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教学模式下中学德育管理思考——以H学校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060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笔者研究的H学校在德育管理中,拥有一些适应“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比如,网络考勤制度、“班主任+tutor”的管班模式、多重“导师制”等,但在执行过程中并不尽善尽美,也存在一些问题,制度方面并不够完善。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国务院于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包含:“教师要尊重生的个性,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1] “走班制”第一次在国家政策层面上以教育改革的内容被正式地提出。2014年12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地指出,“调整教学组织方式,满足学生选学的需要,把走班教学落到实处。”可见,高中学校需要在新高考政策的大背景下改变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这也证明新高考政策倒逼高中学校实行走班教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让各个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工作也越发重视起来,有意识地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当中渗透并综合推广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相关教育工作,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强调每个人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每个人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形式。这要求学校以人为本,培养人才,尊重个人发展的方向和形式,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内容的同时,发挥个体优势,以适应未来自身发展需求。为自己将来的生涯做好准备。学校通过高中教育转变育人模式,从"育分"走向"育人",从追求冷冰冰的分数转向关注活生生的人。[3] 在这样的要求下,原有的学校固定教学和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向,这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今,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走班制”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满足个性化教育的需要。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选课走班制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当下,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学校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更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人本教学理念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口号,慢慢在更多的学校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适应当下教育改革的“走班制”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展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毕竟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实施和推行中难免会有阻力和困难,甚至更大的难题。笔者研究的H学校,在教育教学内容上结合中西方优势,在管理上更多结合国内德育管理的现实和需求,该学校引用借鉴澳大利亚办学经验、教育体系和师资与国内基础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双语教育。在教育模式上采用“走班制”,既体现了中国教育的优势,同时发挥西方教育理念。此文主要研究H学校高中部的德育管理层面的相关问题。“走班制”教育教学模式起源于西方,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教育领域已经实施多年,运行机制已经相当成熟,我国在新的教育改革制度下,“走班制”也将会成为我国今后教育教学的主流形势。H学校的学生恰恰是我们中国的学生,这正是西方“走班制”教学与中国具体教育实情相结合的真实实例,对于尚处于“走班制”教学模式初探阶段的中国教育领域来说,更具有借鉴意义。笔者认为,对H学校实施的“走班制”下的德育管理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所以,欲通过对该校“走班制”模式下的德育管理研究,找出这一教育模式下的德育管理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在当下我国的新教育改革政策实施的前提下正在实施“走班制”模式的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提供案例,为更多学校提高教学和德育管理方面的质量提供更加有效的途径。
1.2.2 研究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以一所国际学校为例,借鉴中外“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德育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当下新课改形势中“走班制”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获得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原因,探讨运作过程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并提出更合理有效的对策参考。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走班制”教学在我国中学教育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学校原来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只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发挥“走班制”的最大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寻“走班制”下的德育管理实施的必备条件及有效策略,旨在提高中学德育管理效能,为在我国更多实施“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学校提供可能的路径。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当下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走班制”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初中正在逐步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来完成初高中的对接。对于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学校将面临许多新的教育问题,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生的德育管理问题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笔者所在学校的“走班制”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运行的德育管理机制的案例研究,借助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以真实的“走班制”反映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案例以及分析调查,提出在 “走班制”下对道德教育管理的相关建议,促进中学德育的有效和高效发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走班制”的内涵和发展
2.1.1 “走班制”的内涵
“走班制”教学模式基于原始的行政班级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意向科目,教师和教室都是固定的,每节课学生需要去到自己选择的科目班级进行学习任务。它是一个固定的班级和流动式教学组织。“步行”教学是为了避免教育的同质化和固定准备课程造成的个性化压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应自己的课程,不再使用统一课表,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私人订制"的个性化课表。
“走班制”的本质是更好地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走”意味着“动”、“不固定”,体现出的更多的是自由、开放、变革以及更多的选择性、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同样因为这个“走”字,意味着“走班制”是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具有更深刻、更丰富、更趋向教育本质、满足学生发展所需的内涵。[11]罗杰斯是人文心理学的代表, 20世纪60年代,他们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新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教育改革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启示。[12] 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习,因此教师不是使用填鸭式坚持让学生来迫使学生无助地,乖乖地学习无聊又琐碎的学习材料,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其所感兴趣的知识。“走班制”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符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积极调动学生对学习和教育的热情以及学生的学习欲望。[13] 在中国的春秋时期,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也认为每个人之间存在差异,需要找到适合每个人的方式。这种对差异的尊重和对不同形式的教学组织的使用要求具有相似能力的人,或具有相同学习目标的人和具有相同学科需求的人相结合,并且应该赋予学习者自由独立选择的权利。赋予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能力,是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对于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14]在“走班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和水平的课程。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打破传统行政班的界线,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学习兴趣,开展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
2.2 中学生德育管理的内涵和任务
2.2.1 德育及德育管理
广义的道德教育包含了学校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社区道德教育等等。从狭义上讲,道德教育是更多是指学校中的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某些社会群体或者社会的要求,对受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增加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通过体验和实践,为社会和阶级形成一定的道德和精神需求,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过教育的人的道德活动。
中国中学的《德育纲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教育,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德育,民主法制和学科教育,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教育,以及情境任务和时政政策教育等方面在革命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领域提出了具体的教育要求。可以看出,道德教育的基础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道德教育管理是指根据目标,任务和学校教育以及管理的总体要求,对德育工作体系和道德教育过程进行规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因此,中学德育管理是道德教育目标指导下的中学生德育干预。道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学科教学和一系列活动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过程。为了使这种综合影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并取得相应的成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应当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加强对德育的管理。


