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内蒙古曾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它昔日的写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内蒙古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从全国的视角来看,内蒙古仍然是我国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2000年3月我国实行西部大幵发战略,内蒙古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取得了跨越式的突破。2002-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连续8年经济发展增速在全国保持第一,8年间平均增速达到惊人的18.7%。经济总量从全国的第24位跃升至第15位,人均GDP跃居全国第7。2011年内蒙古生产总值突破1.4亿元大关,增幅高达15%,其人均GDP高达5.67万元。继2010年超越广东后,进一步逼近了位居第五的浙江(人均GDP58791元)。新世纪初期内蒙古跨越式的经济发展成为了内蒙古经济发展历程中最为耀眼的一笔,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对于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关注与分析。“资源诅咒”(也称荷兰病)一直是困扰内蒙古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荷兰在其海岸线发现巨额天然气储量从而一跃成为天然气出口国,但是工业却随之逐步萎缩。工业的萎缩和天然气资源的逐步枯竭,最终酿成了荷兰在80年代的经济危机。内蒙古作为产煤大省,可能过分依赖煤炭产业而降低其综合抗风险能力。如果一旦资源枯竭,很可能对经济形成毁灭性打击。在我国,“资源诅咒”己有案例。2009年之前山西省一直是我国煤炭产量第一大的省,其煤炭调出量占全国煤炭市场交易量的百分之七十。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经过30多年的幵采,其煤炭资源已经面临枯竭,而由于煤炭工业的不合理发展并没有使山西省真正富起来,相反造成了山西省进四分之一的地表下沉,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遭到双重打击。山西省因为煤炭开采、电力行业以及重化工行业造成的环境损失每年约为56.71x108元,自90年代至今环境总体损失1 134.2x108元。环境污染除了带给山西省直观的经济损失之外,还直接制约着其未来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由于山西省环境污染重已经不适合食品、电子、制药行业的大规模发展;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旅游景点和人文景点的贬值同样非常巨大;特别的,山西很多依靠能源采掘发家的煤老板往往选择将资金投资于京沪房地产,使得山西省资本严重外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内蒙古真的步入了经济强省的行列吗,内蒙古的经济飞速发展会一直持续吗,这些问题的答案不能只看宏观的经济数据。如果仔细剖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模式,我们不难发现,产业结构中能源、冶金比重极高、市场风险大的问题早己被人熟知。以2011年为例,煤炭行业仍是工业企业利润的主体,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44.1%,对利润增长的贡献率为32.8% (数据来源:内蒙古统计局),可以说“一煤独大”仍然是内蒙古经济结构中最为突出的现象。尽管新世纪的初期内蒙古经济引人注目,但是豪华数据难掩内蒙古的尴尬,内蒙古的基本区情依然是“欠发达”。
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过程中必须的投入要素,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古典经济学到20世纪70年代前的新古典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忽视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在逐渐加深。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主流经济学家幵始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要素投入逐步纳入经济增长模型。但是,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很大程度上只是考虑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作用,换句话说,考虑的是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正面的积极的作用,而很少考虑自然资源对于某些国家和地区负面的和消极的影响。“资源诅咒”理论的研究将弥补这一不足。对“资源诅咒”问题的深入研究,在产业经济理论、资源经济理论、发展经济理论上,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关于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更加明确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和负面的作用,丰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关于“资源诅咒”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在多个研究领域丰富和加深现有的理论成果。
(3)关于“资源诅咒"相关对策的研究,能够对资源导向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我国资源型省份制定资源开采和长期经济发展规划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资源诅咒”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于“资源诅咒”(也称“能源陷阱”、“荷兰病”、“富饶的贫困”)问题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经济学家在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比较世界多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来弥补能源消费的地区,往往经济增长绩效较高;而那些资源禀赋条件好储量丰富的地区经济增长绩效较差。我国经济学者对于“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开始较晚,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文献大致在2005年才陆续出现。国内学者对于我国许多地区的研究同样发现,丰裕的资源条件对于地方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推动作用,反而是一种拖累。“能源陷阱”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关系的看法,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2.1.1 “资源诅咒”存在性的实证研究
徐康宁王剑(2006)采用包括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的面板数据集,考察不同时间跨度内能源资源作用的动态特征。他们选取了1985-2003年中国的省际数据建立了回归方程,以采掘业部门的投入水平,制造业部门的投入水平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解释变量为自变量,经济增长率为应变量,通过广义最小二乘法得到了两个结果。第一,采掘业部门投资规模的增长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说明“资源诅咒”问题在我国部分的存在。第二,采掘业部门劳动力规模的增长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但是相比较于采掘业投资规模而言抑制的效果没有那么明显。最后作者选取了山西省作为“资源诅咒"问题的案例分析,得到了五方面的结论。第一,由于小苏转移效应引发了“资源诅咒”。第二,外部环境的恶化使得山西省资本外流。第三,产权安排不合理最终导致制度弱化和资源浪费。第四,资源开采采取了不合理的财富分配方式扩大了山西省贫富差距。第五,山西省以资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制约本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文章最终得出两方面的启示:首先,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深入,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表现出了明显的资源消耗性特征,这种低效增长的模式容易使中国部分地区陷入“能源陷阱”;其次,许多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地区经过多年的单一产业发展,已经到了急待“拯救”的边缘,但是近些年我国对能源需求持续吃紧,又是的这些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地区很难转型。
第三章内蒙古经济发展与能源生产...........12
3.1内蒙古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12
