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有银行B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工商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89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有效地降低了人力资源有限的国有银行在日常贷款审批与贷后管理中有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问题的工作量。A 国有银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并借鉴了同行业的普惠金融业务推广模式之后,决定以供应链融资融资模式为主要抓手,推进普惠金融工作。而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根据自身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融资模式为主要服务手段,聚焦上市公司中小供应商的普惠金融服务,通过为其搭建网络供应链平台,将核心企业以及供应商信息统一纳入到该平台中,由 A 国有银行通过后台大数据进行智能管控,然后由核心企业确定供应商通过该模式的融资价格,然后将应付账款以“电子白条”的形式提前支付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在综合考虑自身经营实际情况以及当期价格后,决定是否发起融资申请,从而做到按需融资,这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中的中小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并使其得到融资的同时,享受到了利率的优惠,降低了其融资成本,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条上众多的供应商通过将应收账款质押给A 国有银行后,实际上将其融资风险集中到核心企业的信用支付风险,因此,A国有银行只需关注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支付能力即可,从而大大提升了普惠金融工作的推进效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普惠金融的推进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金融工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从 21世纪初到现在,我国历年的中央 1 号文件中都会提及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而在最近的“十三五”规划中,我国将发展普惠金融、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策略重点。
普惠金融发展的一大核心内容在于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石,从下表中可以反映出来:

但是,中小民营企业由于市场份额占比低、资产总值小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与大型企业平等的金融服务。因此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使其更好地发展、成长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创新的过程。在发展初期,只有一些小型的金融机构在自身业务范围中涉及普惠金融,主要以“小额信贷公司”、“农商银行”以及“民营商业银行”为代表,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其自身的金融资产较小,业务拓展初期无法满足大中型企业的服务需求,且当时的金融市场中 70%左右已被国有银行占据,只剩下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边缘市场,中小金融机构只能通过服务初创期的中小民营企业来开拓市场,在这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惺惺相惜,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推出了“小额信贷”、“小额理财”以及其他配套的存取款和结算服务等,并进一步形成了系统性的流程管理,普惠金融的业务发展在其整体业务发展中占 85%左右,中小金融机构逐渐成为了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
..........................

第二节 研究范围、内容、研究方法
一、研究范围
本文主要研究大型国有企业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以 A 国有银行 B 支行作为分析对象,因国有银行制度较为规范,相关信贷服务均由总行统一发布,故普惠金融各分支行差异性较低,因此,作为分析对象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正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
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第一个章节。
第一章节为本文的绪论,用于介绍本次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对国有银行目前普惠金融发展的情况作了简述,同时对国内外普惠金融以及供应链金融模式现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等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个章节。该章节主要对国内外有关普惠金融发展的文献进行表述。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第三个章节。该章节主要对中国目前的普惠金融发展进行详尽的阐述,具体的内容包括普惠金融的概念、发展历程、不足点与创新点。该部分的内容建立在目前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进行概括,并放眼未来发展方向。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四章节。该章节主要通过对 A 国有银行 B 支行的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策略变化的分析,最后对于 A 国有银行目前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变更进行分析,揭示其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以供应链金融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第五章节。该章节主要介绍 A 国有银行在充分考虑自身优缺点后,决定供应链模式作为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的突破口,详细介绍 A 国有银行 B 支行的供应链模式分析以及推广措施,并从具体的案例出发,剖析 A 国有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实际应用。
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第六章节,该章节主要介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总结以及 A 国有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的可推广性分析。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贫富差距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贫穷”是一种病作为当下社会的热点问题,其映射出的不仅关乎经济问题,也关乎政治问题,各国政府都着力于寻找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途径,而且,实践证明只有实施普惠金融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关键。
普惠金融体系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 21 世纪初,联合国(2006)出版的《Building Inclusive Financial Sectors for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出了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建议,其核心是在“小额信贷”基础上 ,加入农村金融的“新方法”,将可持续金融发展纳入正规金融体系,将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概念纳入金融体系之中,从而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在建立普惠金融体系的概念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并随即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政策。巴西代理银行提出了代理银行业务的概念,通过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机构在代理银行系统规则下达成金融协议,用户可以在签订协议的商业实体中获得基本金融服务。

在上述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Lacroix 和 Varangis(1996)进而提出了借助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的理念。供应链金融主要运用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为供应链链条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该模式主要是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为服务对象,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前提,对产业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汇集和整理,从而为其提供金融服务。企业间的供应链相互交织,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金融网络。两位学者将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供应链融资模式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所产生的作用进行对比,得出了供应链服务的发展能够更为有效地推动发展中国家普惠金融发展的讨论,并通过后续研究提出了如何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具体措施,还展望了供应链金融业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但尚需实例分析。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员焦谨璞(2006)在亚太地区小额信贷论坛上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其作为一条能够让所有人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途径,同时也作为微型金融和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延伸,从而充分体现了金融服务的公平。随着普惠金融工作在我国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参与到推广工作中来。张薄洋(2009)经过不断地研究,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核心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获取金融服务的价格相对合理;2.金融机构参与的财务制度相对宽松;3.金融服务多样化。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研究后,晏海运(2013)将普惠金融的特点扩充为 5 点,分别为:第一,金融权等同于人权,提出了公平合理的金融权的特点;第二,进一步强调“普惠”二字,即覆盖所有人;第三,进一步明确了金融机构需要广泛参与;第四,强调了金融服务的多样化与全面性;第五,分析了该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目前对于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发展历程的介绍以及对于贫困地区的相关工作普及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与分析,同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对策。

