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为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世界许多国家都选择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的道路。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2008 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体系和未来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促使经济恢复发展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无疑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优路径。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大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的高度。而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是这项战略性系统工程中极为重要的制度安排。”2010 年,国家出台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第二年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指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强化相关的支持政策,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环境。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资金仍然是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影响转轨时期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最主要因素【1】。因此,我国亟需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从而为科技金融的有机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回答金融在科技中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本文通过详细阐释金融在科技不同发展阶段的实现机制和功能机制,从理论上揭示了金融促进科技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为实现金融发展理论与科技理论的融合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实践中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目前科技的竞争已不单纯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还是科技与金融的融合程度的竞争。金融创新在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表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完善金融环境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经济经历了三十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以外汇储备和居民存款为代表的大量金融资源,但这些金融资源并没有有效地投入到科技创新中,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尤其是科技成果得不到资金支持,难以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投入效率低下,渠道不畅通;资本市场存在缺陷,缺乏投资退出渠道等等。这些问题都体现出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不够灵活、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科技发展要求。通过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科技金融的形成机制和融合路径,提出完善科技金融融合机制的对策建议,对于解决长期阻碍我国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非常有帮助,有利于促进科技金融事业的发展。因此,对于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与对策研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 2 章 科技金融的相关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
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下,学术界普遍认识到科技金融融合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外学者在探讨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相关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与细化。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于科技金融的融合研究日益浓厚,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另一方面也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效率低下有关,在推进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体系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特别是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本章主要对科技金融的相关文献综述进行回顾和总结,并系统阐述了创新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通过梳理这些理论研究以期得出一些有益启示。
2.1 科技金融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与科技活动的范畴
科技包含科学和技术两部分。关于科学的定义有很多。达尔文于 1888 年曾对科学下过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这一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按《辞海》定义,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规律的知识体系”。简单地说,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技术最早仅指各种应用工艺,到 20 世纪初,其含义逐渐扩大。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指出,技术即“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这一定义基本上说明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点。按《辞海》定义,技术是指“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技术在广泛意义上讲,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既包括有形的硬件工具,也可以表现为无形的方法和规则。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已变成“科学的应用”。同样,现代科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技术,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手段,并且技术需要往往会成为科学研究的目的。现代社会中,科学和技术日趋体现出不可分割的一体化特点,二者之间呈现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本文没有区分科学和技术,而是统称为科技。
对于科技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科学技术统计工作手册》中将科技活动规范为三类活动:(1)研究与发展(R&D)活动;(2)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活动;(3)与 R&D 密切相关的科技服务活动。同时,明确指出了科技统计的核心总量指标是“投入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人员、资金、物质”。我国对科技活动的统计范围包括研究与试验发展(R&D)、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R&D 成果应用)、科技教育与培训(SIET)以及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STS)。结合二者的分类和本文研究重点,此处所指的科技活动主要为 R&D 及其成果应用活动。
第 3 章 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分析 .... 18
3.1 科技金融的资源配置机制...... 18
3.2 科技金融的风险分散机制...... 21
3.2.1 风险分散机制的重要性....21
3.2.2 风险分散机制的形成...21
3.3 科技金融的信息处理机制...... 22
3.3.1 信息处理机制的重要性....22
3.3.2 信息处理机制形成.......23
3.4 科技金融的激励监督机制...... 24
3.4.1 金融中介的激励监督机制.....25
3.4.2 金融市场的激励监督机制.....25
3.5 本章小结..... 26
第 4 章 科技金融融合的国际比较和国内现状分析...... 27
4.1 科技金融融合的国际比较分析....... 27
4.1.1 美国经验...27 4.1.2 日本经验...32
4.1.3 美国与日本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35
4.2 我国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现状....... 37
4.2.1 科技金融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37
4.2.2 科技金融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建立....38
4.2.3 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多样化.....39
4.2.4 科技金融各领域的重要进展......39
4.3 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43
4.4 本章小结..... 43
第 5 章 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对策建议 ..... 48
5.1 建立全面规范的科技金融制度保障机制.... 48
5.2 完善间接融资体系,拓宽科技融资渠道.... 48
