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式发展之工商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13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针对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着重从如何规划落实好集群式发展和发展中的具体着力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首先介绍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要点,分析产业集群类型、发展周期和主要优势,并探讨了集群发展中的几个共性问题。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国家战略形势下,国务院、农业部号召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背景下,山东省审时度势,结合乡村振兴宏大工程,提出了“肉牛振兴工程”,并将滨州市作为该工程实施的主战场。阳信县作为全市肉牛产业重要的主产地,赢来了更快更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西部,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开发关键地带,属黄河三角洲腹地,气候条件优越,适应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主产渤海黑牛和鲁西黄牛,是国内特色肉牛产业基地县。繁育和开发阳信肉牛、建设中国阳信肉牛产业基地、壮大特色肉牛产业集群和延伸产业链条,从单一的肉牛屠宰加工产业转向养殖、屠宰、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皮革制造、文化旅游的集群式发展模式,是推进肉牛产业化经营、建设低碳高效生态循环经济体系重要举措,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推进该县肉牛产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阳信县高度重视肉牛产业,注重完善政策设计,按照农业部《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牧发〔2015〕7 号)文件精神,制定《阳信县肉牛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进一步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肉牛产业集群,建设全国肉牛产业基地,打造中国第一“牛”县。

阳信县与山东省其他地区相比,经济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县域经济排名中长期处于滞后位置。单就肉牛产业发展而言,与传统畜牧产业强区、新兴肉牛产业规模化地区还有差距。因此,力图使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要立足当地资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以此带动经济发展,实现赶超式、跨越式发展。
.............................

1.2 研究目的
通过对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根基、集群现状、形成路径的研究,以及县域集群式发展的分析,剖析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困难,结合具体实际,探索产业集群发展宏观策略和微观经验,为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等集群参与者以理论帮助,为落后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提供可行性较高的策略,实现分工明确、协作共生的集群发展要义,谋求集群品牌建设和一体化发展,为新经济形式下农业农村崛起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县域突破式发展。此外,还将在全国布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阳信发展样板,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在新常态下探寻新的思路和发展路径,服务于新形势下肉牛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增强发展中的竞争力。
工业领域产业集群研究较为丰富,本文旨在探索农业领域,尤其是肉牛产业领域如何壮大产业集群发展。西方首先重视并研究产业集群发展,并形成了相当庞大系统的研究论述,有力地优化了当地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工业、农业、科技等行业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行业细分还有待进一步钻研。根据文献和实践应用来看,国内外的产业集群现象一般首发于工业区域,且学者们较为重视工业中集群发展的研究,对农业等其他领域的集群发展还处于摸索研究期。本文对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研究,正是针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不发达经济地区的农业产业中,主导性优势产业的集群发展问题而作重要探索,不仅提供给经济发展以客观经验,也将进一步充实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
本课题研究结合经济地理、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竞争环境等学科基础,多层次和角度研究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不仅从学科交融的视角进行分析,而且结合该县具体实际拓展了理论学科的实践内涵,为集群式发展、现代农业科学、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参考。
.............................

第 2 章 基本理论概述

2.1 产业集群的概念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研究定义,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在经济、社会、技术等一系列背景的变革下滋生的,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具有共性和互补性且在地理上相对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机构等,它们由于共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或与该领域相关而联系在组合在一起[29]。王缉慈教授自上世纪 80 年代起便从事产业集聚现象研究,她提出产业群并不仅仅单纯看地理位置临近,或者基础设施共享,而要从企业自发或外在推动形成的综合体出发,不能使混乱无序的简单混合[30]。集群揭示了相关企业集结成群,从而提高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这些企业有特定产业内涵,可能共存于特定产业内,又或相邻于相关支撑产业。很多集群除了包含本地企业以外,还包括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外地对该行业重要的长期投资,也可成为集群的一部分。总结来说产业集群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另一个是密切的产业间的联系。集群中的企业可能是合作关系也可能存在市场竞争,但在集群中都具有明确的分工与定位。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产业规模的横向拓展,都能将整个产业集群的优势放大,提高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而且通过企业间的信息共享、经验借鉴等也能不断提升企业能力[31]。