教育管理论文参考

........................
第3章 “走班制”背景下“H”学校德育管理情况调研 ................. 19
3.1 H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 19
3.1.1 H学校高中部德育管理层级 ............................. 19
3.1.2 H学校德育管理主要形式 ....................... 20
第4章 中学“走班制”下德育管理的对策 ........................... 41
4.1 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 41
4.1.1 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41
4.1.2 激励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 42
结语 ................................ 55
第4章 中学“走班制”下德育管理的对策

4.1 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让他们懂得自主学习,具有独特个性,不盲从,不跟风,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做“自由人”。“走班制”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生们在学科的学习上遵从个人意愿和特长,自发地进行学习。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在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们可以从自身角度主动去认同、接受和遵从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以“德”调动“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4.1.1 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应该在教育理想和真正的困境中找到自己的立场,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的同时,也积极培养学生们的道德意识以及其能力,在不忽略学生身心健康懂得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和素质。一所学校,如果备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能够促进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积极性。所以需要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认知、行为习惯、成长成才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学校文化对学生个人的影响不同,不同的校园文化造就学生不同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却也决定学生的价值方向。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深厚感情。
二是开展各式各样的互动活动。学生在学校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通过参加学校升旗仪式、校歌比赛、体育比赛、演讲比赛等不同形成,通过共同参与学习任务、集体合作实现一个目标,让每个人都有成就感,让每一个孩子感受的学习和活动的快乐和价值所在。在合作中,学生认为他们是小组的一部分,更是学校的一份子。他们在过程中加强了与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学校目标和观念的认识。
三是重视学校榜样的力量。一所学校的优秀很大程度上反应在精神层面上,而精神层面的高贵品质依托于学校的优秀学习,他们的学习及其行为表现都可以彰显一所学校的教学品质,在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管理中,为学生们树立优秀的榜样学生,让他们从自身的认知和情感上感受榜样身上的道德品质和风尚,并加以学习和模仿,从而提升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
...............................
结语
通过对H学校“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德育管理的案例研究,笔者更加清晰和系统地认识到了“走班制”教学模式中的德育管理的难题和不足。虽然H 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和我国的教学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但该校依然处在我国当下教育环境和背景下,在德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非常具有典型性和现实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推行,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采用“走班制”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下依然采用原来固定班级的管理模式,必然是不相协调的,这会使得“走班制”的优势无法发挥,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运行“走班制”教学模式在德育管理方面最大的挑战即是原有固定行政班级的功能弱化,那之前依托行政班级而实施的德育教育和管理活动变得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德育管理理念、德育管理机制以及德育管理方法都要相应的进行调整和革新,使其适应“走班制”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让学校的育人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之前的德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是行政班级,主导者是班主任,班级活动一般都是由班主任来负责,这很容易形成固化的德育管理形式,做不到针对个体的德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组织上相对容易些。在当下“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开展多样的德育教育教学活动,但在组织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难处,这就需要在德育组织形式上实行变革,将德育教育与管理融入到学科教学体系中,并逐句建立与“走班制”教学模式相配套的德育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