5.2.1 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杠杆效应...48
5.2.2 提高商业性金融的支持力度......49
5.3 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50
结论
本文对科技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阐释了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的成功经验,考察了中国科技金融工作的现状,揭示了我国科技与金融融合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科技金融融合的对策建议。概括起来,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科技金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回顾和梳理,特别是从创新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这两大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得出一些对本文研究有益的启示。其中,创新理论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重视企业主体和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二是要重视制度创新,特别是社会制度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制度因素,而政府干预也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有一定的必要性;三是要重视创新体系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样地,金融发展理论对本文的研究也有三点启示:一是金融结构的优化在金融促进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是避免金融抑制,促进金融深化,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要减少不必要的经济金融管制;三是注重金融的内生形成机制以及相关的制度完善;四是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
(2)通过阐释科技与金融融合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机制、风险分散机制、信息处理机制和激励监督机制,得出四点结论:第一,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可以通过不同的功能实现金融中介在科技金融中的资源配置机制,而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则有所不同,对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具有特别的作用和意义;第二,风险分散方面,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比较优势;第三,在科技创新前中期和多元化信息条件下,金融市场在信息处理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科技创新后期和单一信息的处理,金融中介则更有优势,原因在于其信息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和垄断性的特点;第四,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都能够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对所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监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3)通过选取科技金融融合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日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得出六点结论:第一,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要与一国国情相适应,对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不能全盘照搬也不能固步自封;第二,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中,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文化等社会制度体系的支撑和保障;第三,政策性金融在科技金融的融合中最能够体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因而可以很好的发挥支持和引导作用;第四,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主体,在间接融资方面能够很好地推动科技与金融相融合;第五,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能够放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和力度;第六,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发达的风险投资市场可以加速科技金融的融合进程。
(4)通过对我国科技金融的融合现状进行详尽的考察,对其形成原因的深入探究,得出制约科技金融融合的因素:科技金融相关政策法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银行导向型”的科技金融模式存在制度缺陷;政策性金融对科技金融的扶持力度和方式欠妥;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还未建立,特别是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之间及各市场内部发展严重失衡;风险投资资金两端受困,阻碍了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加速效应的形成。
(5)构建我国科技金融的融合机制,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的制度保障机制;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杠杆作用,提高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此外,政府还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特别是针对科技企业建立科技信用评级体系,为科技金融的融合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
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问题作为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涉及科技、金融、管理、政策学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相关问题非常具有理论复杂性和实践操作难度,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本人在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深感研究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有限,对科技金融融合的研究还显得不够深入和完善,很多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比如关于科技金融融合机制的内在机理的实证分析,相关对策建议的绩效评估以及金融与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的协调研究等等。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孙伟艳,朱攀峰,娄季芳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40-42
[2]Rajan R G. Insiders and Outsiders: The http://sblunwen.com/jrbylw/ Choice between Informed and Arm’s-Length Debt[J].Journal of Finanee,1992(47):1367-1440
[3]Haynes G W, Haynes D C. The debt structure of small businesses owned by women in1987 and 1993[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1999,37(2):l-19
[4]Berger A N, Hasan I, Klapper L F. Further evidence on the link between Finance andgrowth: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of community baking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J].Journal of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4(2/3):169-202
[5]Bencivenga V, Smith B, Starr R. Transactions costs, technological choice and endogenous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55,67(1):153-177
[6]Rin M D, Nicodano G, Sembenelli A.Pub1ic po1icy and the creation of active venturecapital market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6,(8)1699-172
[7]Atanassov J, Nanda V K, Seru A. Finance and innovation: the case of publicly traded firms[J].Working Paper,2007
[8]Kaplan S.N., Stromberg P. Financial Contracting Theory Meets the Real world: An EmpiricalAnalysis of Venture Capital Contracts [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3,70:281-295
[9]Casamatta, Catherine. Financing an Advising: Optimal Financial Contracts with VentureCapitalists [J].Journa1 Of Finance, 2003(5):2059-2086
[10]Keuschnigg Christian. Venture Capital Backed Growth [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4,9(2):239-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