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 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经济危机后的美国为了控制市场货币流通量,出台了许多加强银行监管的措施,尤其在存贷利率方面,近乎苛刻。由于货币的趋利性,银行业对金融产品进行了层出不穷的创新,巨额资金入主金融商品市场。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美联储为了适应新形势、盘活市场,在之后的 16 年内,开启了全球首次利率自由化的改革之路。美国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后,经济效果凸显,市场更加活跃、金融效率提高,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强有力的支撑。由于诸多好处,其他发达经济体不甘落后,纷纷进行了利率改革,总起来看,在当时阶段,利率市场化的浪潮有效的盘活了市场,提振了全球经济。1978 年,为了搞活经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计划经济下的信贷配给与经济发展越来越脱节。在借鉴西方发达经济体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于 1993 年正式提出利率自由的大胆假设,从此也走上了改革的漫漫长路。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利率自由之路必须是稳步推进的、渐进式的。随后十几年的历程表明,当局也正是这么做的。1996 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在我国建立并成功实现了拆借利率市场化。随后,一些受限制的市场先后被放开,其中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一级市场、外币贷款、大额外币存款。渐进式利率市场化中最关键的莫过于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央行对此也做出了诸多努力。当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为了保持经济维持较高速增长,释放流动性,存贷款利率被当局显著调整。伴随着原国有银行股改的完成,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纷纷上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适应形势,一些新兴金融产品如理财等的收益率逐渐与存款利率脱离,而旺盛的资金需求催动着民间融资利率相对银行贷款利率走高,我国利率市场呈现出多重利率并行的局面,这些变化都是出于金融市场自发调节的渐变结果。2012 年,央行持续调整存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意图明显。
………..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上世纪七十年代,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各个发达经济体中放松利率管制的呼声都很高,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利率变得越来越活跃,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普遍关注,针对利率风险的研究和文献也日益增多。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比较成熟的利率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利率敏感性缺口、久期测量法、VAR 在险值测量。在 1983 年的公司年报中,摩根大通第一次提出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来衡量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相互匹配情况,他们把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按期限分成不同的小组,在某个具体期限内,用敏感性资产作为被减数,敏感性负债作为减数,所得结果就是利率敏感性缺口值。当此值为负数时,既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则称为负缺口,当结果为正数时,则称为正缺口。此方法由于数据易得,算法简单,当时被很多金融机构广泛使用,尤其应用在测量短期利率风险方面。但此方法所应用的数据均为静态数据,不能反映资产和负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因此,史密斯和摩根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得到了能反映利率敏感性缺口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缺口模型。时至今日,由于利率敏感性缺口的便利性,很多商业银行仍在使用。
………..
2 渐进式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分析
2.1 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概述
在资本市场中,资金的价格是利率,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利率管制或者金融抑制而言,利率水平由市场上资金供求状况自由决定,而不是受控于一国的中央银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利率水平一直由当局宏观调控决定,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这种计划经济下的资金配给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当局决定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纵观世界其他经济体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激进式而言,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根据本国实体经济及金融市场发展的具体情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地推进,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形成以某种利率为参照基础,主要依靠市场参与者资金供求来决定的利率机制。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经验借鉴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以上三个国家尽管国情不同,改革时间及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尽相同,但从初始改革至完成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我国亦是如此,从 1993 年颁布法案至今,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在稳步推进,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渐进式的。利率自由即利率市场化并不代表中央银行就完全丧失了影响力,通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改变基准利率等手段,央行仍能对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利率市场化共有以下四个明显特征。首先,利率水平由所有市场参与者们合力决定。在金融市场中,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主体包括个人、企业与国家。当利率市场化完全形成时,每个资金供给或资金需求者根据自己能接受的风险、自己预期的收益率来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市场利率在每个参与者的合力与博弈中形成。
………..
