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我国货币策略中间目标选择问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46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货币政策目标按顺序分为操作目标、中间目标、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处在其余两者之间,是央行在特定时期和特别的经济条件下能以特定精密度达到的。为了能顺利实现一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使得一国的货币政策达到有效,在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间选择一个良好的中间目标是十分重要的,中间目标起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1970年后,因为货币主义理论的风行,西方发达国家将数量型指标当做其货币政策的中间变量,以控制通货膨胀。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完善,金融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西方国家的金融创新风起云涌,金融管制逐渐放松,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幅度增大,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了冲击,货币层次的划分也变得难以确定,实际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程度减弱。在对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考查后,各国发现将数量型指标作为中间目标留存着各样坏处,于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纷纷不同程度地把一些价格指标拿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例如通胀率、市场利率等。如:美国重新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英国、瑞典、芬兰等国家则直接将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变量对象。

在我国,在1998 年数量型指标正式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之前,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信贷规模一直是我国央行的主要中间目标。中国现行使用的数量型指标货币量作为中间目标是由我国现实的国情所决定的。首先,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相对简单的金融结构使得货币总量与通胀或名义收入等目标变量之间容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函数关系;其次,在金融发展层面,我国的机构无论从规模大小上还是产出效率上都与西方国家比较有着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往往是工具比较简单,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类型不多,居民和企业的金融资产仍以商业银行存款主导。这种简单的金融市场结构便于央行估测货币供给量,控制目标通货量的难易程度比较小。

美国次贷危机突发带动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在2007年末,中国的货币政策在直至2008年早期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时间差后性。如200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已经明显在走下坡路,但是,中国2008年3月份召开的两会依然定调为防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2013年发生的“钱荒”令人印象深刻,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一度达到13%,国家对影子银行监管的重视也说明其影响了货币总量的统计口径准确性。中国货币政策架构中,中间指标的确定欠佳是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有效性难以发挥的重要原因。货币供应量能否接续作为中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适宜性受到了挑战,更加产生了数量型指标可否继续担当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争辩。

本文针对当前这一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在回顾我过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和演变历程的同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劣。得出一个优于数量型指标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2 论文的结构

正文一共分成5个章节,第一部分,引文,阐述本文的研究原因和价值所在,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研究情况,同时总结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进行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理论阐述,详尽的介绍和总结关于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通用理论及主流观点。第三部分,针对研究对象“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回顾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走过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历程,以及不同中间目标如何随着国家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变迁。第四部分,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价格型和数量型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可使用性,定性的分析价格型和数量型中间目标的三个特性,并利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得出价格型和数量型中,价格型中间目标具有较好的使用前景。最后部分,全文定论,给出提议,总结全文观点,为未来实行价格型货币政策中间变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2章 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理论阐述

2.1 货币政策的相关理论

2.1.1 货币政策释义

货币政策是国家或区域的央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及微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和信用条件的政策方针、决定措施总和的统称。货币政策是由不同的局部政策构成的政策体制,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财政政策等。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最终目标是要与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相一致,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体有四:稳定物价、就业充分、经济增长和收支平衡。在这当中,不同的央行施行货币政策的最基本目标是货币稳定。货币稳定是指通货供应量被维持在在合理客观需要数量的范围内,以实现保持价格稳定。这就意味着,通货供应量不可以超过货币的客观需要数量,央行通货施放时数量几何为合适,可以在货币需要数量所容许的区间内进行调节抉择。货币稳定和经济发展这目标是一致紧密不能分离的。发展经济必要通货恒定。经济历史的事实证明,没有一个良好的稳定的货币和金融条件,要维系经济发展的稳定是难以实现的,但经济发展是货币稳定的前提,只有保证经济,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才有可能实现通货恒稳。

通货价值恒稳,就是在短期内物价水平没有明显的变化发生,或者说将一般的物价水平上行和下跌的幅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物价的水平是可以上升的,但要有可控性,对于可控的范围界定,经济学界和金融界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国家也制定各自不同的标准。从普遍适用的角度来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国家货币当局,一般要求通货膨胀率应控制在2%~3%。价格总水平反映了价格变动或平均的总的趋势。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趋势通常由各国政府制定的物价指数来反映。通常衡量一般物价水平变化的指标指数主要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 和国民总产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2.1.2 货币政策工具

为了实现合理的货币政策,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央行需要货币政策相应的配套工具。在货币政策和发展过程的长期实践中,央行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它可以划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选择性货币政策和其他货币政策。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一般工具通常作为央行调控经济的惯例手段,目的主要是调节货币容量、信贷和利率的一般水平。这些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实行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三大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以立法规定的方式规定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所保有的各类储蓄必须保持的备付金的比率。例如,如果在法定准备率是12%的情况下,那么在商业银行接收储蓄1000万元时,应留下至少120万元作为备付金,只能贷出剩余的880万。

法定储蓄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量显著直接产生效应。货币供应量乃是准备金总量与货币乘数之积。

2.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理论阐述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是指,在央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和直接操作对象之间,由央行设置的,易于控制并与政策目标高度相关,用来监测最终目标实现效果以及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概念就被提出。十多年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在货币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才被重视、使用,并被纳入货币政策框架体系之内。

2.2.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分类

广义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组成,近期中间目标包括短期利率、基础货币、备付金储蓄,这些对象可以直接受货币政策工具效用并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远期目标包括通货量、银行信贷规模、长期利率,这些目标间接受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并直接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这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狭义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通常是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密切,是易于观测和控制的金融价格或者金融数量。

