压力。其次,该理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贫困阶层贷款难的问题。由于贷款利率并不能真实反映资金成本,相对低廉的资金会扩大信用需求,使金融机构无法补偿由于贷款给小农户而造成的高交易成本。于是,官方信贷的分配便会倾向于那些较富裕的大农户,反而使得政策性资金的主要贷款对象更难获得贷款。最后,该理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问题。由于政府对农村信贷的补贴以及农村金融市场机制的忽视,农村信贷机构不能有效监督其借款者的投资和偿债行为,造成部分借款者故意拖延贷款时间,使得农业信贷补贴政策代价高昂,从而难以建立农村金融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
(2)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农业补贴信贷理论的不足随着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日益显露出来,20 世纪 80 年代,由亚当斯(Adams)等学者提出的“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取代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的主导地位。与农村补贴信贷理论相反,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认为农民是拥有储蓄能力的,不需要政府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该理论认为低息政策反而会降低农民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管控反而会阻碍农村金融的发展,利率自由化政策可以使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得到补偿,鼓励金融中介机构动员农村储蓄。因此,该理论完全依赖市场机制,强调实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反对政策性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造成的扭曲。同时,他们认为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有其合理性,不应该一律取消非正规金融组织,而应该对其加强管理,引导其走上合法道路,使之成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
.............................
三、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的内在机理 ............... 14
(一)供求视角下金融排斥理论 .............. 14
1.金融排斥基本类型 .................. 14
2.金融排斥供求模型 ................... 15
(二)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农村金融排斥 ........... 19
1.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与农村金融排斥 .................. 19
2.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村金融排斥 ................... 22
四、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现状及实证检验 .................... 26
(一)指标选取 ............ 26
1.二元经济结构指标 ...... 26
2.农村金融排斥指标 ......... 27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42
(一)结论 .................. 42
(二)政策建议 ............... 43
1.减轻农村金融排斥 .................. 43
2.弱化二元经济结构 ...................... 44
四、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现状及实证检验
第三章从理论上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村金融排斥的“倒 U 型”关系,即在传统一元经济转换为二元经济结构再转换为现代一元经济的过程中,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第四章我们拟从改革开放前(1952-1978 年)和改革开放后(1978-2012 年)两个时间段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的现状及内在关系,并通过时间序列对 1990-2012 年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金融排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一)指标选取
1.二元经济结构指标
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部门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传统部门(以农业为代表)和现代部门(以工业为代表)。另一类是地区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即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并存而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一般采用二元对比系数(R)来反映部门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采用威廉姆森系数(Vw)反映地区间的二元经济结构状况。
(1)二元对比系数(R)
二元对比系数建立在“比较劳动生产率”概念基础之上,度量部门间二元经济结构状况,其表达式为:
二元对比系数=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工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 其中,某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该部门的收入比重/该部门的劳动力比重。
令 L1、L2 分别为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数,G1、G2 分别为两部门的产值,而 L=L1+L2 为劳动力总数,G=G1+G2 为总产值,则根据上式,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B1=(G1/G)/(L1/L);工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为:B2=(G2/G)/(L2/L)。因此,二元对比系数为:
R=B1/B2=(G1/L1)/(G2/L2)
一般来讲,该指标与经济结构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呈反比,二元对比系数越大,表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别越小,即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越弱。当二元对比系数为 0时,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为 0,二元经济结构最显著;当二元对比系数为 1 时,农业和工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同,现实经济就为一元经济。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和农村金融排斥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金融排斥按照成因可以分为自愿性排斥和非自愿性排斥,非自愿性排斥进一步分为选择性排斥和隐蔽性排斥。金融排斥是金融供给和金融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单独一方面的作用也都会造成金融排斥的产生。
农村金融排斥会随着二元经济结构转变而转变。在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突破,二元经济开始形成阶段,金融从实体经济中分离出来,金融市场开始形成,社会剩余特别是农村金融剩余开始出现,农村领域的金融剩余单方面向工业领域配置,农民作为供给者不能与市民享受相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农村金融排斥开始产生。二元经济结构产生之后,二元经济持续转换,在转换前期的农业支持工业阶段,农业储蓄和非农业储蓄迅速转化为非农业投资,二元金融对比系数缩小,城市金融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排斥加剧。但与此同时,非正规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也在此阶段迅速崛起,且一直发挥着满足农户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等的重要功能,有效填补了农村巨大的金融缺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排斥带来的不平等。再加之相关合作性和政策性农村金融等安排,可以合理控制农村金融相关率、农村存贷比,从而防止农村金融资源过度外流,保证一部分金融剩余保留在农村。因此,农村金融排斥在此阶段有一定程度的加剧,但作用较为缓和。而在转换后期的工业反哺农业阶段,一部分工业金融剩余转移到农村,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技术水平,从而带动农村就业和农业部门发展,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在现代一元经济阶段,全部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和工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趋同,两个部门的金融资源配置将通过市场完成,最终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也将趋于融合,农村金融排斥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历了从传统一元经济向二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加强,农村金融排斥程度不断强化。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波动不定,农村金融排斥情况也不断发生变化。农村自愿性排斥持续存在,评估排斥和营销排斥非常普遍,地理排斥显著,这些都造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强化。
通过对二元对比系数、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户人均储蓄存款的协整关系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本文得出,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农户人均储蓄存款与二元对比系数均存在长期正相关关系,二元对比系数也是三者的格兰杰原因,实证结果支持了二元经济结构对于农村金融排斥的因果关系。同时,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也是农户人均储蓄存款的格兰杰原因。
参考文献(略)
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