2.2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回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立足点是基本国情,着眼于此,我们需要一条适用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之路。回顾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经过长达 16 年之久的筹划及调整,美日韩三国均成功实现了利率市场化,效果比较理想。而拉美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曾几度引发国内货币危机,脱离实际,过于形式主义,不可取。因此,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的必由之路。1986 年,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允许银行就盈余及短缺头寸进行调剂,拆借利率及拆借期限由参与交易的银行磋商决定。由于拆借市场刚起步,银行风险意识短缺,出现了许多隐患,为了让市场运行更加尽然有序,四年之后《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实施,《办法》中规定了各个拆解期限利率价格的上限。在 1996 年之前,银行间同业拆借业务通过银行中介机构达成,1996 年 1 月,国务院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新要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正式成立,各参与银行通过网络进行统一交易。同年六月,《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在央行的指引下颁布,拆借利率上限的取消表示拆借利率的高低由市场资金需求状况决定,至此,我国完成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前后大约经历了十年的时间。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由于资金流量大、信息反应迅速等特点,在整个金融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实现利率市场化标志着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起步。
………..
3 利率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15
3.1 缺口分析模型......15
3.1.1 静态缺口分析模型.......15
3.1.2 动态敏感性缺口分析模型.........15
3.2 久期缺口分析模型.....16
3.3 风险价值(VAR)模型..........20
4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评估的实证研究..........23
4.1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分析银行利率风险....23
4.2 VAR 模型估计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24
4.3 实证结果小结......35
5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相关建议........37
5.1 有效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 V0.......... 37
5.2 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利率预测机制.........37
5.3 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38
5.4 形成利率风险防控长效机制..........38
5 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的相关建议
5.1 有效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
通过实证分析的最终结果 VAR 在险值直方图与利率敏感性缺口直方图对比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暴露值与利率敏感性缺口 V0的大小呈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想要降低利率风险暴露值首先要缩小利率敏感性缺口。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来源仍然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净息差收益,拿工商银行及农业银行 2014 年上半年财务报表所传达的信息来看,2014 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净利息收入2376.07 亿元,占总收入的 72.3%,非利息收入占比不到 30%;中国农业银行净利息收入2094.38 亿元,占总收入的 78.5%,非利息收入占比不到 25%。而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大型商业银行中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有 50%以上,花旗银行每年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甚至能达到 70%,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在多元化经营方面与国外银行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净息差收益主要依靠存贷差价获得,而由于短存长贷能最大限度扩大这种净息差,被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所普遍采用,这就导致了短期内我国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缺口显著为负。想要改变这种格局,必须进行多元化经营,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增加咨询顾问、理财业务、综合性服务及结算等中间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
……….
结 论
近年来,世界经济总体延续回暖态势,但深层次矛盾仍然羁绊全球经济回升步伐。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但经济调整的阵痛以及改革所带来的活力相互交织,传统增长引擎减弱及新兴产业孕育发展并存,经济运行呈现新阶段性特点。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资本监管更趋严格,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这就是当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窘境。本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我国 9 家贷款基准利率报价行的利率风险暴露进行了量化评估。本文首先对渐进式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及特征进行描述,回顾我国在经济发展各阶段为其所做的努力,然后阐述渐进式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之后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对利率风险评估的集中模型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之后选取直观易懂的在险价值(VAR)模型展开随后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的实证研究是文章重点,选用 Shibor 隔夜利率为研究基准利率,以 9 家贷款基础利率(LPR)报价银行为研究对象,用 2014 年半年度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资料,在三个月考察期限内对 9 家报价行利率敏感性缺口展开具体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检验之后,发现对数处理后的时间序列异方差效应显著、非正态、2 阶自相关。经过对残差序列进行 t 分布、正态分布、GED 分布的拟合比较后,发现参数为 1.6 时 GED 分布拟合效果最佳,建立 GED(1.6)— GARCH(1,1)模型。运用模型反向计算出时间序列的标准差,将此标准差带入 VAR 模型,计算出 9 家利率报价行在一定利率敏感缺口下每日风险暴露值。最后通过 GARCH(1,1)模型对 Shibor 隔夜利率进行了向前一天预测。结果发现我国 9 家大型商业银行每日利率风险暴露值普遍偏高,其中工商银行为 7631 亿元、农业银行 6720 亿元、中国银行 4266 亿元、建设银行高达 8620 亿元、招商银行 3724 亿元。伴随着在不远的未来存款利率上限将被放开,进行了 20 余年的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尾声,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防控迫在眉睫,理应受到重视。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