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现状及对策之教育管理研究--以衡水某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0485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管理论文,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分析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不同内涵和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

获得有关中职生对“工匠精神”认知状况的第一手材料,在数据整理基础上,分析当前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现状,指出了影响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的因素,主要包括历史和现实因素两方面。

第一章 关于工匠精神的解读

一、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从工匠的出现到后来工匠分工的细化,工匠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诞生并不断地传承下来。从奴隶社会最早的手工作坊到春秋时期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腹腔穿刺术,从闻名中外的中国丝绸与瓷器到令人惊叹的《百工图》,这些艺术作品和技术发明都证明了中华民族是追求专业、崇尚技艺的民族。中国古代的超凡技艺正是一代代工匠传承积淀的结果。工匠们传承下来的不仅仅是技艺,更多的还是他们身上可贵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在传承发展的进程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在千千万万工匠的实践中不断累积和丰富着。“工匠”一词最初单指木工,如东汉《说文解字》中的记载:“匠,木工也;工,巧饰也”。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划分越来越精细,“工匠”一词的涵义也发生了变化,泛指熟练掌握一门特定技能并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人。在古代这类人也被俗称为“手艺人”。如我们熟知的瓦匠、鞋匠、画师、园艺师等等。这一涵义的延伸也体现在了《韩非子?定法》中,“夫匠者,手巧也”。从最早的木工到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这些普通人,不断地追求技艺的精湛,才有了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庖丁解牛”、“运斤成风”、“津人操舟”等典故的出现。这也恰恰印证了魏源对工匠精神的解释:“技进乎艺,艺近乎道”,说的是个人技艺达到一定境界就成为了有价值的审美艺术,而艺术再精进稳熟就达到“道”的境界。

笔者在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凸显言传身教,体知躬行,强力而行等内涵特点。早在学徒制出现之前,工匠们通过血缘关系选择技艺的传授对象,随着这种选择局限性的出现,技艺传授的对象范围扩大。学徒制应运而生。 在学徒期间,技术岗位的从业者都通过代代相传、倾囊相授的手段将自身学会的精神、为人处世的道理、工作的态度、技术技艺通过口耳相传和言传身教的手段传给年轻的一辈。年轻人老了以后也会将自己学会的工作态度、技术技艺倾囊相授给后代。个人在日后的工作中将蕴含的精神观念、处世之道,结合技艺运用到亲身实践中。经过一代代的刻苦专研,“工匠精神”也在这个过程中传承了下来。

我国传统社会中的工匠种类繁多,在 2 万年以前,江西地区率先出现了懂得如何烧制陶器的祖先,这也是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工匠。而工匠的出现才使得技艺得以流传下来,才有了后来者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造业的繁荣,以及铁器时代的到来。一代又一代的工匠通过对产品的精雕细琢,不断钻研,使得自身的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技艺传承过程中,工匠们的精神理念也被传递下来。工匠及工匠精神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引起了当时朝廷的重视。汉代时就建立了专门的职能部门对工匠进行管理,并对他们进行了细分。这些分类从大的范畴将工匠分为物质产品生产类和精神产品生产类,具体而言就是我们熟知的生产具体物品的木匠、铁匠和创造精神产品画师、乐师、园艺师,这也恰恰印证了我国为什么会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

............................

二、国外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存在是不具有局限性的,在任何一个有劳动者,有各行业存在的国家,都孕育着“工匠精神”。但在大众脑海中,国外的“工匠精神”,主要就是德日两国最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众脑海中,德日两国的制造业较为发达。专利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也侧面印证了德日制造业的发达。专利的产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力的反映。在强有力的创新精神推动下才使得德日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持久不衰。尽管我国在 2017 年 IT 之家的专利统计数据上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将这些专利数量置入庞大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之中,占比数量就不容乐观了。除了专利数量外,国家对专利的投入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刻度尺。德日两国在专利投入程度上位居世界前列,从侧面也印证了德日两国的创造力是非常巨大的。

企业寿命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工匠精神”强弱程度的刻度尺。企业寿命可以不依靠技术创新,而通过转换业务类型来延续。但即便如,此寿命延续的质量往往不尽人意,企业最终会在挣扎中走向穷途末路。真正使企业延长寿命并保障企业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过硬的技术。据有关资料显示:德日两国拥有数量可观的“长寿”企业,这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就是过硬的技术,专注做好本行业。
(一)德国工匠精神的内涵

“德国制造”作为高质量的代名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屈辱的过去到觉醒转变的曲折发展过程的。早期的德国制造也是劣质品的代名词。英国甚至为了抵制德国的劣质产品,在 1887 年修订了《商标法》,要求进口德国的产品必须标注原产地。英国的迎头痛击使得德国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因此,德国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建立职业培训制度等一些列措施,使得产品生产标准化,从业人员专业化,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德国政府积极汲取国外先进的生产理念,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法律、制度、职业教育领域中相关政策和措施的保障下,以产品质量为首要目标,建立民族品牌,将工匠精神渗入德国民族文化中,最终造就了德国产品耐用、安全、可靠、精准的口碑。
...............................