3.1.1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经济实力发展..........12
3.1.2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13
3.1.3内蒙古自治区城市化发展现状..........14
3.2内蒙古能源的总量特征分析..........15
3.4内蒙古能源利用状况分析..........25
3.4.1内蒙古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弹性..........25
3.4.2内蒙古单位GDP能耗分析..........26
第四章内蒙古现阶段“资源诅咒”..........27
4.1 “资源诅咒”理论..........27
4.1.1“资源诅咒”理论基本观点..........27
4.1.2对“资源诅咒”理论的理解..........27
4.2内蒙古面临的“资源诅咒”问题..........27
第五章能源经济与资源诅咒..........31
5.1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1
5.1.1模型假设..........31
5.1.2模型求解..........3
5.1.3模型结论..........33
5.2能源生产对工业化的“挤出效应”..........34
结论
本文的主题是第三章、第四章以及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三章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以及能源利用状况进行了一般的统计性描述分析,在肯定近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指出了内蒙古能源生产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对“资源诅咒”理论以及内蒙古可能面临的“资源诅咒”威胁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分别分析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和能源生产与工业化的“挤出效应”模型,得出了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不同的作用。第六章通过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1985-2011年内蒙古能源消费、能源生产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检验,并将能源消费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与吉林和河北省进行比较,在空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进了优势分析。具体结论如下:
第一,本文从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能源生产、消费的总量特征,结构特征以及能源利用状况四方面来研究内蒙古经济发展与能源的关系,发现内蒙古能源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能源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内蒙古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特别是能源生产过度呈现出“一煤独大”的结构性问题。煤炭作为一种非清洁且非可再生的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重过高,而内蒙古同样储量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却没有得到合理开发。伴随着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不合理的是内蒙古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这说明内蒙古应该重视技术革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本文通过对“资源诅咒”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揭示了内蒙古面临的“资源诅咒”危险。从国内国际的惯例中看,内蒙古作为典型的能源富集型地区,过度依赖能源产业的情况已经出现,如不进行产业结构改造与升级,当资源枯竭时很容易落入“能源陷阱”。可以说过度的能源采掘是实现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隐患。
第三,本文通过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以及能源生产与工业化的“挤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表明能源消费可以有力的推动经济发展,内蒙古在能源储量具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能源加工产业可以实现经济飞跃;而能源生产不能有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由于能源生产对工业化存在“挤出效应”,能源采掘行业的发展打压了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并不能有效推动本地经济的增长而且本文第四章提到,长期的能源生产还可能陷入“资源诅咒”的困境。
第四,本文对1985-2011年内蒙古能源消费、能源生产与经济增长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内蒙古能源消费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能源消费有力的推动了内蒙古GDP的增长,这也验证了第四章中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内蒙古能源生产与内蒙古经济増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内蒙古能源生产不能有效推动经济增长,这也同样印证了第四章能源生产与工业化的“挤出效应”模型。
第五,本文以内蒙古、吉林和河北三省1985-2010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三省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内蒙古能源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效果最为明显,系数达到0.402387远高于河北省的0.364398和吉林省的0.355694。这充分验证了本文的第三章和第五章的结论,内蒙古能源储量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能源消费型行业更能促进本省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Helmut Haberl The Energetic Metabolism http://sblunwen.com/jjfzlw/ of Societies Part I: Accounting Concept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Volume 5. Number 1, 2002.1
[2].Chantal Block, Tom Van Gerven, Carlo Vandecasteele, Industry and energy sectors inFlander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response indicators, Clean Techn EnvironPolicy,2007
[3].Howard T. Odum. Energy, Ecology, and Economics[J]. Energy in Society: A SpecialIssue, 1993, 6: 220-22
[4].Mork,K.A. Oil and the Macro economy when Price Go Up and Down: An Extension ofHamilton's Results [J]. Political Economy, 1989,97:740-74
[5].Peet, N.J.,1993. Input-output methods of energy analysi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Ramanathan, R., 2005
[6].Michael B. McElroy,etc.Potential for Wind-Generated Electricity inChina[J].science.2009:13-16
[7].Mauricio Garro'n Bozo. Energy policies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and theevolution of sustainabilit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SectorManagement 2008(1)
[8].aea, Undesa, lea, eta.l Energy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methodologies [R] .Vienna: IAEA,2005
[9].Ivan Vera,Lucille Langlois,Energy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Policy,2007,32(6): 875-882
[10].Henrik Lund, Renewable energy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ergyPolicy,2007,32(6): 912-919