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在当下这个只有具有竞争力才能取得发展,求得生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所拥有的的资源(能力、知识、人才、技术等)很难让自己在这个到处都是竞争的环境中求得快速和有效的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资源,资源创造机会创造发展。而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其所具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在这个背景下许多企业开始寻求一种能丰富和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资源的新的发展战略和组织结构--战略联盟。对于企业而言,出于对能促进自身发展的资源的需求和迫切需要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考虑,当下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与其他具有自身发展所需互补性资源的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以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基于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在当前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都开始进行这种组织上的改革-战略联盟。然而随着战略联盟的数量越来越多,学者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企业战略联盟都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和收益。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于影响战略联盟绩效的因素进行思考得出:一个急切需要发展的企业通过筛选与另一急切需要发展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关系,这本身就是一项具有风险的、不稳定的活动。两个企业出于对对方资源的渴望性通过联盟结合在一起,这其中就存在着一定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是埋藏在联盟组织中的一种不安因素,一旦伙伴间呈现缺乏信任的状态,整个联盟组织便可能随时崩溃瓦解,最终呈现联盟失败的结果。战略联盟双方都应该意识到,企业间所形成的联盟组织要想取得成功,伙伴间的信任是必不可少的。伙伴间只有彼此信任,把维持整个联盟组织的稳定性和长久性视为共同的目标,把通过联盟实现伙伴间的共赢作为彼此的信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联盟的成功。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促进互补性资源在联盟伙伴间的共享,实现联盟的最终目标。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资源互补性
资源互补性最先是由 Milgrom 和 Roberts 提出。在有关资源互补性的理论中,许多学者用匹配程度来形容联盟伙伴间资源的互补性强弱,匹配程度越强越能弥补联盟伙伴在资源上的缺陷。同时该理论也认为联盟伙伴间互补性资源的有效结合和利用能出现一加一大于二的结果,会极大的提高联盟伙伴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突破自身缺陷的能力。互补性资源是两个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关系的前提,总结已有的文献发现,当两个联盟伙伴之间出现互补性资源的缺失时,整个联盟组织的有效性会被侵蚀,联盟也会一步步走向失败,所以说伙伴间资源的互补性直接关系到整个联盟的成败。Geringer(1991)提出战略联盟伙伴间的互补性资源和互补性能力是战略联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导致联盟失败的重要因素可归咎于互补性资源的缺失和侵蚀。Beamish(1987)通过对多个跨国公司之间的战略联盟行为进行实证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伙伴间资源的互补性和能力的互补性对联盟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Spekman&Hunt(2002)把伙伴间的能力、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间互补程度统称为互补性资源。赫晓峰(2004)的研究表明互补性资源可以提高联盟绩效的水平。胡杨成(2007)通过对联盟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互补性资源对联盟竞争优势有着重要作用的结论。
在有关资源的判断上,学者们也是各持己见,总结大部分学者的意见。本文将资源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看得见的资源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机器设备、厂房设施等;一类是看不见的资源如:企业的知识、能力、商誉、品牌价值、在同行业的竞争力等。无论是看得见、看不见的资源都是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优势的。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资源的互补程度都可以称为资源互补性。
..........................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 战略联盟研究综述
进入 21 世纪以来,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面对眼前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让自己在这个到处都是竞争的环境中取胜,各个企业纷纷开始寻求一种能丰富和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资源的新的发展战略—战略联盟。这种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战略联盟被称为对当今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通过与其他拥有能促进自身发展的互补性资源的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关系,在丰富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提高。在这同时也以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到组建战略联盟的大潮中。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学者们也纷纷展开了对有关战略联盟的探索和研究。最早对战略联盟的概念进行概述的是霍普兰德和奈格尔,之后学者们在其基础上展开了研究。随着战略联盟的发展,联盟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企业间联盟开始成多样化趋势。基于此,不同的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展开对于战略联盟的研究。
对于战略联盟的解释也呈现出多样化。截至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Porter(1980)将战略联盟解释为企业与企业之间所形成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不是正常的市场交易也不是直接合并。Gulati 和 Rajay 将战略联盟定义为合作的双方企业间为了实现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目标所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教授的观点同样指出:战略联盟不同于企业间的合并,它是指企业在遇到发展问题时通过寻找一个合作伙伴来解决自身发展的问题并与其作出的长期合作的约定。蒂斯则把战略联盟定义为一个合作群体,群体中的成员在信守承诺、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共同来实现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的目标,群体间的承诺主要有:排他性的购买协议;排他性的合作生产;技术成果的互换;R&D 合作协议等。JohnChild 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合作关系,提出战略联盟指企业之间为了提高彼此的能力进而达到各自战略目标而进行的合作。Gulati(1998)则认为战略联盟是同有联盟意向的联盟企业间自发地与伙伴迗成合作协议,在保持本企业独立性的同时,通过共享资源实现共同目标。Beamish 和 Killinged 把战略联盟定义为一种结构,认为战略联盟是一种对伙伴间进行交易时所采用的的治理结构,是对企业能力结构进行管理的一种特殊系统。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可以从大、小两个视角进行概括,大的视角认为凡是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无论是双边的还是多边的都可以将其定义为战略联盟,如:合资企业、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与零售商之间的关系等都可以归为战略联盟;小的视角认为只有那些与企业达成某种战略协议的或者达成共同的战略目标的长期合作才称得上是战略联盟,如:长期的交易行为、持续的供给与分享行为、合作 R&D、合作营销等。本人更倾向于从大的视角上对战略联盟的概念界定。
..........................