在我国的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也有不少的学者指出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为:夏圆圆(2010)提出,科学技术、政策制度等外部环境已成为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其中制度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然后,钮建军(2014)也提出了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不足、相关基础设施需要完善、同时其带来的不可确定性风险以及监管部门的乏力等因素都限制了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再者,张宇飞(2016)在其《精准扶贫、金融扶贫与金融精准扶贫》中做过对陕西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现状的研究,提出普惠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严格的责任制度、造成其风险承受能力大打折扣;同时在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的情况下,业务办理过程中仍存在漏洞,导致一些普惠金融偏离其核心思想;而在具体业务开展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

第三章 中国普惠金融与供应链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第一节 普惠金融的提出及内涵.........................................11
第二节 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12
第三节 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13
第四章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现状分析............19
第一节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情况简介...................................19
第二节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普惠金融现状分析..........................21
第五章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的选择................30
第一节 历年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分析..............................30
第二节 A 国有银行 B 支行供应链模式实行措施-聚焦上市公司....................34
第三节 A 国有银行 B 支行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实例分析............37

第五章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普惠金融发展策略的选择

第一节 历年普惠金融发展策略分析
通过总结归纳得出,A 国有银行 B 支行近几年的普惠金融发展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化大为小”策略
主要措施:因普惠口径为授信额度 1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贷款,故该银行首先通过压缩部分存量大额授信企业的贷款额度,在不影响其短时间内日常生产经营的情况下,回收部分贷款,将其调整到 0 万元到 999 万元之间,用以填补指标;其次,增加小额优质授信企业的贷款额度,通过选择部分优质的中小企业,为其增加授信,并在关键考核时间点,要求其支用,从而获得较好的考核成绩。
优势:主要针对银行本身。首先,通过缩减存量客户的贷款额度,省去了挖掘新客户所需要的时间,能够最快速度地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任务;其次,由于是合作多年的企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能够拿捏的较为准确,信用风险的评级更为精准,因此,在风险把控方面能够做到更加细致;最后,缩减少量的贷款额度,对企业整体的影响较小,能暂时维持中小企业日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对外也能树立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国有大行的形象。当然,该种策略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缺陷: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背离了普惠金融的实质;其次,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倘若企业发展后期急需资金,则会因为受此限制,而无法短时间内获取融资,不利于银企的长期发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虽然我国的普惠金融工作起步较晚,但在我国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第一、普惠金融的制度不断健全;第二、普惠金融中的融资难点得以逐步化解;第三、普惠金融覆盖面扩大,贫困地区得以享受到与大城市同等的服务;第四、互联网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但同时,地区差别尚未完全平等、普惠产品种类仍较为贫乏、征信体系建设仍未完善等问题仍存在。
国有银行作为我国推广普惠金融工作的中坚力量,必然要不遗余力地贡献自身丰富的经济资源。但是由于其自身有着严格的贷款授信要求,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要求极高,而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生产规模、资产等方面均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总体体量较小,信用风险普遍较高,因此,较难获得国有银行的融资资格。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以及丰富的市场资源,为其发展普惠金融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但是,由于自身较为保守的风险偏好以及市场进入时机较晚,导致无法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在政策与考核的双重压力下,其初期的普惠金融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实质。虽然 A 国有 B 支行通过不断调整普惠金融发展策略,从而弥补了一定的先天弱势,但受制于人员紧缺、贷后管理难度较大等因素,仍无法取得较大的突破。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有效地降低了人力资源有限的国有银行在日常贷款审批与贷后管理中有关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问题的工作量。A 国有银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并借鉴了同行业的普惠金融业务推广模式之后,决定以供应链融资融资模式为主要抓手,推进普惠金融工作。而 A 国有银行 B 支行根据自身的金融生态环境,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上市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融资融资模式为主要服务手段,聚焦上市公司中小供应商的普惠金融服务,通过为其搭建网络供应链平台,将核心企业以及供应商信息统一纳入到该平台中,由 A 国有银行通过后台大数据进行智能管控,然后由核心企业确定供应商通过该模式的融资价格,然后将应付账款以“电子白条”的形式提前支付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在综合考虑自身经营实际情况以及当期价格后,决定是否发起融资申请,从而做到按需融资,这样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供应链中的中小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并使其得到融资的同时,享受到了利率的优惠,降低了其融资成本,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条上众多的供应商通过将应收账款质押给A 国有银行后,实际上将其融资风险集中到核心企业的信用支付风险,因此,A国有银行只需关注核心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支付能力即可,从而大大提升了普惠金融工作的推进效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