2.2.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特点

1.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本身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其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关系密切,央行设定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就好像成为货币政策目标本身。一般的货币政策操作流程由两步组成,第一步,央行确定下年经济和通胀目标,进而确定相符的数量型指标增长目标;第二步,监测中间目标。

2. 不能被直接控制。但货币当局对其的影响更显著更有效果,这表现为货币当局对其变动的反应更及时更成效。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其重要意义在于,一、避免货币政策制定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通过这个名义的标准,方便社会公众察看和判定货币当局实行货币政策纸上与行动是否统一。二、货币政策作用机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不稳定性,长久以来人们意识到需要借助一些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信号,可以比较快速的呈报经济形势的变动,从而更好的实行货币政策。

第 3 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18

3.1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意义···18

3.2 价格型中间目标更适合于我国经济的实证分析·········20

结论和建议···············32

实证分析的结论···················32

促进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发展的建议····················32

第3章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

3.1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意义

3.1.1数量型中间目标存在明显不足

1998 年至今,我国一直实行以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数量型中间目标,至今为止,其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1、 相关性降低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弱化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关联:银行信贷传导作为我国主要的货币传导途径使得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单一,进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其一,商业银行商业运行的性质和行为使得其经营会发生与央行意图相悖,这种倒逼机制使得货币供给有明显内生性,削弱货币政策效用;其二,外汇占款增加,使得货币供给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货币供给一定程度上的内生性。

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货币供给与经济相关关系的减弱:资本市场发展,资产价格的上升使得货币需求发生增加,通常而言,资本市场通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从而关联货币供给,因此,货币需求增加带来货币供给的变动,资金倾向于向资本市场而非生产领域流动,虚拟的资本膨胀造成产业空心化的现象,资本市场蓬勃带来经济虚假繁荣现象,最终使得实体经济投资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下降。

经济越发的开放造成相关性缺乏稳定:加入世贸组织,改革外汇制度,随着我国对世界经济融入程度的加深,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一,随着金融创新程度的加大,使得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数量增加,改变的商品交易模式和扩大的交易范围使得货币供应流向更加分散,进而加大了央行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个中间目标达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难度;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将对我国金融状况产生影响,随着入场机构增加,限制越来越少,外资银行及金融机构凭借其成熟的运作经验,加上技术、资本、人才的优势,导致我国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调控困难增加,中间目标与最终目标的关系趋于不确定。

2、 可测性降低

货币流通速度预测方面:一般理论而言,随着货币化深入,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再随着经济发展稳定和金融创新加深,货币流通速度上升。这种预测仅在理论上大致可行。1998 年后,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各个领域包括教育、住房、养老等推行改革,未来支出不确定性和预期提高,消费和储蓄偏好发生变化,货币流通速度放缓。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调整结构的特殊时期,制度环境及宏观环境的变化容易冲击货币流通速度,并且预测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因此,这一环节预测的不确定性就带来货币供应量可测性方面的问题。

结论和建议

实证分析的结论

前文通过对价格型和数量型指标的三大标准对比,得出货币量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尽如人意,相比较价格型指标利率的三个特性凸显出的新优势,从理论层面而言,数量型指标的固有地位开始松动。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世界金融经济的开放和流通,我国也势必加大自身开放程度,可以说,在新形势下,数量型指标作为中间目标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少,亟需整装待发的新的货币政策思路与中间目标,按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演变思路,价格型指标利率在历史经验和理论现实中,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鉴于我国正处在发展中国家行列,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使得通货膨胀率和汇率并不足以承担起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重要角色。

从实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有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1、滞后一年的基准利率 x2 与国民生产总值变动统计趋势无明显变动。

2、滞后两年的基准利率 x3 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y2 相关性趋势维持较强水。

3、滞后两年的基准利率 x3 与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y3 负相关性上升。

4、滞后两年的基准利率 x3 与居民消费价指数增长 y4 负相关性增强,可见价格型指标利率与我国 1998年后的国民经济相关性还是比较显著。

价格型指标基准利率之于数量型指标广义货币 M2,其对于经济的相关性相对强,关联程度趋势也有增强的迹象,相比较于数量型指标广义货币 M2的相关性减弱的趋势,说明价格型指标有逐渐取代数量型指标成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能力,其稳中走强的关联关系,也决定了价格型指标势必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总结以上结论,得出,利率凭借其更好的关联程度和未来乐观的关联程度变化趋势,目前形势下可以采用,并且势必在未来可以更好的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促进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发展的建议

鉴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需求变化是制度流程的改进,为了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在确定和执行中更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给出以下对策建议:

1、数量型与价格型主次互为参考,逐渐变轨

记录和检验价格型指标的目标效果。在逐渐掌握了价格型指标作为中间目标的实施策略后,稳中有变的从数量型指标向价格型指标转变。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市场程度加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有效性也更容易显现。在目前的中间目标效果欠佳情况下,稳健的实现利率市场化改革,转换中间目标,将为我国的货币、经济、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3、健全金融市场化体系

金融市场的发达为政策中间目标能够提供灵敏可靠的传导媒介,使得货币政策有效,金融市场的参与多主体,交易多方式,工具多数量,使得货币政策具体操作选择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应大力发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机构,同时使得政策相辅相成,促进配合,深化改革,提高竞争,提高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运转效率。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