2.1.1 产业集群的主要类型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不同的类型,曹星伟从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上分为以下几种:自发成长型,依托传统优势行业聚集,在长时间的累积中形成分工协作格局;企业扩张型,由规模较大的、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扩张裂变形成;市场带动型,依靠市场带动聚集产业要素发展形成;科技驱动型,依托科研机构、院校的技术领先优势和人才聚集优势形成;外资带动型,由外资投资吸引带动国内配套企业聚集[10]。吴昌南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将区域的产业聚集分为以下两种:纵向协作型,特定区域内的某一产业上下游的许多专业化垂直分工的企业,组成联系紧密的纵向协作关系;横向竞争与合作型,在特定区域内,存在一定数量的企业提供同类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大小水平并不一致,由这些企业共同聚集成该产品或服务的产业,企业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32,33]。

...............................

2.2 PEST 分析模型
PEST 分析是针对企业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研判的一种方法。由于行业不同和企业个性化差异,会在具体评价内容上有所区别,但一般都会围绕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四大外部因素展开分析研究。在四大因素中,经济方面主要内容有经济水平、体量、财政政策、通货膨胀和紧缩等;政治方面有政治制度、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等;社会方面有民族、人口分布、社会共识等;技术方面有基础工艺、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等。
相较于 SWOT 分析,它以宏观环境为出发点,需要对一定时期、区域、环境内的各项因素综合研判,对分析者的综合素养要求较高。

作为产业环境分析的一种思想理论,五力模型由迈克尔·波特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着重通过五个角度的研判,帮助企业制定战略决策和推动产业发展。五力模型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能力、替代品替代力、现有行业内竞争者竞争能力五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具体产业或行业的研究,形成五种力量不同强弱变化的组合,并影响行业中企业的经营情况和利润水平。波特指出,这五种力量的角力可以映射各种行业的竞争情况,无论是国内外的不同行业,亦或企业是提供商品或是提供服务,都可以用五力的思路纳入这个模型之中加以分析。
........................

第 3 章 阳信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
3.1 阳信县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12
3.1.1 阳信县肉牛产业基础.................................. 12
3.1.2 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14
第 4 章 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分析.............................. 25
4.1 肉牛产业集群发展 PEST 分析.................................. 25
4.1.1 政治环境分析....................................... 25
4.1.2 经济环境分析................................... 26
第 5 章 国内外典型产业集群的经验借鉴................................... 33
5.1 美国的葡萄酒产业集群................................... 33
5.2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模具专业镇.............................. 33

第 6 章 阳信县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建议

6.1 创新模式健全产业链
在集群式发展成为关键崛起路径的现实条件下,做好新常态下新旧动能转换的转型文章,深化建设肉牛产业集群五大园区,注重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让集群发展能够深刻改变当前县域发展弱势现状。要结合新常态,把握新市场,不断拓展延长产业链条,更要注重将链条中的每一环节稳步落实,深耕版块业务,避免“凑数”性质的快速拓展。
(1)创新饲养模式,开拓绿色高值肉牛养殖新路子。该县当前专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将近 5 万亩,积极探索“粮改饲”肉牛种养结合新模式,大力推进秸杆过腹还田。2015年全国畜牧行业发展高层论坛获“全国优秀创新模式奖”,2016 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粮改饲”国家示范县,借助国家级评定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交流与学习,提升自身硬实力。将绿色饲喂、生态养殖、有机还田充分结合,将绿色养殖模式循序渐进的进行推广,提升强化产业生态品质。抓好良种繁育,做强以渤海黑牛、鲁西黄牛、利鲁牛、西鲁牛为主的肉牛行业优良品种培育工作。加强饲养知识培训,注重对养殖散户进行标准化育肥培训,育肥一头 A5 级渤海黑牛利润可达 10 万-14 万元,相比粗放式喂养更易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2)提升加工水平,培育产业升级动能新引擎。明确二产连接三产的发展思路,筑牢加工链条,作为以肉牛产业为主的发展集群,首要是将肉牛的屠宰、精细化分割打造成熟,形成集群优势产业,将肉牛价值充分挖掘。针对副产品加工短板,有针对性的将制造企业补充进入集群,解决副产品加工水平在低端停留的现状。不断提升集群企业加工专业化水平,使集群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
............................

第 7 章 结语

7.1 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