第二章 中职生工匠精神的认知现状

一、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的基础上,在第一章中解读了当前我国工匠精神四方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设计问卷,旨在了解当前我国中职生工匠精神的认知现状。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数据录入与分析,得出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分析中职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以路线图的方式展示如下:

.................................

二、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方式,共发放问卷 230 份,回收 230 份,有效问卷 216 份,有效率 94%。无效问卷剔除标准:整份问卷存在漏填项;问卷填写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如前后观点矛盾等。在严格筛选的基础上,最终保留 216 份有效样本。
在对 216 份有效问卷进行审核、标号和输入后,采用数据分析软件 Excel,SPSS19.0开展信息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工作,处理结果如下:

有效问卷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139 人、77 人,占比分别为 64.4%和 35.4%。文理专业份数为 123 人、93 人,占比分别是 43.1%,

56.9%。一、二、三年级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分别是 122 人、 6 人、27 人,占比分别为 56.5%、31%、12.5%。具体情况如下如所示:

笔者在前文论述工匠精神的现代内涵时主要包括:“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崇德”的职业境界、“执念”的坚持品格四部分内容。这四部分内容对应不同的问题。“尚巧”的创新精神对应 1、2、3、4、5 五个题目,“求精”的工作态度对应6、7、8、9 四个题目,“崇德”的职业境界对应 10、11、12、13、14、15、16 七个题目,“执念”的坚持品格对应 17、18、19、20 四个题目。本文将尝试从这四个方面对应的调研结果入手,分析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基本认知情况。

.........................

第三章 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偏差影响因素的分析.......................31
一、历史因素:民族文化影响......................................31
(一)传统生活方式对教育的影响................................31
(二)传统价值取向对教育的影响...................................31
第四章 提高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水平的策略...................................37
一、国家层面....................................37
(一)完善制度建设,培养工匠精神的适宜土壤.............................37
(二)凝聚社会共识,重塑职业价值体系..........38

第四章 提高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水平的策略

一、国家层面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制造大国,我国经济转型对各行业的生产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发展的规范性和合理性,需要有国家制度和行业规范来进行引导,也需要有其的生存土壤、精神载体和社会氛围的引领。
(一)完善制度建设,培养工匠精神的适宜土壤
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发现德日制造业在世界位列一二,根本原因是他们拥有数量众多的优秀工匠。优秀工匠是高品质的保障,而优秀工匠的培养则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中职院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培育各种分工细化的专业人才,促进中职教育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推动中职教育制度的“市场导向”改革,推动中职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赋予中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得中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能更加柔性化,更能面向市场需求。改变过去政府主导行业标准制定的做法,根据行业标准的市场性和实用性,采取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参与制定的“混合制模式”。通过严格的行业标准,约束企业和工匠的行为,激励企业和工匠提高产品质量,推陈出新,日益进取,进而克服“差不多”、“凑合”等观念的不利影响。现阶段的中国制造业,有一半的劳动力来自农村,这些农村劳动力大部分是经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训后,走向工作岗位的。因此,只有将行业与企业中的职业教育融入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政府参与到用人信息和学校考核评估之中,才能为提升中职生工匠精神认知水平提供适宜的土壤。
............................

结语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且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和企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加之工业 4.0 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的转型的时代要求更是对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在内的所有职业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职院校受教育主体的中职生是未来中国各行业的从业主力军,他们能否传承工匠精神,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关系到企业产品的质量,更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关注中职教育,关注中职生势在必行。

中职生是职业类教育中年龄段偏小的一批学生。在当前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下,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现实不可改变,但局面可以扭转。局面扭转需要的不是一己之力,需要的是国家、企业、学校和个人的相互协作。从国家层面上给予制度保障,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为中职生的学习创造环境,树立目标。以大环境的改善带动个人的主动性,明确个人的努力方向,辅助中职生的成长成才。对企业而言,参与到人才培育的过程之中,与学校合作,携手打造一支专业技能强,责任意识高的职业队伍,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意义非凡。作为主阵地的中职院校,在国家制度的保障和企业的配合下,通过课程设置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严把人才培养和考核关,打牢中职教育阶段的知识技能基础,为中职生将来的择业和继续发展做铺垫,尽职责。外因最终还需通过内因起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中职生,在正视自身的不足的基础上,摆正心态,确立目标,培养学习意识,不断提升自我,才是最根本的。笔者相信,在国家、企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中职生学习环境定能得到保障、学习氛围定能更加浓厚、学习意识定能得到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中职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也会不断改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