2.2 资源互补性研究综述
企业在选择自己的战略联盟伙伴时,对于那些对企业发展而言没有什么贡献的企业通常会视而不见,这些对企业而言没有什么贡献的企业通常是指那些与企业的资源不匹配或者不相关的企业。而对于那些能弥补企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缺陷的企业,企业往往具有很大的积极性,并且对于与其达成联盟伙伴关系有着十分强烈的欲望。由此可见企业间资源的互补性对于企业间组成战略联盟关系的重要性。通常认为,一种资源只有在另一种互补性资源的配合下才能发挥其的最大价值并且所形成的资源组合远远大于个体单元的资源组合价值之和。在这种背景下所建立的联盟组织能更有效的突破自身的缺陷,快速实现联盟目标。进而提升组织的联盟绩效。联盟伙伴间的互补性知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联盟企业的知识范围,促进了企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通过与具有互补性资源的企业进行合作,可以将联盟伙伴所具有的互补性资源和知识吸收转化利用,为以后企业独立发展时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实现竞争优势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互补性资源不仅在于企业进行联盟时起作用,企业可以在联盟组织分崩瓦解之前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资源,所以对互补性资源的吸收转化能力也是企业所必须有的。
本文根据其他学者关于资源的划分将资源分为实物和非实物两大类。实物资源主要包括那些能据实计算的如;财务资源、人力资源、机器设备等实物性资源;非实物资源主要包括那些如:管理资源、品牌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企业所特有的知识能力等非实物方面的资源。无论实物还是非实物资源上的互补性都可以归为资源的互补性。
通过对以上学者们的观点分析得出结论:本文认为联盟伙伴间的互补性资源是战略联盟能否成功的一个重量级因素,并且当这种联盟伙伴间互补性资源遭到破坏已至不复存在时,整个联盟组织的有效性将大大降低直至整个联盟的失败。许多现有案例也表明,对于即将达成战略联盟关系的两个企业,企业间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是其对对方作出评价时所考虑的重要一面。
.........................
第三章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13
3.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13
3.1.1 资源互补性与联盟绩效................. 13
3.1.2 资源互补性与伙伴信任...................... 14
第四章研究设计.........................19
4.1 变量的测量 .......................... 19
4.1.1 因变量(联盟绩效)........................ 19
4.1.2 自变量(资源互补性)................ 20
第五章实证分析..............................25
5.1 效度和信度分析 ............... 25
5.1.1 效度分析............................ 25
5.1.2 信度分析................. 29
第五章实证分析
5.1 效度和信度分析
在进行实证分析前首先对通过发放问卷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简单的整理。在利用收集而来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结果分析前应当考虑到所获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必须确保用于结果分析的数据是真实有效的这个前提,这样才能保证所得结果的权威性。而信度(可信度)和效度(有效性)分析作为问卷分析的第一步,可以对问卷所获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做出判断。通过问卷所收集来的数据必须全部通过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才能成为实证研究中的所能利用到的有效工具,才能确保我们的研究是准确的和有意义的。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为保证实证结果的有效性,首先对问卷调查所回收的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
效度即有效性,百度百科将其解释为一种测量工具和手段,通过对问卷所获数据进行效度检验,可以准确的检测出文中所求结果与测量变量的吻合程度。效度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实证研究中。在效度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1,单项与总和的相关效度分析;2,准则效度分析;3,结构效度。结构效度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效度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本文即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本文仅对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因子分析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从所设计的量表的全部题项中提取公因子,各个公因子分别与某一群变量高度关联,通过对所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文中所设计量表的基本结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的主要指标有累计贡献率(反映公因子对量表的或问卷的累积有效程度)、共同度(反映由公因子解释原变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原变量与某个公因子的相关程度)。
.........................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及启示
近年来,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面对眼前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单靠自身的力量很难让自己在这个到处都是竞争的环境中取胜,各个企业纷纷开始寻求一种能丰富和满足自身发展所需资源的新的发展战略—战略联盟。通过与其他企业组成战略联盟关系,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当今企业而言联盟成为提高竞争优势最有效的手段。组建联盟可以有效地弥补企业资源的缺陷,通过吸收来自联盟伙伴的互补性资源,实现资源重组,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这样具有互补性资源的联盟伙伴间会投入更多的心血来维持这个能促进自身竞争力提高的联盟组织,联盟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得以保持,联盟绩效也会有很大的提升。由此可知,伙伴间拥有的互补性资源成为联盟组织中的关键,因此深入探讨互补性资源对于联盟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于提高战略联盟绩效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大量研究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要研究的理论模型和假设,接着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并运用了相关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探讨了互补性资源对于联盟绩效的作用机理。对于企业而言,互补性资源的获取一方面可以弥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缺陷,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资源互补性较强的两个企业所组建的联盟更具稳定性和长久性,能获得更高的联盟收益。其次,在研究文献和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伙伴间的信任对于互补性资源的输入和输出以及联盟绩效都有着很深的影响。最后本文试图将伙伴信任引入互补性资源对于联盟绩效的影响机理中,力求探究伙伴信任在二者之间所起的作用。
参考文献(略)
基于伙伴信任的资源互补性与战略联盟绩效关系工商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