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在中学生物教育上的体现及实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6742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及本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科学技术、物质文明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发明创造的总量超过了前19个世纪的总和。人类现在享用的很多文明成果,都是在20世纪发明创造出来的。可以说,20世纪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世纪。正是科学枝术的这种威力,使众多的人对科学技术顶礼膜拜,认为人类只要拥有科学技术,就可统治和驾驭世界,并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危机,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威力,在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强化人们对科学教育价值推崇的同时却也带来了深刻的变异:人类文明的另一半—人文,没有与科技同步发展。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据统计,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达7000万,加上战后死亡人数一万以上的30多次局部战争,以及一些国家、地区由于宗教、种族、信仰等问题层出不穷的自相残杀,20世纪非正常死亡人数达两亿。因此,有的历史学家把20世纪称为人类大死亡的世纪。U1
20世纪自然界遭到了人类空前的破坏:环境恶化、河流污染、森林砍伐、物种绝灭、生态失衡。20世纪的经济盲目增长,整个世界陷入为追求经济增长率而不择手段的泥潭,经济发展成了人最重要的目的,而人则成了单纯追求物质的工具。社会道德已不再是约束人的重要力量,拜金主义泛滥,个人主义盛行,崇高变成了虚伪者的游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人们的高科技水平与低文化素养的反差己成为当今全球性的通病。这就告诫人类必须重新审视我们所走过的道路和曾经奉为“绝对真理”的文化。这一切也使人类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导。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检视今日之教育,其表现如下:

(一)过度地为实用和功利而教育和受教育。学校偏重于科学教育,疏忽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关怀,重视教会学生生存的手段,疏忽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高考时多数学生选择的是谋生意义上的热门专业,而很少考虑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和人性的养育。在学习中,偏重专业课、技术课和工具课,忽略基础课和人文学科。

(二)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严重。现代教育抛弃了古希腊教育所追求的人的和谐发展的理想,而把教育目的定位于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找工作作准备。这样的定位—为职业作准备,确实很现实,也似乎很容易见效,可是它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的—人格完善。它并没有把学生当做人来培养,而只是当做“工具”、当做“人力”来“生产”。表现在教育内容上,现代教育以逻辑化和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理论为主,只是注重了科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以课堂教学为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以教师的科学语言、教学仪器、各种教具为最基本的中介物。这种绝对崇尚工具理性,过分追求规程化、单一化、一律化的教育模式,只是开发了人的理性潜力,而放弃了人的非理性潜力。一言以蔽之,现代教育由于缺乏一种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由于对人作了片面的理解,导致人文精神在教育中被荒废,导致教育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

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生物教育也未能逃脱此类厄运。具体表现在:

(一)生物教育只见“知识”,不见“人”。
多年来我国中学生物科学教育,如同它的学科名称“生物”那样,就是介绍生物和生物界,使得课程目标过分地强调了作为一个学科的生物学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甚至是生物类群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实际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己经演变成掌握哪些知识点,理解哪些知识点,了解哪些知识点,是一幅相当纯粹的知识教育的画图。教师目中无“人”,把知识当成了教学的唯一目标,把分数当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生物教学淹灭了“人”。

(二)生物教育忽视对学生能力、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如果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则能力、态度、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知识更重要,即更具有适用性和持久性。正确的价值观念,应该使受教育者懂得科学成就和技术革新,应为社会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服务,为公众利益服务,对科学技术应用中各种社会问题持积极参与的态度,并尽可能提出合理的对策和行动。但现行中学生物教育受制于升学的压力甚为严重,教师为升学而教,学生为升学而学。这不仅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围着应试转,而且导致了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的扭曲.

(三)中学生物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倾向。
 中学生物教育中的科学主义不在于过分重视了科学及其意义和功能,而在于狭隘地强调了科学的功利性价值,同时忽略了科学的人文价值。生物教育被理解为仅仅是生物科学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其科学性而忽视其教育性。生物教育只讲生物知识维度的科学,不见方法维度、精神维度的科学:只讲书本上的科学,不讲社会中的科学应用;只讲有结论的科学,不讲有问题的科学。另外,由于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和成功向技术的转化,使得人们过多重视其功利性而忽视生物科学的教育价值。

第二部分 中学生物教育中人..............11-16
一 生物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生物教育中进行...............11-14
(一) 生物学科的思想性体现出生物学丰富的人文理念11
(二) 中学生物教育目的中的人文精神11-12
(三) 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12-14
二 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在生................14-15
(一) 人之为人,人所特有的文化素养14
(二) 确立个体精神原则,尊重个人自由............14
(三) 在教养有素的基础上,尊重人的情感和意志自由方面的发展14-15
三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在中学生物教............15-16
第三部分 中学生物教育中人文精神...........16-27
一 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16-19
(一) 认识与完善自己17-18
(二) 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18
(三) 关注社会18-19
....................................
(五) 美育26-27
第四部分 中学生物教育中人文精神................27-43
一 调查研究及相关问卷分析27-33
(一) 学生问卷分析27-31
(二) 教师问卷分析31-33
二 生物教育中人文精................33-43
(一) 创造包括生物教学在内的多因素教育合力,促进人文精神教育33-35
(二) 积极参与生物课改,增加人文精神教育的素材35-37
......................................
第五部分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探讨43-51
一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实验的设计43-44
(一) 被试的选择43-44
(二) 研究设计44
...............................................

结束语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能结束的结束语,“人文”这个话题已经被人们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人文精神”也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与探讨,并试图在经济、文化、艺术、哲学、教育等各个领域中将她的真实面貌展示出来。然而,她却始终如海市屋楼,永远躲在云与海的那一边,但她永远在人们心中生长,作为人类对生命热烈追求的精神支撑。
“只要精神不灭,就会追求不止”,这是我们对这个玄妙而又美丽的“人文精神”的理解。但是这一阶段的研究必须结束了,这一年的工作也仅仅使我们窥到她的冰山一角。我们只是对人文精神及其在生物教育中的培养做了初步的研究,很多细致、具体的工作还需要继续深入地探讨。
事实上,人文精神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涉及范围广,又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所以不可能在一个学科短时期内培养出来。但是在现有的教育形式和研究条件下,我们只能是在单一生物学科进行仅一个学期的教育研究,显然难以实现我们的理想,这也是我们研究的局限所在。
无论如何,我们始终相信,无论人类走到哪一步,对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对整个人类的发展前景的关注都会存在。那么,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其他领域,人文精神都将是一个重要的话题,而我们的研究工作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就己经十分满足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